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穿越重生 > 重生七零过好日子 > 第222章
  听着熟悉的话唠,顾溪忍俊不禁,“幸好你哥不在,不然他要生气了。”
  沈明嵘理直气壮地说:“我才不怕他呢,我现在很厉害了,说不定还能和他过几招。”
  沈烛烛从奶奶怀里探头,奶声奶气地问:“小叔,可以和我过几招吗?”
  小豆丁仰着小脸蛋看着他,一脸认真严肃。
  沈明嵘吃惊道:“什么过几招?这是小孩子应该说的话吗?不会是大哥这么丧心病狂,烛烛还这么小,就开始操练他了吧?”
  顾溪忍住笑:“这倒没有,是烛烛自己要跟着他爸爸练的。”
  “哦,那咱们烛烛真是个厉害的孩子,像咱们沈家的爷们,小小年纪就知道要努力充实自己。”
  另一边,项长川等人和项父、项母久别重逢,也是又哭又笑,说不出的心酸喜悦。
  项长川郑重地将妻子介绍给父母,也没有忘记徐怀生。
  徐怀生刚被大姐拉过去介绍,然后又被拉过来,人也挺忙的。
  项父项母神色温和慈爱,对徐愿生这个儿媳妇十分满意,项母拉着徐愿生说话,感激她这些年照顾小儿子和两个孙子孙女。
  直到周围的人渐渐地散去,两家互相介绍。
  项父项母没见过顾溪,不过早就从冯敏这里得知顾溪姐妹三人的情况,并不介意什么,活到他们这岁数,遭逢劫难,几乎家破人亡,如今什么都看开,对后辈唯一的期许是希望他们平安喜乐。
  何况,顾溪姐妹三人确实是非常优秀的孩子,当长辈的也喜欢这些上进能干的年轻人。
  项母对冯敏笑道:“你的眼光一向好,连挑儿媳妇都挑这么好的。也多亏你,我们长川才能顺利地娶到愿生。”
  “哈哈,这是当然,当初我看到愿生,就知道你们一定会喜欢她。”
  “那是,愿生很好,我们都很喜欢她。”
  去年平反回京,虽然他们没见过小儿媳妇,不过彼此有打过电话,还通过信,还有冯敏在,多少有些了解。
  得知小儿媳妇居然还要参加高考,并且真的考上京市的大学,证明她十分聪慧又上进。
  又说了几句,众人一起离开车站。
  车已经在外头等着,一共开了两辆车过来接人。
  大伙儿一起上车,朝着军区而去。
  抵达家属院时,天色已经彻底地暗下来。
  下车时,徐愿生低声问:“爸妈也住在这边?离冯姨家很近?”
  “挺近的,走一段路就到了。”项长川小声说,“爸妈平反后,以前的房子也还给他们。”
  只可惜,现在家里只有两老在,爷爷、大哥大嫂都已经不在了,物是人非。
  徐愿生看他变得黯然的神色,握住他的手。
  冯敏朝他们说:“你们饿了吧?今儿就在我家吃饭,难得你们都回来了,咱们两家一起吃顿团圆饭。”
  今时不同以往,项长川娶了顾溪的妹妹,两家也算是亲戚互相走动。
  见项父项母都没有反对,便知道是提前说好的。
  大家拎着行李,一起进了沈家。
  进门时,就闻到空气中浓浓的饭菜香。
  沈重山已经下班回来,正在帮忙摆碗筷,看到进门的一群人,脸上露出笑容。
  “爸,我们回来啦!”沈明嵘的声音清亮,“爸你快看,溪姐和烛烛回来了,咱们家烛烛长得可真像溪姐。”
  沈重山看过去,看到进门的妻子,妻子身边的儿媳妇,以及儿媳妇手里牵着的小姑娘——咳,应该是孙子,这孩子果然和儿媳妇长得很像。
  看到孙子,沈重山就有些挪不动眼睛。
  隔辈亲有时候是一种很玄妙的事,像沈重山这样的男人,也抗拒不了隔辈亲的孙子。
  沈重山朝他们笑道:“欢迎回家,都去洗手,过来吃饭吧。”
  众人和他打招呼,放好行李,纷纷过去吃饭。
  王婶端着热腾腾的锅子出来,看到这么多人,脸上露出笑容。
  让她最欢喜的,还是要数顾溪和沈烛烛回来,她没忍住,搂着沈烛烛亲香好几口:“哎哟,这就是咱们家烛烛啊,比相片更好看,真的太像溪溪了。”
  顾溪对儿子道:“这是王奶奶。”
  沈烛烛乖乖地叫人:“王奶奶好~~”
  小奶音听得王婶一颗心都要化了,爱得不行,沈明峥兄弟俩她看着长大的,就像她的孩子,他们的孩子也和自己的孙子差不多。
  屋里的灯光明亮,雾气袅然,食物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
  众人围坐一桌,桌上是热气腾腾的食物,和身边的亲人聊天说笑,彼此诉说着这些年的生活,仿佛旅程的疲惫都消去了大半,只剩下和亲人团聚的喜悦。
