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大法师怜惜他的资质,不忍他日后尸骨无存,便化作一个老道下凡点化了他。用无上道法一点一点磨掉了侵蚀他的煞气,并赐了他一粒九转金丹,让他立地飞升。
若论成仙的经历,朱刚鬣堪称是男主,就连原著里的孙悟空都输他一筹。
毕竟孙悟空为了求仙,还漂洋过海、跋山涉水,吃了十几年的漂泊之苦呢。朱刚鬣则是直接名师送上门,一粒金丹喂成仙。
但也是因此,他的根基并不稳固,玄都大法师一直想找个机会让他历练一番,夯实基础。
参与西游,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玄都大法师乃是太清圣人的嫡传弟子,平日里对他们这些小辈儿都颇为照顾。只要是三教弟子,哪怕是不入流的外门弟子,求到他跟前讨丹药,他多少都会赞助一些。
他的面子扶荔本就不会驳,再有太清圣人在她正位天帝之后,便将自己的善尸太上老君放到了天庭,摆明车马来支持她。
扶荔正愁没机会报答呢,朱刚鬣今天算是正好赶上了。
“没问题。师伯放心,金蝉子转世取经人的三个徒弟,本来就说好由咱们天庭来定的。原本只定了一个悟空,如今刚鬣要去,正好他们兄弟俩有个照应。”
说到这里,她含笑看着朱刚鬣:“只不过等下凡之后,刚鬣就得从师兄变师弟了。”
朱刚鬣摆手道:“正好我也不想当师兄,当师弟多好呀,万事不用操心,只要听话就行。”
悟空那个妖孽做师兄,他是服气的。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修行的,才一千多年就是太乙金仙巅峰。
诶,他老朱要是有那天赋,哪里还用师傅操心?
第242章
没过几天,东华帝君也找上了门,领着他的弟子沙疾。
沙疾原是个凡人,出身蜀中沙氏。东华帝君在凡间游历时,见一少年身姿魁梧,骨骼清奇,是个绝好的修炼苗子,便爱才心起,出言指点了一番。
也该是沙疾有造化,东华帝君稍一点拨,他便有顿悟之心,回家之后拜别父母兄姐,只身追随东华帝君游历天下。
东华帝君一路指点一路观察,见他心智坚定,心存善念的同时又不迂腐仁弱,满意之下才将他收为弟子。
这次带他过来,就是想给他刷个资历,镀一层金,最好能在西方那边捞个编制。
东华帝君是男仙之首,这些年对她忠心耿耿,做事兢兢业业。如今提出这么个要求,也是给了扶荔对他施恩的机会。扶荔略一思索,就答应了,把沙疾的账号推荐给了姜子牙。
“此事我已交给子牙全权负责,你们是一辈的人,凑在一起什么话都好说。”
她一张嘴就自己给自己抬辈,东华帝君笑眯眯的,一点意见都没有,仿佛他不是紫霄宫三千客之一,不是和天道六圣一辈的。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嘛。辈分比顶头上司高,难道是什么好事不成?
沙疾一板一眼地行礼:“多谢大天尊。”
扶荔抬手虚扶,笑道:“不必如此,是你师傅把你教得好,不然这个机会我也不给你。”
沙疾又对东华帝君拜道:“多谢师傅栽培。”
东华帝君有些无奈:“为师不是早说过了嘛,师徒之间,不必如此严肃。”
但沙疾嘴上答应得好,行动上却依旧我行我素,没有半点要改的意思。
东华帝君也拿他没办法,带着他告辞了。
不想他前脚刚走,后脚西海龙王摩昂就带着弟弟敖烈来了。
目的不用多说,也是想在西游上掺一脚,最好能捞个编制。
这位是旧臣,有多年的情分在。
扶荔想了想,说:“等佛教那边制定好了路线,安排敖烈在其中做个劫数,你看可好?”
摩昂笑道:“臣听闻那取经人坐下还有三个弟子,人选已经满了吗?”
扶荔也不和他说虚话,直接道:“你来晚了一步,东华帝君刚把最后一个名额要走。”
摩昂脸色微变,还有些不甘心:“三个人和四个人区别不大,就不能再加一个吗?”
扶荔道:“这是佛门那边推算出来的,且早已说定,哪能随意更改?西游一共八十一难,大不了让子牙安排的时候,给敖烈这一段多分两个劫难。”
话都说到这份上,摩昂也知道确实没有转还的余地,正要点头答应,敖烈忽然开口:“大天尊,据说那取经人要剥去所有仙力投胎做凡人,靠他肉体凡胎,如何能从南山不走走到灵山?他总得有个好坐骑吧?”
