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八十年代胡同里 > 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263节
  到底是公德心占上风,罗鸿摸着后脑勺倒吸口凉气:“你还扯头发,你是不是人。”
  好意思说别人,周维方伸出胳膊:“你挠的。”
  说实话,罗雁谁都不心疼,还悄悄说一句:“跟猴戏似的。”
  两个男人都看她,周维方没舍得说什么,罗鸿可是不客气,弹一下她的脑瓜神清气爽道:“不早了,我回了。”
  夫妻俩送哥哥到门口,听到他摩托车发动的声音才关门。
  周维方把门反锁好,扭头就撒娇:“他真挠我了,你看我的手。”
  多大人了,罗雁只能哄他:“行,我给你吹吹。”
  吹得周维方心猿意马,低头看一眼自己。
  罗雁顺着他的视线都不好意思多做停留,拍一下他几乎看不见的“伤处”,说:“信不信待会我也挠你。”
  周维方巴不得她挠,看一眼对面楼都亮着灯,先把窗帘拉上,然后撩起衣服下摆:“这不都是你挠的。”
  罗雁振振有词:“也不能赖我,是你……我都说了……”
  这灯太亮了,床上那些话她实在说不出口,舌头都打磕巴。
  周维方什么话都敢说:“我只是问你舒……”
  罗雁瞪着大眼睛看他:“周维方!”
  她惯常连名带姓地叫人,眉眼间虽然没什么杀气,周维方还是心头一颤:“我错了,以后我不讲这种话了。”
  看她还是板着脸,小心翼翼挪过来:“雁雁,我真的错了,别不理我啊。”
  罗雁戳一下他:“只许在房里说。”
  她以为最叫人害羞的不过于此,结果周维方真是什么词都有,夜里缠着她问来问去,不回答还不行。
  罗雁只觉得磨人得很,第二天起床才有力气在他胳膊上拧一下,留下个浅浅的红印子。
  反正债多了不愁,周维方看自己这一身“伤”,露出个意味不明的笑容。
  罗雁也想起些什么,实在没法再跟他待在房间里,一溜烟跑去洗漱。
  周维方把衣服都穿好,路过问她:“早上想吃什么?”
  罗雁满嘴的牙膏,含糊不清道:“面条儿。”
  周维方煎好鸡蛋加水烧开,罗雁就过来拍拍他:“你去吧,我来煮。”
  冰箱里有现成的擀面条,是她从娘家带过来的。
  水一开她就下面条,再洗点青菜丢进去就能出锅。
  周维方洗漱好就能吃,轻轻地吹着问:“你今天还是去荣泉?”
  “我早上过去,中午回单位吃,下午要开会。”
  他们局成天的大会小会不断,很多也讨论不出个什么正经事。周维方道:“我这种性子,在你们单位过不了三天。”
  罗雁虽然也不喜欢,但她对于这种规则内的东西没有太多的反抗意识,毕竟打小在学校就是一堆的条条框框,她甚至一度觉得世界就是这么运行的。
  她道:“你可不能在单位,我想买一双运动鞋,进口的,要七八十呢。”
  这样一讲,周维方问:“所以说,我最适合当你男人了。”
  昨晚明明死乞白赖地非要人家叫老公,今天又成男人了。
  罗雁疑心他晚上又有新花样要闹腾,索性不接茬,碗一推:“你慢慢洗,我上班了。”
  周维方道:“那下班我接你去买鞋。”
  罗雁说着知道了踢踢踏踏下楼,一口气骑十几里地到荣泉乡政府。
  到地方她一看,干干净净的头盔上又是一层灰。
  协助她登记的两位小干事就在一楼的办公室,隔着窗即便看不到人也听得到摩托车的声音,拿着自己的笔记本走出来。
  罗雁跟他们核对:“早上我们得把电线杆子数清楚,我好在图上做标记,再去供电所问问能不能动。”
  京市,或者说全国都是这么个情况。因为往前些年是军管一切,很多东西都是由部队来负责的,但现在部门渐渐细分,在交割上却没能马上捋清,加上京市的战备级别高,很多看着鸡毛蒜皮的东西都是大麻烦,前期如果不做好调研,一旦开工,谁都没好果子吃。
  小干事们都是这十里八乡的人,很多事还是能说清楚的。
  可单位里办事情,就是没人敢打包票,需要有各部门的签字,落实在纸上的才是有保障的,很多人都抱怨这点。
  罗雁倒觉得流程虽然繁琐但很有必要,只是认为有些部分可以精简。
  可她又不是拿主意的领导,一早上不过四处跑腿而已。
  赶在十二点,她回到局里吃午饭,是食堂碰见张处,正好汇报一下工作进度。
  张处道:“得亏你有摩托,不然光是来来回回都得半天。”
  她也知道这样是公家占私人的便宜,说:“我额外给你申请了两块钱的交通补贴,虽然不多,但多少是一点。”
  虽然罗雁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但也知道这种局里的钱都是有数的,不管怎么样都是领导的照顾。
  她道:“谢谢张处。”
  张处说句不客气,接下来也不说公事,只拉拉家常,先问起:“你爸也快退休了吧?”
