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见关山悦如此冷酷无情,不禁哗然,望向她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大哥妇人之仁,害人害己。关山悦提到关山远,语气中满是蔑视,转而看向关山晓,眼中尽是鄙夷之色:三弟为了出仕都能对亲生大哥下手,可见人品低劣。这样的人当了官,只会鱼肉乡里,残害百姓。
裘智虽然没看过关山晓的具体考评,但知道他从九品一路熬到了五品,显然是有些能力的。至于品性如何,确实有待商榷。
关山悦硬邦邦道:大哥希望家宅安宁,关家有人做官,不坠门楣。他如此纵容三弟,上对不起皇恩浩荡,下对不起黎民百姓,落得今日的下场,是他咎由自取。
关山晓听姐姐如此侮辱自己,急忙辩解道:大人,别听她胡说!我为官一向清廉。
他知道自己的罪行难逃一死,但还是抱有一线希望,怕裘智听信姐姐的话,给自己罗织罪名,赶忙为自己辩护。
关山悦冷笑数声,睨视着关山晓:你当我是三岁小孩,不知柴米贵吗?你一个五品一年的俸禄有多少,父母从不补贴你,你哪来的钱买那两个如花似玉的小老婆?还供她们整日穿金戴银。
一个美妾少说都要四五百两银子,关山晓除了两个正经摆酒的妾室,屋里还有三四个开了脸的美婢。
关山悦往日不曾上心,今日认清了弟弟的真面目,没有了亲情滤镜,知道弟弟光靠俸禄和养廉银根本无法维持这样的奢侈生活。
关山晓被姐姐怼得哑口无言,一时无从辩解。
关山悦厉声道:我弟弟所犯的任何罪行,大哥都难辞其咎。他包庇犯人,等同于亲手犯罪,其罪可诛。
裘智其实觉得,关山悦说得有几分歪理,但他这是公堂,判案要讲法律。至于她和关山远谁对谁错,他给不出答案。
裘智看关山悦声音越来越大,心中不由一紧。关山悦和关山晓都是火爆脾气,公堂上吵起来倒也罢了,万一再动起手,那真是能把公堂给拆了。
他虽然即将离任,但不想让新任县丞一上任就修缮衙门,于是赶忙命衙役将姐弟俩带下去。
裘智不确定新县丞什么时候到任,第二天整理好了卷宗,就赶快给周讷送去了。一个是守孝的官员,一个有诰命在身,长时间关在县牢里确实不合适。
没过几天,新县丞罗振晟抵达宛平。罗振晟年过三十,进士出身,之前在四川通州府担任判官,考评甚佳,这次被提了半级,调任宛平县丞。
风水先生算了过日子,七月初十是黄道吉日,适合祭拜城隍,是正式接任的好日子。
周讷却等不及了,立即让黄师爷带着他去县丞衙,美其名曰先和下属们熟悉一下,实际上是想尽快与裘智交割清楚,让他尽早离开宛平。
周讷河黄师爷算是看明白了,裘智就是死神附体,到哪里哪里就出事。
原先宛平不说风调雨顺,但从未发生过大案、要案。自裘智上任以来,各路恶人粉墨登场,比着杀人。要么看谁杀得多,要么看哪个凶手的官位大,如今,还有两个官身关在牢里。
都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好不容易裘智肯自己走了,必须立刻送走,以免再生祸端。现在,周讷就盼着新来的县丞别和裘智一样,八字带命案。
裘智并不知道自己被嫌弃得厉害,心里正得意呢。他觉得,只要自己出手,没有破不了的案子。
此刻,他正躺在炕上,开心地吃着荔枝,朱永贤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把象牙柄缂丝团扇,给他扇风。
黄师爷和罗振晟一进屋,就看到裘智四仰八叉地躺在那。
裘智没想到他俩连门都不敲一下就闯进来,平时在人前一副端方正派的样子,这会儿自己贪图享乐的一面被撞见,瞬间红了脸。
他连忙手忙脚乱地从炕上爬起来,朱永贤也把扇子随手一扔,赶紧去打水给他洗手。
裘智看着桌上的荔枝残骸,无奈地叹了口气。一共就十来颗荔枝,刚才自己吃了最后一颗,想招待他俩都招待不了了。
不过,他随即自我安慰道:罗振晟是从四川来的,那边盛产荔枝,估计他早就吃腻了,并不稀罕。
第105章 尾声
罗振晟初来乍到, 对县里的情况还不太熟悉,好在黄师爷已简单地和他介绍了些基本情况。他知道眼前之人便是前任县丞,本应早已回京, 专门留下来等着和自己交接。
他暗中打量裘智, 对方已经卸任,所以并未穿着官服, 穿了一身便服, 用料颇为讲究,没有什么出奇的。
