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近巴黎城时,她碰巧碰上了黛玉前往圣彼得堡的队伍,但奇怪的是,她在这队伍找不到自己的妹妹。
特蕾莎也不声张,知道黛玉有可能也出现了意外,并推测巴黎城可能发生了事情,黛玉是不能离开巴黎,就和她自己一样。
于是特蕾莎心中也有了计划。
每个伯爵都有自己养的军营,虽然规模比不上法兰西王室,但用于偷袭还是足够了,因此特蕾莎才命人去偷袭,偷袭比她想象得要顺利许多。
因为她只需威胁各个军营的首领将军,拿出公主的威风,便拿下了巴黎军营的控制权。
在上回和拿破仑之间的斗争中,她知道牢牢抓住兵权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她也听到了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便知道今夜的巴黎风暴中心就在会议大厦。
于是解决完巴黎军营的事情后,特蕾莎立刻赶往会议大厦,就在外头把西哀士的话都听了去。
黛玉远远就瞧见了特蕾莎,两姐妹顾不上久别重逢的喜悦,都不约而同转向西哀士。
此时此刻西哀士面如死灰,他意识军营的权力恐怕已经不在自己的手上,因为特蕾莎能从巴黎城外进来,说明在城门的军营已经不再听她的指挥。
会议大厦一片寂静。
“把他带下去,送上断头台。”特蕾莎命人带下西哀士,“如果有人也和他有一样的心思,预谋推翻国王,那么断头台就是他的归属。”
特蕾莎已经从军营知道西哀士想推翻国王的心思,最让她不能忍受的是,他竟然敢命令军营准备给国王收尸。
听见特蕾莎的话,西哀士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哆哆嗦嗦朝黛玉望去,嘴巴微张,试图想向黛玉求情。
黛玉没有理睬他,她知道特蕾莎就是要杀鸡儆猴,如果不处理这个两院的元老,她日后也无法服众。
西哀士就这样被拖了出去。
贵族和教士们都有些心惊肉跳,就连西哀士这样的大臣们都能处理,他们这些小喽啰更不用说。
第三等级的代表们倒是出现快意恩仇的表情,他们就是需要这种快刀斩乱麻的人,之前就是因为路易十六的优柔寡断,才导致议案的失败和革命的爆发。
“拿破仑在哪里?”回答特蕾莎的话是不远处的枪声,枪声离他们有点远,但大多数都听见了,从枪声的方向来看,是卢森堡宫的方向。
有人打响了巴黎的第一枪。
黛玉心中感到莫名的心慌,她觉得这枪声似乎和国王有关联。
就在众人在猜测是谁打响了枪声,又是谁中弹时,已经有人前来汇报:“国王中弹,急需抢救!”
特蕾莎听见自己的父亲中弹昏迷,只觉得天旋地转,然后眼睛一黑,瘫倒在旁边的黛玉的怀中。
比起特蕾莎,黛玉显得冷静许多,她立刻命人教来巴黎的医生,加快速度前往卢森堡,随后询问王后是否安然无恙。
幸运的是,王后只是受到了皮外伤,最后黛玉问起开枪的人是谁。
那人犹豫了一下,回答说:“那个开枪的人十分狡猾,在国王的房间对面进行开枪,在我们找到开枪的地点时,人已经离开了。”
黛玉皱眉,既然这人敢枪杀国王,那么保不齐明日自己和特蕾莎也葬身在他的枪下。
国王中弹昏迷不醒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巴黎城,教士虽然不满意路易十六,但在心里还是敬仰路易十六,因为国王便是至高无上的象征,伟大的法兰西王室是他们教会密不可分割的部分。
贵族们对国王中弹的消息倒是十分淡漠,他们本就想取国王的性命,只是没想到已经有人替他们做了这件事情。
虽然国王中弹,生命垂危,但是三级会议还没有结束,也不能轻易这样糊里糊涂的结束。
于是黛玉只得强忍心下的担忧,命人把特蕾莎带到房间休息,自己则强撑着把这三级会议进行下去。
“按照会议的流程,是否通过提案的请投票表决。”黛玉向众人道。
国王中弹的这个插曲给三级会议带来巨大的冲击,尤其是本来有些绝望的贵族代表,此刻又充满了信心,因此他们果断反对议案。
而教士们本就对国王抱有同情心,在他们眼中,国王是优柔寡断了一点,但也不至于到中弹的地步。而且,教会的资金来源于银行,现在公主手中正握住法兰西银行的控制权,他们可不敢冒险。
再加上又不少第一等级的教士也偏向第三等级,因此第一等级内部的投票以微弱的优势通过议案。
最后的结果是第一等级和第三等级以微弱的优势通过议案,贵族代表的脸色又变得阴晴不定,难以琢磨。
