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已经自由,自己呢,却不知何去何从。当日不自由的时候,自己却哪里都敢去。大概是因为,当时心里别无牵挂,现在却……
我留在这里等你。因为你说,你会回到这里来找我。
可是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我呼唤了你很多次,也许太多了,太多太多了,但你总没有回答。这和柏汜月照太相似了,我很害怕。
我要等你多久呢?你告诉我好吗?
你告诉我……
渐渐地,天色晚了,晚霞漫开,她望着天空,喃喃自语道,
“也许我也要等你一千年。一千年……一千年也可以,只要你回来。”
只要你回来。
你一定要回来。
身后屋里突然传来一声金属落地的声音,她回头看去,恰好遇见怒特所赠的那把刀从屋里飞出来。她的视线跟着回转,竟然看见这把刀飞到唐棣的肩膀下,成了她的右臂。
她不知道,唐棣的右臂经留在绝寒峰一并烧了,是唐棣付出的代价;她只是泫然泪下,一时口不择言,张口便说:“竟然就回来了。”
说完自己也觉得不合适,怎么还是这样骄傲。
唐棣却笑了,笑着向她走来,轻轻把她揽入怀中。
“因为我不忍心你再等一千年,不,一百年也不行,一年也不行。”
终
动笔 2022/11/7 16:10
一稿2023/5/13 19:19 455516
二稿 2023/6/13 17:01 450365
三稿(补充外编)2023/6/17 17:26 457336
作者有话说:
跋一
2023年5月13日星期六
这是跋一。等我修改完,我会写跋二。跋一是我写完一稿时的简单记录。
啊,好久不曾如此荡气回肠了!这个结局我很满意,至少从23年5月13日写作的感觉上。今日狂推12551字写结局,一路上从唐棣恢复九成功力在霍山报仇到结局,一路听了椎名林檎的《赌局》、黑魂三的灭火结局配乐《epilogue》、以及《天之痕》的bgm《天净沙》。真个是个个合适,复仇的畅快在,复仇中的狂态在,最后的悲凉也在。最后自己都落泪了,很久没有这样心满意足了。
这一周一开始是没有这样狂写的,写作的肌肉和脑区出现了暂时的停工和疲倦,大概是周一周二的时候,那时候我觉得还要到五月底才能完成,毕竟那样疲惫,可能还是要一日2000字慢慢来。谁知道后来突然加速,不止是下周工作可能很繁忙的着急,更因为靠近结局,产生了结局狂热症——疯了一样只想写完,只想马上把它搞定,创作出自己期待已久的结局。这带来了高效、心流的疯狂出现和无法停下的惯性。也许是因为早已设想好了这个结局,完全按照当初的设想来写,简直不要太顺。周四8000+,周五7000+,周六12000+,爽!我实现了我的荡气回肠!
在写作《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过程中,一开始我因为眼睛不适,少看电子屏幕多写手写提纲,创作感很好,结果导致了颈椎不适。手写提纲只做到唐棣洞中见于渊,从和于渊的对话开始,都是电子后打的(写这一段时,则是人在五一去杭州萧山的飞机上,也真是能!)开始写之后,因为背疼,每天计划只写两到三千。篇幅又长,一时自觉工程漫长,简直不知道何时能完成。工作也是步步紧逼,各种苦恼,但我告诉我自己,我一定要写完它,一定要实现它,既然有如此强大的决心,横扫一切的意志,就要有绝对的信心,不怕任何困难!
