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哦。”闻言,郑千玉后退了一步,林静松看到了他的脸。他今天看上去精神和脸色都好了一些。
  郑千玉很少真正看向镜头,他的目光往往平视着前方,像在平静地寻找着什么,眨眼也是慢慢的。
  “很好看。”林静松道。
  郑千玉听到这句话很高兴,他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笑容。他伸手整理了一下外套的衣领,道:
  “谢谢。”
  “其实这些都是几年前的衣服了,我很久没穿。”郑千玉心情好了一些,和这位好心人多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
  林静松当然知道,郑千玉把他删除之后,他也看不到他的朋友圈了。手机里那几年留下郑千玉的照片不算多,因为大都存在郑千玉的手机里。林静松把手机里郑千玉的照片都隐藏了,但解锁翻出来看了多少次,他自己也不愿去数。
  最生闷气的时候,上午起床删掉了一张,中午又从最近删除找出来恢复。
  郑千玉的手机震动,他定的日程提醒响了。他走上前凑到镜头前,脸靠得很近,声音也近,对林静松道:“我要出门了,今天谢谢你。”
  “再见。”他在镜头前朝林静松摆摆手,随后挂断了连线。
  林静松坐在沙发上,他和郑千玉有十几个小时的时差。现在是冬令时,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客厅里只开了一盏落地灯,隐隐照出轮廓。
  他打包了一些家具,装在纸箱里,靠墙放着。突如其来的变动没有太扰乱林静松的生活,尽管心绪难平,睡眠更为困难,林静松几乎没有什么思考就做下决定。
  这决定使他在几天内变得异常繁忙,公司高层一天内找他谈了三次,都没有动摇林静松半分。
  当他一个人在独居的公寓整理这两年来的生活痕迹,也没有去考虑过这样的决定会迎来什么后果。
  不过林静松出现在办公室的最后一段时间,他仍旧敬业负责,为bye进行功能的升级更新。
  -
  “你用了这个app?感觉怎么样?”
  李想的声音带着一些惊喜,仿佛郑千玉愿意尝试他推荐的东西,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事。
  他是视障协会的负责人。李想对待郑千玉永远是温柔而关怀的。说实话,这是在郑千玉失明之后认识的所有人里,最让他无所适从的那一类。
  当然,郑千玉也并没有表现出来。
  “我用了两次连线,挺顺利的。”
  “对吧。”李想的声音带着笑意,“这个软件的公司很有名,我去年还去他们工作室参观过。”
  “他们工作室在哪里?”郑千玉确实有些好奇。
  “在洛杉矶,他们当时正在谈收购,差点要搬进硅谷。后来听说谈判失败了,我还有些担心。
  “再后来嘛……bye在国内上线,本地化阶段还联系了我做了一些协助,我很高兴。”
  李想的语气变得有些不好意思,“哈哈,我没有在邀功哦。”
  “挺好的。”郑千玉真心觉得李想是个阳光、善良的人,“为什么不能邀功?你帮了我这么多。”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千玉。”李想的语气变得不好意思起来,他转移了话题,“对了,你今天穿的是新衣服?”
  “是以前买的,合适吗?”
  郑千玉稍稍抬起手,还是有一点不确定。
  “合适,第一次看你这么穿……很好看。”李想摸摸脑袋,“你应该多出门走走的。”
  郑千玉出门的时候非常少,李想想多约他出来,但目前只有互助会是一个比较恰当的理由。
  他今天来接郑千玉,就是要去一个盲人就业的互助会。
  “合适就好。”郑千玉松了口气,同时在心里感谢连线的那个志愿者有不错的品味。
  林静松打了个喷嚏。他在书房开一个临时的线上会议,对齐bye的新功能。
  “视障用户可以申请添加志愿者,志愿者不能添加用户。”他们讨论着,对新的好友功能有不同的意见。
  “志愿者没有添加好友的选项会不会降低他们的使用意愿?”
