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穿越重生 > 六零年代好日子 > 六零年代好日子 第108节
  她放下手里的闺女,眼睛见床上铺了厚厚的褥子,那床单花色好像是自己的,不由得有些脸红起来,自己和老三寄回来的被子都让婆婆给拆洗了,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娘,我让你们操心了。”韩老三见屋子收拾的妥妥当当,
  还多添加了衣柜,吃饭的桌椅,感受到父母的爱子之心他便红了眼框,说话有些哽咽。
  王红芬背过身抹了下眼泪:“说这话干啥,怪不好意思。”
  她这是高兴的眼泪,几个孩子现在除了老大都在身边了。
  她把手里的孙女也放到床上,又说道:“当初你俩成亲也没在这边请客,正好趁着机会,这两天抽空得请回客,
  虽说现在不给大操大办,但自家人吃顿饭还是没关系的,你们补办婚礼和搬新家就一起办了。”
  周雅婷赶忙说:“哎,都听娘的。”
  珍珍瞅着自己两个侄女瘦瘦小小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被亲爹娘给虐待了。说道:“三嫂,柜子有一袋奶粉,你每天冲一杯给双胞们喝。”
  等母女俩回了隔壁自己的家,王红芬沉默了很久。
  “唉!你三哥也真不会带孩子,怎么两孩子那么瘦。”她心疼自己的孙女。
  “没事,这不是回来了嘛。你有空就回来指点指点三嫂和三哥,旁边还有二哥帮衬着,日子差不到哪儿去。”
  “你三嫂的爹好像还在那什么干校里劳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
  “别急啊,没几年了。三哥他们身上估计也没啥票,办酒的菜可能还得我家买。”
  王红芬说道:“他们结婚本就应该是我和你爹办席。儿子多了就是这样,都的债啊。”
  “你帮我记下菜色,要准备起来了。”
  “鸡鸭鱼猪肉最少要其中两样,办酒席最主要就是荤菜,前些年日子不好过的时候,桌上那是一桌子素菜。”
  珍珍记下,这个自己小镇里多了去。
  “现在天冷,也没啥青头菜,无法就是大白菜、萝卜、豆腐、咸菜、粉条、冬笋、菜干。”
  “鸡鸭鱼猪肉不用买,我那边有,
  我看三哥三嫂寄回来好多干蘑菇,用蘑菇烧鸡,红烧猪肉里加粉条,红烧鱼加豆腐,老鸭冬笋蘑菇汤,这就四个菜了。”珍珍说着往纸上记。
  “家里有点肉票,还是要买一点,不能一点不买。桌上的凉菜就是油炸花生米,凉拌皮蛋,凉拌海带丝,糖煮南瓜。”
  “行,主食的话煮点白米饭,在多蒸点菜肉包子。”
  “包子我来蒸,你那的太板正了,各个长的差不多。”
  珍珍知道她娘的意思,小镇里拿出的包子长的都一个样,连褶子的角度都没啥区别。
  最后定下来四个凉菜八个热菜,保管让来客吃饱喝好,
  其实总共就请三桌人,自家人就占了一半,
  二哥家五口人,三哥自家两个大人,大哥一家因为过年也都在村上,四哥不用说,就住在新建村。
  加上爹娘和自己,就十多个人了,这还没算几岁的娃娃。
  “对了,记得把你大姑一家喊上。”
  “好。”
  第78章 工农兵大学
  两天后, 一大早王红芬、韩铁柱和珍珍三人赶往村上,车上是准备好的半成品菜。
  荤菜都是烧好装在大盆里,这么冷的天气也坏不了,
  包子包了满满一大篓子,
  早上方卫东送了牛车过来就走了,由韩铁柱。
  半路上遇见了大姑一家。
  “大姑你怎么不骑车啊。”珍珍见大姑牵着表妹走在路上, 手里提了些东西。
  “走走就到了, 骑车可冷。”
  牛车上还有位置, 大姑抱着孩子上了牛车。
  “妮妮, 快叫舅爷舅奶还有姑姑。”
  妮妮轻声喊了几人。
  珍珍见她拘束,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大白兔奶糖给她。
  “谢谢姑姑。”
  “怎么就你一人,他们呢?”
