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秦颂近乎冷笑了一声, 懒得哄他, 只觉眼皮沉沉的, 被他折腾的身子,还有些酸痛,这会儿困得睁不开眼。
  路途颠簸, 又有陶卿仰这只喂不饱的狐狸,秦颂每天除了喂他, 就只剩吃睡了, 有时候喂过头了, 连昼夜都快颠倒。
  明明灭灭两个日头, 秦颂估摸着时间到了, 她换上了一件对襟立领的缎面裙,规规矩矩进入姑苏。
  姑苏城极其热闹,秦颂撩开帘子望向车外。
  这里农商兼济, 世家林立,民众富足,再加上水乡的养育,这里的人们,大多不缺银钱,有更多不被事俗烦扰的闲情逸致,语笑嫣然间,甚至能听出一些柔情蜜意来。
  正四处探看,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小姐,是族长老爷家的车驾。”春和认得出秦氏老爷家特用的标识。
  她刚在车前禀完,一道温婉的女声便响了起来。
  “三姑娘周车劳顿,老爷啊,让我来接你。”
  秦道济出身秦氏嫡系,按照族谱,到秦颂这一代,她在各位姑娘里排行第三。
  秦颂没想到这位夫人居然是亲自来迎她的,原还当是恰巧在路上碰到了罢。
  秦颂与与陶卿仰对视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地动身出马车。
  若说刚刚撩开车帘望见了百姓的富足,那这对面妇人浑身的穿戴,及其身后足有四匹骏马并驾齐驱的镶玉车驾,才让秦颂感受到江南秦氏的奢华。
  刚进入城内不过一炷香功夫,秦颂已经能理解先帝对秦家的忌惮了。
  虽说秦道济做事低调,不喜奢华,但他拥有江南之地的庇护,对于李氏皇权的确是一大威胁。
  秦颂笑着对那妇人点点头,还未施礼,那妇人赶紧凑上前亲热地拉住她,“哎呦,就别行礼了,你看你这马车这么小,怕是累坏了吧?来来来,换到这驾马车,现在就回秦府。”
  “多谢夫人。”秦颂知道秦氏组长娶了多房夫人,这么年轻的夫人她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称呼,索性唤了声夫人罢了。
  这次,秦颂只贴身带了春和,故意将陶卿仰留了下来。
  这位夫人虽然穿金戴银,招摇了些,但性格十分活络,初次见面便与秦颂十分熟稔,一路热情寒暄。
  只差一盘瓜子两人便能从各种服装配饰到女子护肤养颜,聊到没完没了。
  终于到了秦氏祖宅,秦颂被安排在一处堂屋稍事休息,那夫人说是去请老爷,可转头一去就不见了踪影。
  两多个时辰过去了,小厮热茶更换了两壶,还是不见主人前来接待。
  春和候在秦颂身后,轻声说道:“小姐,您别急,族长老爷家大业大,肯定有不少俗事缠身,空下来肯定就会来见你的。”
  秦颂见春和着急搅拧双手,不断往门外打量的动作十分想笑,怎么看也是她更着急,她从进来到现在可一次也没问过主人什么时候回来的话。
  春和见秦颂稳如泰山,反而摸不准秦颂的态度,但在这里站了这么久,她越加迷惑,小心道:“小姐别气馁,现在老爷走了,您一个弱女子不容易,一切还得靠秦家支持,这里就是您的娘家,是您的靠山。”
  靠山吗?
  秦颂眼神多了几丝微妙的戾气,她伸手端起茶盏小口抿茶,没有回应春和的话语。
  春和越等越觉得不忿,她家小姐从小金尊玉贵,虽然这段时间也受了些磋磨,但还从未在自己人身上受过这等委屈。
  春和耐着性子又等了会儿,总算骗不了自己了,她愤愤低语,“族长老爷这是在看人下菜吗?就算族长忙得脚不沾地,这族中总不能只有族长一个能说话的人吧?刚刚那位夫人呢?就算请不来老爷,她安排个住处,让您下去休息休息总行吧?”
  其实春和一开始就观察到了,只是不愿意相信罢了,毕竟这里是秦家,确实是她同宗同脉的族亲。
  可越是举足轻重的名门望重越看重利益,现在秦道济没了,她的价值也得由族长亲自衡量。
  果然,春和的抱怨声落下,堂外响起了动静,两道脚步声款款而来。
  “是颂丫头啊,抱歉,老身有点事耽搁了,让你久等了。”族长须发皓白,脸上沟壑纵横,但身子骨十分硬朗,脚步稳健,体态儒雅,神色从容。
  秦颂起身行礼,“见过大伯公,是颂儿叨扰了。”
  “哪里话。坐。”秦族长在其随从的陪同下若无其事坐到了上位。
  秦颂也依言坐回了原位。
  两人你来我往地寒暄了几句,天色暗下来,秦氏族长既不安排人备饭,也不邀请秦颂留下来住下。
  他的态度很明显,就是想让秦颂认清自己的地位,她想成事必须把秦氏一族放在首位,她如今如乞丐上门,她能走多远,全靠秦家说了算。
  说白了他们要秦氏坐上龙位,而不是秦颂坐上宝座。
  秦颂早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专门派了个不知轻重,处事不周的姨娘前来迎她,摆明了就是告诉她,不论秦道济为她如何规划,在他眼里,她就是个女人。
  秦族长喝了口茶,泰然道:“话说颂儿怎么不让陶将军一同进屋?”
