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等着你,他回家也相了,都没相中。”宋益樟解释说。
“哦,我还真没合适的人选。”顾岚枝有点头疼的说。
“没有就算了。”宋益樟点点头。
没过几天,她和顾岚枝就收到了沈甜寄给她们的信。
自从沈甜随军调走了,她们三个人隔三差五的就会通信。
顾岚枝和杨欣艺每次都会写好,放在一个信封一起寄给沈甜。
沈甜回信的时候也是写两封,放在一个信封里,寄过来。
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彼此寄一点特产和好吃的。
杨欣艺给沈甜回信的时候,也把自已怀孕的消息告诉了沈甜。
种完了玉米,开始下起雨来,大家可以休息休息,下了雨,玉米出苗应该也会更好。
早上雨大,夕夕和小五今天也没去托儿所。
夕夕坐在沙发上玩球,顾岚枝在旁边陪着。
不过很快,广播里的声音就勾走了她的注意力。
“教育部宣布:经上级领导一致决定,从今年起,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广播里这样说着。
意思是今年的夏季高考取消了。
木球滚到顾岚枝腿边,她都没有察觉,球顺着腿边掉到地上,刚好滚到从厨房出来的宋益樟的脚边。
宋益樟把球捡起来,擦了擦,还给了夕夕,看着她问:“怎么了?”
“刚刚广播里说今年的高考取消了。”
“高考取消?怎么了?”
宋益樟也没想到,怎么好好的高考取消了,不过这个和他们也没什么关系吧。
“不知道。”顾岚枝也不知道原因。
“那你怎么了?”宋益樟问她。
“没事,就是有点惊讶。”顾岚枝摇摇头。
宋益樟点点头,拿上外套就要出门上班了。
顾岚枝坐在沙发上,想着这件事。
要是她没记错的,这一推迟,恐怕就不是半年了吧,应该是十年,所以是要开始……了吗?
她记得不是两年后才开始吗?难道是她记错了?
顾岚枝开始努力的回忆她脑子里仅有的一点历史知识。
她很确定高考恢复应该是七七年,但是哪年停的她就不敢确定了,如果是今年开始就是十一年,两年后就是九年。
小五今年虚岁六岁,到七七年也才十七。
不对啊,她怎么记得她以前算的小五应该能有十八岁?
她之前就算错了?
顾岚枝抓抓头发,觉得脑子不够用。
“妈妈?”夕夕看着妈妈挠头,歪着小脑袋叫了一声。
“妈妈没事,夕夕继续玩,妈妈在这看着你玩。”顾岚枝松开手,捋了捋头发说。
历史想不起来,顾岚枝干脆开始回忆小说里情节。
原著是从女主涂吟菱六八年到羊角村开始的。
而涂教授是六五年就被送到羊角村改造的。
顾岚枝一拍脑门。
对了,涂教授确实十年开始前一年去的羊角村。
她之前记错了,以为女主下乡那年才是开始。
也就是说,今年就是开始了。
对了,男主大侄子今年多大了来着?好像是十七吧,今年高一还是高二?
第229章 商量
她记得好像现在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一共十二年。
七零年以后改成,中学是初中加高中一共四年,也就是十年。
如果小五要参加第一批高考的话,明年就得开始上学了。
小五明年才七虚岁,要是今年上学前班,明年上小学,会不会有点早。
现代的孩子一般都是七周岁才上学吧,她看家属院和农村更是有的八九岁才上学。
要不晚上问问宋益樟?两个人商量商量?
晚上吃完了晚饭,宋益樟先带着小五去洗澡,然后换好了水。
“厨房里热水倒好了,你带着夕夕去洗澡吧。”宋益樟说。
“好,这就去。”顾岚枝点点头,抱着夕夕去洗澡,给夕夕洗干净,用大毛巾抱着抱回卧室。
顾岚枝也换了水洗漱。
等她洗漱好,宋益樟已经把小五赶去睡觉了。
顾岚枝也回房间,夕夕换好小衣服,准备睡觉。
她把夕夕哄睡着了,宋益樟也回来了。
两个人躺在炕上,顾岚枝问他,说:“我今天早上听广播说今年的高考推迟了。”
“我早上听到了,怎么了?”宋益樟点点头,他今天早上就觉得,顾岚枝反应有点儿大。
“高考不仅会推迟,还会取消。”
“取消?”宋益樟惊讶的看着顾岚枝。
“为什么取消?不上大学了?”
现在是可以上大学的,他当时就是没考上大学,才来部队当兵的。
顾岚枝点点头。
宋益樟问为什么取消,顾岚枝肯定是不知道的,她对于政治是一窍不通。
“我也不知道具体是因为什么取消的,但是确实是取消了,而且十年之内都不能上大学。”
顾岚枝说完又想起来还有工农兵大学,说:“也不是不能上大学,是不能通过高考上大学。”
“嗯?”宋益樟皱皱眉,问:“什么意思?”
“好像几年后,可以举荐上大学。”不过具体几年后,她就不知道了。
“那十年之后会恢复吗?”宋益樟问。
顾岚枝点点头,说:“对,七七年才恢复的,中间这十几年都没有。
而且不光没有高考,城里的孩子们读完了高中,还要去乡下种地。”
“现在就有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国家提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支持下乡学习农村老百姓吃苦耐劳的精神。”
宋益樟点点头,他知道现在也有,不过也就是一些热血上头的青年,听到宣传,就热血沸腾的要去修理地球,其实连锄头都不会拿。
其实也是因为城里工作岗位有限,国家提供不了那么多工作岗位,这些人也就没有生活来源。
所以国家提倡,让没有工作的知识青年到乡下去,学习种地,学习老百姓吃苦耐劳的精神,最起码能自给自足。
“对,现在还是提倡,但是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被送到农村去的。”顾岚枝点点头说。
“就算是这样,和我们也关系不大吧,夕夕和小五还小呢。”宋益樟说。
这是国家的事情,不是他们能改变的。
按照顾岚枝说的时间,要是小五和夕夕读了高中,应该也可以参加高考了。
“我想让小五参加七七年的高考,小五要是正常上学的话,可能是七九年毕业?”顾岚枝说。
宋益樟想了想点点头。
“七七年恢复高考的时候,虽然人也挺多的,但是考试的难度不是很大,以后得几年,人更多,考试的难度更大。”
“这么多人?”
顾岚枝点点头:“刚恢复高考的几年,很多人都可以参加高考。
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不限学历,只要符合条件,通过政审的都可以参加高考。
所以我想让小五也参加。”
宋益樟想了想,没说好不好,而是问:“你刚刚说不限学历,都可以参加高考。”
他看着顾岚枝说:“那你也想参加高考吗?”
顾岚枝看了看他,笑着说:“我倒是考虑过,不过还没决定呢,怎么了,你不想我参加高考?”
宋益樟摇摇头,他倒没有那个意思,他媳妇上进,他也不能拖后腿。
七七年,顾岚枝也才三十五岁,去念大学也不是不行。
不过要是他媳妇儿去念大学了,他是不是最好让儿子跟着去?
“你打算去哪里念大学?”宋益樟问。
“没想好呢,离家近一点,方便一点的吧。”顾岚枝想了想说。
顾岚枝前几年还想着,她能不能努努力,考上个京都大学什么的。
原来只有小五一个孩子,她算着时间,如果她和小五一起上大学,肯定是努力努力,挑着好大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