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欺霜同人说起姜老大家里要种子的事,万冬阳立马说道:“你答应他做什么。”
“你别小心眼了,还记得她咬你啊,你别惦记了,你那回不也把他们揍得挺惨的嘛。”柳欺霜见人表情就知道他没意见,不然可不会只是随意抱怨一句。
柳欺霜一说起万冬阳被咬的事,万冬阳气哼哼看向他二嫂抱怨道:“二嫂,我原本还惦记着你帮我咬回去呢,这下好了,报不了仇了。”
马翠兰这会儿刚塞了肉到嘴里,暂时回不了他,只是瞪了他一眼,他当小孩儿过家家啊,还帮他咬回去,她没事儿跑去别人家里咬人做什么,她又不是狗。
“臭小子,你又没吃亏,一直惦记着做什么?这人生在世,哪有一点亏不吃的道理啊。”万母一边笑,一边赶紧抱起了林秋月手里的小棉花,准备去弄点儿东西堵他嘴巴,免得他总惦记他吃不了的东西,再给噎住了可怎么办。
万母走后,万父和万永安接着来,话语大意都一样,喊万冬阳不要小肚鸡肠,特别现在开始做生意了更是要豁达一些,如此生意才能做得大做得好。
“哎呀知道了知道了,又没说不给她种。”万冬阳被说烦了,也不嘴硬了,老实认了,没说不让姜家种。
再说了,那是人家的田地,人家要种他可拦不住。
柳欺霜这会儿终于放心了,他就说嘛,万冬阳肯定没意见,他那么喜欢赚钱,多一家人种防风他们就能多赚一点,他肯定乐意的。
姜老大家里的事儿扔一边之后,柳欺霜专心开始烤肉,而且还得多顾着一点小花。
万小花今年开始长个头了,眨眼就没了青涩小姑娘的样子,变得眉眼开阔灵动,同她名字一般长成了漂亮的花朵模样,只她眉眼长开的同时胃口也大涨,这会儿只顾着自己嘴巴,什么都没有先吃饱了重要。
柳欺霜看着小花的好胃口,心想着如今二嫂家里一家三口胃口都大,这还好村里有舂米房,不然光是舂米就得把二嫂累够呛。
九月下旬,两人过了几天悠哉日子,还去山里打野逛了几天,铺子都他们爹娘在看。
秋收之后,万永安他们手里的田地直接佃了出去,万有谷家里也暂时没什么需要忙的,两个老的有了空闲,两人便也轻松了不少,不必日日守在铺子里,能抽空去山里转转,摘点野果,找找药材,若是运气好得了好药材,可比守铺子赚得多。
两人今日晃悠一天回来,柳欺霜累的腿都打颤了,却只得了几个毛梨罢了,但万冬阳瞧着倒是挺高兴,说起下次进山就兴奋,也不知道在高兴什么。
万父万母这回也不念叨人了,过些日子,家里又要忙了,马上开始收油桐,挖防风,这些都是大事,还累得很,而且还全是万冬阳的事,就让那小子自在几日吧。
第177章
两人今年在镇上开了铺子,从年初开始,他们就没少同买东西的人讲,他们铺子要收油桐的事儿,到了十月中,便陆续有人背了油桐到铺子上,万冬阳也开始和罗忘一起到处去收油桐,又开始了忙碌。
万冬阳说话算数,去年说了今年要涨价,今年果然涨了价钱,从去年的两文一斤涨到了三文一斤,别看只是一文钱,可油桐压秤,这算下来也不少了。
镇上的油桐都多少年没有涨过价了,一直都是两文一斤,突然变成了三文一斤,他们生意倒是好,只镇上铺子就在三天的时间里收了好几千斤,许是大家都怕,晚了的话这价格又得跌回去了。
十月到了下旬,不止油桐的事要忙,地里的防风也要准备挖了,去年家里挖防风之时,光是灌水就费了一番功夫,今年全村的人运气都好,得了老天眷顾,十月二十这日下了一夜大雨,隔日所有种了防风的人家都忙起来了,趁着地里湿润了,赶紧开始挖防风。
雨水打湿的土地,湿度正好,而且非常均匀,挖起来更顺手,而且抖落防风根须上的泥土也更容易,能省不少的活儿。
“今年这天气,可真是神奇,快冬月了竟然还有大雨。”柳欺霜今日没去铺子上,他同家里长工一起去地里,同人交代了怎么下锄头,可不能将根须挖断,之后还得去别人家地里,再同别人细说需要注意的事。
柳欺霜粗粗往全村看了一眼,也不在意脚下的鞋已经变成了厚底鞋,赶紧往附近的防风地里去了,他这一忙就是一早上。
十月天,铺子上生意淡,不是赶集日的话未时一过就能关门了,便是铺子还在收油桐也不影响什么,因为大多去镇上卖油桐的村人都是赶早出发,没有大中午之后再去的。
