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穿越重生 > 六零年代好日子 > 六零年代好日子 第111节
  “好好好!”王红芬拍拍她闺女的手,老啦,现在吃东西都没啥滋味了,也没啥胃口:“工作忙不。”
  “还好,不算忙。”
  王红芬有些浑浊的眼睛看着闺女:“珍珍啊,找到对象了没。”
  “没有。”
  王红芬抹着眼泪哭起来:“我和你爹死了以后你怎么办啊!也没个知心人,家里多冷清啊!”
  珍珍叹气,没办法,但凡见次面,王红芬就催婚一次。
  “我一个人真的挺好的。”唉!怎么就没人相信呢。
  “你几个哥哥家的孩子有没有喜欢的,你过继一个在身边啊。”
  “那倒不用。对了,大哥她们退休了吗?”珍珍忙岔开话题。
  “你大哥大嫂退休了,现在也住在村上,立平的工作在深州,工作忙难得回来,立安嫁人了也没空回,喜儿你知道的,毕业就结婚了。你大哥家就乐乐还在上学。”
  “那我二哥家呢?”
  “你二哥家还不就那样,建国还在当司机,建设在市里工作。你爹把工作给你二哥,你大哥气得不行,说我偏心你二哥家。”
  珍珍经常和喜儿宝珠珍珍通信,知道她们两家的情况。
  自己的三哥跟着三嫂回城后,难得回来一次,现在公共交通不大发达,路况也不好,他家又有四个孩子,来回确实不方便。
  四哥家就在市里,倒是经常回来。
  珍珍回来的第二天,就发现家里来了好多孩子。
  有建国建设家的,还有立平家的。
  “珊瑚姐,你怎么也过来了?”珍珍舅舅家的小八姐带着两个孩子过来了。
  “你妈说你也不结婚,就想给你过继个孩子,这不,我把我家两个带过来给你瞅瞅。”
  珍珍还以为她妈就是口头说说,没想到是先斩后奏,早就通知了各家,怪不得家里一大早上就来了好几个孩子。
  她瞧着珊瑚表姐老了好些:“八姐,你可千万别生了。”她生了四个闺女,最大的也已经结婚了。
  “不生不生了,现在计划生育紧,生了要交好几百块钱罚款。”她把手边的两个孩子往珍珍跟前推,一个大概十三岁了,还有一个六七岁的年纪。
  “燕燕,小雀儿,快喊小姨。”
  珍珍见珊瑚表姐家的两个孩子晒的乌漆嘛黑的,身子骨倒是健壮:“八姐,你舍得吗?”
  “嗨!又不是以后见不到了,再说跟着我们有什么出息啊!”珊瑚可是听自己爸说了,珍珍人家可是在首都当大学老师的,可比她一个海边刨食的有钱多了。
  珍珍笑着问两个孩子:“你们愿意跟小姨去北京吗?”
  燕燕惊喜地连连点头:“我愿意。”她妈说小姨想养个孩子,可惜家里只有雀儿最小有六岁,就怕珍珍小姨嫌弃雀儿大了记事了,不要她。
  至于自己,纯属过来玩的,小姨也会带自己去北京吗?
  自己都这么大了,改口叫小姨妈妈似乎有些叫不出口。
  雀儿其实懵懵懂懂的,她见姐姐点头,于是也点头跟着学:“我和姐姐一样。”
  “八姐,反正我要在家待上两个月,过了暑假才回北京,不着急,孩子要么你放在这边,我帮你看两个月的。”
  “哎哎!好好!”珊瑚忙答应,这有什么不好的。
  喜儿也上门了:“小姑。”
  珍珍笑道:“你也是听到我娘说什么过继才来的吗?”
  喜儿苦涩地说:“我这也没办法。文文她爸三代单传,我婆婆说要是不生个男孩就要我们离婚。”
  “那你怎么想的。”
  “你养文文吧!”她把手里的孩子往珍珍怀里送去:“你给她改姓,以后就是你的孩子了,反正她还没上户口。”
  文文才四虚岁,到了珍珍怀里也不哭。
  “行啊!”珍珍痛快答应。
  喜儿却掉下泪来。
  等大人都走后,家里留了一地的孩子。
  王红芬有些搞不懂了:“闺女啊,这些你都要?”
