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挽怀疑宋皇后和庆王有染,谢景御也是这么怀疑的。
赌近盗,奸近杀,要宋皇后和庆王之间没什么,哪怕就站着那里说话,李公公瞧见了,也不至于对他痛下杀手,一定是看见了不能看的东西,怕被太后知道,不敢留活口。
可宋皇后怎么会和庆王勾搭到一起呢?
先太子,也就是晋王是宋皇后的表哥,庆王从前依附晋王,后来皇上继位,庆王怕皇上想起从前他跟在晋王身边,打压过皇上的事,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在朝堂上都没什么存在感。
要当年宋皇后看上庆王,太后为何不直接扶持庆王登基,反而扶持皇上?
不过想到庆王把庶子换到二老爷二夫人膝下,又送了一头藏着毒的玉雕鹿给皇上做寿礼,谢景御就不得不多想了。
皇上一直没立储君,要皇上毒发身亡,在萧怀瑾没有认祖归宗的情况下,其他皇子没有和萧韫争高下的势力,继位的必是萧韫无疑。
当初庆王把自己的管事推出来顶罪,因为庆王害死皇上,皇位也轮不到他继承,再加上找的借口天衣无缝,所以皇上也就没把庆王怎么着,但要庆王和宋皇后真有染,庆王此举就不寻常了。
要宋皇后和庆王真如他们猜测的有私情,甚至萧韫是庆王的儿子,那晋王之死,极可能就是宋皇后和庆王的手笔了。
可惜父王离京了,不然倒是可以向父王打听一下,当年晋王死后的事。
不过王爷不在,还有蔺老太傅,去问他也一样。
事关皇上戴绿帽子的事,怕隔墙有耳,沈挽和谢景御也不敢多说什么,便一起出了书房。
刚出去,那边春儿过来道,“世子爷,世子妃,温侧妃回自己院子去了……”
沈挽道,“王妃没事吧?”
春儿连连摇头,“王妃没事,丫鬟拦着,温侧妃连王妃的面都没见着,周管事去了琉璃院,告诉温侧妃,王爷交代过,要她不安分守己,就送她去庄子上安置,温侧妃气的甩袖子走了。”
虽然王妃没见温侧妃,但温侧妃在院子里质问王妃,认定是王妃怂恿王爷把谢景安带去边关的,王妃一字不落都听见了。
要不是周管事赶去的快,赵妈妈都忍不住叫人把温侧妃拖走了。
赵妈妈认定温侧妃是得了便宜再卖乖。
王妃能做这样的蠢事吗?
二少爷在温府受了六年欺压,又流落在外十几年,和王爷没什么父子感情,让王爷带二少爷去边关,正好让他们父子亲近了。
谁都可能怂恿王爷,唯独王妃不会。
温侧妃这个亲娘,能在自己儿子伤还没好全的情况下,用在冰天雪地里下跪的方式逼二少爷去祭拜温府众人,有这样不疼儿子的娘,二少爷留在府里,迟早会被温侧妃祸害死。
王爷救二少爷,温侧妃却以为是王妃怂恿的,仗着王爷不在府里,以为王妃不敢把她温侧妃怎么样,来琉璃院耀武扬威,王妃忍得了,赵妈妈都忍不了了。
“不必和她一般见识。”
见赵妈妈气的不轻,王妃反过来劝赵妈妈。
赵妈妈道,“王妃也太好性子了,温侧妃都快爬到王妃头上来了。”
王妃叹息,“我毕竟答应过老王爷,凡事忍让她三分。”
赵妈妈道,“老王爷重恩情,可温侧妃和温府也得值得才行,越是纵容,越是祸害。”
世子爷说的没错,没有王爷在背后给温府撑腰,温二老爷绝没有胆量胡作非为,温府也不至于差点满门灭干净。
赵妈妈盼着温侧妃多折腾两回,送去庄子上,倒是省心了。
赵妈妈心底这么想,但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王妃说要把温侧妃送去庄子上,温侧妃不会信,她不信王妃敢这么对她,但周管事说是王爷交代的,温侧妃就不敢不信了。
带着恨意,温侧妃脚步重一下轻一下的出了琉璃院。
这边温侧妃回自己院子,那边过来一丫鬟道,“侧妃,族谱没丢,周管事把族谱送回祠堂了。”
温侧妃已经忘了前几日,丫鬟禀告的,说是放在祠堂的族谱丢了的事,族谱又不是稀罕东西,没什么可偷的。
但想到靖北王府族谱不仅放在匣子里,还上锁,温侧妃心底就没来由一阵不安。
她更想知道谢景安认祖归宗后,王爷是怎么记这事的……
温侧妃吩咐道,“去把族谱拿来。”
丫鬟就去祠堂了,但空手而回,“负责看管祠堂的小厮说,钥匙在王爷手里,没有钥匙,开不了锁。”
“四房有族谱,让侧妃您派人去找四老爷四夫人拿。”
既然四房有,为什么祠堂那份还要上锁?!