万母今日是开始收油桐之后第一次去铺子上帮忙,回来的时候高兴得不行,她没想到他们生意这么好,后头仓库的油桐都堆满了,就连挨着仓库的地儿都堆了几大麻袋油桐了。
“霜霜啊,我看再过两日要去码头租仓库了,铺子里堆着油桐不好看。”
“娘,码头的仓库太贵了划不来,铺子里若是堆不下了,我们拉到小叔家里去或是再找闲置的仓库就行了。”柳欺霜话到这里,稍稍停了一会儿,想了想才继续说道:“万冬阳的意思是拉去小叔家里,我觉得不太好,别的东西也就算了,油桐脏地啊,咱们还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了,花点钱再租一个仓库吧。”
“你说得对,那小子是真不拿他小叔当外人,这种事怎么能麻烦人啊。”万母听人这么一说,已经想好了,明日继续去铺子上帮忙,好让人去找仓库。
“我看我们铺子拐角那条街有间铺子空着,我就用用仓库,二十来天顶多给个两钱银子就行,倒是划得来。”
“你安排就行,能离着铺子近点儿自然最好,免得你两头跑。”万母几句话说罢也就回去了,家里杂事也不少。
柳欺霜也要开始忙着算账和准备晚饭,他想看看家里一共有多少油桐,也得想想下午吃什么,万冬阳连着忙了好些天了,给他做些好吃的吧。
他们十月二十左右开始收油桐,现在正好月底,差不多十天的时间,铺子上有三千多斤油桐了,家里要多些,怕是五千斤都有了,如此算下来,再两千斤左右就能有一万斤了,就能比去年多赚十两银子了。
“太好了,便是涨价了也不亏啊。”账算好了,柳欺霜高兴了,赶紧去蒜苗地里拔了几根蒜苗回家,今天做酒米焖饭吃。
酒米黏糯,做焖饭便是什么都不放,只加一点点盐巴和蒜苗也很香,若是再有腊肉和土豆放进去那就更香了,柳欺霜做饭的时候就开始盼着万冬阳回来了。
这是他第一次自己做酒米焖饭,想让万冬阳赶紧回来尝尝味道。
许是越盼着人越盼不到人,万冬阳今日回来的很晚,天都黑了还没回来。
柳欺霜焦急等了人半天,终于听到外头有动静的时候,天色已经没了一丝光亮,他赶紧掌了灯火朝着院门口去了,他大哥二哥家里也传来了喊声,他们知道万冬阳回来了,也就放心了,要准备睡了。
万冬阳今日之所以回来晚了,是因为生意好耽搁了,他这会儿虽饿得不行却是满脸笑,柳欺霜看着他马车都装满了,心里总算是有了些安慰。
他们四处去收油桐虽然辛苦,可收获也大,若是只在铺子上守着,怕是连一半的油桐都收不到。
柳欺霜直接将油灯放在了地上,先去将院门关好,才又去了万冬阳身边,他这会儿已经将板车卸了,正准备喂马。
这几日马儿辛苦,万冬阳都是直接喂马儿苞谷吃,草料也是鲜草,现在入冬了,鲜草虽少却不是没有,不过是多花点功夫罢了,他去村里找了个半大孩子,每日给人十文钱,让人每日送一背架鲜草到家里。
柳欺霜一边问人怎么这么晚回家,一边赶紧拉着人去了灶房,都这个时候了,便是给他带了干粮,肯定也饿坏了。
“相公,今天大嫂炖了腊肉青瓜汤,给端了一大碗过来,你先喝口汤润嗓子吧。”
柳欺霜用小碗给人盛了汤,万冬阳直接一口喝光了,然后端着饭碗就开始大口吃饭,柳欺霜看人吃得香什么话都不说,只一个劲儿给人夹菜。
今天,那汤碗里还有根大骨头,上头有不少骨缝肉,他给人撕下来了,软糯弹牙的骨缝肉便是塞满了嘴巴,也不会觉得干巴,是最好吃的腊肉了。
万冬阳一碗饭下肚,柳欺霜才赶紧问人焖饭味道怎么样,万冬阳一边点头一边冲人说道:“大嫂的手艺还用说吗,好吃。”
“哈哈~”柳欺霜笑了,在他们家里,大嫂的手艺是最好的,比他们阿娘还好呢,万冬阳以为这饭是大嫂做的,那这味道绝对差不了。
两人成亲都两年多了,柳欺霜一笑满脸得意,这下万冬阳知道了。“这焖饭你做的啊,好吃!”
“嗯,我做的!我看大嫂做了好多次,大嫂还教过我炒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我都记着呢。”脸上的得意变成了骄傲,他还是很聪明的啊,第一次便能做的和大嫂手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