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大后的阿斯特丽德不再叛逆,开始学会伪装。她披着人偶的皮囊,窥见了教会腐朽的内里。
教会的高层人员终于放心的让她独自接待前来求助的信徒,可看着备受苦难的信徒们,阿斯特丽德除了使用净化之力以外,没有办法对他们做些什么。
看着一张张麻木又痛苦的脸,阿斯特丽德闭上了眼睛。
她只能一遍又一遍的使用净化之力,直到体内流淌的异能彻底枯竭。
就在她十八岁的那一年,污染物的规模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爆发。此时人心惶惶,所有人又过上了朝不保夕的日子。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阿斯特丽德在工作之余又多了一项新任务,那就是跪在无面的神像面前虔诚的祈祷。
她乞求高高在上的神明能够向陷入水火的人民赐予眷顾,乞求卷入灾祸的人民能够活着见到下一个明天,还有很多不便说出口的想法。
在不知道神明是否真实存在的圣女面前,祈祷暂时成了她唯一能做的事。
十八岁的阿斯特丽德对世界依旧怀有善意,她希望自己所珍惜的世界能够恢复正常。
直到当时的教皇在教会的内部争斗中丧命。
很快,作为教皇名正言顺的继承者,阿斯特丽德作为傀儡被推上了王位。
世人皆知教皇是神谕唯一的传递者,是唯一能够聆听神明指点的人类,阿斯特丽德也不例外。
就算她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并不剩下多少权力,但还是对自己能够进一步拯救世人而感到高兴。毕竟教皇可以在每年的重大节日公开露面,向前来观礼的人民赐予祝福。
可是在翻阅了教皇历代相传的最高机密后,阿斯特丽德的信仰彻底崩塌了。
这时她才知道,所谓的神明都是虚构的假象,甚至那道令自己永远失去自由的预言都是万中无一的巧合。
没有神明可以拯救这个世界,至始至终领导人类反抗污染物的都是人类自己,她所坚持的一切从一开始就是个笑话。
而教会高层之间的权力争夺战也进展到白热化的阶段,他们放松了对新任教皇的监管,将更多的力量调动到自己需要的地方。
在护卫松懈的情况下,阿斯特丽德被一众无信仰者绑架了。
第122章
毕竟阿斯特丽德对外公开的形象就是温柔善良, 从未表现出战斗能力,所以前来绑架她的无信仰者并未对她动用武力。
破碎的信仰与压抑的环境让阿斯特丽德产生了逃离的想法,即便她知道自己可以轻易挣脱束缚,还是顺从的跟着无信仰者们走了。
或许是为了炫耀和震慑, 当晚阿斯特丽德就参加了他们的庆功宴。
在宴会的气氛被推上顶峰之时, 无信仰者们的首领刻意当着阿斯特丽德的面去侮辱神明, 想要她的脸上染上愤怒的火焰。
出乎预料的是, 阿斯特丽德表现得格外平静,就像完全没有受到干扰一样。
就在无信仰者们以为绑错了人的时候,参加宴会的所有人突然听见沉默的傀儡教皇开了口,她喉咙中发出的第一句话并不是愤怒和对自己的辩解,而是对神明和教会深切的怨恨。
自知失言的阿斯特丽德咽下了其他更加不合适的话语,她突然意识到这是个能够改变局势的大好机会。
然后,她开始观察。
过于反常的行为几乎让无信仰者们吓了一跳。
毕竟教皇是神明明面上最虔诚的信徒, 阿斯特丽德的所作所为无疑于是在渎神。
或许是压抑久了, 阿斯特丽德在这一刻很想将教皇们隐瞒了数千年的秘密公之于众。她抬起头, 开始判断这些无信仰者中是否存在能够掀起改革的火种。
那双金色的眼睛从所有人的脸上掠过,竟让人生出了某种被无法言喻的事物所盯上的紧张感。
散会后,无信仰者们的副首领邀请阿斯特丽德前往僻静处交谈。他的长相看起来格外具有亲和力, 很容易让让放下防备。
他们谈话的过程非常短暂,似乎在最终达成了共识。
次日,无信仰者们的副首领砍下了上级的头颅, 成功上位,与此同时还雷厉风行的清剿了一群浑水摸鱼的同伴。
新任首领以监视为由,带上阿斯特丽德和组织中剩余的成员共同活动。
在失去了教会的庇护后,阿斯特丽德以自己的目光看见了当今社会的真实背景。教会高层的腐败,管理制度的陈旧和极其低下的办事效率让她非常愤怒。
没有神官的监视, 阿斯特丽德终于可以公开使用从观测者女士那边习得的防身术,还琢磨出了使用净化之力的新方法。
可惜,这样新奇又惊心动魄的时间只有三个月。
傀儡教皇也是教皇,在教会看来阿斯特丽德的象征意义无法替代,即便不在意她的死活,也要在明面上装出一副正在寻找她的焦急样子。
在教会围追堵截的最后一天,阿斯特丽德在新任首领一人的目送下返回教会,他们似乎达成了某种约定,只待日后再会。
大概是阿斯特丽德相对无害的形象过于鲜明,教会高层的神官们迎回她后假模假样的安慰了几句,就借着祈福的名义继续向平民敛财。
但他们却不知道,净化之力的本质是调控污染物的侵蚀进度。它不仅可以清除污秽,还可以让污秽累积的进度上涨。
既然世上本就没有拯救世人的神明,那阿斯特丽德自己为何不能成为凡间的神明?