  第151章
  吃过饭, 坐了会儿,项家人便起身离开。
  和项家人一起离开的还有徐怀生。
  虽然不管是沈家还是项家,都有给她准备了房间, 不过她觉得二姐的孩子还小,需要她帮忙照看孩子, 所以决定住到项家那边, 今年就在项家过年。
  顾溪舍不得两个妹妹, 想到项家离这边也不远, 想她们的话随时可以过去看她们,好像和在部队也没什么区别。
  要知道, 自从徐怀生上高中后, 就很少住在家里, 后来高中毕业, 她和苗翠妮一起留在城里工作, 她们的工作是莫家那边的亲戚帮忙安排的, 这两年也很少回来。
  这几年, 顾溪和莫雪芝一直有联络,两人就像是笔友一般,信件往来不断, 每次莫雪芝回宇城看望父母, 都会带孩子去部队找顾溪玩,并在那里住个几天, 两人的交情非常好。
  莫家一直记着当年的恩情, 得知徐怀生高中毕业,便给她在城里安排了工作。
  等事情尘埃落定,顾溪才得知这事,也不好拂了人家的一番好意, 将这事记在心里,日后再回报。
  高考恢复后,徐怀生和苗翠妮都选择参加高考,辞了工作回部队复习。
  苗团长今年要转业了,据说他转业后会选择去环山县,苗翠妮考上省城那边的大学,日后各奔东西。
  想到这里,顾溪心里难免有些怅然。
  不仅是苗团长一家,几个月前,顾远扬也调职离开,去了其他地方,嫂子季雅和顾团团跟着他走,和她交好的乔慧虽然还在部队这边,但她现在离开了,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再见面。
  顾溪心里虽然有些失落,不过转头看到坐在沈重山、冯敏中间,正被爷爷奶奶问话的沈烛烛,脸上不禁又露出笑容。
  人的一生,是在无数的分离和重逢中度过。
  有得便有失,她会习惯的。
  **
  回来不过两天,沈烛烛就成为沈家的团宠。
  不仅是沈家人疼他,整个军区家属院的人都很喜欢他,知道了沈烛烛小朋友的存在,因为冯敏每天都带他出去溜哒,向大伙儿炫耀漂亮的“孙女”。
  离年关越来越近,冯敏已经放假,没再上班。
  她每天欢欢喜喜地带着孙子出去串门,给大伙儿介绍她家的孩子。
  军区家属院里,每个见到沈烛烛的人,都会惊讶地问:“哎哟,这孩子长得可真像你儿媳妇,是你的孙女吧?”
  心里却很疑惑,不是说生的是儿子吗?难道生了两个?
  冯敏笑呵呵的,“不是孙女,是孙子啦,我家溪溪只生了一个。”
  每次看到孙子,其实她也有种自己好像养了个孙女的感觉。
  沈烛烛很有礼貌地向大人们问好,然后奶声奶气地说:“烛烛是男孩子。”
  大人们看他长得像小姑娘似的,玉雪可爱,难免生出逗弄之心。
  有人逗他:“原来烛烛是男孩子呀,那你怎么剪了个小姑娘的发型?不过很可爱。”
  这话说得并不违心,谁让孩子正是雌雄莫辩的年纪,加上长得像妈妈一样漂亮,穿的衣服不分男女,还剪这么个齐刘海的妹妹头,乌黑的头发留到耳根处,也是齐平的,真是可爱得像洋娃娃一样。
  看到这孩子,他们便明白冯敏为啥会故意带孙子出来炫耀了。
  要是他们有这么漂亮的孙子,也要带出去炫耀。
  沈烛烛仰起小脸,认真地说:“烛烛和姐姐一样的发型,妈妈说好看。”
  不仅妈妈,所有人都说他剪这个发型可爱。
  沈烛烛也很喜欢。
  小朋友嘴里的姐姐是顾团团,季雅工作忙,没什么时间给女儿绑头发,经常给她剪妹妹头,这是最不需要技术的发型,刘海剪一刀,后面再剪一刀。
  顾团团经常来姑姑家玩,她很喜欢弟弟,姐弟俩的感情挺好的,于是姐弟俩就一起剪相同的发型,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姐弟。
  冯敏从顾溪那里得知这事,对孙子剪什么发型倒是不在意,主要是孩子才三岁,不用太过苛责,喜欢就给他留呗。
  而且这孩子很有主见,不给他剪,说不定他还会自个生闷气。
  众人笑着逗孩子说话,惊讶地发现,这孩子年纪虽小,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说话很有逻辑,比同龄的孩子要聪明,居然能接上大人的话,要是理解不了的,他会一脸认真地说不懂,让大人给他解释,安静地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