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绯扇 > 第93章
  李如达抿了抿嘴,说:“奉国府地界大,查抄的工作到现在都没彻底结束,西厂的人成日守在那边,圣上是觉得魏公公和你祖父熟识,所以派了刑部的人看着,一切审问、刑罚全要多方复核,西厂不得擅自做主。”
  张启渊还是着急,说:“那我娘……”
  “别着急,我一个一个说,”顺着阴暗处的光线,李如达打量着孩子脏兮兮的脸颊,说,“男丁、下人基本上全要死了,你娘是女眷,启泽不满十六,两个人都免去死罪,给付功臣家为奴,现在先住在锦衣卫的杨指挥同知家里,但你祖父死罪难免,你张铭四叔更是。”
  “我也是吧?”
  “你不是,”李如达把声音压得很低很低,说,“按道理来说,你是嫡孙,又是张铭亲兄的儿子,是逃不掉斩刑的,我们都以为就那样了,但方才得知了万岁爷那儿最后的结果,你与其余牵连者一同发遣,往云南卫,后天启程。”
  张启山手抓着牢棂,问:“后天……”
  “太快了,按规矩来说是,但昨日审案以后,听说老人家身体不大好了,掌权的人总是多疑,他怕身后江山不在,所以要赶时间。”
  张启渊点头,答应着:“好。”
  “你逃过一死不容易,”李如达本来没打算说这个,可想想还是说了,他道,“昨日提审我没去,听说结束以后,魏公公在刑部和九皇子面前为你据理力争,昨儿夜里还秘密进宫,才有了今天这么个结果。”
  “好,我知道了,”张启渊叹气,发呆,说,“我昨儿看见他了,坐在很远的地方,我盯着他,他不看我,我还以为——”
  “子深,虽说我过去也忌惮西厂,可这件事不是人家的错儿,魏公公这几日冒着被牵连的风险,四处想办法,给你们母子三人说话,你旁边牢房里的人,吃的全是霉米稀饭,没人吃得上馒头,你想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吧?”李如达咬咬牙,说,“宫里老人家会用人,为自己落下个好名声,现在人人骂的都是西厂。”
  张启渊想了会儿,说,“我没在怪他,只是来了这地方,又知道奉国府没了,我娘带着那么小的启泽,去做人家的下人,我忽然就什么都不想要了,外祖父,谢谢你来看我,子深不孝,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
  李如达:“都是你们张家惹出来的事儿,我本来不打算管的,可你娘跪下求我。你身上到底是流着我家的血,说老实话,我是不忍心的,所以买通了去云南卫随行的一个弓兵、一个差役,到时候他们会照顾你,你不至于那么辛苦。”
  张启渊点头,呼吸重起来,眼眸含泪,小心地问出:“我家祖母她……怎么样了?”
  “她……不在了,听说因为你爹的事,她身体本来就不好,抄家那天晚上,就在牢里去了。”
  张启渊无措地吸吸鼻子,眼泪真的落了下来,他手还紧紧抓着棂槛,脚底下却软得发虚,他隔着眼泪看向李如达,许久没说话,后来,抬起袖子抹去泪,隔着棂槛跪他,给他磕头,说从未想过此生会这样,也从未想过奉国府家破人亡,儿时过往皆成云烟。
  司狱拿了个提盒过来,打开,取出纸包着的点心,李如达将它递给张启渊,说:“这是你娘和纫秋一起做的点心,你明儿要走了,留着今晚上吃吧。”
  “嗯。”
  “我替你拜过狱神庙了,你这一路上会好的,”临别,李如达心痛至极,他伸过手去摸了摸外孙子的脸,看他眼神清亮、面貌俊秀,却在朝堂纷争里承受着无妄之灾,落得如此下场,不禁落泪,说,“等有机会了,我和你外祖母去看你。”
  张启渊还掉着眼泪在笑,说:“快回去吧,您能来看我,我很高兴了,小时候老以为您最不喜欢我呢。”
  李如达深深叹息:“哎,傻孙儿……”
  这刑部的大狱里,一点儿阳光都不透,李如达顺着来时的路回去了,牢棂外背阴的墙底下,有些蛰伏着的经寒的虫子。
  张启渊抱着点心坐在了地上。
  “云南卫……”他极其失落地念道,“云南卫到京城,咱们就再也不见了。”
  /
  第二日,大风送来大寒,京城一夜间冷了下去。张吉、张铭等人被押赴城西柴市口,枭首示众,提督魏顺带着西厂几人亲自去监斩。
  第三日,天更加冷了,枝上黄叶撑不住北风席卷,几乎已经掉个精光,天还没亮,此日发遣的犯人就穿好了囚服,戴上了镣。他们一起被押上刑部大堂,进行启程前最后一次身份核验。
