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同人 > [红楼] 皇子宠妻日常 > 第31章
  夜里,饭罢,轩辕承稷跟黛玉聊着惠儿跟何辅城二人的事情。
  “我皇叔父吧,清廉刚正是没得话说,便是平素言行谨慎过头,给人不好亲近的印象。我父皇跟他的关系,那是比同母的兄弟都亲,但我皇叔父比以往更谨小慎微,恪守礼仪。在朝中,也是不结朋党。何大人不跟我皇叔父提亲,也有这层原因。
  原来跟她提过让皇上赐婚。只是惠儿儿时说要嫁给何辅城一事,人尽皆知。何木头一直不表露心迹,要靠赐婚嫁过去,惠儿觉得委屈。我便就此作罢。”
  黛玉笑着道:“去年我出嫁那会儿问惠儿,她不是这般说的。”
  “噢,她是哪般说的?”轩辕承稷问。
  黛玉笑着道:“惠儿说总是这两年。且看就好了。何家哥哥心里有她的,只差这层窗户纸了。”
  轩辕承稷道:“原来她坐我们后边时,总是她吃瓜看戏,现在轮到我们了。”
  二人说笑一番,跟往日那般合衣相拥而眠。
  这一夜,黛玉又梦入太虚幻境。手边依旧是那本《金陵十二钗副册》。
  她翻着册子,原本画着枯池,败藕的那一页,连画带判词,竟是消失了。
  梦中醒来,已是天明。
  她已不再害怕了。
  从茜雪,金钏儿,到香菱,她们的生活发生改变后,她们的判词便能从薄命司的册子上消失。
  可见,事在人为,命是能变的。
  黛玉心道,她亦是如此。
  轩辕承稷听到她的动静,也起了床,去驿馆厨房吩咐了早饭。
  不一会儿,小弦子带着两个内侍,便把可口的早饭带了进来。
  惠儿屋里有些动静,跟着她的嬷嬷说她还未醒。轩辕承稷便告诉其早饭已经做好,让待会儿被惠郡主拿去。
  鱼片粥,小菜,馒头,米糕,水煮蛋。黛玉觉得美味又可口,吃了不少。
  “在外边不比在家中,可还习惯?”轩辕承稷给她夹着菜,问着。
  “只要在稷哥哥身边,哪里都好。”黛玉道。
  轩辕承稷心中甚暖,有妻如此,此生无憾。
  二人饭罢,他便换上朝服,刚要出驿馆,便来一癞头和尚来化缘。
  眼下时候尚早,轩辕承稷便折回驿站的厨房,亲自跟黛玉一道,给那和尚拿新鲜素食。
  那和尚也不客气,喝了粥,又将馒头糕点塞进袖带。遂又笑着对黛玉道:“姑娘,好久不见。”
  黛玉奇道,她何时见过那和尚?仔细一想,又忆起曾经父母说过的一件旧事。她三岁那年,有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她出家,父母没有答应。那和尚说,若是舍不得她,便不能让她见哭声,除父母外,外姓亲友一概不见,方可治这不足之症,平安了此一生。莫非刚刚这位来化缘的和尚,是那位癞头和尚?
  那和尚道:“姑娘这些年,可有按老衲说的不见外姓人,不见哭声?”
  黛玉道:“哭声近年是没有了,外姓人倒是见了不少。”
  轩辕承稷道:“高僧可有指示?我是不得让爱妻受半点委屈,让她见眼泪的。”
  他读原著时便知道,这个世界的和尚道士,都是高人。
  和尚笑着道:“命格已变,皆是因缘。望二位惜福,布福,则福泽延绵。”说罢,便飘然而去。
  惠儿已经醒了,出门便听到“布福”二字。她本名叫轩辕布福,便道了声,“谁在喊我?”见是一走远的和尚,甚是奇怪,又闻到厨房里食物的香味,遂让嬷嬷一样都给她拿了一些。
  轩辕承稷细细品味着和尚的话,命格已变,皆是因缘。遂喜出望外,早早了了公务后,便让何家帮着找了当地最有名的医生来给黛玉请脉。
  何夫人怕是王妃有喜了,亲自跟大夫一道来。那大夫给黛玉拿脉后,何夫人忙问:“怎么样?”
  大夫笑着道:“一切尚好。”
  何夫人笑着道:“你们年轻,也不急,孩子总会有的。”她又让大夫给轩辕承稷拿了脉。
  大夫又道:“王爷身体好得很。”
  何夫人听罢更是放心了。
  临行前,她拉着惠儿的手,依依不舍地道:“慧郡主,我回去就敲醒那对老顽固和臭木头父子。”她心道,若非老头子油盐不进,这会儿她都要抱上孙子了。
  惠儿笑而不语。
  黛玉跟轩辕承稷相视一笑,难怪惠儿四平八稳地说就在这两年,总是快了。
  第32章 王妃日常(2)
  何夫人回家后,拉着她夫君,河道总督何渭大人,家常理短地说着。“今儿晋王让我帮他找了大夫,给他夫人瞧了脉。你猜怎么着?”
