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里出现个胖嘟嘟的小郎君,朗哥儿啊了一声,镜子里的人也张了嘴,真新奇啊。
两人在旁边旁若无人地玩了起来。小孩子自己玩去了,大人开始聊天叙旧。
这次出去做营生,苏青山带了五万两,因着去年在暹罗那边遇到个前朝过去的大胤人,生意做得很顺利。
他贩了一些那人指名要的东西过去,回程又采买了一些珍珠,犀牛角及犀牛角珠子回来,这么一来一去赚了十几万两。
赚了这么多银子是苏桃没有想到的。
齐贺也没有想到,心中暗道:他岳父是个会做生意的。
因着这次苏青山贩的货多,那边可能也要卖一段时间,近两年都不会再过去。
苏桃连连点头应是,每次出海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这样也好。
苏青山话头一转,“刚刚我看朗哥儿身上穿的毛大氅,皮毛上乘,像是北边儿来的货?”
苏桃笑:“陆家母亲给的皮子,说是韩家姨母往年送来的,韩家表兄在北疆戍边。”
“难怪了。”苏青山摸着胡子若有所思。
“陆家那边对你们也不薄,这次爹专门留了一大箱子珠子在家里,回去的时候你们装一箱子回去,也孝敬孝敬陆家的父母。”
苏桃是真正的见识到了,京城的女眷是真的喜欢珍珠。她爹给的痛快,她也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时间不早了,外面钱婆子询问冯氏中午饭怎么做,冯氏出去安排去了。
苏青山也给齐贺带了好东西回来,他带着齐贺去西厢房看去了。
他给齐贺带回来一个紫玉砚台,一个嵌着云母石的砚屏,还有一小箱子一两黄金一两墨的三莲墨。
这一堆东西价值不低,齐贺也没有推辞,拱了拱手向苏青山道谢。
苏青山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齐贺的肩膀,大手跟铁做的一样,拍得挺疼的。
苏青山回来之后,冯氏便把齐贺的身世告诉了他,也说了齐贺并没有认祖归宗,依然留在了齐家。
苏青山敬佩齐贺知恩图报,每一个巴掌里都带着赏识。
冯氏去灶房里安排钱婆子做羊肉,钱婆子边建议说要不炙烤些羊肉吃,天儿冷,吃个炙羊肉,喝碗羊肉汤,自在。
钱婆子做饭好吃,冯氏都依着她。
苏虎眼看着也要回临阳考童试,齐贺抽空考了考苏虎。苏虎读书不是特别的灵,难能可贵的是他比较用功。
齐贺多拷问了一些,又给他讲了一些读书的窍门。
另外把自己拿过来的那些书也都翻开给苏虎看了,告诉他若是没有精力学太多,依这几本书为主去学,考上秀才也没有问题。
苏虎郑重点头,他也是十几岁的郎君了,在外面读书的同窗大部分都是小富之家的郎君。
他跟同窗走得近了,也多少了解京城人家家中的内情,家中人员复杂的,家人间的来往也复杂。
他一直都想着要考上功名给他阿姐撑腰呢。虽然他姐夫现在挺好,他想着给他姐撑腰的初心不改。
中午吃了炙羊肉,喝了羊肉汤,搭配炙羊肉的是钱婆婆做得甜饼子。
膳食虽然简单,大家都吃得满足,个个吃了个肚儿圆。
饭后,苏青山问齐贺,苏虎的现如今的学问怎么样,后年回临阳参加院试能不能考中秀才。
齐贺说苏虎只要一直努力是没有问题的,苏青山听了挺高兴,开口说:“我回来的时候,拐去临阳周家看了看,周恒今年中举了。”
苏桃原本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听到周恒中了举,惊喜道:“周大哥终于考中了?!”
苏青山笑:“考中了,虽然名次不怎么靠前。”说着苏青山看向齐贺,“周恒能考中还要多亏了你呀?”
齐贺脸上挂着浅笑,淡淡地说:“这从何说起?”
苏青山喝了口茶,一副开讲的架势:“你之前不是帮他们书肆注解了几本书吗?你中了状元后,他便把那些书都拿出来好好研读了一番。
他自己说的,看过之后受益匪浅,他便拿着那几本书又学了两年,今年原想着参加乡试再试一次,不成想中了。”
相公真厉害呀!
