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武侠仙侠 > 隔墙梨雪又玲珑 > 第215章
  对于听诊一门,灵香自知并不擅长,若是伏印真人在,定能够在沉浮丝微中探出究竟,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先前府上请了郎中,断言刘刺史为痨症,可灵香却觉得并非如此。
  刘刺史表象症状确实是恶寒痰白,但伴有潮热之相,且其咳沉重,并非全是痨症之象。
  灵香细细诊脉下,发现刘刺史的脉象浮紧,似有恶寒,她连忙伏耳贴在了刘刺史的胸口。
  这可吓到了刺史夫人,虽说医者无关男女,可如此年岁的姑娘,忽的伏在一个男子的身上,这多少有些不妥了。
  刺史夫人方要开口,却又见灵香起身,扒开刘刺史的嘴巴,仔细观察了片刻,方才摇了摇头。
  见灵香如此,刺史夫人大惊,忙上前问道:“小神仙,我家老爷难不成……”
  “不打紧不打紧,”灵香一面宽慰着刺史夫人,一面摘下了面巾:“夫人且宽心,刺史大人所患并非痨症。”
  听得此言,刺史夫人终是舒了口气,可她却不明白了:“既然我夫所患非痨,小神仙何故如此?”
  “刺史大人痰白轻稀,体虚右邪从寒,是以外感时疫之邪,初犯肺卫所致。邪由口鼻入,故见外感表证。遂后引动伏痰,阻碍气机,肺失宣降,是以恶咳加剧。此为疫咳。”
  一番病理陈表,听得刺史夫人云里雾里的:“这是何意?”
  “便是百日咳。”
  “百日咳?那不是娃娃病么?”刺史夫人大为不解,刘刺史年过知非,怎会患上这等病症?
  灵香摇了摇头:“夫人有所不知,此病虽常见于婴孩,但也有可能缠上大人。想来先头那郎中想来并非是专擅内症,而痨症与疫咳多少是有些相似的,只是后者难见于长者,初状又与痨病相似,故才会误诊的。”
  刺史夫人深以为然,先头刘刺史发起热时,刺史夫人便想着寻个城中的郎中,可刺史大人却说用惯了军医,非要二郎将营中的郎中请了来。
  军医多是擅跌打外伤的,哪里清楚这些。
  “不过夫人也别放心太早,”灵香接着说道:“此病虽不似痨症那般难缠,却也是会传散的,倒也不用将院子隔开,只是屋中切莫再次进人了,尤其是孩子。”
  “夫人伺候汤药之时,也最好是用布巾遮面,以免沾上刺史大人咳痰时的飞沫。”
  灵香一面叮嘱着刺史夫人,一面写起了药方:“外头的药除了独参汤,其他的都撤了吧,刺史大人身有寒症,吃不得大黄犀角一类的泻火之药。”
  说着将刚写好的方子吹了吹,晾了晾墨,对立在一旁的秦婆子道:“这有两剂药,一剂内服,一剂汤浴,交与院外的人快些抓来,汤浴要多抓些。再嘱咐门外的婆子,待汤浴来时,叫每个人都沐浴一下,祛祛病邪。”
  方一说完又转而对刺史夫人说道:“夫人最好也沐浴一番,以免过了病气。”
  见灵香将事情安排得井然有序,刺史夫人不禁有些诧异——这小姑娘才多大年岁,不仅医道了得,竟还能坦然安顿诸般事宜,真真是不得了呀!
  一听说刘刺史所患非痨,刘忠刘夏二人皆是大舒了一口气,刘姚氏更是焚香高拜,告谢祖宗庇佑。
  正当这一家子高兴之际,
  灵香却不知去向,只留了一封字条,详尽地阐明了如何给药。
  而一同不见的,还有辛夷。
  这倒是怪了,来一阵风,去一阵风,这二人到底在想些什么?
  诧异归诧异,可刘夏却并未深究。虽说父亲病因已明,也有方可医,可大姐的反应却令他疑惑。
  即便母亲明言不许将父亲病了的事情告知大姐,但又如何能万无一失呢?保不齐哪个婆子女使的嘴碎,闲来无事说了出去也未尝可知啊。
  再就是即便当真不知父亲病情,可在收了那个包裹后,为何半丝回应也没有?便是身边的贴身女使也没遣来一个。
  里头可是她亲手绣的荷包啊!
