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苏家阿桃 > 第114章
  苏青山说着眼里冒着兴奋的光芒。
  “爹,这炒生丝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女儿猜上面定是有大商户操控着呢,一个不小心可能就赔个精光,咱们还是做实打实的营生吧。”
  苏桃眼里也冒着光,她顿了顿说:“爹,你留在京城帮我打理布行吧,红利咱们五五分。”
  苏青山看了苏桃一眼,揶揄道:“你公爹早上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我面前夸过你,转眼你就这么光明正大地贴补娘家?这合适吗?”
  苏桃被苏青山这么一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撅着嘴撒着娇道:“爹~你以为刚开的布行很好打理啊?在没有寻到特别信任的伙计之前,去南方湖州进货都得你去。
  你还得管铺子里的掌柜的和伙计。以后绣品铺子跟兰儿那边的进货,可能也得要你跑。你是我爹,我信任你有能力做好才找你的。”
  苏桃哗啦啦说了一大堆来证明她让苏青山留下打理铺子,也不是那么随便决定的。
  苏青山叹了一口气,谁让他是阿桃的爹呢,自己的闺女自己不帮谁来帮。
  “爹留下来帮你也可以,你别给爹五成的红利,这一点儿都说不过去,你给爹开工钱就行了。”
  “爹,你拿工钱加五成的分红,这个我都是在书上看过的,没有什么不合理的。这个我也跟五郎说过了,他也没有意见。
  还有,都说亲兄弟明算账,咱们亲父女也要把账算清楚了,明天就给你签个入股契书,布行你也有份,爹你得好好打理才行。”
  突然之间苏青山感觉闺女真的长大了,他欣慰地笑着说:“好,爹一定帮你好好打理布行。”
  “好好打理咱们的布行。”
  “行行行,好好打理咱们的布行。”
  苏桃站起来笑着抱了抱苏青山,转头望向外面。
  这时齐贺静悄悄地从书房外走了进来,拱着手对苏青山道贺:“五郎预祝阿桃跟岳父的布行,生意兴隆,繁荣昌盛。”
  苏青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咧着嘴狠狠在齐贺背上拍了一巴掌:“好小子!”
  齐贺眉头一皱,猛地吸了一口凉气,劲儿真大!
  齐贺抬起头皱着眉头回望苏青山,两人相视一笑。
  第135章 开业
  苏青山能同意留下来打理布行,苏桃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她想用不了多久,她阿娘和阿弟就能来京城跟他们团聚了。
  她再也不用担心,出嫁后跟娘家隔的太远,几年十几年都不能见上一面。
  苏青山以后要打理生意,苏桃想把自己看的《商经》拿给她爹看,被齐贺制止了。
  他说:“岳父常年在外面跑,自有自己的一套生意经,不用拿这些教条的东西来迷惑他。”
  苏桃茫然,她看过之后觉得挺有用的啊。
  齐贺笑着轻轻点了点她的鼻尖儿,“你原本什么都不懂,学了之后可以和实际融合吸收。而岳父原本有自己的法子,再一看容易迷糊。等他用他的法子管理一段时间之后再给他看,到时候他才能把两者融汇。”
  苏桃听着好像很有道理,于是就只把康兰儿信上写的经营经验拿给她爹看了看。
  看完康兰儿的信苏青山直摸下巴,貌似心中很是赞成康兰儿的方法。
  苏青山一转眼成了布行的大掌柜,在苏桃的要求下,他修了胡须,换上了青色细罗暗纹直褂。
  他身材高大魁梧,没了脸上的胡须遮挡,整个人看起来非常英挺。
  铺子里的事儿都交给了苏青山,苏桃整个人就完全放松了,她每天早上起来竟然有时间简单地练练她的枪法。
  赵氏看了担忧不已。
  还是齐贺安慰她:“娘,没事儿的,人家郎中也说要每天轻微地动一动。”
  赵氏心说一大早拿着棍子呼呼练,那哪是轻微动呀,明显是大动干戈。
  既然郎中都这么说了,她也没有说什么。
  就是之后每天早上都要早早起来,坐在堂屋门口看着苏桃练。
  时间过得飞快,眼看就要到十五了,之前他们商议就是十五当天开业。
  开业之前他们要按着康兰儿的点子宣传宣传,十二这日苏青山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纸。
  回来就跑去的齐贺书房里裁剪成合适的大小。
  关于宣传要用的口占,齐贺早想好了,今儿回来就开始写,明天铺子里的伙计就拿去外街上传发。
  不知道是不是宣传的效果,一阵鞭炮轰鸣后,苏桃跟她爹把牌匾上的红布扯了下来。
  突然之间也不知道从哪里来了那么许多人,店铺门口一下就给挤了个水泄不通。
  赵氏一看人这么多,吓了一跳,拉着苏桃和云姐儿就去了后面迎宾室。
  “你们就在这里待着吧,有茶水还有点心,别去外面凑热闹了,被人冲撞了可就不好了。”
  赵氏坐下来,心里还想着美事,“人是真多啊,要是天天都这么多人,咱们桃娘不就发了。”
  赵氏心里想得美,望着苏桃呵呵笑出鹅叫声。
  齐贺为了避嫌,一直就在这屋里坐着。
  她们三人一进来,他就拿杯子给她们娘仨各倒了一杯水,把水一一放到他们跟前后,方坐了回去。
  铺子开门他就没有露面了,真好奇外面到底有多少人。
  别人铺子开业也敲锣打鼓地宣传,只是好像没有见到过这种拿着自己写的口占跑出去提前宣传的。
  康小娘子莫不是在做生意上有什么特殊的天赋?
