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就这么几台机器,虽然机器快,但是这种复杂的花样也是需要操作工手推着机器一行一行织的,一天也做不出多少,现在厂里的库存和材料只够给汪老板的货,叶厂长已经重新采购了一批毛线和机器回来,现在操作工们每天都要加班两个小时,机器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开着,这库存还是不够呢。”
说起来这也是叶宁她们之前寄出去的那几个包裹弄出来的事情。
现在普通人要织一件毛衣,买毛线和织毛衣的时间成本就不低,市场上也少有毛衣成衣卖,就更别说叶宁厂里的这种样式好看,颜色鲜艳的毛衣了。
不管是套头高领毛衣,还是桃心领毛衣,亦或者毛衣长开衫,放到这个时候,那都是降维打击的存在。
马大姐是最先收到毛衣样衣的人,上次她在叶宁这里拿的货卖得很好,大赚了一笔之后,又紧急补了一批货让顾骁亲自送了过去。
当天收到包裹后,马大姐心里还有些奇怪呢,这研色纺织厂不是已经生产出了几十款秋冬衣裳了吗?怎么又给她寄样衣了?
十几个款式的毛衣装在一起也是老大一个包裹了,马大姐小心翼翼地拆开邮局的绿色编织袋的时候,心里还没把里面的东西当一回事儿,毕竟大衣棉衣这些,她店里也已经卖了不老少了。
然而等马大姐看清楚袋子里的毛衣后,她的呼吸霎时间就急促了起来,北方冬天冷,除了皮草和厚棉袄之外,就属这毛衣的保暖性最强。
之前大家日子那么不好过,都要求爷爷,告奶奶地买毛线回来织成毛衣穿,就是马大姐自己,挣了钱之后,也买了不少毛线花了钱请邻居婶子帮着加工。
但是现在的毛衣样式很少,无非就是那么几种针样,哪有叶宁厂里的这些毛衣样式多。
马大姐拎起一件烟灰色的长开衫往身上套了一下,觉得这种款式简直太适合春秋穿了。
等她翻看完袋子里的其他款式后,那是一刻都没多考虑,立刻就给厂里打去了电话:“陈厂长,你们这毛衣多少钱?”
毛衣的原材料就是毛线和棉线,中间少了一道纺织厂成布的工序,这成本本来就不贵,叶宁厂里的毛衣定价和其他衣裳裤子差不多,最贵的长毛衣开衫因为用料多,八十九,短款的套头毛衣基础款四十九、复杂一点的六十九、七十九的都有。
马大姐一听这个价格,觉得也能接受,毕竟她算是厂里的大批发商,可以七折拿货,最基础款的毛衣三十四块钱就能买一件,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很实惠了。
要知道现在的毛线可是很贵的,一斤好一点的毛线,怎么都要三十来块钱一斤,成年人的毛衣用料大概在一斤二两到一斤半之间,平常大家自己买了毛线来请人加工,那原材料的价格人工费加在一起,怎么着也要五六十块钱一件了。
叶宁厂子里的毛衣用料不错,款式也好看,就算是基本款的毛衣,也给特意加了更防风的高领,这样的毛衣,马大姐放到店里,买个六七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她当即就拍板:“我要订两、不三千件!一千件基础款,其他的你们看着搭配,麻烦你们尽快帮我发货。”
当时陈素芳还很高兴,忙说仓库里的存货充足,她现在就让人点货,算完账后再打电话告诉对方货款数量,她先付一半的定金,厂子这边收到定金后,明天一早就能把货发出去。
马大姐这段时间卖衣裳也赚了不少,闻言那是半点都没含糊,当即就去给厂里汇了款。
财务这边接到储蓄所的电话后,也是立刻就来跟陈素芳说了。
陈素芳这边确认货款到位后,当即就让仓库给马大姐配了价值十五万的货物。
然而变故就是在当天下午,这边马大姐的货还没有发出去呢,那边汪先生就又来电话了,作为之前包圆了厂里所有库存的大客户,汪先生这边一开口就是一万件。
这下子厂里的库存可不就不够了吗,陈素芳傻眼之余,只能连忙去找叶宁拿主意。
叶宁能有什么主意?还不是只能赶紧回现代采购毛线,加购机器,增加产量!
