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通信。”
“那有没有结婚的打算?”
“戍远哥上次来信的时候说,看看明年什么时候能请到假,让我和他一起休假,到时候回家见我父母,然后再回来结婚。”沈甜不好意思的说。
“呦呦呦,现在都叫上戍远哥了,叫的可真亲呀。”
沈甜更不好意思了:“哎呀,你……”作势要打顾岚枝,不过顾岚枝现在大着肚子可不怕她。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顾岚枝看她不好意思,也就放过她了。
“你们有打算就好,通信这么长时间了,也对彼此了解了吧,明年结婚也差不多了。”
“嗯,我妈也是这么说的。”沈甜点点头。
她爸爸妈妈也同意了婚事,现在只是等着她带着贺戍远回家,上门见见未来的岳父岳母,再当面谈谈就可以了。
顾岚枝听沈甜说她已经和家里说过了,而且她爸妈也都同意这件事,顾岚枝就更放心了。
当初就说好了,她只是起一个介绍人的作用,具体怎么样,还是要看沈甜和贺戍远两个人。
现在听沈甜这么说,她也算是彻底放心了,她这个媒人的作用也就差不多了。
两家能都满意,顾岚枝也很开心,能当成一回月老,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沈甜的性格也好,两家人也都同意,顾岚枝觉得她和贺戍远以后应该也会幸福的。
第136章 电报
吃过饭聊了一会儿,沈甜就得回去上班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宋益樟说:“我明天休假,媳妇,你把家里需要买的东西写一个单子,我明天开着车去百货大楼买,一会儿就回来。”
过了小年就要开始准备过年了,别人家的年货小年以前都已经准备好了,他们家因为顾岚枝身子重还没有准备。
顾岚枝点点头,和宋益樟说:“除了买东西,是不是该和家里说一声了,我应该快生了。”
她马上怀孕马上就满九个月了,妊娠期三十七周以后就随时可能会生产,所以如果要让宋母来伺候月子,现在就得给家里拍电报了。
“那我明天就给家里拍电报,让娘尽快坐火车过来。”
“这个时间正好赶上过年了,今年应该得在这边儿过年了。”顾岚枝说。
“在这儿过年也没什么,咱这里什么都有。”
“要不让爹和娘一块儿来吧?在这边过年,等我生了出了月子,也差不多该干活了,到时候老两口再一块儿回去。”
顾岚枝只是想着,现在家里也分了家,如果宋母来了,没有人给宋父做饭,宋父还得一天三顿去宋大哥他们兄弟几个家吃饭。
吃了饭,还得一个人回家烧火烧炕,冬天的坑,要是不一天三顿烧,也不暖和。但是吃过了饭,再单独烧炕也挺麻烦的。
所以才和宋益樟说让老两口一块儿过来,而且老两口都在这里过年,宋母不用惦记宋父一个人在家。
宋益樟迟疑的摇了摇头,说:“我爹怕是不一定会来。”
他还是很了解自已的父亲的。
“你和家里说一声吧,爹如果来就来,不来就算了。”
宋益樟点点头,说:“行,那我拍电报的时候说一声。”
宋益樟其实也希望宋父能来,这样他也能多陪父母度过一个团圆的年,自从他进了部队以后,回家过年的次数,可以说是一只手数的过来。
吃过了饭,把小五哄睡了,顾岚枝找了纸和笔,写了明天要买的东西。
其实他们家也不缺什么,也就是过年去买点过年的瓜子糖茶什么的,别的他们家都有。
顾岚枝还翻了翻家里的票据,让宋益樟也顺便去买几斤猪肉,拿着快过期的粮票去换点粮食回来。
毕竟这种时候就算是东西买的稍微多一点,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就是有人问起,可以说是准备过年的,宋父宋母要来,可以借口顺便多买一点。
宋益樟第二天进城先去邮局给家里拍了一封电报。
然后又去百货大楼买东西,从百货大楼出来才去了菜场。
手长脚长的大男人买东西都比女人快很多,不到中午就开着车回了家。
宋益樟买了排骨什么的回来,正好中午一锅炖了,过年的时候再吃,就回下锅就可以了。
顾岚枝在指挥宋益樟做饭的时候还在想,如果她等不到过完年,年前就生了的话,估计准备的这些年货,她就吃不到了。
不过现在离过年也没有几天了,顾岚枝想着,应该不会这么巧吧。
宋家,宋大哥正好从大队部回来,遇到了来送电报的邮递员,就顺便把电报给宋父和宋母送去了。
“娘,益樟给你们发了电报回来。”
“啥事,是不是他媳妇快生了?”宋母本来在家掰着手指头数着,也觉得日子差不多了,一直等着儿子的消息呢,没想到这就来了。
“对,益樟电报上说弟妹快生了,让娘你去伺候月子,他还说怕路上不安全,让我爹送你一块儿去,让你们老两口在他那里过年。”宋大哥把宋益樟电报上意思说了一遍。
小儿子说让老头子跟着她一块儿去,宋母更开心,她还没出过远门呢。一个人坐火车去那么远的省城,说不打怵那是假的。
而且老头子一个人放在家里,她也不放心,这一去得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老头子吃饭生活都是个问题。
正好现在也不用上工,两个人能一块去真是再好不过了。
宋父摆摆手说:“你一个人去就行了,我不去,老两口去小的家过年像什么样子,你去伺候月子,我去做什么?我就在家待着就行了。”
宋父还是老一辈的思想,觉得都是孩子们过年回家,没有老人去孩子家过年的说法。
而且老人好强,不到了不能动,需要儿子养老的地步,不愿意去儿子家住,麻烦儿子儿媳妇。
“儿子不是说了路上不安全吗,让你送我去,你这个老头子怎么还不去。”
“那我把你送到了,我再回来。”宋父还是不肯。
“爹要是不想在部队过年,回来去过年在我那吃也行。”宋大哥说。
“这个再说吧。”宋父摆摆手。
几个人说了半天,最后也没确定下来。
宋大哥走了以后,宋母又开始说宋父:“你这个老头子怎么这么犟呢,儿子都说了,让我们在他那儿过年,你怎么就是不乐意?
