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 第362章
  君秋澜笑了好一阵,“得了吧,刚看完电影,现在一切都刚刚好,很完整,不要再做所谓的调整了。”
  他也不希望颜景因为他的原因去改变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颜景刚才确实也是突发奇想。
  非要把那些镜头和戏份加进去,其实倒不显得突兀,只是不太合适了。
  演员们也有自己的计较。
  其实熟悉一些的演员,大概也看出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了,其他人也都知道他们很早之前就是朋友了。
  非要给君秋澜加番,总会有人心理不平衡。
  一来二去,传出去对君秋澜的名声也不好。
  澜澜又不是以后不接别的导演的戏了,总不能一辈子都只拍他的电影吧?
  嗯……
  这样想一想也挺好,澜澜成为他的御用男演员好像也不错。
  当然了,他也就是想想。
  电影看完了。
  君秋澜也把妹妹接了回来。
  提前跟颜爷爷那边的老师说过,请了一天的假,也没什么关系的。
  君舒婉回来的时候还挺高兴,“大家认识学习那些仪器,情绪高涨着呢,学得特别快,而且现在都会使用了。”
  不光是他们这几个内部成员,还包括徐老大夫,同样对这样的器械惊叹不已,并且赞不绝口。
  从前看病,只能通过望闻问切,通过脉象,脸色,舌苔等等,也能瞧出身体什么部位出了问题。
  不过,总体来说,不可能像机械这么细致。
  彩超机简直是令人大受震撼。
  刚好,他们团队里有个人的妻子即将临盆了,产婆说胎位不正,那人就直接带着妻子过来体验了一番高科技。
  君舒婉亲自操作,孕妇本来还挺害怕的,但是通过那一台小机器,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在肚子里挥舞着小拳头,只觉得神奇。
  不光是能看到胎儿的模样,甚至连性别都能看得见。
  说起这个问题,颜景插了个嘴。
  “能查性别的事情,莫要传出去。”
  君舒婉一愣,当即就明白了。
  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如同他们家一般地认为男子和女子都是一样的。
  重男轻女的家庭,比比皆是。
  颜景道:“不光是古代,哪怕是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依旧有人的辫子没剪干净。”
  君舒婉叹了口气,“这事情我会跟大家交代清楚的。”
  其实厉害一些的老大夫,通过把脉也能知道胎儿的性别,但一般有良心的大夫也都不会说。
  想来也是知道某些家庭的尿性。
  “婉儿,我今夜就准备出发去前线了,你如果要回家,就去找颜爷爷,你嫂子跟爷爷打过招呼了。”
  君秋澜第一次带着颜老爷子穿越之后,颜老爷子的穿越地点就直接变成了边城。
  之后就算没有君秋澜的帮助,颜淮也能自己过去了。
  君舒婉点点头:“我知道了,哥哥,你也一路注意安全。”
  君秋澜笑了笑,“我们也就是晚上开车赶路,白天还要回来的。”
  颜景听了这话,算是直接松了一口气。
  君舒婉知道哥哥心里有数,也就不多唠叨了。
  他们一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都很重要,为了他们以后的参天大树,每个人都在出力,出汗。
  她也知道,这条道路上充满了危险,但有的事情,必须要有人去做。
  就像她现在所学的知识一样,她心里清楚,未来必定会遭受许多人的抨击。
  隔开肚皮治病什么的,比巫术更像巫术。
  还有一点,关于男女大防的问题。
  他们目前的团队,确实是男子更多,未来真的要做手术了,主刀医生,必然也会有男子。
  要说多培养女医。
  他们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吸纳对这门医学感兴趣的女子。
  可别说学习后面的知识,只是让她们围观解剖大体老师,明白人类的身体构造,她们都接受不了,而且害怕极了。
  当场就吓哭了好几个。
  君舒婉也想让她们循序渐进,从解剖小兔子开始,可大家又觉得太残忍了。
  软乎乎的小白兔,多可爱。
  君舒婉知道,这不是她们的错,是跟她们所接受的教育和成长经历有关。
  他们招收女医的第一条件就是要识字,可是能识字的,家境都还不错,哪怕是生活在边城这样的地方,家里也不会让她们见识过太多的血腥。