  罗雁其实听出来她是想打听爸爸原来在部队的情况,但她知道得其实也不多,只说:“我爸受伤之后很多事都记不得了,军医说很多战场上下来的人都会这样。”
  因为他们曾经看着同袍牺牲,见识过枪林弹雨,也许遗忘不失为一种解脱。
  张处感叹一句“老同志都不容易”,也不好意思再问下去。
  即便去参加婚礼的人都看得到罗雁父亲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可当面提到底大大的失礼。
  罗雁现在学会一件事,那就是没话的时候就问问人家孩子最近学习怎么样。
  果然一说起这个张处停不下来:“我跟他爸的文化水平都不低,不说什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这小子给我数学考六十分。你说他不是不聪明,就是不肯好好学。”
  罗雁偷偷在心里觉得,这大概就是不聪明的意思。
  但她转念一想,自己也曾经说过周维方要是好好学肯定能上大学之类的话,觉得对爱的人盲目实在可以理解,附和道:“小孩没定性,都爱玩,长大就好了。”
  张处也爱听这些,顺便问起:“你满24了吗?”
  罗雁:“满了。”
  正好有一个好消息,张处道:“那你就符合晚育政策,以后产假可以休112天。”
  罗雁还是知道点原来规定的,说:“那多仨礼拜呢。”
  可不,这个张处很有经验:“产假可得休好了,你看我这手,就是月子没坐好落下的毛病。”
  这年头,大家都是结婚没多久就怀孕,她也是替下属想,说:“你要是查出来就跟我说,我找人跟你换,可不敢乱跑。”
  罗雁觉得跟人家说暂时没计划有点私密,只点个头,却不由自主地期待起自己跟周维方的孩子会是个什么模样。
  她自己想不够,还要问问周维方。
  周维方来接她下班,听见这个问题不假思索道:“我希望像你。”
  像我?罗雁调侃道:“那咱家得成吨成吨的买纸都不够擦眼泪的。”
  纸不纸的无所谓,周维方:“哭多了也伤身,那还是像我好一点,瓷实。”
  但自己又否认:“要是上房揭瓦我也招架不住。”
  罗雁吓唬他:“遗传可说不准,也许这俩都集中了。”
  周维方想想:“那就给舅舅带,你发现没,罗鸿正好克咱俩。”
  这么一说还真是,罗雁笑得奸诈:“我看也非他莫属。”
  周维方爱死她现在的小表情,只想抱怀里狠狠亲两口,苦于这里是大马路,过过嘴瘾:“雁雁,我想亲你。”
  亲什么亲,罗雁推着他:“走啦,我要买鞋。”
  买鞋之前先吃饭,两个人在炒菜馆里坐下,罗雁闻着后厨飘过来的辣椒味都咽口水。
  周维方把她爱吃的都点了,再开一瓶汽水,说起:“我托人从保定买了草莓,后天就到。你试试好不好吃,好吃的话我就大批量进。”
  草莓?罗雁没吃过新鲜的,一言难尽道:“反正罐头不好吃。”
  周维方也没吃过,说:“我定都定了,你吃一个尝尝,万一味道不一样呢?”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罗雁也抱有这个万一的念头。只是眼下她更期待的是晚饭,一双眼亮晶晶的。
  周维方心疼道:“中午没吃饱?”
  罗雁竖起手指头:“吃了两个大鸡腿呢。”
  得,周维方似笑非笑:“那晚饭也多吃点,还有得忙呢。”
  都大晚上了,还能忙什么忙。
  罗雁斜他一眼,可心里也知道,自己其实是欢喜的。
  -
  作者有话说:说起草莓,很多年前我认识一位东北的网友,才知道原来草莓在北方露天栽植的话是夏天的水果。我们南方都是十二月。
  ps:保定鸡心草莓是国内最早的本土草莓品种,当然根据我目前查到的资料是这样,如果错误请斧正。
  晚安!
  第183章
  吃过晚饭, 小两口去买鞋。
  罗雁平常很少逛街买东西,这一走有点停不下来,但她每家店都是光看不买, 从眼神也看得出没什么想要的。
  周维方好几次手都伸进了口袋里,见她这样说:“雁雁,要不要吃点东西?”
  罗雁是有些心动的, 可是晚饭吃得也挺撑的,偏偏被他这样一说馋虫勾起来:“我只吃得下一口。”
  周维方知道意思:“行,剩下的我吃。”
  罗雁迫不及待拉着他往食品柜台走, 买到一个大大的驴肉火烧,咬一口后更想吃, 可肚子实在塞不下去。
  周维方看出来了, 把油纸重新包好:“到家你就还能再吃得下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