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同人 > [红楼同人] 大侦探裘智 > 第155章
  朱永贤素来对裘智言听计从,何况关山晓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因此不急于动手。
  岳岭以为裘智暗指关山晓杀害兄长,难得开口说道:关山远确实德行有亏,但他现在已是五品,又继承了关家半数家业,与哥哥无冤无仇,为什么要下手杀人呢?
  朱永贤灵光一闪,猜测道:那可未必!也许他用了什么邪术,操控了赵老太太的心智,让她把关家的产业一分为二,所以老太太死后尸体才会腐烂得这么快。
  白承奉闻言,惊讶地看了朱永贤一眼。他怎么没听说过这么好的法子,如果真有这种控制人的邪术,殿前司还需要发明各种酷刑来刑讯逼供吗?
  朱永贤继续他的推理:关山远发现了弟弟的阴谋,准备去报官。关山晓为了掩盖真相,只好痛下杀手。
  裘智听了朱永贤异想天开的推论,忍不住笑道:哪有这么厉害的邪术。无论是催眠还是下药,现代都没有能完全控制住别人思想的方法,裘智不信古代会有。
  尽管裘智不认同关山远能操控赵老太太的猜测,但她临终前的反常行为,确实令人费解,肯定与关山远有关。
  金佑谦与文勉听完春霜艳的叙述后,前往关家灵堂。苗氏见二人是来打听关家的事,脸色有些复杂。其实她在关家总体过得还算舒心,只是和关山悦相处得不算融洽。
  她嫁给关山远这么多年,二人相敬如宾,关山远对妻子一向尊重,从未红过脸。婆婆虽对她不甚喜爱,但从未特意刁难过。小叔子长年在外为官,没有妯娌间的磕磕绊绊。
  唯独关山悦,每次随夫婿回宛平探亲,必来娘家探望。她对父母十分孝顺,偏生看到长房,总是怒目而视,说话夹枪带棒,自己没少受气。
  苗氏以为兄妹之间有什么恩怨,私下问过丈夫几次,关山远总是言辞闪烁,转移话题。她同婆婆关系平平,不便直接询问,何况小姑子是婆婆的亲生女儿,孰轻孰重苗氏还是清楚的。
  久而久之,苗氏心中难免生出几分酸楚与隔阂。
  她嫁进关家多年,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偏生枕边人连句实话都没有,把自己当外人一样防着,久而久之便不再多问了。好在小姑子回家的次数有限,偶尔的阴阳怪气她能忍。
  如今金佑谦问及关家旧事,苗氏如何说得出来。
  金佑谦看苗氏期期艾艾的样子,便换了个问法:关大爷是什么样的人?
  金佑谦和关山远还算熟稔,知他是个谦谦君子,只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想再听听他家人的评价。
  我家那口子,一点也不像武官家的孩子。整天捧着书本,笔不离手,说话也是细声细气。性子十分温和,从不与人争执。苗氏提起丈夫,话匣子就打开了,说个不停。
  金佑谦问道:关大爷会武功吗?
  苗氏使劲摇头道:半点不会,他总说什么刀兵不祥的,自小就讨厌练。
  卫朝武官并非大字不识的粗人,尤其是世家子弟,或是武举出身的,不仅能骑善射,还精通兵法,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引经据典不在话下。
  关家祖辈皆是行伍出身,十分注重子孙的文化教育。三兄妹自幼读书练武,只是关山远学了圣人之言后,便对练武不感兴趣了,从此弃武从文。
  文勉问道:关千户做官后曾回过一次家,你有什么印象吗?他们兄弟相处得如何?
  关山晓回家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苗氏一时没什么印象,回忆许久,缓缓道:我记得当年三叔回家,公公似乎发了好大的脾气,没让他住在家里,直接赶去了客栈。
  金佑谦心中暗道:这种人谁敢让他回来啊,上次能打断大哥的腿,没准这次就敢弑父了。
  苗氏接着说道:我男人劝了公公许久,公公才同意让三叔进门,一家子吃了顿饭。
  文勉听后,颇有些恨其不争,关山远的腿都被打断了,还一味息事宁人,希望能维持兄友弟恭的假象,太过迂腐,这书算是白读了。
  文勉看苗氏神色似有不解,估计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关老太爷厌恶幼子,追问道:这次关千户回来,为什么住回了关家?关大爷对赵老太太的遗嘱有什么异议吗?