即便在儿时被灌输的理念和教义都是虚假的,但是年轻的教皇依旧有着明确的行动目标。天生的圣人本就少见,难得的是背负绝望却将希望收集起来的普通人。
当谎言被重复无数次,就算是虚假的也会被人信以为真。
意识到等待是无效的,阿斯特丽德很快就对其中一名高层神官下手了。
这是一位大主教,看起来慈眉善目,一遇到大事推脱得比谁都厉害。偏偏在年轻的时候天赋优秀,一路晋升到了教会高层,就算现在其他人看不顺眼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去动他。
然而,这位大主教却在几天后成为所谓的“天使”。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啊。
看见祂的第一印象便是无数堆砌的眼球,这些挂着新鲜血丝的眼球黏着在一个状如圆环的基座上,并随着圆环的变化随机转动。
祂没有嘴,只有眼,庞大的信息量冲入了这个生物的大脑中,将这团脆弱的器官撑的肿胀发白。
只有作为神明凡间化身的阿斯特丽德可以控制住祂,并用祂装模作样的降下神谕,除去教会中的其他蛀虫。
接着,就是更多成为“天使”的神官。
祂们或是长有千张面孔,或是背后生有扭曲枯瘦的翅膀,长相已然超出常理,却不得不对阿斯特丽德言听计从。
腐肉一直不被剜去只会长成毒瘤,借助这些天使的力量,阿斯特丽德大刀阔斧的实行改革。
她这样不顾一切的做法自然引起了守旧派的反扑,却又在同一时刻延续了这个世界的寿命。
过于超前的想法在更多的时候往往不被当时的世人所理解,阿斯特丽德也一样。
民间有人说阿斯特丽德残忍,也有人感恩于她的慈悲,但流言的源头始终无从考据。
追随在教皇身后的天使与神话中描述的形象大相径庭,更多的人怀疑阿斯特丽德是堕落的伪神,亦或是窃取神明权柄的凡人。
直到这时,阿斯特丽德才发现,改革比她想象得更加困难。即便已经除去了阻碍她的神官,并为了民众天天殚精竭虑,可能够理解她的人更少了。
其他人看向自己的目光并不像看待一名教皇,而是某种更加令人恐惧的存在。
阿斯特丽德突然感到十分茫然,养育她长大的教会只教会了她慈悲,短暂同行的无神论者组织只教会了她反抗,可是谁都没有告诉她该怎么拯救濒临崩溃的乱世。
唯一能够看清的,只有自己十八岁那年定下的目标。
可即便身为教皇,阿斯特丽德也无法撼动传承数千年的制度。一般的手段行不通,她必须剑走偏锋。
最后,二十岁的阿斯特丽德想出了一个疯狂的办法。
如果能够明确的向众人树立起某个公认的强大形象,再将这个人作为公敌除去,或许能够用这种激进的办法煽动众人的情绪,从而破除某些陈旧的陋习。
她不认为隐瞒异种的诞生过程是一件好事,应该将选择的权力分享给所有人,教会圈禁式的保护更像是某种变相的控制。
当然,改革的落幕都需要祭品去收尾,而阿斯特丽德选定的祭品则是她自己。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无论是形象、声望还是知名度,暂时都无法与身为现任教皇的阿斯特丽德比肩。越是完美的形象越是会在崩塌时产生巨大的反差,有些人甚至以创造这种反差感为乐。
没人知道阿斯特丽德本可以倚仗得天独厚的天赋在乱世中如鱼得水,她是一位不被理解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