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芙晴走入佛堂,站在佛像面前,捻着佛珠,垂目,不去看他们,只是静静地站着。
为首的萧慎人上前一步,抬手摘下帽子,学着一众小沙弥的模样,双手合十,颇为温和道:“我听说这里是大徵的国寺,是你们口中香火最好的地方。我们萧慎人不信佛,有自己的信仰,所以我不太了解这里的事情,想请师太指点一二。”
照芙晴没想到来人竟然自己挑明了身份,并且没有刀剑相向,有些讶然。她平静道:“施主请讲。”
“阿景,拿过来罢。”那人回头,对身后的人道。
一众随从的侍卫中最高大魁梧的一位抱着一个黑色雕花木盒,走到前面,单膝跪地,递上木盒,道:“尊王,汉人狡猾,莫要轻信他们。”他的大徵话说的相当别扭,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有点像鹦鹉学舌。
照芙晴依然明了,此人便是萧慎的尊王蒙苛,而他身旁的人,便是萧慎的驭鹰将军夏景。
在强攻城门的关键时刻,到底是什么让这位萧慎王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提前潜入城中,来到昭玄寺?
蒙苛接过木盒,抱在怀里,对着照芙晴,问道:“我有疑惑,不知师太是否愿意指点迷津。”
照芙晴道:“但愿能为施主解惑。”
“这里面是我娘亲的骨灰。”蒙苛道,“我听闻佛门有些说法,比如‘兰因絮果’,比如‘往生轮回’,比如冥冥之中的重逢。我该如何做,才能在轮回中,找到她。此生未能尽孝,来生,我想好好地补偿她。”
“他来此处竟是为了这件事。”照芙晴有些吃惊,心道,“太矛盾了。这位杀人如麻,屠弑无数的萧慎王,冒险来此,竟然是为了求佛,求与他母亲的重逢。既然他有这个心,我便能护住这座庙。”
蒙苛见照芙晴许久未说话,补充道:“我的母亲是大徵人,她生于大徵,长于大徵,一生并未杀过人。”
照芙晴看着木盒,道:“逝者已逝,入土为安。”
她带着蒙苛走到菩提树前,双手合十,垂目道:“此为菩提树。施主将她安葬于此,广结善缘,结善果,也许便会如愿,在轮回中重逢。”
“多谢师太。”蒙苛示礼道,“本王今日在此立誓,不毁国寺,不伤寺中一人,惟愿娘亲于此处安心长眠,不再受世俗纷扰。”
十几年过去了,那个在羊群中摸爬滚打长大的少年,终于成为了一方尊王,一路征战,带着他的娘亲,回到了故国的京城。
哪怕,是用黑鹰军的铁骑踏破的城门,哪怕,是踩着累累白骨走回来的。
蒙苛带着夏景,跪在菩提树下,看着木盒,沉声道:“娘亲,我和阿景都长大了。这里是你的故国,你在这里安睡,不会有人打扰你。今夜还有一战,儿子先走了。等我攻下上京,杀了大徵的皇帝,再来此处,拿皇帝小儿的血给娘亲祭酒!”
装着骨灰的木盒埋进土里,蒙苛长舒一口气。压在他心口十多年的石头,终于沉下去了。
他对娘亲的爱,连同少年时期的屈辱和自卑一同埋进土里,往后活在世上的,便只是杀伐果断、潇洒英勇的萧慎王了。
他是草原的狼王,他要带领着他的狼群,在呼啸的北风中,护住他的领地,杀到任何他想去的地方。
他可以丧心病狂,可以心狠手辣,唯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怜悯之心。
“阿弥陀佛。”
照芙晴回到佛堂,跪在佛前,揪心地望着佛像,心道,“佛祖,弟子有罪。为了保住这座寺庙,利用了他的爱母之心。弟子知错,求佛祖责罚。我知道,世间之事定数,可身在其中,我如何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呢。修得六根清净实在是太难,弟子苦修无果,终究放不下执念。大错已经犯下,弟子愧对佛祖,无颜面留在此处,自欺欺人,自今日起离开佛门,舍却空门,再入凡尘,但求无所憾,无所恨,无所念,终不悔。”
别了青灯古佛,别了寂寥的岁月。
而后,照芙晴回到禅房,脱下那身洗的发白的衣服,折叠好,与那串陪伴她多年的沉香念珠一同放在床榻上。旋即,换上一身干干净净的素白色常服。
照山白在禅房外等她,见到照芙晴走来,迎上去,温声笑道:“阿姐,欢迎回家。”
“以后,我便只是你的阿姐了。”照芙晴握住照山白的手,温柔而又坚定地笑了一下,“这座城,阿姐陪你一起守。”
第127章 重逢(三)