自从儿子去了部队,咱们一块儿过过几个年,这次难得赶上儿媳妇儿生孩子才有这么个机会,咱们一块儿在那儿过个年多好呀。”
要不是因为顾岚枝生孩子,宋母就算是想儿子,也不会想着去部队和儿子过年的。
不得不说,宋父听了宋母的话,其实也有点儿心动,但是他还是怕惹得孩子嫌弃。
“你倒是说个准话,你到底去不去去不去?明天我就要收拾东西让老大送咱们去坐火车了,你说说你咋整?”
宋母也是着急,如果宋父跟着他去,她就把家里的事儿托付给宋大嫂就可以了。
其实也没什么事儿,就是家里的鸡每天都需要喂,家里看着给烧烧火就行了。
但是宋父要是不去,宋父这段时间的口粮和过年的一些年货,都要收拾出来送到宋大嫂那里,让宋父一天三顿过去吃饭。
宋父犹豫了一下:“要不我送你去吧?去了看看,没事儿我就回来,你自已在那儿过年吧。”
宋母被宋父气的直叹气,想想这样也行,他就不信这个老头子去了,儿子还能让他再回来。
第137章 到达
第二天,宋母一大早就开始收拾东西,之前家里养的鸡分家的时候也都分了,现在家里就养了两只老母鸡。
宋母都从鸡窝里抓了出来,捆上脚装在袋子里,准备去给顾岚枝坐月子的时候炖汤补身体,也不知道他们准没准备。
还有家里过年分了点肉,除了炼油的,剩下的也都带上,反正冻的硬邦邦的好带,再就是老两口的口粮了。
“把之前准备的也带给他们吧。”宋父看着宋母收拾东西,说了一句。
“现在就给他们?不等几年?”
“给他们吧,孩子也都有两个了,总得他们自已过日子。”宋父语重心长的说。
宋母家里的大事都是听老头子,老头子都这么说了,她也就不说什么了。
家里收拾好了,就去和宋大嫂说一声,把家里的事情都托付托付。
这些事没分家之前宋大嫂也都干过,宋母不说其实宋大嫂也知道,但是老人不放心,非得再说一遍。
说完了宋大嫂点点头表示记下了,问宋母:“我爹同意去了?要是我爹不想在那儿,回来在我家过年也行。”
宋大哥昨天回来,就和宋大嫂说过了,宋父去了,不用麻烦宋大嫂,宋大嫂更开心,要是宋父不去,也就是多一个人吃饭而已,其实也没什么。
宋母摆摆手说:“你爹说了送我去,要是去了老五不让他回来,他就在那儿住下。”
宋大嫂点点头表示明白了,既然五弟都发了电报说让老两口去,这哪有去了还能让再回来的道理。
把需要带的东西都收拾装好,宋母还特意带上了顾岚枝上次回来给他们两个买的新衣服。
带过去留着过年穿,过年穿身新衣服,别给儿子丢人。
东西都收拾好了,宋大哥借了牛用车送老两口子去火车站坐车。
到了县里火车站,让老两口在旁边的长椅上坐着看着东西,他去给老两口买火车票。
到售票处,宋大哥拿了介绍信买票,售票员说宋益樟已经提前给老两口准备好了两张卧铺票。
要是让他们自已买票,他们是买不到卧铺票的,而且宋父宋母节约了一辈子也舍不得那额外的钱。
宋大哥拿着两张卧铺票回来,和宋父宋母说了一声。
“这个孩子花这个钱干啥,我们坐着去就行了,真是的。”宋母笑着嫌弃儿子乱花钱。
虽然心疼钱,但是心里也高兴,没想到两个人一把年纪了,还能享受一回干部的待遇,坐个卧铺。
宋大哥把老两口送上了车,给宋益樟打了个电话,和他说了火车到站的时间。
“好,麻烦大哥了,我知道了,到时候我去接爹娘,你放心吧。”宋益樟表示他知道了,还顺便谢谢宋大哥。
“咱们兄弟之间有什么谢不谢的。”宋大哥笑着说。
说了两句挂了电话,晚上宋益樟把事情和顾岚枝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