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 第211章
  于是,闹的满京城不得安宁,正朝外扩散的女子罢课,以这样的形式结束了。只要愿意,就去考!当然了,要留的继续留,但是书院的先生就需得重新考录。
  可事情到这里就消停了吗?
  没有!吴广知如何能咽的下这口气?她也发文章,谈礼义廉耻,谈风俗风化,文章递过去,顾玉娘接的。
  吴广知看着这个昔日的学生:“怎么?不能发?”
  顾玉娘沉吟了一瞬,没急着言语。
  吴广知哼笑了一声,“或许,你需要去问问林伯爷的意思?”
  顾玉娘叹了一声,“先生,您何须这么说话呢?我为官,自有我的立场。此文,可发!您也太小看我们了,在最初,林叔珩就说过,这是观念的转变,需得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于更久,才能被更多的人支持。
  因此,一定会充斥着各种声音。有反驳的,那就得叫人家说话。参与的人多了,发现的问题多了,才能探讨的去解决问题。捂着别人的嘴,问题并不会因此而变少。学生当时听这个话,深以为然!
  拿到您的文章,看的仔细了一些。您所顾虑的,很有道理!这对男女同学共读,学堂内的规矩制定有帮助……我认为很好!在学堂合并之时,只听赞同的声音是非常可怕的。多从反对的声音中找寻问题,探索解决办法,这对更好的合并大有裨益。”
  她言语温和,对着吴广知行了一礼,“先生,文章于报端,您回去等着便是了。”
  吴广知上下打量了顾玉娘一眼,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
  秘书丞问顾玉娘,“大人,真刊吗?”
  “刊!”
  其实桐桐更关注的事,这件事具体谁来操作。
  隔了一天,罗君如过来了,“赵阁老提了一个人。”
  谁?
  “柳庄柳大人。”
  柳庄?柳庄?
  “兵部尚书许元嘉的原配夫人柳庄?”
  没错!就是她。
  “她不是任知府吗?怎么回京来书院?”
  罗君如就说,“听吏部的同僚说,柳大人一年前就递过折子,因身体缘故,请致仕。”
  身体原因?
  “柳大人本是中原人,后来去南边为官,常起疹子,时好时坏,医官说是水土所致。”
  桐桐点头,“赵大人向来稳妥,他这次给予的支持最大。而且,观柳大人行事,颇有磊落之风,应该是个合适的人选。”
  罗君如觉得林叔珩消息闭塞:“柳大人跟常阁老不合,当年两人闹的极其不愉快。这些年柳大人在任上不得上升,跟常阁老有直接的关系。”
  不合?
  “嗯!当年各地的官学中还有一些致仕的老儒,老儒给女学生授课……可人跟人不一样,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十四岁的姑娘爱慕上老先生了,写给老先生的诗不小心被人给发现了,且闹的人尽皆知。当时柳大人认为,此为个人行为,人与人不同,总有一些个例。此事妥善处理,学堂严肃规矩,虽说以后避免不了类似的,但绝不会造成更坏的影响。因为不是每个小姑娘都喜欢老男人……”
  是这个道理!然后呢?
  “但当时,常大人反对!她认为哪怕是个例,也会影响女子的声誉,进而导致女官的声誉受到影响。因此,她主张彻底杜绝这种情况。女子由女子来教养,这是不会出错的。”
  桐桐皱眉,“常大人主张一刀切。”
  对!就是一刀切,“再之后,柳大人争取过,认为这太绝对了。刚巧,那时候就出了一个很不好的事……”说着,她有些赧然,好似不好启齿。
  桐桐秒懂,“女先生对女学生……”
  对!就是那个意思,“……那女学生的母亲发现了异样,其实两人还没什么。女先生也只是发乎于情止乎于礼,而那女学生还没开窍,根本不懂……这件事闹到了柳大人那里。柳大人认为此事不宜闹大,将那女先生辞退,且永不许她做先生……
  但常阁老却认为,此当以儆效尤。她上折子说这位女先生妄为人师,品格低贱……甚至于将这女先生的肖像连同被辞退的消息刊登上报纸,导致了那位女先生悬梁而亡。”
  自此,两人因理念的不同,分道扬镳,彼此为敌。
  “本来两人官职差不多,但常阁老二生未婚,柳大人却成婚生子,而后又和离,这才致使柳大人处处低了常阁老二头。”罗君如说着,就又小小声的道,“你是不是也不知道,许元嘉许尚书现在的这位夫人,也是常阁老的学生。”
  啊?
