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昨儿听母妃说,父皇让何辅城来给他伴读。六皇子心里还在打鼓。他那个一天能写好几首诗的四哥,都够麻烦的了,母妃一天到晚拿他跟四哥比。如今又来个有当世张九龄之称的神童,更是要被比下去。现在可好了,承晈来了,他五岁都不到,恐怕字都没有认全。六皇子是不怕跟承晈比的。
轩辕承晈道:“因为神仙姐姐在伴读。承晈也要伴读。”
昨日承晈说他要伴读,竟是因林妹妹!轩辕承稷:“……”他想起自己是如何去说服皇上的,更加无语。
转念又一想,他这是怎么了,是跟一个五岁都不到的小孩儿吃醋?
想着想着,轩辕承稷失笑。这醋也吃得太离谱了。等等,我在吃醋了……
“五哥哥想起什么了,这般欢喜?”轩辕承稷身后响起惠儿的声音。
回头一看,惠儿正在上下打量他,又看看黛玉。惠儿笑着道:“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五哥哥今日这身打扮,也太好看些了。”
轩辕承稷承认,他就是打扮过了。出门时,衣裳试了两套,选了身修身的。带飘带的金冠觉得不够精神,换了顶利索的。跟国民女神当同桌,自然要把自己弄得清爽一些。
回头对上黛玉那双清澈的眸子。就那一瞬间,她便快速移开了目光,两颊迅速染上绯红。
黛玉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够再跟五殿下对视了。心跳得厉害,脸上也热得厉害。
轩辕承稷觉得,惠儿这丫头,八卦得如此明显,嗯,是该找个时间好好聊聊了。都弄得人家林姑娘不好意思了。
就在这时,一位白衣飘飘的公子,从外边款款而来。他扫视了上书房一道,便来到惠儿旁边的空位。
来者便是有神童之称的何辅城。
七公主、八公主顿时雀跃起来,低声道,“快看快看。何家哥哥来了!”“惠儿姐姐原来还说要嫁给他呢!”
这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落到了黛玉耳边。
黛玉:“!”我听到了什么?
何辅城跟他前边诸位见了个礼,又对惠儿道:“福姑娘,好久不见。”
惠儿,轩辕布福。此时已经彻底服帖了。她本在吃瓜轩辕承稷和黛玉,看到何家哥哥后,顿时满脸绯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轩辕承稷笑了。真是天道好轮回!吃瓜人,必被人吃瓜。
而何辅城已经翻开了他携来的《四书章句集注》。
那年,忠顺王家的千金在有帝后出席的元宵灯会上,说要嫁给他。而他的父亲竟然说,另死都不能做攀附之事,不给他向忠顺王家里说亲。
谁又知道,此后他在星月之下的苦读,全是为了能跟她比肩。
如今,他离她只有咫尺之遥。
轩辕承稷的笑容更甚了,他不过是换了身衣裳,就被惠儿笑话。如今,坐在惠儿身旁这位仁兄,可是抱着集注在惹人注意啊。要知道,他可是有过目不忘神童之称的人,传说他看完一本书就会烧一本,因为都记住了。还有传言,说他读书千卷,怎么可能还需要苦读集注这般的基础课啊。
轩辕承稷的八卦之心顿起。他在记忆中搜索着,关于后排神童的所有回忆。他的父亲何渭,是一代治河能臣。
这倒是跟轩辕承稷有一些共通之处,因为他前世的专业便是水利工程。
不过后世对水的改造和利用,跟古代是很不一样的。轩辕承稷一直对古人治水的智慧很是敬佩。
轩辕承稷笑着道:“何兄家中的《河防通议》还尚在否?不会也看完被烧了吧。”这是一本轩辕承稷知道的,宋元时期关于治理黄河的古籍。当然,他仅知道书名,没有看里边的内容,因为后世要掌握的是基于现代知识的水利课程。
何辅城知道五殿下在戳他拿集注做样子了。他就是在拿书在挡一挡,不然他旁边的惠儿姑娘只怕都要捂着脸跑开了。
何辅城也不甘示弱,笑着道:“当然。那是家父的书,在下怎会烧掉?殿下若是感兴趣,明日在下带来,跟殿下一起探讨。”早就听说五殿下大病之后,便跟往日不同了。更有传言五殿下扮成内侍,溜出去玩的事。想必修理河工的书,定是他不想看的。
“那就有劳何兄把相关治水的古籍,都带来吧。”轩辕承稷来了兴致,他很热爱他前世所学的水利专业,曾经一度还熬夜考公,就是为了毕业后能做专业相关的工作。以前只知道名字的古籍,现在是这个世界跟他曾经的专业最为密切的书。他当然想看了。
何辅城扫了一眼轩辕承稷身旁的伴读姑娘,心道,我不过是拿集注来挡一下,五殿下竟要用那般枯燥的治水古籍装样子。人说我是神童,五殿下才是人才啊。
第17章 共情(3)
次日,轩辕承稷一大早便来到了上书房。
但见一白衣少年,静静地坐在最后一排的桌案前,翻着手里持的书卷。他的手旁,还放着一摞书。
少年看到负手立在他旁的轩辕承稷,起身端庄地行了一礼,道:“五殿下,您要的书带来了。”
轩辕承稷捡起桌上那摞书中最上边那本捡,便是《河防通议》。那书已经很旧了,看得出来被翻过很多次,却依旧被保存得平平整整的。可见持书人之爱书。
轩辕承稷道:“多谢何兄,那我就借去看看了。”
何辅城没有想到,五殿下竟然真的在看关于河道治理的古籍。而且他看得津津有味,甚至都入了迷。
何辅城本以为五殿下只是想在心仪的姑娘面前露一手。然而此时的上书房除了他们二人,又无旁人。宫人皆候在外候着。五殿下是什么时候对河工感兴趣了?
