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林青青没怀孕,她这么努力工作李杏芳当然支持,但她现在怀着孩子,这么忙碌李杏芳不免会担心她的身体。而且林青青有时候下班回来晚了,李杏芳就提心吊胆,生怕她路上出事。
但李杏芳也知道林青青正在事业上升期,也怕自己话说多了惹她不耐烦,就没直接跟她说,只趁着林青青没下班的时候,让谢巍劝劝林青青。
李杏芳担心的事其实也是谢巍担心的事,而且他想的更多一点。
现在林青青怀孕月份短,肚子还不明显,所以每天可以骑车上下班。但再过半个月天气冷下来,骑车就受罪了,要是再碰上雨雪天气路面结冰,骑车就很危险了。要是继续这么忙下去,她就还是只能骑车上下班,或者走路回来,那样更辛苦些。
因此,睡觉前谢巍问起林青青的工作计划。
他平时很少问这些事,林青青有些惊讶:“怎么突然问这个?”
谢巍也没藏着掖着,把自己的顾虑都说了:“娘不会骑自行车,我又不常在家,如果一直这么加班,我和娘都难放心。”
林青青想了想说:“下个月应该不会这么忙了。”
因为敲定供销社为试验单位,月初革委会批了一栋四层高楼给供销社使用。
那栋楼原本是家具厂的厂房,刚巧今年家具厂搬了地方,地方空了下来。厂房临街道,朝马路有四扇卷闸门,里面没有隔断,空间宽敞,非常适合做供销社。除了四层厂房外,后面还有动两层小楼,职工宿舍、单位食堂应有尽有。
因为地方宽敞,不光供销社,好些单位都在打这栋楼的主意,好比酱油厂的黄厂长,隔三差五去找郑书记就是为了这事。
酱油厂给全市乃至周边县市供应酱油,听着好像很厉害,实际上厂里职工就三四十人,厂房也只有两层楼。两层楼虽然够用,但谁不想工作环境能更好更宽敞。而且地方大了,说不定还能多招几个人,趁机扩大生产规模。
之前郑书记态度也有松动,但跟林青青和高主任谈过后,他改变了主意。最终经过几轮开会,将地方给了供销社,由此可见郑书记对这件事的重视。
郑书记重视这件事,高主任更不敢懈怠,所以虽然知道林青青怀孕了,但她还是将重担压在了林青青身上。场地怎么利用规划,怎么改造装修,都林青青说了算。
所以林青青这阵子才这么忙。
不过事情总有忙完的时候,到现在改造计划差不多定下,只等最后沟通确认就能开工。等开工后,林青青时不时去看看进度就够了,到时候也不用再这么忙。
解释完后,林青青看谢巍还不放心,挽住他的胳膊靠近他怀里说:“你放心,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我分得很清楚,肯定不会拿自己的命去拼。而且高主任也不是周扒皮,就算我愿意为工作献身,她也不像我出事啊。”
这话怎么听怎么不吉利,谢巍神情严肃:“你别说这种话。”
“好啦好啦,我以后不说了。”林青青说着,做出封嘴的动作。
谢巍唇角忍不住翘起来,握住她的手说:“我只希望你平平安安。”
林青青依偎在他怀里,眯起眼睛说:“我知道。”
第二天早上,谢巍找机会跟李杏芳说明了情况。听说下个月林青青就没这么忙了,不用总是加班,李杏芳放下心来,又解释说:“我也不是想管你们这么多,就是心里担心。”
听着她的解释,谢巍心里有些酸涩,上前抱了她一下说:“我都知道。”
……
就像林青青说的那样,到十月底厂房改造开工,她就没有那么忙了,每天都能准时下班回家,李杏芳也了却了一大烦恼。
只是李杏芳少了烦心事,林青青却开始烦恼起来,因为李杏芳觉得孕妇要进补,所以每天都给她蒸一碗鸡蛋羹。
之所以蒸鸡蛋羹是因为这时候物资紧缺,就算李杏芳想给林青青炖鸡炖鸭也没条件。而在她看来,鸡蛋已经是很好的滋补物。
为此李杏芳还把自己带来的那只老母鸡留了下来,因为她觉得反正都要吃,与其天天花钱买鸡蛋,不如找人淘换些米糠养鸡,反正鸡照样能吃,还能每天白得一个鸡蛋。
因为有鸡生蛋,李杏芳每天都会给林青青蒸一碗鸡蛋羹。
当然,她也不是光给林青青吃这个,猪肉鸡鸭都会买,但那些量少,一星期也就吃一两回,鸡蛋羹却是天天吃,而且只准林青青一个人吃的。
有时候谢巍看她不想吃,想帮她分担点,都会被李杏芳教训说他跟媳妇抢吃的。
林青青:“……囧!”