  张启渊排在队伍尾巴那儿等着,后来在发遣文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可天太冷了,他只顾着手抖,后来连手印也按得歪歪扭扭的。
  天微微亮,辰时前锣鸣三声,遭发遣的犯人编队出发。是坏事儿也是好事儿,毕竟他们终于出了那遮天蔽日的监牢,走上街道,经过了市坊胡同,然后出了城门。
  野地里的风一下子刮过来,再不见那种凉爽的、湛蓝的秋日天气,张启渊跟着别人走,能勉强躲着点儿风。
  他想:五六天而已,京城却像是入冬了。
  真冷,不是那种秋日连天下雨的湿冷,而是北风呼号的凛冽,郊外地方没有遮挡,寒意直往人袖口和裤腿里钻。可痛苦不止一处,腿底下皮肉也被铁镣磨得剧疼。
  随行差役个个急如催命,肆意唾骂。
  张启渊没怎么抬头,想办法躲过与那些恶人的对视,可有个斜眼差役还是朝他走来了,抓着他衣裳,说:“你抬头,我看看你脸怎么了。”
  “没怎么。”
  猛一抬头,张启渊忽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脸怎么了他不知道,可这会儿,他五脏六腑里忽然像烧起了火,身上滚烫,还又痒又疼。
  差役拿手拍了拍他脸,问:“叫什么名字?你脸怎么这么红?”
  另一个差役把犯人编队的簿册拿了过来。
  “张启渊,”张启渊小声回答,喉咙也难受起来,他道,“没怎么,脸红……风吹着了吧。”
  “张,启,渊,”斜眼差役从簿册上找到了他的名字,确认了他的底细,便继续打量他,说,“你脖子也红了,还……”
  张启渊戴杻的手捂上了脖子,结果那差役伸手就抓他胳膊,粗鲁地把他袖子撸起来,问:“你这是什么?”
  “不知道。”
  晕着头的张启渊定神,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跟胳膊,皮肤上头泛红,还起了很多疹子,摸着滚烫,的确是吓人。
  斜眼差役喊了领头的来,卷张启渊的袖子,扯他领子,给领头的看他身上。
  领头的眸色一暗,把差役带到远处去,小声地说:“该不会是……痘疮瘟疫?”
  斜眼差役:“看着像是,他以前是奉国府的,在外边花天酒地,指不定染上什么病呢。”
  领头的:“奉国府……他这病你可别跟别人说,被上头知道就麻烦了,咱们全得跟着遭殃,还有其他犯人呢,要是他们知道自己可能染病,命不久矣,估计会和咱们拼命。”
  斜眼差役皱起脸,问:“那可怎么办?”
  “我觉得,”领头的前后环顾,然后做出了个用刀的动作,他说,“到时候写进公文里,就说方便的时候掉沟里了,摔死了。”
  “您说得对,”斜眼差役附和,“要是把他带着咱们还得照顾,要是传染了你我,更是倒霉,不如直接做掉。”
  他又往远处偷偷一瞧,说:“我舅父家住前边村子里,我对这片儿熟悉,那边林子后面就是个山崖,扔那儿就行。”
  领头的看一眼张启渊,又看那边的松树林,沉思了一下,点头说道:“成,我带其他人往前走,你去办——不行,一个人危险,你带着弓兵去,他身手好。”
  斜眼差役勉为其难地点头:“成。”
  接下去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站在山崖边上被卸了镣,看着眼前一个差役加一个弓兵,张启渊不想起外祖父那话都难,他挠着身上未知原因的疹子,问:“二位弟兄,你们真给我下毒药了?”
  “没有,”那斜眼睛的笑,说,“是西厂的徐公公找的我们,说你肯定得起疹子,我盯着这片儿林子,带你过来就行。”
  张启渊很诧异,他想了想,问:“可要是没出刑部就被发现呢?”
  斜眼睛的:“你那时候不是还没起疹子么?不过就算起了,他们也会装作没看见,毕竟自己处理麻烦,不如把麻烦推给别人,不然刑部还得伺候着你。”
  “……真是西厂啊?”
  “再背后是谁我们就不知道了,”五大三粗的弓兵把卸下来的杻跟镣踹下了山崖,说,“您就猫在这儿别乱跑,我们先走了。”
  “好,”忽然到来的变数,张启渊没大能反应得过来,他只能发愣看着那俩人,说了句,“谢谢。”
  /
  放眼看去,崖下草木已成休憩的枝梢,要到明年春天才再醒来。
  风更用劲儿地刮,冷了,皮肉的疼痒就好些了。张启渊听见脚步声,缓缓转过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