令他意外的是, 桌上残留着一些荔枝壳。荔枝在西南不是什么稀罕物件, 能在京中吃上一颗, 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
罗振晟见此不敢怠慢, 急忙与他见礼。裘智略显羞涩, 脸颊微红地回礼。
寒暄几句后,裘智准备带着他在县丞衙里转悠一圈, 朱永贤自然而然地扶住他。
裘智脸上微微一热,解释道:这位是我师兄陈安乐。前几日我不小心摔了一跤, 行动不便,就请他来照顾我几天。
裘智被关山晓推倒受伤的事, 黄师爷早已知晓, 但陈安乐可不是照顾他几天, 那是天天黏在一起。
罗振晟不知裘智和朱永贤的关系, 二人态度虽然亲密,但看裘智一扭一拐的样子,只当他伤得不轻, 没有多想。
随着罗振晟的到来, 裘智在宛平的日子进入倒计时。朱永贤的人自是要随他一同回京, 唯有金佑谦不好安排。
裘智特意把金佑谦叫来,问道:我几天后就要回京了,你有什么打算?明年是丁卯年,有正科乡试,你也出了孝,按理来说可以考举人了。
裘智觉得金佑谦才华横溢,一辈子给自己做师爷,实在是大材小用。就算他被名字所限,考不上进士,一个举人总是可以的,实在不行还能改名。
金佑谦早年有过高中金榜的志向,只是家里出了事,难免意志消沉。如今裘智旧事重提,眼中露出了几分伤感。
他沉思半晌,道:我许久未提笔写文章,早已生疏。何况我家的事大家都知道,考官怎么会录取我。
裘智见他如此灰心,不禁有些无语。金佑谦就是容易想太多,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都是圣上钦点的御史,谁会知道宛平县的破事啊。
会试取士讲究多一些,毕竟以后都是天子门生,肯定要调查一下身世背景。
金佑谦身世复杂,生母、养父、亲爹都不是好人,若将他录取,确实会让皇上脸上无光。但考举人,不至于查祖宗八代。
裘智劝道:你好好考虑,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至少要试一次再决定是否放弃。
金佑谦低头不语,脸上流露出几分纠结。裘智略一思索,便明白了他心中的另一层顾虑,多半是因为文勉。
在裘智看来,文勉和金佑谦根本就没有将来。两人暧昧了这么久,却始终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文勉没有朱永贤的勇气,早晚会娶妻生子,金佑谦与他注定不会有结果。还不如趁早断了,考个功名,早早地立起来。哪怕不当官,在当地做个乡绅也比跟着自己做师爷体面得多。
虽然裘智舍不得金佑谦这个得力干将,但做人不能太自私,大不了以后重新找。
金佑谦知道裘智是为自己着想,但他此刻心乱如麻,一时无法拿定主意,只好点点头,道:我知道了,我再想想。
裘智见他如此纠结,干脆直接拍板道:得了,别犹豫了,和我一起回京。你住我家,安心准备考试吧。
裘智怀疑,真让金佑谦自己决定,到明年桂榜都贴出来了,他可能还在犹豫不决。于是索性替他做主了。
金佑谦平日里还算痛快,但一遇到大事就有些优柔寡断。不然,他也不会和关山远一见如故。这次裘智替他做了决定,他反而感到轻松不少。
文勉并非有意偷听,只是恰巧路过窗外,听了几句。见金佑谦出来,他赶紧躲了起来,看着金佑谦的背影,长叹了一声。
裘智和朱永贤从未问过他与金佑谦的情谊,但大家不是傻子,明眼人都看出俩人的情愫了。现在裘智的意思再明显也不过了,金佑谦走他的科举路,从此二人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裘智的意思,就是朱永贤的意思。文勉心里闷闷地,有些不是滋味,想要追上前,想追上去跟金佑谦说清楚,却又不敢。
王府别苑里的下人不少,不用裘智和朱永贤收拾行李。朱永贤闲来无事,翻看着一本卫朝的行政区域划分图,细细研究。
朱永贤一脸兴奋地说道:我问过皇兄了,凭你的政绩,回头做个同知不成问题。
裘智升官,他也与有荣焉,心里乐开了花。裘智现在觉得朝中有人确实好办事,不用担心以后的前途,都给安排好了。
看着朱永贤,裘智心中柔肠百转。爱人高大帅气,对自己关怀备至,又多金有权,简直是理想中的完美老公,老天确实待自己不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