  “只要送来都要!不是你怕以后没人养我吗?”又不是养不起,再说养一个是养,十个也是养,她无所谓,他们自己父母舍得就行。
  “这、我也没让你养这么多啊!”负担也太大了。
  最终她带着五个孩子回了北京。
  分别是建国和建设家的两个,还有珊瑚家两个,喜儿家一个。
  也没让他们改口,以前喊啥现在还是啥,
  至于姓啥更无所谓,所以也没改各自的名字。
  不过把他们的户口都迁了过来,
  现在上学是有户口要求的,没有本地户口还要交借读费。
  她对孩子们的要求很简单,可以学习不好,但要好好做人,不允许有偷鸡摸狗坑蒙拐骗等种种不良嗜好,
  好在孩子们基因都不错,人都挺正直的,
  除了喜儿家的孩子比较小孩不记事以外,其他的孩子都大了,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
  知道自己只是养在亲戚家的孩子,做事都有分寸。
  1989年初,北京的三个商品房小区上市,东直门外十字坡,售价1900一平,
  永定门外西罗园1700,广安门外红莲里1600。
  珍珍挑大的买,一套十几万,她各买了一套。
  房子卖的非常好,一个上午全部卖光。
  这时候的钱是很值钱的,普通人的月收入不过是百十块钱,
  要攒出十多万的房钱来几乎不可能。
  珍珍感慨任何时候都不缺有钱人。
  四合院她不准备在买了,现有的房子她找人装修了请人做管家帮她租了出去。
  帮她收收租。
  进入九十年代后,商品房越来越多,珍珍挑着好地段的买,直到把手里的现金都用光,
  商品房她买了二十多套。
  韩铁柱和王红芬在后来被珍珍接到了北京,这边医疗资源是最好的,
  两人活到了快100岁才去世。
  珍珍一直在大学里教书教到退休,
  等那几个孩子长大,各给了他们一套四合院。
  死前立了遗嘱,其余的财产捐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完,下本是《我的铜钱通现代》
  第80章 番外
  “妈, 你和爸跟我回北京住吧,顺便帮你们检查一下身体。”
  珍珍考虑到回北京后要修整房子,迁孩子们的户口啥的, 只在家住了一个月,就准备回北京了。
  走之前她劝说韩铁柱和王红芬随她一起去北京。
  “不去不去。”王红芬连连摇头拒绝,哪里都没有家里好, 她哪儿也不去。
  韩铁柱走路膝盖疼, 已经要拄着拐棍走路了, 他也直说不去。
  韩铁柱和王红芬两人还是传统的老思想, 身边有儿子有孙子,
  跟着闺女像什么话,
  以后闺女找对象, 这不是被亲家笑话嫌弃吗?
  亲家肯定认为老韩家没腔气没规矩。
  还有看病?看什么病!半截子入土的人了,
  这多出的日子全是好日子,立刻死了都没遗憾。
  珍珍没办法,带他们去了市里医院做了□□检,
  好在检查的结果还不错, 就是有点基础的老年病,小心保养点就行, 按道理两人还不到八十, 身体应该还硬朗,
  可惜两人年轻时候吃了不少苦, 底子就差, 估计活到90会有些难。
  珍珍去到她大哥家, 大哥家里就老两口在。
  “大哥大嫂, 我准备回北京了。”
  秦桂香给她倒茶。
  立平立安两兄妹部队复原后在深圳工作, 他俩的孩子都带在身边,
  喜儿在市里工作,现在怀了二胎,要是留下文文,工作就得开除,实在是没办法留下。
  “唉!要我说啊,我还是生少了,才三个!”
  “三个还少吗?”珍珍是打算一个孩子都不生的,男朋友的话有机会找一个,没顺眼的就算了。
  “之前在煤矿上时候,就想着生了没人带,实际上别人家生五六七个的也拉拔大了。”要是多生两个儿子就好了,这会身边也是儿孙绕膝了。
  珍珍微笑着不置可否,老家这边超生成风,好似不让他们生就是害他们的一样,非得找各种法子生,
  头胎是闺女的要生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