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换嫁小夫郎 > 第121章
  “今年回村里过年,便寻思着先将年礼给您送来。”赵景清笑着答话。
  姜焕容:“孩子是男孩女孩还是哥儿?”
  赵景清:“是男孩,单字一个熹。”
  “熹,袁熹,是个好名字。”姜焕容点点头,“你模样好,想来孩子亦冰雪可爱,年前太忙碌,待年后得了空,我登门看看孩子。”
  “行,随时恭候。”赵景清道,“今儿登门拜访,我和袁牧本想将孩子带来。但请了奶娘喂养,孩子离不得人,恐哭闹不休扰了您府上的清静,索性作罢。”
  “你怕这做什么,热闹些才好,下次将奶娘一同带上即可。”
  “那下次我专带他来闹您。”
  “好。”姜焕容忍俊不禁,笑了好一会儿,转而另起话头,“听闻你们在留意田地,想买?”
  赵景清颔首,不知姜夫人哪来的消息,但他不做隐瞒,将他和袁牧的打算告知她。
  “倒是个路子,只是这税收重了些。”姜焕容端起茶盏浅浅抿了口,“待到孩子长大,省下的税收许是能为他捐个官了。”
  “这法子咱们想过,但权衡后还是想让他脚踏实地去走。我和袁牧不做孩子的拦路石,他是读书的料,再好不过,若不是也没有遗憾。”赵景清道,从前问过茂之和易大哥,捐官可不是好法子,一朝天子一朝臣,捐官上去的最好开刀。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过如是。”姜焕容感叹,“田地我替你们留意着,若有合适的再告知你们。”
  “多谢姜夫人。”赵景清和袁牧道谢。
  一同用过午饭后,赵景清和袁牧告辞离开,打道回府。
  回村的日子已经定下,腊月二十五回去。
  林翠娥来来回回的忙活,准备过年所需,甚至准备了一份庚帖。
  赵景清见了心里了然,偷偷问林翠娥,“娘,是要定下吗?”
  “嗯,我问过星儿的意思了,等回去周家请媒人上门,便先交换庚帖定亲。”林翠娥舍不得星儿早早出嫁,“留星儿在家两年,再择良辰吉日成婚。”
  “茂之那孩子入了三川书院,将来定然有大出息,”林翠娥拉着景清的手坐下,将心里的担忧娓娓道来,“我呢,盼他好,带着星儿过好日子。又怕他是陈世美,伤害星儿。”
  赵景清没说什么他相信茂之不会做出这样的事,他道:“茂之若敢学陈世美,许阿叔和周叔打断他的腿。再说了,星儿有您和爹,有大姐和大姐夫,还有我和他二哥呢,咱们护着他,谁敢欺负?茂之若敢负他,定要叫他好看。”
  林翠娥被逗笑,“你啊,怎么说得跟土匪似的。”
  “这哪是土匪,这是护短。”赵景清一本正经道。
  林翠娥顾虑打消大半,转而说起过年回去的事,“我备了许多,你看缺什么不?”
  “不缺,娘准备的很周全。”
  腊月二十五,两架马车从青萝里袁家出发,驶出清河县。
  中午在小罗湾暂歇,下午继续往乐明村去。
  马车驶入乐明村,猫冬的人探出来瞧热闹,一传十十传百,不多时村里大多数人都知道有两架马车进村,停在袁家院子里。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最初打算写豆腐坊生意做到州城去,后面想了又想,和清河县是相似的套路,就不重复写了,简单带过。
  第99章
  村民呼朋唤友, 朝袁家去瞧热闹。
  都知道赵景清开了豆腐坊,袁家一家人都去帮忙,平日里只留个袁老二在家守着。他将房子修一新, 院子铺了青石板, 瓦片也换了许多, 屋子瞧着比从前干净亮堂许多,本就是村里少有的砖瓦房, 现在更是独一档,就数袁家的最气派。
  袁老二是个朴实的,除此之外,只衣着整洁干净些,田里雇了人帮忙, 瞧着与从前没发家前, 没什么两样。
  村里人只知道袁家现在日子过得好, 却不知有多好。
  直到高头大马拉着的两架马车驶入村子, 出行有了镇上老爷做派, 这才后知后觉。
  赵景清跳下马车, 接过小袁星抱在怀里。
  林翠娥等人接连下马车,舒展筋骨。袁牧和袁老二将马车内准备的东西搬下来,再搬进屋中, 来来回回忙活不停。
  院外来了不少人, 有与林翠娥交情好的, 笑呵呵趴院子栅栏上和她说话, “翠娥, 那句话咋说的来着,什么三日刮目相看,哎哟, 你现在过得好哦。”
  林翠娥一同做豆腐卖豆腐,景清有孕后照顾伺候,没少忙活,但都不比下地干活累。一年半没下地风吹日晒,人养得白了,收拾得齐整干净,头发盘在脑后,簪一套简单的银饰头面,穿着织锦缎的衣裳,纹样精美色彩绚丽,手腕上戴一个翠绿的镯子。
  人靠衣装,她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惹得人艳羡不已。
  “咋恁久不回来,快一年没见你了。”
  林翠娥道:“之前景清有孕在身,身子重,经不住奔波劳累,离不得人。现在孩子大点了,这回来过年,也和你们叙叙旧。”
  “景清生了?!诶,男孩女孩还是哥儿?让我看看成不?”
