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之前县城摆摊的事情在深城自然也是可以,但是,他们身后没有大厂支持很难搞到大生意,索性三人都是有耐心的。
  天天照顾着家里和孩子们。
  一直到半年后,白景堂苏忠国和李保军三人的工厂修建完毕,她们三人才算有了正事干。
  “我以前学的就是会计,财务这方面我能胜任。”白景堂的妻子也是香城小有家底出生,自然打小就接受教育,要不是她跟着白景堂回来,她在香城都有着自己的工作。
  李桂香和林秋娟就有些迷茫,毕竟她们可没金灵秀的能力。
  二人的迷茫被大家伙看在眼里,苏忠国道:“那桂香你和弟妹就先学习,咱们厂刚刚起步,一切都在学习中,等你们学好后,咱们再开始投入工作。”
  大家都在进步,他也不想自己媳妇和弟妹落后,想来保军也同样想法。
  “没错,秋娟,你对哪方面感兴趣?”这不,李保军就问起自己媳妇来。
  林秋娟想了好一会,最后她道:“我都行,反正要学,那就都学上一学。”
  李桂香也同样想法。
  于是除了金灵秀外,二人整天在厂里忙活着,虽辛苦,但踏实。
  家里的孩子们自然是顾不上了,这不,家有老人的好处就体现出来。
  李父李母来到这陌生的城市本就有些迷茫,现在有事给他们干,他们自然乐意的很。
  五个孩子就全都交给了他们。
  虽然白景堂的大儿子十三了,可他还是个学生,在老人眼里,他也是个孩子。
  哦,忘说了,苏忠国他们借着白景堂的人脉搞了个电器加工厂。
  每人投了五万。
  这个钱苏忠国很轻易拿出来,李保军有些勉强,当然,不是他没有,而是他没把东西换成钱。
  苏忠国帮他出了些,凑够了五万。
  这年头,万元户都难得,更别提五万元了。
  三人加一起就是十五万,搞个电器厂也是很轻松、。
  他们没搞太复杂的东西,比如收录音机,电风扇,黑白电视。
  他们不是做科技研发,做的是成品组装。
  就是说,用各处买来的零件自行组装成为成品,然后再标上自己的品牌拿到市场上去卖。
  三种产品中,只有黑白电视机的造价高,但也没办法,其中核心科技他们无法搞到手。
  现在多数技术用的还是日国那边的,那边是不会把核心技术卖出的,只能从他们那边进口零件。
  这些个事苏忠国和李保军自然帮不上忙,由白景堂出面跟香城那边交涉,这不,最终搞来了不少的零部件。
  除了这些后,大多数的东西国内就有,成本低,质量高,大大的减小了他们的成本,别人一台电视机还在卖千儿八百的时候,他们能把一台黑白电视机成本搞到两三百左右。
  卖个四五成不成问题。
  翻倍的利润,除去一些开支,光电视机他们就能挣到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纯利润。
  手表,电风扇就更简单了,当然,不是说他们不需要技术,而是这年头需要的技术不高,算不上什么核心技术,想买很简单。
  这不,他们厂就有电风扇和手表的两条技术生产线。
  不求人,但高工资是少不了的。
  又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仓库中囤积下来不少的货,三人开始往外跑了。
  一年的发展,内陆的市场也慢慢被唤醒。
  他们这样的电器厂在深城也开始增中,他们算不了什么龙头,大企业,但他们有着别人没有的门路,那就是基层人脉。
  不需要对接供销社,他们直接跟个人对接,量虽小,但跑的快。
  李保国和李保民二人是最先知道这事的。
  接着就是陈阳,黑爷。
  二人因为苏忠国在深城的人脉,慢慢由黑变白。
  手里捏着不少条销售渠道。
  以罗汉县为辐射点,周边几十个镇都有他们的人销售。
  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件事,那就是李家村,李家村因为苏忠国给的红利,已经对生意一道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
  现在,村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外做着顾衣生意。
  不是他们不做别的,而是他们只有成衣门路,还是靠着他们村以前的村长儿子。
