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宿敌婚嫁手册 > 宿敌婚嫁手册 第161节
  “哦,竟有此事?”
  章晗玉和穆太妃对坐唏嘘了一阵,很正经地道:“书中所有记录皆为捕风捉影。或有其事,切莫当真。”
  穆太妃起了谈兴,和章晗玉天南海北地闲聊一通,又翻了翻杂文。
  “写得妙趣横生。哀家读书的空闲少,这本杂记却读得放不下手。朝中不留位置给女郎,放你归家闲着,屈才了。”
  章晗玉边吃糕边听。
  穆太妃这时才提起召人入宫的来意。
  “宫里新换了一大批宫人。其中有些年纪小的孩子,瞧着倒是机灵,多问几句,大字不识一个。”
  正好姚相也上书提起,宫中多幼童,这些孩子无人引导,长大后会不会又出一个吕钟?马匡?俞奉?
  穆太妃便起了寻文臣教导宫人的念头。
  但外臣入后宫毕竟麻烦。外朝那些士大夫们,也不怎么看得上教导小宫人的差事。
  正好读起手边这本《春京杂记》,穆太妃便想起了著书人。
  章晗玉经历复杂,既在前朝做过官,又入宫做过宫人。只要她肯点头,是最合适入宫教学的人选。
  “索性召你当面问问。章晗玉,你愿不愿教?”
  章晗玉以牙尖慢慢地磨着甜糕。
  穆太妃说起一半时,她便听出来意了。
  当然愿意,怎会不愿。
  她闲来回溯往事,这辈子短短二十余年,最轻松愉快的那段日子,要数初入东宫、给小天子开蒙的头一年。
  教幼童开蒙,她既有经验,又喜爱做。
  但天下幼童何其多也。她的志向,不止于教授入宫的这些小宫人。
  “太妃娘娘有所请,岂敢不从。”
  她掸了掸碎糕屑,毫不迟疑起身应下,“入宫教授小宫人开蒙,固所愿也。也正好是晗玉擅长的分内事。”
  “但晗玉之愿,不止于宫墙内。”
  穆太妃吩咐又上两盘甜糕,让章家女郎吃个够。
  章晗玉边吃边闲聊起从前在县乡长大、小时候读书的旧事。
  “傅母想送我去塾学。”
  “我在家里读过千字文,本以为足以通过乡塾考核。没想到乡塾先生见我是女孩儿,多一眼都不看,只责问傅母,又不是高门大户,送贫家的小丫头读书,浪费钱财,家里男人知道么?”
  连问了四五家,家家拒之门外。
  后来被迫换个乡县住下,这回假扮成小郎,才终于顺利进了乡塾。
  “京畿附近的乡县都如此,天下想必也差不多。”
  章晗玉指着自己笑说:“有几家女孩儿像我这样,削尖了脑袋假扮兄弟也要读书的?贫家的女孩儿,应该没什么机会念书了。”
  “不念书明理,无以长志。浑浑噩噩出嫁生子,随波逐流过一辈子。”
  穆太妃微微动容。
  她也隐约猜到章晗玉想做的事了。
  “你想设立女学?但即便招来了女学生,女子又不能做官入仕。读书无用……”
  章晗玉掂着甜糕,边吃边说。
  “觉得读书无用的女学生,便不会用功读书。”
  “女学里想留的,是天下成千上万的小女郎当中想过不一样日子的,想寻一条不一样出路的,少少的一小批。开设女学,给她们一个存身之处,为她们解惑,助她们立志。”
  “晗玉一身之力有限,萤火微光,不足以耀耀天幕,只能照亮身前半尺。能引领一两个,两三个,亦足够了。”
  穆太妃拍案赞道:“好个萤火微光,照亮身前半尺!”
  “你若能引来一两个和你类似的出众小女郎,偌大一个京城,足以容纳海川,岂会容不下几个有志气的女儿家?怎样也能寻到合适的出路给她们。”
  两边商议定,章晗玉当场领了出入宫禁的腰牌,只等懿旨下,宫里准备宫室用具和学生名单,章晗玉准备书本教学内容,年后开始教学小宫人。
  这次入宫议了不少事,眼看着外头天色开始擦黑。穆太妃身边女官低声催促,宫门要下钥了。
  章晗玉临告别前,抓紧时间提起最后一件事。
  “晗玉斗胆,有件事要上报太妃娘娘。”
  穆太妃诧异道:“急事?不急的话下回你入宫再禀。“
  章晗玉道:“有点急。”
  她刻意拖到最后才回禀,当然是因为……这件事招骂。
  “晗玉和凌相的婚事……”
  “两家不是早合离了?“穆太妃更诧异地道,“还有什么纠葛,需得哀家替你做主?”