  “是男孩,叫袁熹。”林翠说着话,回身朝赵景清招了招手,“你别站外面,进来坐。”
  “算了,你们还有得收拾,就不进来耽误你们了,在这看看就成。”
  赵景清抱着孩子过来,襁褓中的小袁熹一双黑溜溜的眼睛扑闪着,看见人就咯咯笑,惹人喜爱。
  婶子和阿叔们凑上前看,七嘴八舌的讨论。
  “这孩子好看。”
  “白生生肉嘟嘟的,喂得好。”
  “是个有福气的。”
  “和袁牧小时候蛮像的。”
  “乱说,他小时候莽粗莽粗,哪有那么乖。”
  ……
  赵景清忍俊不禁,余光瞥见袁牧看来,立即敛下嘴角笑意。
  抱着孩子在村里婶子阿叔面前站了会儿,见小袁熹咂嘴巴吸吮,是饿了要吃奶,赵景清同他们闲聊两句,抱孩子回屋。
  奶娘一同回来了,赵景清将孩子交给她。
  赵景清躲了清净,外边却还热闹着。
  “星儿出落得好啊,又高挑又俊俏。”
  “翠娥,星儿许人家没?”
  ……
  打听袁星亲事的人有许多,如今袁家富贵,若能娶了袁星,少不得跟着吃肉喝汤,不少人心里都琢磨着小算盘。
  袁星本在帮着搬东西,听见苗头便躲回堂屋,气哼了声。
  林翠娥在外面应付。
  待东西都搬进屋,袁牧卸下马车,将马牵至后院栓上,喂了草料。
  院子外的人渐少,这才得了清净。
  次日一大早,便有媒婆上门说媒。
  “翠娥啊,”媒婆短暂寒暄两句,开门见山道,“今儿隔壁刘家村村长托我给他儿子和你家星儿说媒,他家儿子今年十八,和星儿年岁正合适,当年和袁牧一起上过学堂,是个有学问的,人也踏实肯干……”
  林翠娥:“……”
  林翠娥应付了将人送走,寻思着过年要准备什么炸货,拟了个单子出来,给袁牧说要买啥,让他明儿去菜市买。
  正说着话,又有一媒婆上门。
  林翠娥:“……”
  再次将人应付送走,林翠娥气乐了,一上午来了两个媒婆,说和的都是什么牛鬼蛇神,他们抱着什么心思,林翠娥心知肚明,更是不耐烦应付。
  林翠娥盼着周家的人快些上门,将星儿和周茂之的事定下,免得什么人都上门来。
  下午,又是两媒婆到来。
  赵景清私下暗暗着急,“茂之咋还不来。”
  “不来还好呢,让那小子看看咱们星儿多么抢手。”袁牧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
  赵景清乜他一眼,“你说要不要催催茂之?”
  袁牧冷笑,在景清的注视下,将嘴里的象牙憋了回去。
  他道:“明儿去镇上,我去催。”
  第二天,袁牧套了驴车,还未出发,又有媒婆上门。
  不似前一日上门两手空空上门的媒婆,这人带着两挑担的男人,挑着一个朱色大木箱,其上绑着红绸缎,喜气洋洋。
  袁牧索性不走了,留下看看是怎么回事。
  “我是镇上崔媒人,”媒婆自报家门,表明来意,“周家请我来为他家儿子周茂之说亲。”
  说着,示意挑担的男人放下木箱,掀开箱子,里面摆上双十之数象征吉祥的物件,是极其正式的纳采。
  寻常人家讲究父母之命媒所之言,没那么重的规矩,周家愿意花心思去做,足以表明周家对袁星的看重与喜爱。
  林翠娥冷淡的表情顿时变化,热情招待崔媒婆。
  双方私下通过气,随后的问名、纳吉、纳征十分顺利,周茂之送来聘书和礼书。
  至此,袁星和周茂之定下婚约。
  一切皆在年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完成,打了还想找媒婆上门说亲的人一个措手不及,只能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