  “其实对于志愿者来说,他们并不是在‘使用’bye,只有连线功能是有意义的,这不是一个交友app……”
  “是否添加好友的主动权应该交给视障用户。”
  林静松是主程序,bye的底层代码都是他一手搭建。以前他只从程序角度判断一个功能好不好做,如何整合去实现研发需求。今天的会议上他罕见地展现了人文的一面,为这个新的好友功能投下一次赞成票。
  因为软件的特殊性,设计师们讨论了许久,决定添加好友的入口只放在视障用户端,视障用户可以添加连线过的志愿者,志愿者也有权决定是否接受用户的添加申请,建立稳定的帮助关系。
  这些对林静松来说都是后话了,他只负责程序上的实现,极少干预决策。他的意见并非不重要,而是林静松从不在工作中展现情绪和个人倾向。
  当他说“可以”时,是因为此事在代码的世界里可行,当他说“不行”时,是因为逻辑上会引发重大冲突,于是他会提供一个planb,以正确的逻辑维护编码世界的纯净。
  从没有人怀疑过林静松有私心。他是工作室里最稳定的存在,当他提出离职时,上司提前结束了度假,第二天就出现在会议室中,倾听林静松离开的理由。
  林静松不过多谈自己的私事,只说他要回国。上司见他没有说明理由的意思,也递出自己从休假地回到公司路上想出的planb:保留职位,远程办公。
  上司的态度很诚恳,林静松坐在他的对面,思索了几秒,仿佛脑内的程序也在计算,这样的工作方式会不会和他心里优先级更高的事情产生冲突。
  那件事太重要,太复杂,林静松最后说,他需要考虑一下。
  无懈可击的工作能力让林静松成为一个值得挽留也值得让步的人。这件事大概不会因为林静松在工作中对bye添加了一项私人的调整而改变:
  一个星期前,林静松接到志愿者连线的当晚,他在后台修改了某个用户账号的权限。
  从此,这位用户每次发起连线,林静松的手机都会因此响起。
  第3章
  郑千玉在互助会坐了两个多小时。
  他不知道会场具体是长什么样的,应该是挺大的。李想领着他走下台阶,坐在过道旁的一个座位上。
  期间有人在台上试话筒,时不时有人经过郑千玉的座位,还听见有人在介绍,然后郑千玉就莫名其妙地和某个陌生人握了握手。
  “小伙子长得真漂亮啊!”
  有人对他感叹。
  郑千玉把手收了回去。他以前是个口齿伶俐的人,现在对一切都没了兴趣也没了力气一样,含糊地结束了对话。
  他坐回位置上,郑千玉的旁边应该也坐着和他一样处境的人。大家都很沉默,开场了之后捧场地鼓掌。
  主持人先是在台上介绍了政府和企业投资的几个助残项目和就业培训班,代表人上去剪彩。
  然后是课程介绍,有些煽情的音乐响起,老师开始介绍盲人按摩。
  郑千玉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去给别人按摩,他的力气并不大。这让他想起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前男友约会迟到,他发起脾气来打了男友一下肩膀,过了一会儿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太用力,想凑回去卖乖,发现前男友根本没发现自己打了他。
  几年后在这里回忆起这件小事让郑千玉感觉有些荒诞。事实上,自从郑千玉瞎了眼之后,认识的每个人在他的脑海中都面目模糊,而前男友是他最后一个还记得长相的人。
  那不仅仅是因为他长得很不错。
  郑千玉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盲人按摩的课程介绍结束之后,还介绍了一些客服、有声书录制以及音频工程的盲人就业项目。有些是郑千玉第一次听说,于是他录了音,准备回去再多了解一下。
  最后是几个盲人上台献唱的节目,大家在台下帮他们拍起节奏。郑千玉的节奏感稀薄,怕显得突兀,于是拍得很轻。
  两个多小时的互助会在掌声中结束。郑千玉很久没有参加人这么多的活动,这让他感觉有些疲倦。
  李想今天叫他结束之后一起吃饭,他之前答应了。在退场的时候,李想特地过来,把郑千玉领到后台休息室,告诉他要稍等一会儿,他送完那些领导就回来。
  郑千玉点了点头,一个人在休息室玩起了手机。
  盲人是可以玩手机的,更别说郑千玉这种多年的冲浪高手。配合旁听功能,他用起手机不比正常人慢多少。
  bye给他推送了一条私信,是一份用户调查问卷。
  郑千玉点进去听了一下,问卷主要是对bye功能的满意度调查,打分制,在屏幕上点一下是极其不满意,点五下是极其满意。
  在“对‘连线’功能的满意度,您的评价为:”这一项中,郑千玉顿了顿,随后点了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