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倒是头一回见着灵香如此正经的模样,若非辛夷深知其品性脾气,怕是便要信了去。
只是……
辛夷忽的觉得背上一寒。
这小丫头脑袋里又打着什么鬼主意?
第249章 解蛊摆瓮请君入
刘刺史所病为百日咳,据灵香推断,其之所以会患得此等小儿病,应是被下了蛊,否则也不会蓦然地昏迷不醒。所以当时灵香开了两张药方,其中一张内服之药多为驱蛊之用。
也确如灵香所料,姽婳果真是用了蛊毒。
灵香在那副药中掺了自己炼制的药粉,刘刺史只饮了一剂,没过多久便吐了许多黄水出来,其中清晰可见一条条黑色小虫,不断扭动着细长的躯体,如同西房粪缸中的驱虫,很是令人作呕。
就在刘刺史吐出那口黄水后,当夜便醒转了过来,虽面色依旧暗黄,却也是心神清明。不过就在刺史夫人要喂其饭食之时,却被灵香阻止了。
蛊这东西怪异得很,本是南疆部落用以治病的术法,却不知是哪个心怀邪念之人,捣鼓出了许多害人的法子,且极为诡异多变,甚是难以应对。故而世人如今皆是谈蛊色变,成为一些个自诩名门正派之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存在。
灵香倒是以为,蛊这东
西并无好坏,用对了地方便是好的,而坏的不过是借其作恶之人而已。
凡是皆有两面,便是那些个本该救人性命的药草,还能炼制出伤人身体的剧毒呢不是?
而之所以阻止了刺史夫人,一则便是蛊毒多为霸道,刘刺史此次一病,恐已伤及五脏内腑,内里有损下猛然进食,只怕会伤上加伤,即便真是要吃些什么,也只可入口浆水米汤之类。
二则是因灵香对于蛊术并不全然了解,刘刺史所服解药,仅是她凭着儿时在琅嬛阁中所看过相关书籍的记忆,加之一些推断而配制的。可蛊本就是南疆秘术,其变化多端难以揣测,她也属实没有十足的把握,生怕一剂药未及清理功效,此时进食只恐再生病变。
是以如此,万全起见,还是忍上一忍方为上策。
听了灵香的解释,刘刺史与夫人俱是明白了其中厉害,自然会依言而行。
不过饿着必然是很难受的,刘刺史又历经此病身子正弱,灵香哪里看得过去,便提议为其扎上两针,虽不能减少饥意,却能延缓内耗,若是体内蛊毒并未悉数清理,此法也是有好处的。
只是若行以此法,即便刘刺史武功卓绝,可还是凡胎肉躯,势必会再次陷入沉睡的。
不过刘刺史夫妇倒是看得开,无非就是多睡上几日,总比丢了性命要来的划算不是?再者说了,一觉睡去,反倒不会困窘于饥肠辘辘了。
此法可是一举多得啊。
见夫妇俩满口答应了下来,刘刺史更是满面笑容,灵香倒也舒了口气——本以为刘刺史是个顽梗不化的,此番看来委实是开明。
也不知刘夏为何总说他这老爹不好相与,真是不知所谓。
不过在施针之前,灵香也将近来事情的来龙去脉与自己的计划说与了刘刺史,刘刺史沉吟了许久,倒是指出了其中些许不足,听得灵香大受裨益。
所谓不足,一来则是声势不曾放大,消息若不能传出,歹人未必就能收到消息,便无法自投罗网。对此刘刺史便提议,让灵香不仅将消息传入城中大小食肆,还有城中的乞儿,那可是极好的搬口弄舌之地啊!
再一来便是婚事当日的宾客了,总归是不能真请了城中故旧,毕竟所抓的可不是个寻常人,可若没人捧场,倒也不真。
灵香确是没想到这一茬,不过既不能请了真朋友,那又何来的声势呢?