事实证明,我甚至克服了眼下的视疲劳。我完成了,我很高兴。醒来将是周日、周日将可以好好放松、大事已了的心情真是不错。
本文我主要想侧重去写的还是人自己的选择。这几年都喜欢这个主题。我想要写一个最后成为大boss的主角,唐棣多少有这种趋势,但还不彻底,以后我可能会再次尝试。我希望她受尽精神上的折磨,然后产生种种价值观的取舍,最后做出选择。可以说我想营造的是一个困境,困境留给读者,选择留给我自己,选择才具有道德说教(的确有些)的意义,困境没有。这让我想到我以前曾问好几个人的一个问题,涉及法律管控和夺取别人的生命。其实我们未必像我们想的那样坚定不移,无论是这个故事还是我在现实中看见情况都是如此。但是我是我,我的故事是我写的故事,我想追求坚定不移。
往下先修改,修改完了再考虑是否增补柏汜和月照、灭明和敖幸的故事。今天早上我写的时候,还想着一定要写。现在又觉得太悲惨了,看看要不要写。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喜欢这个故事,又会喜欢哪个部分,我是喜欢的。谢谢你们,谢谢这半年多来坚持不懈、每周只休息一天、甚至连阳了那天发着38.8c的烧都没有停止写作的我自己。
下次再见。
跋·二 成为新世界的薪柴
2023年6月13日星期二 17:02 上班摸鱼
阿耶,一个月就改完了,着急!但是周末我预计会再补一篇,作为对柏汜月照、灭明敖幸的故事的解释。
我喜欢《上下》这个故事。这是我能下的结论。虽然我依然觉得中间某些心理描写又夹缠、几乎不易理解,影响阅读,节奏慢到了拖沓的地步——那段时间工作上写制度领导都嫌弃我啰嗦——但我还是喜欢这个故事。我完成了我自己的心愿,再写一个长篇,《双镯记》这样的长篇。虽然体量还差个十万字(真是写不动了!!我的背好疼),但我还是很喜欢它。
我喜欢我取的名字。唐棣为树木,但是先有“唐”才有棣,才有巧合为郁李。霓衣则是先有霓,后有衣,再有故事。而“灭明”是自记忆里自己冒出来的,也许听过澹台灭明的名字,但忘了。于渊也是如此,其实应该出自“鱼跃于渊”,但是想到这两个字时并不记得,只是觉得好听。这就是多读书的好处。
创作过程的初始阶段是去年8-9月,那时候我意外被封控在家,将心一横开始做提纲,就这样每天两小时,顺顺利利地做完了,各种灵光乍现,水到渠成。后来因为背疼,开始写手写的大纲,16开小本子(读库《波斯手记》)写了五十几页,结果又因为低头太久颈椎不适产生头晕,只好开工。
开工,以每天2000字的速度开始,中间历经艰苦的办公、艰苦的搬办公室、更艰苦的工作和阳与阳康,等等,在一个月前完成了主体工作,如前文所写,是冲刺出来的。幸好冲刺出来了,这一个月间,“美好的”校招季节,我几乎没有怎么在办公室呆,一直到处跑,累到只差晕过去一般。每晚回家疲倦无比地洗澡的时候,就想着,幸好写完了,只剩下修改。而且基本上是满意的作品。
不满意的地方当然有,除了刚才说的,还有后续解密比较乱,纠缠在最后几章,把三层谜团一下子揭开,所以乱。现实层面不辩解地说,力有不逮,尤其是体力不支持。体力不支持再去缓一缓想一想。这是一。辩解地说,一些好的电子游戏的剧情到后面也这样,一气呵成又一气呵成的畅快,抽丝剥茧有抽丝剥茧的精致。二者要兼容,需要前面更高超的手艺。希望以后能磨炼得更好、有更精致的对每一段情节的控制能力去做到这一点。
把握不好观感的部分,是对于棠棣的心理描写,希望读来还算不错。她不正常,到后来她不是迷乱,就是痴狂。心理的情绪是她能力变化的表现,需要体会。我个人听着椎名林檎的《赌局》写的最后打暮霜和于渊的部分,坦白说真的感受到了那种强烈的恨,于是写得非常过瘾。那一刻仿佛我就是唐棣,我从角色的上帝成为角色,坦荡复仇。整体而言是从泰山之巅累积起戾气,虽然是自霓衣而来,也更是从自己心中诞生。后来逐步加深,在魔界彻底崩溃而出,最后在战胜于渊时彻底成魔。我要她彻底成魔,彻底地正邪两俱,然后去面对最后的选择。
自己读来,都还蛮喜欢那一段文字,那一种设计,那真是心流的时刻。写作的肌肉——如果相关部分的大脑可以被成为肌肉的话——运用到最后,真是运用得好极了。坦白讲写《上下》的荡气回肠感、奔向结局的热切感,真是近年来少有的,好久没有感受到了。这是一种极乐。
我也喜欢反派们——其实我还是很想把唐棣塑造成个反派的,可惜不好实现——从这个故事来说,紫金楼的某些理念是值得深思的。并不是说它就对,而是深思它为什么产生。某种历史中遗传的狂妄。如果说《上下》的故事有什么源流,从我自己而言它就是继承自《没有问题》。
不过西方来的邪魔这一点,从浅薄的层面是基于“西域”这一个华夏对外通路的概念,毕竟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从不认为东方会来邪魔。是否有近代史乃至当今世界形势的因素,就不知道了。人的潜意识是冰山。
结局的感觉是从《黑暗之魂3》的结尾来的。无论是化身薪王还是灭火,其悲凉苍茫都给了我这个结局的灵感。两棵树化为薪柴,多么悲壮多么美!无论如何,在抵达结局之前多么仓促,我还是喜欢这个结局,我太喜欢了。这是我近年来写过的第二满足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