这每笔订单可都是钱啊,要是放着钱不挣,她这心里那就跟猫抓一样难受。
好在之前卖黄金回了一点血,叶宁把横制机和圆盘纺织机都给凑了个整,横织机五台,圆盘纺织机八台,毛线和辅料更是一口气买了一大堆。
厂里多了机器,就得多招人,原本叶宁还想着机器一多,这用电应该是更加超负荷了,没想到隔壁纺织厂的一大半机器都给停工了。
电力局的领导一琢磨,得,反正纺织厂也用不到了,索性就把他们那边的电安排给服装厂了,现在别说是毛衣纺织机了,就是隔壁车间的那几十台缝纫机,现在都不用停工了。
后面海市的萧老板也打了电话来下单,她要得最少,只要了两千件。
但就是这样,厂子里也欠着不少货呢,这会儿陈素芳和周巧珍都急得焦头烂额了,怎么也没有想到市里的小吴在这个时候又这么争气,给她们拉来了一千件的单子。
小吴也没想到厂里的毛衣就这么爆单了,虽然这也是好事,但是她这边都定下的事情,也不好放人鸽子:“那怎么办,等厂里把那几位老板要的货做好了,我这边谈好的两家厂子肯定都等得不耐烦了。”
陈素芳如何不知道这个道理,这可是山市本土的厂子,卖货给他们,长远来看可是十分有益于她们的服装品牌打开市场的,她抬手揉了揉额头道:“你先别急,回头我和叶小姐商量一下,反正汪老板的货也要分批送,看能不能先把你这批货给凑出来送过去吧。”
第232章 按照一人十块钱的标准……
汪先生是大客户, 叶宁想了想,他那边的货还是要紧着先送一批过去。
叶宁本来就想在帝都买套四合院,其实这次她和顾骁亲自送过去是最合适的, 不过她怕齐芳那边办满月酒的时候自己回不来,只能暂时作罢, 另想别的法子。
马大姐和萧老板要的货不多,只能是叮嘱陈素芳等后面做出来后,再想办法把货发出去。
之前叶宁想的是自己培训司机组建运输队的,奈何她的厂子又招了二三十名操作工和杂工, 如今厂里的工人已经快破三百了。
乡下的壮劳力在坝上修水电站, 其他适龄的年轻男女, 基本都被她给招到厂里了。
这会儿要找机灵、心理素质强,还会开车的员工可太难了,计划直接就搁置了下来。
原本叶宁还想着去隔壁纺织厂借车和司机的,但是对方今年除了她这边的两单之外,就只有一些零星小单,一大半的生产线都暂停了,运输队的工人更是停职得差不多了,厂长也是天天在外面交际应酬,轻易是找不到人的, 借车这样的大事, 纺织厂的其他人也是拍不了板的,是以她只能重新想法子。
不过叶宁也没有太头疼,因为之前和她打过交道的何爱军主动找上了门来。
何爱军前段时间被纺织厂停薪留职后,碍于生计,自己拉着几个兄弟一起弄了个小运输公司。
十来个人,三辆从别的地方买回来的旧货车, 就是一家正规的运输公司。
乐阳镇就这么大一点,现在有运输需要的人就这么一点,何爱军他们能找的客户也不多,叶宁算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有现成的车队用,叶宁自然是乐意的,并且她之前跟何爱军一起去过深市,知道对方开车还算小心谨慎,加上对方运输公司刚起步,要的价格也不高,五百块钱一趟,这一来一回就五六天,抛开路上的花销和汽油,人家这么一单就只赚两三百块钱。
叶宁这边卖这么一车货出去,那赚得可是挺多的,也就没有舍不得这点小利了,当即就把马姐和萧老板的单子给了对方。
叶宁已经和何爱军商量好了,对方的价格要是一直这个数,她也就不弄什么运输队了,以后就长期和他们的运输公司合作算了。
毕竟拉一支运输队光是买车就要小十万,还得再招几个人,司机的工资本来就吃香,一个月怎么着也要给个百八十块的工资,有这个钱,都够她每个月在何爱军那里下两单长途运输订单了。
新的机器到位之后,厂里就是二十台毛衣编织机日夜不停地运转着了,新招的操作工虽然还没有第一批熟练,但是磨合过后,速度也没差得太多,毛衣的产量一下子就有了质的飞跃。
马姐和萧姐那里耽搁两天没关系,叶宁让陈素芳紧着先给市里的一千件发了出去。
一千件毛衣不多,都用不着货车,直接去汽车站让乐阳镇道市里的客车帮着运过去就行了,小吴她们算着时间去汽车站取货,只用买几张车票的事情,那是再划算不过了。
市里的一千件,汪先生那里的三千件发出去后,陈素芳她们还是狠抓生产,机器做好的织片等不及缝盘,厂里其他空闲的工种一起手工缝纫。
别说本来就负责缝装饰的杂工了,就连保安,食堂的杂工都一起动手了。
不是他们爱工作,而是叶宁在大家赶货之前就许诺了,要能在一个星期之内把这三笔订单赶完,厂里所有人都有奖金拿!