  章晗玉清了清喉咙,规规矩矩地拜倒,仿佛竹筒倒豆子似地一口气倒个彻底:
  “两家确实已顺利合离。晗玉跟凌相最近商议了几回,打算又成婚了。晗玉觉得必须当面知会太妃娘娘。凌相今日去知会姚相。婚期定在十二月底,这两日就会过定。太妃娘娘骂轻些,怒气伤身。”
  穆太妃:………………
  殿室里回荡惊天动地的咳嗽声。
  不止一个,穆太妃身边几个亲信女官都被口水呛住了,剧烈猛咳起来。
  “你、你……找骂!”穆太妃指着地上装老实拜倒的身影,气不打一处来。
  “才多久又要二嫁?还嫁给他凌凤池?当初何必铁了心要合离呢。”
  “那怎么一样。”章晗玉理所当然道。
  前一次被人连哄带压,直接绑走成亲,押入婚房。
  “这第二次成婚,是晗玉精挑细选,在满京儿郎里挑中最合意的夫婿。昭告先父亡母,六礼具备,满座亲朋。这回出嫁,处处顺遂心愿,再无留下遗憾,嫁得心中稳当。”
  “你总是一套一套的。”穆太妃气得指着她骂,“才合离,又嫁前夫!你嫌京兆章氏的名声太好了,往金字名声上抹泥巴是罢?”
  章晗玉笑而不应,任穆太妃一顿好骂。
  规规矩矩地拜倒行礼,起身告退。
  临出宫前淡定地留下最后一句:
  “浮名起落身外事,晗玉只求心安。”
  第105章
  凌凤池和姚相在大理寺。
  慎独堂灯火通亮。堂上悬挂多年的【慎独】匾额被摘下,大堂空荡荡的,等待新匾挂上。
  姚相提笔蘸墨,对凌凤池道:“你老师犯了错,但他题写的这幅匾额,挂在大理寺最合适不过。君子慎其独也……老夫还是提同样的三个字罢。”
  挥笔依旧写下“慎独堂“三个字,交给大理寺官吏拿去裱制做匾。
  走出大理寺的路上,姚相和凌凤池单独密谈了一路。
  吕钟搜罗多年、被小徒孙交出的一匣子绝密阴私证物,大理寺打开一次,寻获章家谋逆案相关的屋契书一封。
  之后这密函匣子便被姚相收去保管。
  “莫怪老夫独断,连你和韩相都不许观阅。吕钟搜罗了不少绝密阴私,牵扯太深,未必是福。”
  姚相带几分感慨,提起章家先父在金殿上为废太子发声当日。
  “老夫那时不过是个小小言官,眼睁睁看先帝发下雷霆怒火,章公被拖了出去。章公冒死谏言当日,先帝原本打算和朝臣廷议,选立新太子人选。”
  中途被章家先父死谏打断,先帝大怒之下拂袖而去,新太子人选不了了之。
  太子之位空悬,几个长成的皇子明争暗斗,争相揭发暗事。先帝赫然发现,他偏爱的几个小儿子没一个省油的灯。
  反倒是被他大怒之下废去太子之位、自杀身亡的嫡长子,是真正对弟弟们谦恭宽厚的长兄。
  “若没有章公的金殿冒死直谏,合谋冤害长兄的那几位皇子之一,或许会被立储。之后要么被其他皇子拉下马,要么杀尽兄弟。窃位不正,还不知道会闹到如何乌烟瘴气。”
  姚相悠悠地回想了一阵,把话头扯回当今。
  “章家成功翻案,废太子案依旧存疑。”
  两人沿着扫净积雪的一条通道往大理寺门外走去。
  “等到小天子长大亲政,约莫十年后……老夫那时年纪大了,也该致仕了。到那时,吕钟留下的一匣子密函,老夫会转交给你。”
  凌凤池听到这里,心中隐约有猜测。
  “那匣子阴私密事当中,可有废太子案相关的证据?”
  姚相并未直接回应。
  “不止你会这样想,朝中所有人都如此想。总有沉不住气的会露出马脚,老夫等着他们。”
  “十年后的废太子案,必然又是一场硬仗。老夫在朝中这些日子,先由老夫顶着。等老夫致仕了,你顶上。”
  凌凤池默然听着。
  正好走到宽敞中庭,远远地看到前方一道绯色官袍。慎独堂撤下的旧匾额,正搁在庭院凉亭里。
  叶宣筳独坐在凉亭,大白天地对着匾额喝酒。
  姚相脚下一顿,叹了口气,“你们老师……”
  原本挂在大理寺慎独堂的匾额,正是陈相:陈之洞,多年前提写的字迹。
  陈之洞暗中和阉党来往勾连,七月案发入狱,但吕钟和他往来的信件始终没有寻获。
  直到吕钟搜罗的一匣子秘密被小徒孙献出……
  陈之洞早年和吕钟的来往密信,也藏在这匣子里。
  陈之洞是博学多才的大儒,但政务上的才干并不出众。他心心念念想入政事堂,始终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