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外,还有一些公关部的人才们所传授的一些谈判小技巧。
好在柳乘荫有【终极解密】这个能力在,只是消耗了些当日的“上传份额”就将这些谈判要用的信息全部掌握,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否则,这没多东西他花一周时间都未必能记住个大概,更别说用在谈判上了。
不过,虽然掌握这些东西没话费太多时间,但柳乘荫为了这次谈判还是做了很多其他准备工作的,用了他不少精力。
最后一切准备就绪。
柳乘荫乘坐飞机飞往岛国。
飞机降落时,柳乘荫看着越来越接近的地面,眼中充满了对挑战的期待和兴奋。
然而….
镜头一转。
一间两百平米,摆设着“陈旧”的木质家具的客厅里。
“鞋、诺、耶——!”
“耶~”
咔嚓~
照相机将一张照片定格住。
照片中,柳乘荫和一个十七八的漂亮女孩上半身同框,肩并肩站着,同时,他们的脸一同朝向上四十五度的角度看向镜头,脸上洋溢着笑容
拍完照后。
女孩立刻与柳乘荫拉开距离,然后弯腰鞠躬。
“谢谢、谢谢…”
说着话,女孩红着脸,逃也似地离了现场。
接着,柳乘荫也将原先向上四十五度的脑袋放低下来,看向了正前方的茶几。
茶几上摆着一份已经签署好的合同。
万万没想到。
一场本该紧张激烈的商业谈判,竟然硬是变成了粉丝线下见面会…
柳乘荫根本想不到,他当初随手救下来的疑似“黑道千金”的女孩竟然会是此次要谈合作的岛国财团的董事长的女儿。
柳乘荫对此感到惊奇的是,对方居然看破了他的伪装,认出了他。
但想想又觉得不奇怪。
柳乘荫的伪装只是用来应付普通人的。
只要懂得一些特殊的认脸技巧或人脸识别系统,就能通过柳乘荫没改变过的五官比例,看穿伪装,认出柳乘荫。
这也是柳乘荫当初连夜赶着离开岛国的原因。
到后来,他发现岛国方面没什么动静,而且这场谈判又很重要,这才又来了岛国。
其实五官比例柳乘荫也不是伪装不了,但那样的话,脸部会很不舒服,柳乘荫是来旅游的,不是来受罪的。
然后,这场谈判仅花费了两三个小时,直接一场过,便结束了,并签好的合约。
啊,不对,真正用来谈判的时间根本没有那么“久”,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对方对柳乘荫救了人家女儿的感谢而做出的各种优越的招待,以及与那名被他所救的女孩之间的粉丝见面会。
真正被用来谈判的,根本不到二十分钟。
人家所给出的条件比他心里所想的“上限”还好,柳乘荫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机会。
阿不,还是有讨价还价的,柳乘荫放到觉得人家要的太少了,希望多要一点。
然后,双方开始“反向讨价还价”。
柳乘荫毕竟还是太嫩了。
所以,柳乘荫输了。
失败了的柳乘荫只能含泪签下这份估计能比预期多赚上十几个亿的合同…
“合作愉快。”
“合作”
合同签好,走人。
不久后,科隆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灯塔国那边市场已经为他的新作品敞开了“自由”大门。
于此同时,九月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十月份悄然来临。
第222章 第六周期结算
九月三十日,下午。
距离十月份到来还有不到十二个小时。
第六周期结算的时刻即将来临。
此时,如同过去一样,柳乘荫再度一个人待在屋子里等候结算时刻到来。
很快…
【0天00:00:01】
【第六周期已结束,现在开始进行结算…】
【本周期共发布作品数量:2】
【作品有:《食-人-娱(系列)》(纪录片)、《可食用新型材料(系列)》(发明成果)】
【开始对作品:《食-人-娱(系列)》(纪录片)、《可食用新型材料(系列)》(发明成果)】
【作品《食-人-娱(系列)》(纪录片),影响力a+】
【作品《可食用新型材料(系列)》(发明成果),影响力a】
【综合影响力:s-】
…
一上来,柳乘荫就发现了奇怪的地方。
话说,他这个周期里不是只发布了《食-人-娱》系列这一个作品吗?
为什么“本周期共发布作品数量”会是——“2”呢?!
柳乘荫没有多想,反正下一行就是答案。
继续看。
看完才知道,系统所认定“2”个作品中的另一个居然是他为做菜而搞出来的那些所谓的“新材料”!
这也算作品?
而且作品的类别还是“研究成果”?
这时,柳乘荫突然想到了什么。
“对哦,记得系统最开始时说过,好像科研成果、新发明也算是一种‘作品’的。”
那么问题来了,关于“科研成果”的“发布”是按什么算的?
柳乘荫想了想,结合【终极解密】很快得到了一个可信度很高的结果。
首先,那些“新材料”是柳乘荫在第六周期以前就发明出来并申请了专利的。
然而,“新材料”的影响力结算却出现在了第六周期里。
也就是说,光是申请专利,还不能算作“发布”。
“申请专利”这个步骤大概是相当于电影的“审核”步骤。
过审后才能“发布”。
除此外,私下被些许人知道并看过也不算“发布”。
毕竟,柳乘荫的电影成片出来后,在上映前,也是需要给院线方以及其他合作方们私下里提前看一看,相当于给他们一颗定心丸。
如此一来,在上映前,这部电影就已经在小范围内被人知晓了。
然而,这些行为并不会被系统提前对其开始计算影响力。
所以,最后可以推测出,先被系统认定为“作品发布”,就得在一个公开性的平台上主动对作品进行展示,如此之后,系统便会在该周期内结算影响力。
“发明、研究成功也算‘作品’的话,这样一来,以后能开辟的新领域就更多了!
而且【终极解密】就是个搞研究的得力技能!
靠着【终极解密】,我现在就已经弄出了那些新材料。
而随着我今后给‘信息库’上传的数据越来越多,未来我就能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解析出更多有用的成果,然后有利用这些成果搞出更多有用的发明出来!
如此一来,我也算是圆了小时的‘我要做科学家’的梦了。”
想想,柳乘荫就觉得有点小激动。一边激动,柳乘荫一边用【终极解密】,“解析”一下自己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解析结果——可行。
但是…很麻烦!
为什么呢?
原因是:研究和发明并不是光有个想法就能实现的。
就好比核弹。
原理“很简单”。
但全世界也就那么几个国家能做出来。
为什么呢?
答案是:工业基础!
“想”得到是一回事,“做”得到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