偌大的照府中只要三两家丁在清扫地上破碎的瓷碗,年轻的家丁见到照芙晴,疑惑地眨了眨眼睛,转头看向照山白,只以为这位夫人是前来避难的。
一位年迈的家丁抱着扫帚,盯着照芙晴看了许久,直到看清楚了她脸上的那道疤,才恍然大悟,连忙跪在地上,大喊道:“老奴见过丽妃娘娘!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奴没想到竟然还能在此处见娘娘一面。天呐,娘娘,这些年,您受苦了。”
“丽妃”这个身份是照芙晴最先舍弃的。
“我认得你。”照芙晴扶起家丁,“我刚入府那年你就在这里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她转头,对照山白道,“阿丞,给他些银子,让他走罢。留在这里,终究难逃一死。”
家丁道:“娘娘!老奴不走,老奴在照府待了一辈子,伺候了老爷一辈子,死也要死在这里。”
照芙晴劝道:“明知死路一条,为何还要执着?你还有生路可走。”
“不走了。”家丁老泪纵横,哭喊道,“老奴就留在这,守着这间老宅子了。”
远处的谯楼上传来了急促的鼛鼓的声音,照芙晴看向北归的大雁,沉声道:“没有机会了,萧慎军已经打过来了。”
坐在梳妆台前,照芙晴久违地照了照铜镜,“许久未照镜子,竟然老了这么多。白发生得真快啊。阿丞,你说,阿姐是不是已经老了。”
照山白道:“没有,阿姐跟以前一样。”
不止照芙晴,这些年,照山白的鬓角处也生出了几根白发。银丝生于乌发之间,相当刺眼,他拔了几根,结果越长越多,索性就不管了。
鼛鼓闷沉急促的声音就在耳边,照芙晴想说句玩笑话,却没有心情说,只道了句:“不知少时的我,见到我如今这副样子,会不会伤心。”
起了一阵风,窗外的血腥味冲了进来,里边还有一股刺鼻的铁锈味,教人闻着恶心。
吴念轻叩三下门,站在门口道:“公子,萧慎王出了昭玄寺后,下令要于今夜攻下城门,然后......然后屠城。除了昭玄寺中的僧人,一个不留。”
“荒唐!”照芙晴攥着桌子上的金钗,怒道,“萧慎王竟如此自负,他以为把城中的百姓杀干净了,他就能入主上京城,成为大徵的新帝?真是荒谬至极!他要造此杀孽的时候,怎么不想想他那埋在昭玄寺里的母亲?!上京城中有多少妇孺和孩童,他们的命,就不是命了么!”
“既然蒙苛已经下了屠城的命令,我们不能再等了。”照山白望了一眼天,道:“阿姐,还有四个时辰,来得及。上京有七个城门,护城河和春庭河两条水路,我与章远早已计划好城中百姓的逃生路线,城中的百姓大多数已经逃离,留下的都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由受伤的将士带着他们,立刻就走,能走一个是一个。京城很重要,但是他们的命更重要。”
照山白把匕首递给吴念,道:“吴念,你带着阿姐先走,我来处理后面的事情。”
“不。”照芙晴沉声道,“所有人都可以走,但是我不可以。因为我曾经是大徵的丽妃,我吃的是百姓的粮食,穿的是百姓亲手缝制的衣服。只要还有一个人困在城里,我就不能走。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阿丞,你一定要活下去。”照芙晴拍了拍照山白的手背,“不仅仅是因为阿姐心疼你,更是因为大徵需要你。如今奸臣当道,大徵的根基早已腐烂,无论将来坐在龙椅上的人是谁,大徵都需要你来守护。阿姐知道这是你的毕生所愿,阿姐支持你,也为你骄傲。”
照山白道:“阿姐,你不走,我也不走。我们就留在这里,不逃了。”
照芙晴的侧颜上映着木窗上的雕花,那道醒目的疤痕在岁月中渐渐融入皮肤,俨然枯萎的芙蓉花。
岁月不败美人。即使历经沧桑,即使容颜不再如年轻时那般如花似月,依旧倾国倾城,气质绝代,无人能够比拟。
“人生总是聚少离多,总是要经历离别。”照芙晴温柔地看着照山白,“都说血浓于水的才是亲情,可我入照府三十载,做了照氏三十年的女儿,早已把这里当成了我唯一的家,你和阿琼便是我的亲弟弟。阿琼的遭遇很不幸,他变成现在这样,阿姐不怪他。如果你们有缘再次相见,阿姐希望你们能像从前一样。阿琼走的这一条路,注定众叛亲离,注定孤独一生,阿姐知道他不会原谅照氏,但愿能放过你。阿丞,答应阿姐,遇事,不要逞强,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