  苗氏沉思许久,讷讷道:三叔回家住是我婆婆决定的,现在她不在了,我也不清楚其中缘由。你们要是想知道,只能去问三叔了。
  关老太爷辞世,关山晓回来奔丧,又是嫡亲的儿子,不好再像上次那样住在客栈。赵老太太虽对幼子心存芥蒂,但为了家族颜面,还是派人收拾了一个院子,供他一家居住。
  这其中的原委只有赵老太太和关山远知道,并未告知苗氏。
  提及家产分配,苗氏不禁怒从中来,面上带了几分愠色,眼中冒火。
  她怒气冲冲地说道:我相公见谁都没个脾气,和三叔相处得好着呢。婆婆说分一半家产,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还说什么本来就该兄弟一人一半。
  金佑谦一愣,没想到关山远如此宽厚。文勉也感到惊讶,觉得关山远未免太过软弱。
  苗氏愤愤不平道:他怎么不想想,这些年是谁在忙里忙外,给公婆养老送终?老三在外面升官发财,回来哭几声就分走一半的家产,太容易了吧。
  苗氏越说越气,最后也不称呼关山晓为三叔了,直接叫他老三。
  金佑谦见苗氏面有怒容,神色不似作伪,猜测她应该没说谎。看来关山远并未因分割财产一事,与弟弟产生嫌隙,如此一来,关山晓不太可能因财产问题对兄长下手。
  两人问完话后,便一同返回县丞衙。
  途中,金佑谦和文勉聊起关家的事,感慨道:关兄真是个至诚君子,孝悌、仁恕样样俱全。
  文勉心中对关山远的软弱多少有些看不上,又不愿说违心话,便保持了沉默,没有评价。
  裘智听完二人的汇报,十分不解,奇道:关家两兄弟的恩怨,咱们清楚了,他们兄妹间有什么仇怨呢?
  无论是昨日关山悦的表现,还是今日苗氏的证言,都透露了兄妹不和。
  在古代财产默认由儿子继承,关山悦出嫁这么多年了,该给的嫁妆早就给她了,又有自己的小家庭,不会惦记着娘家的产业。
  一个出嫁的姑娘,想在夫家立足,一个是靠自身的本事,还需娘家父兄给力。和兄弟搞好关系,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兄妹间结怨实属罕见。
  朱永贤看裘智皱眉苦思,用手抚平他的眉心,劝道:别想了,明天去问问她,不就知道了。
  快下班的时,陈快总带着手下回了衙署。
  裘智担心关家再出事,就命陈快总带人去关家看守,尤其是关家那几个主子,无论去哪身边必须有人陪着。等关山悦和苗氏哭完灵,各回各家,陈快总才能离开。
  裘智听了陈快总的汇报,得知关家今日平安无事,没再出人命,这才松了口气。
  第二天一早,裘智带着人去了关家,一是问关山悦的口供,二是寻找凶器。
  前天,裘智被关山晓推了一把,脚腕疼痛难忍,又着急回殓房急验尸,没精力细想。昨天理清了案情后,有了明确的搜查方向。
  凶器由弓和箭组成,箭矢已经带回了衙署,今天要找到那把射箭的弓。
  裘智走进灵堂,见关山悦跪在老太太的灵前,双眼红肿如桃,神色凄然。李竞灼跟在母亲身后,脸上带着几分忧愁,轻声啜泣。她与外祖母的感情并不深厚,只是担心母亲哭坏了身子。
  裘智走到关山悦身旁,低声道:找个僻静地方,有话问你。
  关山悦听过裘智的名声,知道他屡破奇案,如今找上自己恐怕是发现了什么线索,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李竞灼毕竟年轻,沉不住气,质问道:你们找我娘做什么?
  关山悦面色不变,拍拍女儿的手,示意她少安毋躁,随后起身带裘智去了厢房。
  裘智着急去找凶器,不想和关山悦耽误时间,开门见山道:听说你和关大爷有些旧怨,你说说怎么回事。
  关山悦从来没隐瞒过对长兄的不喜,知道裘智早晚会问及此事。何况在她看来此事本就是关山远理亏,裘智一问,关山悦立刻说出了缘由。
  关山悦一脸正气,慷慨激昂道:我大哥性子怯懦,庸懦无能,不配做关家子孙。
  她从小就不喜欢关山远,认为他整日沉迷圣贤之道,忘记了关家的根本。她和关山晓虽然也读书识字,不过是当个消遣,还是以习武为主。
  关山悦冷冷道:当年,父亲举荐他去山西阳曲县做巡检,他不愿赴任,竟想出自残的主意,谎称家中进了贼,乃贼人所为。此等信口雌黄,胆小懦弱之人,千古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