  罗君如一咧嘴:“真的!听说常阁老为此跟这个学生断绝了关系,但确实是她的学生嫁给了她政敌的前夫!”
  桐桐啧啧啧的:“照你这么说,这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呀!”她嘿笑了一声,“这一拨,我站柳庄柳大人。”
  罗君如小声道:“我也站柳大人。”
  桐桐端起茶杯跟她碰了一下:喝茶!喝茶!
  罗君如心领神会:看戏!看戏!
  第189章 万里扶摇(88)三更
  四爷回京的日期,只桐桐知道,压根就没告知金镇北。
  知道要回来,桐桐就早早的出门,去通州的码头接他。
  往常出门多是身穿袍子,为的是行动方便的。今儿嘛,选了青衫长裙,又戴了遮阳的围帽,好好的打扮了打扮才出门的。
  走的时候林伯琼还没去衙门呢,黄氏也没过来。姑婆在灶上,只丑妮愣了一下,“伯爷今儿真好看。”
  是吧?我也觉得我今儿真好看。
  将围帽撩起来,对着镜子再照了照,又抓了眉笔将眉毛描了描,这么一笑,有两分狐狸样儿了。
  穿戴妥当了,拎着裙摆就往出跑。
  身后的丑妮也对着镜子照了照,不懂为什么一个人能有两张脸。
  船到码头的时候正是晌午的时分,天也正热。码头从南到北,有漕运衙门的客船。官员包船来往,这在现在已经杜绝了。朝廷能支付的部分只有客船船票的部分。
  四爷就是坐的这种船,小小的船舱,逼仄的环境。只要天气好,他多是在甲板上的。而今这船可容纳的人不少,从南到北,一船二三百的乘客呢。
  人多,接的人也多。桐桐站在阴凉的地方,看着清瘦的四爷从舷梯上下来。
  四爷也早看见她了,哪怕戴着围帽,也一眼就认出来了。
  桐桐将围帽扒拉开一点,朝他招手。
  四爷跟其他同僚道别,“诸位,你们先回吧。”
  他们也只看到一妙龄女子站在不远处,脸半遮挡着,扫了一眼,没看太清楚。金家又没有什么女眷,那这能是谁呢?
  这个打趣一声,那个打趣一下,转瞬都走了。
  四爷才朝这边走过来,桐桐欢快的跑过去拉他的手,“走!定了包间定了饭,先洗漱用饭,过了正午最热的时候再回去也不晚。”
  行!走!
  他攥着桐桐的手,两人往酒楼去了。
  也才下船的一家人,一个年轻的姑娘抱着母亲的手臂,“您看!京城的风气就是更好,年轻男女这么着……并无多少人侧目。”
  柳庄看了那两人离去的方向,“那不就是船上见过的金大人?”
  是!您不是说那是金阁老家的公子吗?
  “未曾听闻金家办过喜事。”
  “那就是未婚妻或是心仪的女子。”柳旭就道,“京城之前闹了那么大的动静,我就想着,早该回京城了。京城什么样的人物都有,我是仰慕久矣。”
  柳庄看了身边的儿子,却见他满头是汗的跑来,“娘,先去客栈吧!那马车晒了半晌,里面像个蒸笼。”
  行!那就走吧。
  柳庄指了指:“跟着那两人,那边必是好的!”那姑娘一定是精挑细选过的。
  这三口子进来的时候桐桐正看着店家做的冰乳酪好吃,“给我们来两碗,要放西瓜进去,再给我们一盘冰好的樱桃……饭食就不要热汤的,绿豆汤要一罐,不放糖……”
  好的!
  桐桐说完,就往上面跑。
  站在下面能看见她圆润的下颌和饱满的嘴唇。上面遮挡着,瞧不清楚。只是觉得这姑娘的声音脆生生,甜腻腻的,怪好听的。
  柳旭也跟老板说,“照着那个姑娘要的,也给我们要一份。”京城的人,必是知道怎么吃好吃。
  行!等着。
  桐桐朝下看了一眼边收回了视线,去包间去了。
  四爷简单的洗了洗,换了汗湿的衣衫。湿头发也束起来,一会子就干了。在外面没法说要紧的话,也只说着一路的见闻。
  他去各地看军械坊,自然不只看那些,各个方面都要看看的。
  比如江南的织造、沿海的海贸、船舶的制造,等等等等,一时半会的,说不完。
  吃着饭,说着话,等暑热退了,这才准备回京。
  下楼的时候那一家三口已经不见了,该是已经启程了。此时从码头出发,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城就不错了。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