服装厂的工人都知道自家大老板出手十分阔绰,之前大家的奖金最少也有五块,这笔钱都能买上几斤肉让家里人好好地打回牙祭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能不高吗!
更别说赶工期间,食堂一日三餐伙食全免,还顿顿都有大肉吃了。
总之厂子里从上到下,连陈素芳和周巧珍都每天守在车间拼接毛衣织片,人多力量大,都没用到一个星期,厂里就把这一万多件的毛衣给加紧生产出来了。
叶宁想着这次大家都累着了,直接找来了陈素芳和财务大姐:“这几天赶工大家都辛苦了,奖金就不等到下个月发了,宋姐你算一下,按照一人十块钱的标准,今天就把奖金给大家发下去,另外操作工们连着加班小半个月了,等会儿陈姐你就通知下去,给她们放一天假吧!”
叶宁这话一出,陈素芳当即就拧紧了眉头:“只给操作工放假吗?”
叶宁知道陈素芳的意思,当即就摆手道:“一起放也行,大衣和棉衣仓库已经有不少库存了,后面不管是汪先生他们补货还是来新的批发商,都是够用的,那就一起放了吧,让大家好好休息一天。”
之前招工的时候叶宁说的是星期日休息一天,但是这几天厂里赶工,大家都没休息,现在也没有周末双倍工资的说法,知道厂里赶订单,厂子里的工人也没抱怨过什么,不过叶宁不是那种剥削员工的老板,赶工结束后,立刻就安排大家休息了。
叶宁一声令下,服装厂除了库管和保安之外,其他工人都美滋滋地拿着刚到手的奖金回家了。
叶宁绷着的神经也总算是能够放松下来了,不过她还得算完账后才能休息。
这次耗时大半个月,厂子里才生产出了一万七千件毛衣,过程虽然有些艰难,收获倒是不少。
虽然还有一部分货款没汇过来,但是现在厂里的账户上已经多了四十几万了,等汪先生他们收到货后,还能有四十万的进账。
叶宁在现代卖机器和毛线花了小四十万,这一点除了她之外别人都不知道,二十台机器,她在财务那边报的是一百万。
对此陈素芳她们一点都没有怀疑,在她们的认知里,这种先进的机器,这个价格就已经算是便宜的了。
毛线和辅料叶宁就没有按照市场价二十几到三十几的价格走了,报的是二十块钱一斤。
这就导致陈素芳她们都认为这次的订单交货之后,叶宁这边还没能回本,不过这也是正常的,眼下大部分工厂添置新机器后,长两三年,短的也要一年半载才能谈得上回本。
只有叶宁知道她这次赚到了和现代那边支出一样的收益。
叶宁这边的毛衣卖得好,自然瞒不过尤利民,虽然他是有子万事足,但是孩子还小,他还要继续攒家底呢。
听到叶宁这边又研发出了样式新颖的毛衣,他当即就开着车回了乐阳镇。
自打尤利民把镇上的房子卖出去后,他的家底一下子就直逼大几十万了,买辆小汽车对他来说已经不是需要纠结的事情,齐芳生产当天他决定了要买,当天晚上回去后就打电话订了下来。
尤利民和叶宁这么熟的关系,在服装厂没有堵到人就直接去了镇东,两人见面后,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小叶啊,听说你这厂里又有好货了?”