祠堂里那份就这么见不得人吗?!
都不告诉一声,就把她儿子带去战场那么凶险的地方,她却连看个族谱都不行。
看不了族谱还是次要的,温侧妃更介怀自己嫁给王爷二十年,沈挽这个世子妃进门一年就进过祠堂了,她都不曾进去过!
明天!
她亲自去祠堂看族谱!
第471章 摔裂
为了查清楚庆王和宋皇后的关系,第二天,谢景御陪沈挽用过早膳,就骑马去了蔺府。
见到谢景御,蔺老太傅很高兴,“怎么来蔺府了?”
谢景御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道明来意,“我是来向老太傅打听一点事情——”
蔺老太傅让谢景御坐,“什么事?”
谢景御道,“太后身边的李公公在宫里被人杀害,他的死似乎与庆王和皇后有关,我对庆王和皇后了解不多,父王又去了边关,想着您可能知道,便来向您打听。”
李公公被人杀了的事,蔺老太傅也有所耳闻,一来李公公是太后信任之人,二来死的时间特殊,在文武百官陪皇上守岁宴上,想不知道都难。
但李公公的死怎么会和庆王还有皇后有关呢?
想到那头差点要了蔺府包括他在内十几条人命的玉雕鹿,就是庆王献给皇上的。
庆王这人,在朝堂上没什么特别之处,既没有什么建树,也没有犯什么过错,但就这么一个看似闲散的亲王,却总给蔺老太傅一种阴沉之感,就像是蛰伏在草蔓里的毒蛇,叫人打心底不敢小觑。
蔺老太傅和谢景御边下棋边聊,蔺老太傅也不知道谢景御想知道些什么,让谢景御尽管问,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再说温侧妃,昨天傍晚让丫鬟去拿族谱没成,早膳后,她就到祠堂了。
仗着自己是靖北王府恩人之女,还有老夫人和二房三房的纵容,把温侧妃捧的高高的,过去二十年,只要老王爷和王爷不在,温侧妃在靖北王府横走着,从来没把王妃放在眼里过。
她要看族谱,谁也拦不住!
温侧妃要进祠堂,扶着打扫祠堂的小厮将她拦下,“祠堂重地,侧妃您不能进……”
本来温侧妃就对沈挽和四夫人她们都进祠堂的事介怀,世子妃和庶房夫人都能进,她这个侧妃却不能进,有这样的道理吗?
王爷不在,温侧妃都不把王妃放在眼里,何况只是一个小厮。
小厮多了一句嘴,温侧妃的巴掌就扇他脸上了,“我不过是病了几天,错过了祭拜,这祠堂四夫人都能进,我怎么就不能进了?!”
小厮被打了,还没话反驳。
一般女子是不让进祠堂祭祖先的,但王爷破了这个例,王爷不讲究这些,他一个下人确实没理由阻拦温侧妃进祠堂。
可祠堂也没什么好进的啊,不过是摆了些牌位,存了一些香烛纸钱罢了,温侧妃总不至于是为了看族谱来的吧?
族谱锁在匣子里,钥匙在王爷手里,温侧妃一定要看族谱不可,他都告诉她四老爷四夫人手里有了,她派人去找一下就行了,犯不着亲自来祠堂吧。
没有钥匙,来了也没用啊……
小厮把路让开,温侧妃迈步进祠堂,看到摆放有序的祖先牌位,温侧妃内心有些发怵,但想到温府,那么多活生生的人,都变成了牌位,温侧妃又恨从心起。
父亲为救老王爷丢了性命,靖北王府是怎么回报温府的?
灭温府满门!
靖北王府欠温府的,更欠她的!
温侧妃走过去,就看到了摆在供桌上的匣子,果然上了锁。
族谱而已,有什么值得上锁的。
恨意上头,温侧妃恨不得指着靖北王府列祖列宗的牌位破口大骂,她看着匣子上的锁,把匣子拿了起来。
小厮想阻拦,又不敢。
小厮不明白温侧妃为何执意要看族谱。
族谱上的人要么活着,要么已经死了,活着的人,温侧妃应该都认识,死了的,温侧妃也没必要知道。
看吧,看过匣子和锁,就赶紧走。
小厮心底这么想,然后就看到了让他目瞪口呆的一幕。
只见温侧妃把匣子高高举起,往地上就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