  齐贺,苏桃,赵氏,云姐儿坐在迎宾室里吃茶吃点心。
  外面苏青山穿着枣红色元宝暗纹的直褂,站在店门口笑着拱手相迎到来的客人,嘴里说着开业的致辞。
  苏青山旁边站着杨秀才和梁娘子,两人都穿了喜庆的衣裳,是苏桃出钱让他们置办的。
  齐老二跟顺子还有其余两个伙计都站在铺子里的一条长条案前,上面放着一些裁好的尺头。
  苏青山说完致辞,下面过来凑热闹的,很捧场地给了他一阵欢呼加掌声。
  “新店开业,三日大酬宾,凡是今日,明日,后日来店的贵客,都可以去门口那边领一个尺头。”
  苏青山说着指了指放尺头的长条案,他一说完下面就蠢蠢欲动起来。
  他压了压手又接着说:“都是江南的上乘素罗,数量有限,一人只能领一次。
  另外这三日间,两间铺子里的布匹、绣品均销价出售。凡今日在店里采买布匹,绣品的一律销价三成,明日销价两成,后日销价一成。
  鄙店,承蒙各位关照了。”
  苏青山说完拱了拱手,下面掌声雷动,哨声响起一片。
  苏青山说完往旁边站了站,留出门口迎客人进店。他一说完,杨秀才和梁娘子也都赶紧回了各自铺子准备迎接客人。
  这边刚摆开架势迎客,领尺头的地方就排起了长队。顺子在下面维护着队形,齐老二笑着给发尺头。
  有人领了尺头就走,有人领了尺头会去店里逛一逛。
  凡是去店里逛了的,还能领一个铜板。
  有人见进去还能领一个铜板,后面领了尺头的都会去店里逛一圈。
  有小孩子在门口张望的,在外面维护队形的顺子也会给他们发一个铜板。
  小孩子拿了铜板都高高兴兴地跑去吆喝:“锦绣坊开业了,开业发铜板了。锦昌布行开业了,开业发铜板了。”
  苏青山在门口看着,见如此,脸上的笑意更浓。
  他对出去吆喝的小孩子们说,吆喝完回来一人可以再领三个铜板。
  看热闹的小孩子拿了铜板,纷纷跑出去吆喝去了。
  刚开始大家就领尺头领铜板,也没有什么人买东西。后面渐渐的也有人买,不过是买个买了帕子荷包之类的。
  后面人越来越多,赶着新开业销价,还是卖出去了一些。
  下午的时候,用过午饭他们又敲了一遍铜锣,开始发尺头。
  云姐儿爱凑热闹,非要出来,赵氏拗不过,便让她跟着自己代替齐老二过去给别人发尺头。
  云姐儿发得正欢,突然听到有人叫她。
  “齐三娘子。”
  云姐儿对齐三娘子这个称呼还有印象,她寻着声音望过去,便看到一脸惊喜的六郎站在店铺外面盯着她。
  云姐儿手里拿着一个尺头,从条案后面跑了出来。
  “六郎哥哥,你逛街呢。给你,这是我们的铺子发的。”
  六郎接过来,摸了摸,是柔软的素白罗,暗忖还挺下本儿的。
  他下午跑出宫来玩,就听说有家铺子开业不仅送尺头还送铜板,爱凑热闹的他就想来看看热闹。
  没想到还是熟人,六郎手里拿着尺头,云姐儿拉着他往铺子里进,“你进来,梁娘子还会给你发铜板。”
  云姐儿把六郎拉到了梁娘子跟前扯了扯她的衣袖,梁娘子低头看云姐儿,云姐儿看看梁娘子又看看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