叶宁可不好意思自吹自擂,谦虚着道:“什么好货不好货,不过就是弄了一批新机器,倒腾了一些毛衣罢了。”
尤利民笑道:“你这就谦虚了,我回来之前可是去批发市场看过,你那店里的毛衣卖得简直不要太好,我这样的大男人进去后都买了好几件回来,这样的好货,你说什么都得给我匀一点,正好深市那边也冷起来了,我连着之前说好的大衣,一并买了运过去。”
之前尤利民买了一大批夏装,谷三收到货后也没去批发市场,都留在铺子里卖的,这细水长流的,倒也撑了两个多月,不过这都冬月了,深市那边也冷起来了,这夏装已经不怎么卖得动了。
有生意上门,叶宁自然是开心的:“行啊,大衣是一早就做够了的,这玩意儿价格贵,你先拿着两千件吧,毛衣之前接了两个大单子,现在厂里也没现货,尤哥再等上两天,我能给你凑个二三千件,就深市那边的天气,就算是入了冬,一件毛衣一件大衣,也足够过冬了,加厚大衣和棉衣我看你就不必买了。”
叶宁如此替自己打算,尤利民也是领情的:“行啊,反正老七他们也得空了,你这边先把货准备着,两天后我来提货。”
尤利民今天是来打听情况的,倒是没有带太多的现金在身上:“至于货款……”
不等尤利民开口,叶宁就连忙开口道:“货款不急,等我回厂里算出来后你再给也是一样的,我还是按照六点五折给你算。”
“那正事就算是聊完了,我这还有一件私事。”说着尤利民手往兜里一掏,就多了两袋红鸡蛋:“冬月二十九,我在山市大酒店办酒,你和小顾可一定要来。”
知道叶宁不缺鸡蛋吃,这红鸡蛋也就那么个意思,一袋四个,她和顾骁一人一份。
叶宁笑着把红鸡蛋收了下来,也没让尤利民空着手回去:“真好我给我的乖侄儿买了一些东西,尤哥你正好顺便带回去,都是现在能用得上的东西。”
礼物叶宁是一早就拿到镇上来了的,衣服鞋子玩具,七七八八加在一起,也是老大一堆了,虽然之前顾骁说了用不着,她还是把长命锁留了下来,这会儿金饰就只送了一对金手镯出去。
尤利民看着叶宁一趟抱着塞到后备箱的礼物,挠了挠头道:“你这礼物厚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叶宁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尤哥你经常照顾我的生意,这么点东西你就用不着和我客气了,对了,里面还有我给小雅买的娃娃,回头你可别忘了。”
第233章 等会儿就给他加工资!……
叶宁厂子里的毛衣销量那是节节攀升, 在之后的半个月里,除了之前的客户之外,她还迎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客人。
这事还得从叶卫明他们在市里给齐芳装修铺子开始。
原本齐芳这服装店也是租的门市, 之前也没想过要花多大的价钱来装修,这不是前段时间尤利民靠着卖房子大赚了一笔, 这荷包一鼓,他就想着现在叶宁开着服装厂,自家这服装店肯定也是要一直开着的,与其每个月大把大把的租金给出去, 还不如自家买间铺子, 怎么也算一份家底。
正好房东贷款买了雅苑的房子, 这每个月的房贷虽然也给得起,但是到底是要给利息的,听说尤利民想买下自家的商铺,一家人私下一琢磨,觉得拿笔现款回来把房贷一次性还清也行。
相当于自家贴点钱,用一套市价不是特别高的铺子换一套雅苑的大三居,算下来好像也不亏。
已经是自家的铺子了,齐芳装修起来那就更加用心了,一再让叶卫明用最好的材料, 墙上的涂料也务必要做到最好, 最后两层腻子,一层乳胶漆,一层罩面,叶卫明前前后后忙活了小一个月。
好在两家的关系在这里,齐芳他们那边的工钱给得也很大方,叶卫明和马玉书在市里耽搁一个月, 刨开材料开销后,也挣了两三千块钱。
当然实际利润是没有这么多,这不是材料都是从现代买过来的吗,两个世界的汇率差很大,两厢一换算,赚头还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