其实林青青不讨厌吃鸡蛋,但再好吃的食物也经不住天天吃,以至于她现在看到鸡蛋羹都有点反胃。林青青坐在车上,发愁该怎么跟李杏芳说不要每天蒸鸡蛋羹的事。
正想着,身边坐下来一个人,身为气味有些熟悉。
转头看去,林青青面露惊喜:“你怎么也坐这一趟车?”
“我出军营看时间还早,多等了一班车。”谢巍唇角翘了翘说道。
林青青反应却和他预想的不一样:“那你不是等了半个小时?我又不是找不到家,其实你不用等我的。”
谢巍唇角的笑容渐渐僵硬。
“你看你,耳朵都冻红了,手也冰冷的。”
唇角再次翘起:“那我下次晚十几分钟出来好了。”
林青青又不是直男,哪会不懂谢巍的意思,这么说只是因为心疼。但看他坚持心里又觉得很甜蜜,握紧他的手轻哼一声:“随便你。”
因为看到谢巍,接下来的路程林青青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直到下车走进家属院大门,才又开始唉声叹气。谢巍听到叹气声说道:“待会我跟娘说说吧。”
“嗯?”林青青侧过头看他。
“你不是不想吃鸡蛋羹吗?”谢巍也看了她一眼说,“我跟娘说说,让她以后别总是蒸鸡蛋羹。”
林青青觉得让谢巍跟李杏芳说这件事,比她跟李杏芳说这些话要好一点。但她又怕谢巍说得太直接,担忧问:“你准备跟娘怎么说?”
谢巍没有回答,只信心满满说道,“待会我先回去,你慢点走,晚点再回去。”
“成吗?”林青青有些不放心。
谢巍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低声说道:“你放心,我知道分寸。”说完让林青青走慢点,自己则转身大步走回去。
……
林青青回到家的时候,谢巍已经和李杏芳说好了,她也注意到蒸鸡蛋不再放在她常坐的位置前面。她抬头看向谢巍,只见他微微点头。
刚巧李杏芳端着菜从厨房里出来,看见她说道:“回来了?快洗手准备吃饭吧。”
“好。”林青青应了声,去浴室洗手。
出来的时候李杏芳和谢巍都已经坐在饭桌前,一人碗里舀了一勺鸡蛋羹,拌着米饭吃。林青青注意到这一点,坐下后也舀了勺鸡蛋羹到自己碗里,李杏芳看到后嘴唇动了动,但看她脸上没有勉强,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最后,这碗鸡蛋羹被三人分吃完。
这天之后,谢家饭桌上依然经常能看到鸡蛋羹,但不再只有林青青一个人能吃这道菜,林青青的困扰消失后,和李杏芳之间的相处也更融洽了。
……
历经两个月的改造,到十二月下旬,新场地终于能投入使用,并定下元旦重新开张的时间。
早在老供销社关闭前半个月,林青青就门市部售货员在接待顾客的时候告知这件事。再加上为了重新开张声势更大一些,林青青制定了一系列的活动,好比化妆柜台免费化妆,糕点水果前多少名免费试吃活动。
试吃活动规定名额是因为这时候很多东西都需要粮票才能购买,如果活动太火爆,试吃的人太多,又或者有人趁不注意,吃完了重新排队,可能会导致库存不足,引起矛盾。
这些虽然是小活动,但人都有点占便宜心理,所以供销社重新开业当天,人流量最多的时候多达上千人,以至于进门都要排队。
要知道青山供销社已经不在之前的小地方,新供销社总共有四层楼,四楼作为办公室,一到三层每层楼摆放了十几个柜台。
没错,青山供销社今非昔比了,以前他们整个供销社才十几个柜台,这还是全供销社努力了将近一年才有的成果,但现在有了革委会的扶持,搬到新场地后柜台翻了好几倍。
以前供销社最热闹的时候,一天也不过八.九百人次。但供销社重新开张后,同一个时间段就有上千人次,就连百货大楼也没有这么多人过,由此可见开张当天有多热闹。
而这些人虽然大多是被试妆试吃吸引过来的,但也不是所有人试完就走,大多会留在供销社里逛一逛。因此仅这一天的营业额,就超过了供销社过去半个月的营业额。
第二天核对完营业额,高主任都震惊了,虽然昨天客流量多得让她惊讶,还跟林青青说单日营业额估计能翻三到五倍。在高主任看来,单日营业额能比以前翻五倍就很好了,哪怕活动过去生意回落,单柜台生意应该能和以前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