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都市言情 > 黑布隆冬 > 第54章
  二人说着话,那边姜焉和阮承郁却没什么话可说,一来阮承郁生就一张不可近的艳丽面容,寡言冷淡,二来他们虽都与太子走得近,却实在没什么可说。阮承郁突然开口道:“二郎,你就待在此处,我先走了。”
  “晚些时候来接你。”
  阮承青摆摆手,道:“哥你去吧。”
  阮承郁对宋余和姜焉道:“告辞。”
  二人也说:“阮指挥使慢走。”
  阮承郁颔首,临行前,却看了眼姜焉,姜焉已经朝宋余走去了,手里还勾着一个不知从哪儿来的刺绣球,一晃一晃的,玩得不亦乐乎。
  阮承郁去上值,意味着皇帝也快来了,不过这些与雅间里的几人都无关。他们吃着瓜果点心闲谈,一边看着窗外星星落落的焰火,花灯亮满整个燕都,如星子落满城也似,美不胜收。
  不多时,那厢擂鼓声和号角声缓缓响起,皇帝已经带着皇室宗亲,文武大臣登承天门了,底下百姓都为之一震。
  阮承青兴奋地拍窗,“来了,来了,五郎我跟你说,那盏万民灯做来可不容易,召集了不知多少能工巧匠才做出了那么一盏巨大的,又能升空的花灯。”
  宋余和姜焉也好奇地张望,酒楼说近,离得也有些距离,只能见承天门上人影攒动,万民灯被抬将上来时,惊呼声连连,花灯被点燃,自城墙之上徐徐升上半空,不知谁先呼喊了起来,竟成连绵之势,百姓齐声欢呼道:“大燕万年!”
  “大燕万年!”
  呼喊声汇成汹涌的海浪,衬着这万家灯火,彰显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的盛世之景。烟花呼啸着蹿上天空,在穹顶炸响,五彩斑斓,绚烂夺目,映衬得天地亮如白昼。
  姜焉和宋余胸口激荡莫名,无声无息地牵住了手,攥得紧紧的,宋余喃喃道:“真美啊。”
  姜焉偏头看着宋余,在心中祈福道,希望我的小鱼祺乐安康,自在长欢喜。
  承天门上,阮承郁抱着绣春刀,出神地望着那盏明亮的花灯,他偏头看向今玉楼,阮承青就在那儿。他想起今天无意碰见的姜焉和宋余二人,他们还未上楼时,阮承郁就看见了他们,姜焉推着轮椅,不知和宋余说什么,俯身看着宋余,宋余也抬起脸看着姜焉。
  自他的角度看去,那几乎像是一个吻了,明目张胆又坦率。
  阮承郁突然想起那日,太子得知宋余已经恢复了记忆后,便问姜焉,宋余将来有什么打算?
  姜焉说,五郎想去风雪关。
  太子看着姜焉,笑了一下,道,叙宁读过前朝史吗?
  姜焉点头道,略略读过一些。
  太子道,时史思明为平卢兵马使,此人骁勇,深得前朝重用,可后来安禄山范阳起兵,史思明起兵呼应,险些颠覆了前朝国祚。
  姜焉沉默片刻,说:“臣不是叛将,五郎也不会是,云山部族已迁入大燕整整二十载,已经回不了草原了,五郎出身宋家,更是如此,宋家阖府都在燕都……”
  太子摇头道:“孤不是说你和五郎有反心,孤信你,也信宋廷玉将军的儿子不会做出不当做的事,只是你与五郎身份都特殊,你且不论,如今镇守凉州的边将,大都是宋将军的旧部,宁定军更是由宋将军亲自建立。”
  “虎父无犬子,”太子道,“叙宁,你还记得在长公主一事中,顾相和京营统领李提督在朝会中唇枪舌剑,水火不容,险些打起来。”
  姜焉说:“臣记得。”
  太子说:“你当他们当真如此?”
  “在这朝堂之上,为君者有为君之道,做臣子的也是如此,若是一朝宰相与手握重兵的武将交往过密,就会有朋党之嫌,更遑论两个边将。”
  “你与五郎要是执意在一起,就是在断送你们彼此的前程。”
  姜焉苦笑一声,道:“是断送五郎的前程吧?”
  太子笑了笑,道:“叙宁是聪明人,孤也对你开诚布公,这是平衡之道,孤只能如此。”
  “其实你与五郎都还年轻,何必非执着于那点情爱呢?等过个十几年,你们就会知道,情爱在有些东西面前,实在不值一提。”
  姜焉沉默片刻,道:“十年。”
  太子:“什么?”
  姜焉说:“臣希望太子给五郎十年,臣也只要十年,十年之后,无论五郎是否功成,这世上都再无齐安侯姜焉。”
  此话一出,从容自若如太子也愣住了,安静的立在一旁的阮承郁抬起半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姜焉。
  姜焉神色平静,说:“请殿下像相信臣一样,相信五郎,只要给五郎时间和机会,他一定会让殿下惊喜的。”
  太子坐直了身体,看着姜焉,说:“值得吗?”