  这是装都不装了。
  方才换乘马车时,那粗心的妾室一句没问她身侧之人的身份,大抵因他戴了张面具,只当他是不过一名无足轻重的护卫。
  族长现在却直言陶卿仰的存在,明显从她进城开始,他就知道了她的踪迹,却一直藏着,冷落她这么久才现身。
  看破不说破是秦颂后来学会的处事原则,她恭敬回应:“不瞒大伯公,镇北军本次收编人数过众,陶将军欲在江南挑选几位信得过的将才携领行军,他私下暗访去了。说起来,大伯公周围人才济济,不知可有合适的人选?”
  话音落下,秦族长目光投了过来。
  他果然敢兴趣。
  若能把持她现在仅有的军队,她便更能受他拿捏,如此,为她筹谋助力也就是在为整个秦氏谋取便利了。
  他搁下茶盏,态度温和了不少,“这倒是不难,不过镇北军规模庞大,粮草军需朝廷可还供应及时?”
  与明白人讲话还真是不用兜圈子。
  秦颂再次站起身,诚挚拱手:“大伯公慧眼,镇北军目下已挥师入京,明着是进京述职,实则将在开封拥前太子李煦起势,还望大伯公慷慨相助。”
  “镇北军?前太子?这其中与我秦氏有何干系?”
  求他办事,这老族长又开始装糊涂了。
  秦颂一直撑着笑脸,“颂儿会嫁给太子,直到取代太子,颂儿姓秦,镇北军以后也会姓秦,整个江山都会姓秦。”
  “哈哈哈……”老族长突然莫名笑了一声,“颂丫头好生大话,你如何取代太子?我秦家百年清誉,难不成要陪你担上这造反的名声不成?”
  秦氏势力庞大,他又久居高位,语调稍微重了些,整个屋子就蔓延着一股叫人窒息的压迫感。
  搀扶着秦颂的春和都有些脚底打颤。
  秦颂依旧从容不迫,因为她早有预料,继续搬出精心挑选过的几张农耕工艺图。
  “大伯公息怒,颂儿也是秦氏族人,秦氏一族的清誉自然不能毁在颂儿手上,只是如今龙位易主,李氏江山早已对秦氏忌惮,秦氏如何能坐以待毙?”
  秦颂将手中的纸稿抵上去,“大伯公请看,这些全乃利国利民的农耕技艺,还请大伯公寻找全国最先进的能工巧匠,钻研打造,若能产出如此神器,秦氏自有万民推崇,兵不血刃便能取而代之。”
  这些工艺恐怕秦道济早已给族长看过,但秦颂已将其多处翻译注解,曾经是一纸空谈,现在就不一样了。
  趁秦族长细看,秦颂又拱手表态:“不论镇北军还是奇功巧技都得仰仗秦家,秦氏鼎盛才是百姓的福祉。”
  秦颂说了些奉承的空话套话,秦氏族长也耐心看完了她递上去的几张技艺说明,总算抬起头来,“行了,老夫向来严格,颂丫头莫要放在心上,天色不早了,都是一家人不必那么客气,你爹嘱托的事,我自会鼎力相助。”
  他说完利落起身,边出门边吩咐下人:“去,准备晚膳,收拾住处,好生招待颂丫头和陶将军。”
  秦族长派了掌家的三儿子陪同秦颂二人用膳,天色弄黑才送他们歇下。
  一进到房间秦颂立马关上门,随意蹬掉鞋就趴到了床上,春和帮她捡鞋,始终心有余悸:“老族长怎么突然变了?上回陪小姐来江南游玩,他还很亲切的。”
  秦颂直接趴床上,头埋着枕头完全放松:“当然变了,上回来,我是秦家最有权势的老爷的女儿,这回,我是上门要钱的孤女,自然不受待见,况且我要的不是小数目,是要秦家掏空家底扶持的大事业,他自然要好好考察才能确定我值不值得他花大手笔咯。”
  大概就像投资,要考虑风险,回报才能做决定。
  秦颂说着,春和已经靠过来帮她捏肩。
  秦颂安心享受,继续说道:“不过这老头还真贪心,送了镇北军的缺口给他,他居然还不满足,就怕他安排的人会给陶卿仰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