会议结束,黛玉意识到这个国家的皇冠和权杖都在自己的手上,那也就意味着,在国王昏迷这期间,她要当起一国之君的责任。
……
杜伊勒里宫,贵族们已经开始商议下一个继任者,比起教士们认为继任者应该是法兰西王储夏尔,他们更愿意从自己人中选出。
当然对他们来说,夏尔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比起另外两个没不少搞事的公主,夏尔似乎更容易被他们拿捏。
没有人在乎国王的死活,除了国王的家人。
黛玉和特蕾莎在国王的房间外,看着医生和仆人们不停地进出,王后早已被那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得六神无主,黛玉几乎两天没有睡觉,此刻她心里虽然很担心国王,也撑不住要睡去,要不然整个永竹园就翻了天,所以独留特蕾莎在看着国王。
黛玉回到自己的房间,她实在是太累了,几乎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她醒来时,发现眼前仍是熟悉的床账,她动了动身子,旁边的人终于发现黛玉醒来。
“姑娘终于醒了。”紫鹃哭着上前握住黛玉的手,“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姑娘一定会醒来。”
紫鹃忙推醒还在一旁坐着埋头睡觉的雪雁,叫她赶紧去通知老太太。
见黛玉要起身,紫鹃忙扶她,拿了个软枕给黛玉靠着,晴雯忙进来给黛玉送水。
“你为什么在这里?”黛玉搬入永竹园时,只带上了雪雁,并没有带上紫鹃。
紫鹃眼神有些躲闪,没有回答。
第104章
见紫鹃这副样子,黛玉心中有些难过,紫鹃到底是贾府里的人,心中的天平总是无意偏向贾府的。
“是老太太不放心姑娘,让我来照顾姑娘。”紫鹃回答。
黛玉很明显知道这不是实话,于是不理睬紫鹃,让晴雯给她倒上茶来。
紫鹃哪有从黛玉身上受过这样的委屈,忙解释:“是……是宝二爷听说姑娘昏迷不醒两日,也着了魔一般,行为痴狂,好不容易找来个名医才治好的,老太太怕宝二爷看见奴婢,又勾起旧疾,才打发奴婢去照顾姑娘,也算是尽了这几年的主仆情分。”
原来是宝玉,黛玉知道自从皇上有宣她下西洋的心思后,宝玉就如同惊弓之鸟一般,生怕她有朝一日离开自己,因此宝玉常常上门来拜访黛玉。
黛玉问紫鹃,她想知道在她昏迷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紫鹃擦了擦脸上的泪痕,长话短说:“姑娘自从昨日就昏睡不醒,奴婢担心急了,不仅惊动了老太太,鸿胪寺那边的人也找来不少名医来看,最后还是皇上下令,找来全紫禁城医术最高明的太医,只是都不见效。”
黛玉点头,表示自己知晓。只是她看见晴雯神情古怪,欲要张口却不敢张口,她心中正暗道奇怪时,雪雁已经跑进来,说:“老太太来了。”
此时众人簇拥着贾母,往黛玉的床边来。
一见黛玉醒了,贾母搂着黛玉哭道:“我的玉儿,你终于醒了,如果你有什么万一,我到下面怎么和你父亲交代。”
“让老太太担心了,我还好好的。”黛玉宽慰道。
一旁的王熙凤也忙拿起手帕抹起眼泪来,又哭又笑:“林妹妹醒来,老太太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又哭起来。”
“好,好。”贾母终于放开黛玉,“玉儿醒来就好。”一时被王熙凤慢慢劝住了。
众人交谈一阵子,贾母细细盘问雪雁和晴雯有关黛玉的日常起居。王熙凤没有忘记今日的来意,对黛玉道:“林妹妹在外面到底还是比不上咱们府内,倒不如让妹妹再搬回去,也好让老太太放宽心。”
果然贾府的人还是想让她搬回去,黛玉好不容易借皇上的手搬出贾府,她不可能再回去,但她也不好明着拒绝王熙凤的邀请,因为这是老太太的意思,当众拒绝只会让贾母下不了台。
“多谢凤姐姐的关心。”黛玉仰头对王熙凤道,“只是我身子现在还虚弱,恐怕过几日才能走动。”
王熙凤笑道:“这不妨事,只要妹妹回来就好了,我回去就命人把房间收拾好,就等林妹妹过来。”
贾母又吩咐雪雁和晴雯几句话,最后还是让紫鹃也留下来照顾黛玉。
送走贾府众人后,永竹园总算是清静下来,黛玉命紫鹃去隔壁的小房间收拾收拾,让晴雯在门口盯着,独留了雪雁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