  这么安全的路,他们自不会再去寻门道。
  这些人,就成了李保国和李保民两兄弟的帮手。
  半点不落陈阳和黑爷。
  三股势力,旗鼓相当。
  加上苏忠国时不时偏移点资源,二人有些方面还强过陈阳和黑爷。
  扯远了。
  货都准备好,那就开启销货。
  苏忠国第一时间给李保国兄弟二人去了电话,让他们带着陈阳和黑爷来深城。
  现在不比以前,现在苏忠国的目光长远的很,半点不怕他们过来迷了眼。
  毕竟,自家的长处现在国内还是无人可比。
  二人挂了电话后,立马就把陈阳和黑爷叫了过来。
  大家合作一年了,没少挣,关系也亲厚,不是亲兄弟也胜似亲兄弟。
  这不,两人一听去深城,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叫他们来,一是让他们参观一下自己的工厂,二呢,也是想把成衣生意脱手,现在苏忠国他们三人没那个空闲帮着他们搞这个了。
  如果他们还要继续做服装生意,那就得他们自己来深城找门路,当然,白景堂和苏忠国会帮他们牵线。
  别忘了,东大门口那群人,虽然他们是各家厂里的销售,可夹带私货是常事。
  只要你利润给的足,他们都能跳槽。
  难得有空闲,三人回家陪陪爱人和孩子们。
  一岁的苏佳妮也能开口说话了。
  “爸爸,糖,糖果。”苏佳妮正跟外婆玩呢,就看到大马路上骑车过来的亲爹。
  赶忙呼喊出声。
  别问她为什么一眼认出她爹来,只能说,这年头就没孩子认不出自己的爹妈。
  “别跑,都是车,你这孩子,这么急干嘛,你爸还能跑了不成?”外婆大手那么一抓,直接把外孙女的后衣领给抓住。
  一个用力,就把人给扯了回来,“再不听话小心我揍你。”
  苏佳妮看了看自家外婆,然后又看了眼离自己越来越近的爸爸。
  好吧,她打不过。
  “外婆,佳妮错了。”
  一岁多的她说话还是有些磕巴,明明她很会说,可每次说的时候舌头都不听话,胡乱发音。
  苏忠国一回来就看到楼下坐在人群里忙针线的岳母。
  “娘,大娘大婶们好。”苏忠国停下车,赶忙跟众人打招呼。
  他们刚开始买这边房子的时候人还不多,可随着这周边办厂的越来越多,住这里的人也多了起来。
  这不,一年前的新楼现在都住满了人。
  “忠国回来啦,你媳妇呢?周末在家不,她腌菜手艺好,我还等着周末她指导我一二呢。”
  “可不,我也买了不少的春菜,等着你媳妇回来帮忙呢。”
  是的,去年秋季他们一家子来了深城,在深城过了第一个新年。
  也体会了一个别样的热闹年。
  第66章 参观工厂,兄弟团聚
  现在已经春末,马上入夏,可得把菜腌起来,不然可就没咸菜吃了。
  大热的天,她们就好这一口。
  “周末放假,到时候桂香回来你们问她就是,家里的活我也不管。”苏忠国有些尴尬的回答着众人、。
  李母笑嘻嘻的,跟大家伙说了会话后就带着人回家去了。
  “爸爸抱。”苏佳妮心里那叫一个苦啊,每天装孩子就算了,就为了父母在外打拼,好让她成为富二代。
  可,周围的邻居也太热情了,她都快装不下去了。
  她一个人在家外婆又不放心,小锦哥哥他们又要上学,没一个能玩的。
  就算是周末,他们也嫌弃自己是个奶娃娃,烦麻,不跟她玩,只有晓晓姐不嫌弃她,可,晓晓姐有兴趣课,能陪她的时间也不多。
  最后,她只能成为四周邻居的玩具,苦啊。
  苏忠国锁好车子,然后抱起自家闺女。
  “佳妮今天在家乖不乖啊?”
  好吧,大人回家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都一样。
  “乖。”怕她爸再说出重复的话,她赶忙打断,“我的糖呢?”
  苏忠国一脸宠溺加无奈把口袋里的糖果拿了出来。
  自从苏佳妮能走后,她总喜欢去翻家里的零食,一个不注意她就把东西吃掉大半。
  家里人怕她肚子疼,于是就控制家里的零食。
  这不,每天就等着出门在外的大人回家投喂呢。
  苏佳妮也急啊,她都一岁了,外婆还是给她做少盐少油的饭菜,这让她很是难受。
  嘴都淡出鸟来了,她自然天天惦记着大人口袋里那点子零食。
  苏忠国知道女儿是生而知事,也明白她知道如何能对自己好,可不就是忍不住担忧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