刘刺史见灵香小小年纪,又是个女子,虽思虑欠缺,却能引据兵法对敌,倒也真是对她刮目想看。于是他便着刺史夫人取了印信,交给了家中亲信,令他快马加鞭送往北郊大营的刘家长子刘尚手中——刘家长子在营中任职督军。
毕竟按着灵香的说法,此事事关边境安危,那可是国事了。
吩咐完后,刘刺史忽的提了一个要求,说是要见一见成亲当日的“新娘子”,倒不为其他,只是想着嘱托两句表个歉意——虽是个假婚事,可毕竟一同做戏的是自家儿子。
虽说灵香觉得大可不必,但究竟是刺史大人的一番好意,便去了刘大小姐的闺房将半夏带了到了他的面前。
可怪就怪在,刘刺史看到半夏后,居然是一脸的震惊,过了许久方才开口说了些有的没的,却并未言及歉意之辞。
真是奇了怪了,怪上了天了。
不过灵香却也并未戳穿,只老神在在地听刘刺史说着些无关痛痒的话,假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所以事后与辛夷三人提及成亲计划之时,她才会刻意地看向刘夏,果然令她看出了端倪。
先前于路上之时听龙七说过,刘家看上了半夏,曾有意撮合她与刘夏,只是半夏后来偷偷跑掉了,便再也没了下文。
想来刘刺史之所以看到半夏会一脸愕然,是没想到逃走的人居然又回来了吧。
人老成精啊!半夏怕是又被算计上了。
不过这可真是好玩,如此好玩的事儿,怎能少了她呢?
望着一脸坏笑的灵香,辛夷脊背一凉,只觉得这小丫头片子想得定然不是什么好事。在闲云居时麦冬可是再三叮嘱过自己,要小心着她的。
不过一切都晚了,他早被灵香算计去了。
刘家门前炮仗一响,喜乐便吹开了,刘家上下一派喜庆好不热闹,外头艳阳高照,很是应景。
不多会,只见一男子红巾遮面,自刘家大门施施而出,跃上了门口那匹披红挂彩的白马,领着八抬大轿,绕了半个沧州城,尔后又回到了刘家大门前。
待到一袭红衣的男子下了马,便见喜婆背着一袭广袖绿衣的新娘子出了门,那满头的钗钿,看着华贵至极。
接了新娘子,依旧是绕了半座城回了刺史府门前,待到踢轿门跨火盆一应习俗过后,便来到了堂上,只是……
只是在外人看来奇怪的是,堂上坐着的,居然是个年轻的女子,而那个女子正是灵香。而更怪的是,前来祝贺的人,竟皆是一副理所当然模样。
不过更令新郎刘夏满眼愕然的是,灵香身后立着的,居然是本该是新娘子的半夏!
半夏在灵香姑娘身后?那自己身旁以扇遮面的是谁?
正当刘夏惊讶之时,却听傧相唱着拜天地之词,无奈之下,刘夏只得依言行礼。
看到刘夏那副模样,灵香半夏俱是强忍笑意,而就在这时,却听院中传来一声高喝:
“刺史大人早已应下小姐与在下的婚事,何故又将令爱另嫁他人?!”
第250章 鏖战惊闻扶风危
“只是如此一来,刘家少不得会被人诟病……”
见刺史夫人出了屋子,灵香道出了自己的担忧,可刘刺史却是爽朗一笑:
“这有什么,老
夫为官以来,骂名担得还少么?”刘刺史一面笑着,一面叹了口气,换了个舒服的姿势:“上苍眷顾,令我以草莽之身博得零星军功,入了朝堂,可不知多少人眼红着呢,表面上如何恭敬,背地里还不是被叫成‘莽汉’?”
“人呐,大多总归是见不得别人好的,既如此又何必在乎名声这等子虚无缥缈之物?横竖口舌长在别人身上,由得他人去说吧。老夫自认为所为无愧天地君亲,下了黄泉也能向祖宗显摆一二,这便够了。说不得后世开明,还能得个美名流传,也算是光宗耀祖了的。”
灵香没想到,刘刺史竟是如此豁达之人,她连忙起身一礼,直道是替苍生道谢了。两厢客气了一番,却听刘刺史又接口道:
“不过虽是军中之人,也望小神仙照拂一二。即便军人本就该保黎民安康,可他们毕竟也是父母生养的,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也是会有人心疼的。”
灵香闻言又是一礼,连连保证道:“刺史大人爱兵如子,晚辈由衷钦佩。此事牵扯方外,哪能让保家卫国的将士们折损于此?大人放心便是,晚辈定会护得众将士周全。”
……
“一拜天地!二拜……”
刘夏不知身旁到底是谁,奈何傧相已然唱礼,不得不应声而拜。
灵香喜眉笑眼地看着跪地的两个新人,一副看好戏模样,正襟危坐等着二人跪拜,却在这时听得屋外有人喝到:
“刺史大人早已应下小姐与在下的婚事,何故又将令爱另嫁他人?!”
这一声高喝中气十足,本是嘈杂的屋子顿时便安静了下来。随着围在两个新人周围客人的散开,只见院中站着的,正是前几日消失不见的陈生。
可奇怪的是,周围的宾客好似并不惊讶,便是交头接耳的动作也没有,只齐整整地向四周退开。
而灵香也在此刻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将军还真是人闲事儿多呢,连我清微峰弟子的婚事也要掺上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