  姜焉微微一笑,道:“值得。殿下,臣是外族人,是被拴住脖颈的恶犬,臣是跑不远的。五郎不一样,他是大燕这块土地上滋养出的苍鹰,殿下不想看见有朝一日,大燕的旗帜插在北方的草原上吗?”
  太子目光深沉,道:“你这么相信五郎?这天底下,多的是小事了了,大未必佳的天才。”
  姜焉道:“臣相信五郎。”
  “情爱或许微不足道,可五郎对臣来说重逾一切,不只关乎情爱,臣只盼着五郎能心愿得偿,一辈子都欢喜。
  阮承郁眼前好似又浮现了姜焉笃定的神情,摩挲着手中的绣春刀,深深吐出一口气。过了许久,热闹散去,阮承郁刚下城墙,身影还罩在阴影里,就见阮承青站在几步开外,朝他招手,傻子似的大声喊,“哥,你怎么才来,走了,该回家了!”
  阮承郁顿了下,道:“来了。”
  圆月隐在承天门飞起的檐角,月光皎皎,映得天地一片朦胧,万家安乐。
  第46章
  无论宋余和姜焉如何不舍,过了元宵不久,该回定北关了。
  他离开燕都那日,是个晴日,姜焉的扈从候在远处,他依依不舍地攥着宋余的手,叮嘱道:“我不在你身边看着,你照顾好自己,养好腿,晚上看兵书也别看得太晚,仔细伤眼睛。”
  “别挑食,菜叶子不好吃也得吃,”二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姜焉就发觉宋余嗜好甜食,也爱吃各种法子烹饪的肉,却不爱吃绿叶子菜。虽说姜焉也不喜欢,可不喜欢归不喜欢,自己能不吃,宋余这么个弱身板,该吃的还是要吃。自打宋余伤了腿之后,姜焉照看宋余成瘾,都成宋余半个爹了,抓着大夫好一通问,简直操碎了心。姜焉说:“我已经叮嘱了文叔,让他好好看着你。”
  宋余看着姜焉,抿着嘴唇,越发不舍,姜焉被他看得受不住,低声道:“别这么看着我,看得我更舍不得走了。”
  宋余用力眨了眨泛酸的眼睛,说:“不要担心赫默,我会照顾好他的。”
  “到时候我带他一起去边关与你汇合。”
  姜焉摸了摸他的脸颊,道:“好。”
  “要给我写信,”姜焉说,“我不在燕都,你也不许养别的小狸奴,不能看别的男人,姑娘也不行。”
  宋余哭笑不得,点头道:“我会给你写信。”
  “我已经有这世上最可爱最威风的小狸奴了,别的狸奴再可爱,也不是我的,”宋余扬起脸道,“你在边关也千万小心。”
  姜焉直直地盯着宋余,宋余朝他笑了一下,凑过去亲他唇角,道:“我已经迟了五六年,叙宁,你等等我,我会追上你的。”
  姜焉闭上眼睛,用力按住宋余的脖颈贴着厮磨须臾,舌头就深入他口中热烈地勾缠着宋余。宋余抱着他的脖颈,下一瞬,整个人就被姜焉抵在风波亭中的柱子上,二人藏在柱子后吻得深入又动情。姜焉带着厚茧的手指揉着宋余的耳朵,脖颈,又攥紧那截腰扣入怀中,好像想将他嵌入自己的胸膛里。宋余在这样热烈缠绵的吻里尝出了姜焉浓烈的爱意与不舍,情不自禁地贴近姜焉,他们谁都舍不得结束这个吻,直到喘不过气方堪堪分开,涎液勾连着,还未断又吻了上去。
  姜焉抵着他的额头,哑声说,“别急,我会等你,我等着你策马追上我。”
  宋余望着他,眼睛一热,泪水一下子无声地就滚了下来。姜焉看得心痛不已,吻他的眼泪,道:“好五郎,别哭,你一哭我心都碎了。”他轻轻抚着宋余的后背,低声道:“我们五郎以后可是要做将军的,这样哭,让人看见要笑话你了。”
  宋余闷声道:“将军也是可以哭的。”
  姜焉看着他通红的眼睛,说:“嗯,将军也可以哭,我一定将你藏得严严实实的,谁都瞧不见我们五郎的眼泪。”
  宋余望着姜焉,道:“你等着我。”
  姜焉笑道:“我一直在等你。”
  二人惜别了许久,姜焉翻身上马时,宋余撑着站起了身,目不转睛地看着姜焉的背影,姜焉回过头看了他一眼,大声喊道:“回去吧,五郎。”
  宋余也提气应了,却没有动,只是朝姜焉挥了挥手,姜焉看着宋余瘦削单薄的背影,几乎不忍扬鞭,他用力闭了闭眼睛,腕子一动,身下踏星如离弦之箭跑了出去。宋余看了许久,直到再也看不见姜焉的身影,方深深地吐出一口气,对守在一旁的下人说:“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