  “都要上班, 我就没让他们来。”
  大姑家的表哥们工作都挺好的, 二表哥和三表哥的孩子还小,大表嫂也只生了妮妮一个。
  珍珍见这个表妹是整个老韩家族长的最漂亮的,非常喜欢,
  又掏出了一个小面包给她:“妮妮, 吃这个。”
  妮妮见自己奶奶没反对,接了过来。
  大姑伸手揭开牛车上木盆还有搪瓷盆上盖的棉布。
  “我就说刚上车就闻到肉味, 怎么做的这么实诚。”搪瓷盆里是满满的红烧猪肉, 另外一盆是红烧鸡。
  “那也太实在了啊, 你看全是肉。”说着她又掀开篓子上的布:“这包子也是肉的吧。”
  “我这不是怕着急忙慌的来不及嘛, 先把工作做在前头, 今天去了加点菜一炖就好多省事。”
  “我想着咱老韩家这么多年也没正儿八经地办回喜事, 小四前年结婚也没大办, 结的啥新式婚礼, 我这心里就不得劲, 趁这机会都是实在亲戚,我不得让你们吃实在喽!”
  珍珍三哥结婚是在同事见证了下互相宣了誓,散了点喜糖,领了结婚证就结婚了,没有正儿八经的请客。
  到了新建村韩铁柱家,小姑把孙女丢给珍珍,自己跟着忙活着搬起牛车上的菜盆。
  “嫂子,你娘家那边来人不。”
  “我稍了口信,估计是我兄弟家小八过来。”
  “小八是招赘的吧。”
  “是啊,孩子都生了三个了。”
  珍珍牵着妮妮的手回了韩铁柱他们的东屋,自己那屋的装修稍微好一些,就不想被亲戚看到。
  韩铁柱这屋里有个装了面镜子的大立柜,床头柜,蓝底碎花窗帘,还有一个一米五高的小柜子,里面放了些零食。
  柜子上盖了块白色的蕾丝布,上面放着塑料花瓶和塑料花。
  她很快生起了炉子,屋里温度暖和起来。
  妮妮应该不算饿,珍珍烧了点热水,给她冲了杯甜甜的橙汁。
  “谢谢姑姑。”妮妮奶呼呼地道谢。
  珍珍越看她越喜欢,恨不得带回家去。
  自己家那十几个亲侄子侄女,没一个是坐得住的。
  她偶尔听见王红芬和韩铁柱在家唠嗑的时候说,这妮妮的父母,也就是大姑的大儿子和大儿媳,那是三天两头的吵架闹离婚,
  虽说一直也没离成,就这么将就过着,
  妮妮估计是受家庭影响,
  养成了这副胆小的性子,
  韩铁梅在厨房帮忙烧火,准备烧点水灌倒热水瓶里,等会来客的时候好冲茶叶。
  她还是头一回过来,环顾四周后对王红芬讲:“二嫂,整个新建村还是你家收拾的最好,我那几个侄子也是个顶个的出息。”她这会是真心的。
  你看这厨房,墙面灶台还有地上,全是光滑的水泥抹的,
  几个侄子全部都是新房子,各个成家立业了,还都有工作。
  她是真心的佩服二哥和二嫂。
  王红芬抿嘴压抑住嘴角的笑:“我家也就是运气好了那么一点,你家也不差啊。”
  她在心中得意,自家运气可不止好一点,自家是有仙女投胎的人家。
  听到二嫂夸赞自家,韩铁梅嘴角一丝苦笑没说话,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有些事就不要说了让人笑话了。
  70年建国、建设兄弟俩顺利高中毕业,
  只不过这时候没有大学可上,
  工作又难找,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兄弟俩双双打包回了农村务农。
  72年,大队长家的孩子去上工农兵大学了,
  珍珍这才想起来,
  有工农兵大学这回事,
  便记在了心上,
  如果建国建设他们等到77年才开始上大学,上完大学都30左右了,
  他俩本来学习就一般,到时候他们能不能考得上都不一定,
  还是上工农兵大学的好。
  等了差不多一年,终于从方卫东那打听到,新建村菜园队今年有一个工农兵大学生名额。
  珍珍立马动了心思。
  “娘,二哥的村上现在可以推荐上大学了。”
  “嗯?”王红芬疑惑:“不是说现在没有大学了吗?”
  “这个大学不用考试,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去看,要看成分的。咱家可以让建国去上啊,好歹是大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