  何大人放下书,抬起头,问了句:“怎么着?”
  何夫人说:“王妃脉象好得很。瞧小两口蜜里调油似的,是在要孩子了。”
  何大人“嗯”了一声,继续看书。
  何夫人气不打一处出,噌道:“你倒是说句话呀!”
  何大人眼皮都不抬一下,道:“人家小夫妻过得好,你让旁人说什么?”
  何夫人一把按下他的书:“你什么时候去忠顺王府给辅城提亲?”
  何大人淡然地道:“不去。”
  何夫人气不过,“好,你不去,我去。你不给辅城做主,我让晋王给辅城做主去。”
  何大人怒道,“你敢。你要这么做了,我这就辞官不干了。何家几代的清誉,都被你这无知妇人给毁了。”
  何辅城本在灯下读书,听到父母屋里传来争吵,便披上衣裳,出来看看。
  只见母亲叉着腰,卷着袖子,指着父亲道:“你不要孙子,我要。你要辞官是吧,那我带着辅城和离。这官你爱做不做,跟我娘儿俩没有关系。”
  何大人额角青筋直跳,直道:“愚蠢!”
  门“吱呀”一声,开了。
  何大人跟何夫人皆息了声,但见月色下何辅城的背影。
  *
  这天饭罢,惠儿早早回房。因见了何夫人,心中所思引发,便不大言语。
  黛玉看在眼里,差人端了些茶点过去。两人坐了一阵。她便被惠儿推回房,让她去陪稷哥哥。
  就在惠儿怅惘之际,忽闻有人来报,说何辅城大人来了。
  轩辕承稷跟黛玉相视一看。轩辕承稷便道,他身体不适,让惠郡主帮他接待何大人。
  二人在廊下观望着。
  但见惠儿整装,在驿馆的正厅接待何辅城。然而二人并未交谈几句,便送客。
  “稷哥哥,你说小何大人今夜为何来晋见?”黛玉笑着问。
  “当然是来问亲了。”轩辕承稷笑着道。
  “我想也是。”黛玉道,“何夫人走的时候,拉着惠儿的手,那个依依不舍。所以回家后一定会跟何伯父说提亲的事。何伯父肯定是没有答应的,不然便不是小何大人深夜造访了。但既然小何大人来了,无事不登三宝殿,那便是要事。如今他最要紧的事,便是来问亲了。”
  “惠儿回来了。走,看看去。”
  惠儿脚步轻盈欢快,面上带着笑,转上二楼客房,便对上轩辕承稷跟黛玉。
  黛玉上前,拉住惠儿的手,笑着问:“可是成了?”
  惠儿带着羞腼的笑,道:“回头想请皇后娘娘做主,为我们赐婚。惠儿先回一步了。”
  轩辕承稷道:“回头安排内侍护卫送你回去。”皇后本就喜欢惠儿,原来还想将惠儿养在膝下。若非忠顺王仅此一女,舍不得,惠儿便是在宫里养大了。
  黛玉又跟她说了会儿悄悄话,便到了月亮高挂。
  回屋后,黛玉跟往日一般落了发簪,两人说一番话,便入眠。今儿她攒了好些话想说,关于今儿给她拿脉的大夫,关于何家伯母,还有终于来问亲的小何大人,还有乐得在屋里转起舞步的惠儿……
  谁知,他的眼神越来越炙热。熄了灯后,便按住了她的手腕。
  那腕上还有当年他送给她的镯子。
  这一次,窗外风花影移,屋里一夜春风。
  次日黛玉醒来,轩辕承稷已经去了河道施工的工地。早饭是早已吩咐厨房安排下去了,有瘦肉熬的粥,爽口的小菜,还有各种小食。
  黛玉跟惠儿吃罢,便跟她一道收拾行装。惠儿要亲自跟皇后说她的人生大事了。
  *
  且说昨夜何辅城回去时,家中灯火通明。何渭正坐厅中。当他看着儿子一句话不留,翻身上马,便在此处坐着了。
  何夫人在旁淡定地喝茶。儿子是什么样的,去做什么了,她猜得到。
  何辅城在父亲面前跪下。“爹,儿不孝。儿跟惠郡主问过亲,惠郡主同意了,回头便请皇后娘娘赐婚。”
  何渭叹了一声,“儿大了,主意也大了。”
  何夫人不知有多高兴,把何辅城拉起来。“别听你爹这个老顽固的。娘先回京,给你们准备。”
  何渭又是一声叹息。“老夫一世清明……”
  何夫人推了何渭一把:“得了把你。守着你的清明当饭吃,媳妇儿、孙子都不要了。赶紧准备着,三书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