苏桃看向齐贺,眼睛里带着崇拜。
齐贺客气:“岳父言重了,那是周大哥他自己开悟了。”
自己人客气啥,苏青山看了齐贺一眼,笑得开怀。
苏虎也抿了抿嘴唇,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今儿他姐夫给他带来的那几本书。
“爹,周大哥明年来京城参加会试吗?”苏桃问苏青山。
苏青山回:“来,他老岳父一早给书肆里雇了个新掌柜,让他好好读书明年参加会试。我跟他说,来了就直接住到家里来。”
齐贺眉头轻动,苏家只有这么一个院子,周恒来了不方便住进来,只能住到倒座房。
不如……
他抿了一口茶,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对着苏青山淡淡开口:“岳父,周大哥来了,不如让他住隔壁院子。”
嗯?
住隔壁?
苏家一家人皆是一脸不解。
第237章 买了宅子
隔壁?哪个隔壁?
苏桃迷惑不解,她茫然地看了看她爹娘,然后眼神转向齐贺,不解地问:“相公,哪个隔壁?”
齐贺倒是淡定,毫无波澜地说:“咱们东边这座院子。”
嗯?苏桃惊地眼睛瞪地宛若一圆溜溜的栗子。
“相公,不是你把隔壁买下的吧?”
齐贺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轻轻点头。
苏青山大手猛地一拍大腿,大声道:“如此甚好!”
齐贺站起来对苏青山,冯氏拱了拱手,“之前岳母不想要买下隔壁宅子,故而小婿买下后,没有向岳父母言明,是小婿的不是。”
苏青山站起来扶着齐贺的胳膊让他坐下,“贤婿多礼了。”
两人都坐下后,苏青山又说:“当初是我不在,若是我在也会把隔壁买下来。”
齐贺微微颔首,又轻声道:“原想着等虎弟大了再把地契拿过来的。”
等过几年苏虎大了,多一处宅子也方便。
苏青山倒是无所谓,连声道:“都好,都好。”
既然隔壁被买了回来,苏青山便跟齐贺说:“隔壁空置时日已久,还是要打扫一番通通风的好。院里的积雪也没有人打扫。”
不久就要住人了,还是要早早地清扫一番的好,齐贺说:“明儿便让喜子把钥匙跟契书都送过来。”
齐贺如此说,苏青山也没有客气。
苏桃惊讶过后,才想起来,好像有哪里不对的地方,齐贺的俸禄都进了公中,他哪里来的钱买宅子?
在她爹娘跟前,她也没有开口询问。
太阳落山,外面的气温降了下来。
天气又冷了,齐家的驴车车棚简陋,冯氏怕回去的路上冻着两个孩子,便让苏桃跟齐贺他们赶紧回去了。
来的时候没有拿多少东西,回去倒是带回去了两个箱子。一箱子装着珠子,一箱子装着苏青山给齐贺的墨条、砚台、砚屏。
天黑前到了家,齐贺找出来那边宅子的地契给了苏桃。
苏桃拿过地契看也没看,她盯着齐贺笑问:“相公哪来的银子买宅子?相公每月的月钱不是只有十两?”
齐贺笑得有些心虚,“就知道娘子要问。”
苏桃往床边儿上一坐,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那相公就说说吧。”
齐贺坐在苏桃身旁,轻轻环住她的肩头,“买宅子的钱,要说呢是从陆二叔那里得来的。”
嗯?苏桃眉头一挑,满脸疑惑。
齐贺笑了笑,柔声道:“别急,你听我慢慢说。回到京城之后,其实我也有意地打听了陆家,知道陆二叔在国子监任职,也打听到他喜欢收集旧书。
之前祖父也喜欢收集旧书,小时候我跟着祖父去大相国寺东大街那边的旧书店里淘过旧书。
入了翰林学院之后,我也有意去旧书铺子淘过旧书,运气好的话,也能淘到很有价值的古书。
百年前世家被屠,很多世家收藏的古籍流落在外,能淘到一两本也能换得千两银子。
我只要出门就去逛旧书铺子,淘了颇多的旧书回来,里面不乏有古籍。当时想买宅子的时候,我就拿了几本古籍找人帮着卖给了陆二叔。
我想着反正都是一家人,古籍进了陆家也不算失去。”
苏桃听到这里,忍不住噗嗤笑了,她盯着齐贺,幽幽道:“相公,你这样机敏可别让陆二叔知道。”
狡猾的五郎,他连他亲二叔都算计。
况且是在那么老早的时候,如此一来苏桃突然间好像想明白了,她家相公真的是一直以来都拿陆家当自己家的。
苏桃了然,她收起地契,说:“我明天拿给喜子。”
他们今儿一天都没有在家,西厢房里还没有燃炭盆,屋里也冷得伸不出手。
这次苏青山让苏桃拿回来的珍珠跟犀牛角珠子比上次给的还要多,苏桃准备找两个盒子来给陆老夫人装两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