正在何辅城疑惑时,从外边走来三人,依次进来的是惠儿、黛玉和轩辕承晈。
何辅城笑了,他心想,五殿下还真是用心良苦,原来早早地进入读书状态,是在候着姑娘呢。早听说林姑娘的父亲,扬州巡盐御史林探花,学识渊博。林姑娘对《四书五经》想必是非常熟悉的。因此,五殿下另辟蹊径,选一个冷门的科。
何辅城想起两年前的那个元宵节,他提前背下书肆能买到的所有灯谜的书,在灯会当天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当年的皇上,也是如今的太上皇,赞他是神童。先生们说生子当如何辅城。尤其是那些姑娘们,皆对他投来仰慕的眼神。
其实哪有那么多的天赋异禀,不过是事在有心人罢了。
一位圆润得跟汤圆一般的小丫头,不知从哪里钻过来,对他说:“这位哥哥,我要嫁给你。”
随后,小汤圆便被匆匆来寻她的乳母给抱走了。
后来,何辅城才得知,小汤圆是忠顺王家的千金。忠顺王是太上皇的第十三子,也是当今圣上最亲近的兄弟,说是当朝最大的权臣也不为过。
往后的事,便是旁人劝父亲去忠顺王家里提亲。固执的父亲说坚决不攀附。
再后来,便是如今了。
惠儿在何辅城身旁坐下,对他羞腼一笑。两年未见,她长高了好多,也抽了条,再也不适合“小汤圆”这个词了。但在他心中,她永远都是拉着他的衣角,说要嫁给他的那个“小汤圆”。
前排的林姑娘也已经入座了。轩辕承稷便合上他刚刚看的书。
何辅城觉得,这不对啊,五殿下应继续看书才是。此般,林姑娘才能注意到五殿下博览群书。
尽管轩辕承稷合上了书。黛玉还是注意到了他放在边上的《河防通议》。
黛玉想起,昨儿五殿下跟何家哥哥借修河工的书看,她只当五殿下是跟何家哥哥找话说。因为何家哥哥的话很少,一般不主动跟人攀谈。可今日看来,五殿下是真的在看修河工的书。
黛玉好奇地问:“五殿下对修理河工非常感兴趣吗?”
轩辕承稷笑着道:“随便看看。”林妹妹是真才女,他就不在她面前摆弄他知道些什么了。
何辅城更是觉得不对了,五殿下该在此时,拋出几个鲜有人知的点出来,来赢得林姑娘倾心才是啊。
何辅城转念又一想,五殿下是当朝最受宠的一位皇子。皇上对他的疼爱,是别的皇子不及的。五殿下若是看上哪个姑娘,大可跟皇上请一道圣旨就好。不过,林姑娘现在还小,谈婚论嫁也还太早,如此这般青梅竹马一块儿长大,也挺好。
那么,五殿下今早一直在看《河防通议》,便是真的对修河工感兴趣了。那可是个苦差事啊。
何辅城记忆中,任职河道总督的父亲,跟家人总是聚少离多。每逢水患,父亲都是熬得又黑又瘦。
即便以往有皇子作钦差,代天子巡视河工,那也便是远远看一下就罢了。哪用得着自个儿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古籍?
何辅城觉得匪夷所思。
接下来的几天,轩辕承稷沉浸在治水的古籍中,全面地将这时候的水系,水系分布,河道疏通,河堤构造和改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