  说直白一些,家里的厨子杀鸡,都得要尽量避开她们这样的主子,以免血光冲撞了主子。
  解剖尸体,对她们来说,跨度还是大了一些。
  所以到最后,她们也只招到了两个军.嫂,还有两个是从前流放过来的富贵小姐,受过挫磨之后,成长为了新时代的女性。
  其他的,都是男子。
  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君舒婉无所畏惧,她还年轻,未来还有的是时间。
  君秋澜和颜景已经开车出发了。
  还是老规矩,一人开三四个小时,白天回来休息。
  不过这次的路途比较短,两人也就花了四天半的时间就到了。
  这个时候,新一期的节目就又要开始录制了。
  幸好奇城这边局势稳定,目前在休战当中,但大战也是一触即发。
  皇帝驾崩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政权的变更,前线的将领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在此之前,霍潋已经带兵拿下六座城池了。
  当然了,最开始的几座城池都是打开城门,恭迎他们进城的。
  如今,君秋澜手里的诏书已经飞满了半个大盛。
  因为是彩印的,材质又特殊,除非火烧,否则沾水或者手撕都极其困难。
  那么问题就来了。
  现在坐在龙椅上的是大皇子,一个4岁的小娃娃,背后靠着皇太后以及皇太妃。
  内阁拿出来的传位诏书,又明确说明了传位给七皇子。
  现在,另一份印着玉玺的诏书又出现了。
  这皇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皇位,传给三个皇子?
  要说君秋澜是废太子,但人家也是瑞亲王,又有先皇遗诏,按照道理来说,是完全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不光是天下百姓迷惑了,就连那些当官的都迷惑了。
  在没有传位诏书的前提下,嫡子继位,无可厚非,可偏偏又有传位诏书。
  还是两份。
  这两份诏书上也没有先后日期之分,到底以哪一份诏书为准?
  特别是君秋澜这边还得到了霍潋的支持。
  霍潋是谁,霍潋他们家,从开国皇帝开始,一直就是只会打仗的纯臣。
  否则,功高盖主的武将,有几个能有好下场?
  现在霍潋都公开带兵支持君秋澜了,那是不是皇帝更意属君秋澜?
  君秋澜到了前线,跟霍潋聊了许久。
  目前,他们的政策很成功。
  其实除了他们带兵过来这一路十分遵守军纪,给百姓留下了好印象之外,霍潋这边还偷偷派了人,先前往其他州府。
  以说书先生的身份,去闹市里宣扬他们的思想政策。
  都是一些嘴皮子利索的。
  百姓基本上不会报官,很多人也都是当个说书先生讲的故事,衙门几乎都没有什么动作。
  就算发现不对劲,派人去捉拿,他们的说书先生也早就改头换面,离开了那个地方。
  可是,这个时候,他们就已经在百姓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没办法,说书先生口中描述的世界,太美好了。
  人人都能吃饱穿暖不说,还都能上学,能读书识字,还能赚到钱。
  以后再也没有奴隶了。
  当官的反而成了人民公仆。
  他们这些百姓,才是国家的主人。
  这这这……这真的可能吗?
  可是,不管哪个地方,都会有亲戚是在外地的,偶有书信往来,说起那些改革,那些不同,那些原本很穷如今却能隔三岔五吃上肉的生活。
  种子已经种下了。
  君秋澜深感这一招高明。
  此为宫心计。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不论皇帝留下的诏书是让谁当皇帝,百姓心中的天平已经倾斜,这就够了。
  霍潋:“我京城那边的朋友传了信过来,前线恐怕要换主将了。”
  君秋澜:“是皇后娘娘的侄子?”
  皇后娘娘出自武将世家,如今当家作主的是皇后娘娘的嫡长兄的儿子。
  他们这一支武将,一支守候在南疆。
  霍潋点头,“郑子安此人,我从前打过几回交道,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君秋澜也点头,从前按照辈分,他也得叫郑子安一声表兄,确实是不太好相处。
  而且脑子也很聪明。
  不过,他们也不怕就是了。
  别的不说,就说他们手里的炸.药,就足够碾压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