扶荔是真没想到,小白龙竟然也会自愿给人当坐骑。看在摩昂和虹心的面上,她是提都没好意思提,就怕对方年轻气盛,觉得这是在折辱他。
但既然对方自己提出来了,扶荔也不会作梗,便道:“取经人的确是需要一个好坐骑,你要是不嫌这差事粗苯,就给你吧。”
敖烈道:“不嫌弃,不嫌弃。这是积累功德的美差,如何敢嫌弃?”
见他是真心实意的,没有半点勉强的意思,扶荔又问过了摩昂,见摩昂也没意见,就让他拿出手机,添加账号之后又推给了姜子牙。
能得到天帝的账号,对敖烈来说又是个意外之喜,更觉得这一趟来得值。
至此,取经队伍彻底凑齐,来得更晚的孔宣好说歹说,也只给凤族捞了两个劫难的名额。
一个是他好不容易找回来的弟弟金翅大鹏鸟,另一个是孔雀族的后起之秀。
=====
不知不觉间,天庭过去了大半年,凡间倏忽近二百载。
以弥勒佛为首的小乘佛法派系,终于放弃了从如来那里刮资源,想靠着给凡间重臣和后宫嫔妃托梦的法子,弄一出“白马传经”。
真正操作的时候,才发现并不容易。
此时秦朝当政的是六世皇帝嬴绰,其皇后张氏出身蜀中,乃蜀中新贵张堂之侄。
自始皇帝至今,大秦共有八位皇后,其中六位都出自蜀中。
蜀中推荐上来的皇后人选,个个都政治素养极高。但这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蜀中的皇后绝不会想着让自己的侄男侄女嫁给自己的女儿或儿子,妄图把皇后之位变成自家的世袭。
因为蜀中医学发达,对近亲结合避如蛇蝎。
虽然随着蜀中医学在中原蔓延,许多人也开始注重这一方面,尽量避免三代以内有血缘的人结合,却仍阻隔不了一个家族对权势的渴望。
对于皇帝来说,放任外戚就是给自家找麻烦。
一次两次之后,皇帝们也不敢再赌了,皇后直接都从蜀中选,只在中原选嫔妃。
蜀中的教育系统良性循环了近两千年,底层出头更容易,高层的替换频率也比中原快很多。再加上他们非常排斥近亲结合,甚至连拟制血亲都忌讳,根本不用担心他们成了外戚会做大。
就比如秦朝初立时的郑皇后,如今的郑氏在蜀中不说查无此人,也已经没落得厉害。
早年迁到中原这一支倒还有些影响力,却早和蜀地的没什么联系了。
蜀地虽然敬神,考上科举或入朝为官之后,就会自动摒弃迷信,更相信人定胜天。
因而,张皇后连续做了三天“白马驮经”的梦,却只当那是个梦,睡醒之后就跟没事人一样,根本不在六世嬴绰面前提。
佛门这边没办法,只好退而求其次,托梦给地位仅次于皇后的两位夫人。
嬴绰后宫有三位夫人,但黄夫人和张皇后一样,都是蜀地男儿,弥勒佛在张皇后那里碰了一次壁,再托梦时直接就把黄夫人给略过了,只找了殷夫人和陈夫人。
本指望着他们俩与嬴绰私下相处时说出来,哪知道张皇后治家严谨,赏罚分明,后宫嫔妃对他很是信服。
连续好几天都做同样的梦,殷夫人和陈夫人心里都犯嘀咕,觉得这件事不同寻常,直接报给了张皇后。
张皇后立刻就想起自己也做过同样的梦,也是连续梦了三天。他心里冷笑,面上温和地安抚两位夫人,一人送了一柄玉如意压枕。
等晚上六世嬴绰来了,张皇后就把这件事和她说了。
六世嬴绰的才能不算出众,却也是个合格的守城之君。好在她的长子嬴彻天资出众,一股冲劲儿经年不散,嬴绰和张皇后为他精挑细选了名师,有心把他培养成一个进取之君。
六世嬴绰心里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她在位的时候就是求稳,多关注民生,多积攒家底,打击一下贪官污吏,慢慢瓦解一下朝中大的抱团势力。
她做这些,说白了都是为了给长子嬴彻铺路,以便嬴彻上位之后,将大秦的统治再往前推进一步。
如此,她此后也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了。
对于一个求稳的皇帝而言,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毫无征兆的突发状况。
听了张皇后的禀报,嬴绰脸色一寒,让张皇后晓喻后宫,不许谈论类似的梦境。
看了她的态度,张皇后立刻就明白了她的心思,转头就邀请后宫所有嫔妃到未央宫喝茶,顺便把这件事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