  刘夏百思不解,可一时也想不通,便决定夜里去问个究竟。
  约莫着三更天,正是夜深人静之时,刘夏自屋内悄悄地潜了出来,躲过了府中的看守,稍稍绕了个远,便到了刘大小姐的院中。
  这一路也算是驾轻就熟了,毕竟小时候他可常常这样做。
  别看刘夏如今行事一板一眼,小的时候可是个淘气的,常常犯下错事被罚跪祠堂。而每每被罚时,他又总是能够悄悄溜出来,然后在刘大小姐的院中躲上一躲,待到家里人都急得差不多了再跑出去,便能躲了罚。
  毕竟刘夏是刺史夫妇老来所得,又曾经历苦难,可是宝贝得紧呢。
  刘大小姐的院子还和以前一样,满是花花草草,只一个秋千很是安静地悬在那,动也不动。刘夏小时候最喜欢这个秋千了,每每来时候总会央求着刘大小姐推他玩耍。
  可刘夏却也不过是一个恍惚,便回过了神。
  现下可不是追忆往昔的时候。
  只见他翻过廊下的栏杆,又猫着身子躲过了婆子女使的窗子,虽大步流星,却并未发出丝毫声响。
  “布谷布谷……”一声杜鹃啼叫,这是小时候刘夏与刘大小姐的暗号,可怪异的是,等了半晌,也不见刘大小姐的房门打开。
  “布谷布谷……”刘夏无奈下又叫了两声,可房门依旧一丝动静也没有。
  这便奇怪了,虽说现下已是深夜,可自己这个大姐他是知道的,绝不是那等睡得死的。
  难道她不在屋中?
  刘夏自发间抽出木笄,轻轻撬开门内的木栓钻了进去。
  屋中漆黑一片,只一道道月光自窗缝钻入,斑驳在地上、墙上、座椅上,却不见半个人影。
  怪了怪了,大姐这个时候能去哪呢?
  正当刘夏疑惑之时,一道掌风袭来,伴随着猎猎声响,直奔刘夏面门。
  第243章 暗中闻得藕花香
  半夏很是奇怪,刘夏为何要独自一人离开,连个招呼也不打,若非自己出来打水看到他挎着行囊,便是连他丢了也不知道去哪了。
  倒不是说半夏关心刘夏,只是怕回头澄心长老询问起自己的弟子去向来,却不知该如何回话才是。
  但奇怪归奇怪,半夏却没有追上去的打算——谁让那刘夏最近总是古古怪怪的。
  再说了,富家小哥儿的花花心思,她一个农家贫女又如何能得知呢?随他去吧!
  可坏就坏在,那腰间的八卦盘竟无端转了起来,嗖嗖作响间,惹得半夏心烦气躁的。
  “行了行了,知道了!”半夏无奈地拿起八卦盘,静待它停下一看,居然是显露的凶卦。
  这可令半夏为难了,她皱起了眉头,面上神情变幻不定。
  依着卦象所言,刘夏此去多半是危险的,可半夏属实不想掺和刘夏的事情。
  正当半夏决定不多管闲事,准备打了水便回屋之时,八卦盘却灵光一闪,仿佛在催促着她一般。
  半夏在角落犹豫了许久,端着盆的指骨都捏得生白,终还是妥协了。
  罢了罢了,好歹同门一场,我便救你一救,也算全了情分!
  不过令半夏没想到的是,刘夏的脚程竟是如此之快,她不过是迟疑了片刻而已,待到追出去时,便左右不见踪影了。
  此处离沧州城近,莫不是回家探亲了?
  如此想着,半夏深觉确有道理,便凭着记忆,一路往沧州城寻去。
  半夏到底还是极少出门的,八卦盘又不再丝毫反应,这一路寻来,倒是走了不少弯路,打探了许久方才找到刺史府。
  不过令她奇怪的是,刺史府门竟是张灯结彩,似是有了喜事。
  莫非这刘夏如此匆忙,便是要回来成亲不成?可他先前于家中闹得不可开交,打定主意要修道的,这时候怎的又要成亲了呢?
  难不成是后悔了?
  既然这样,那便不必再忧心与他了,想来先前八卦盘所示的凶兆,怕是便指的这个吧。
  罢了罢了,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亲。
  人家非要成亲,她还拦着不成?随他去吧!
  半夏打定主意不再理会,转身就要离开,却不想一回头便看到灵香和小白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这可吓了半夏一跳,直捂着胸口嘀咕着:“这两人是飘着来的么,怎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等等!他二人怎的过来了?
  而灵香却并未多做解释,只是笑着朝半夏招了招手。
  半夏不知道灵香想做什么,不过总归是有她的道理的,于是便附耳过去,可听到的却令她大吃了一惊。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
  一道掌风袭来,猎猎声响中,直奔刘夏面门。刘夏连忙腰间使力,向后仰去,堪堪躲了过去。
  翻了几个跟头方一站定,却不想那人竟又欺身而上,又是一掌袭来,这次冲着的是刘夏的胸口。
  刘夏一面沉着躲闪,一面惊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