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晓兰心里那股劲已经过去了,这会也不想再要花灯了,买回去也就稀罕这两天,过几天放都没地方放。
不过何氏都说了,她也不驳她面子,嘴上应了声:“好啊”
然后就把手里提着的花灯交给兴强,招呼着弟弟妹妹们跟着一起去旁边摊位上,帮自己再挑一个花灯。
他们一大帮姑娘小子,围着人家的摊子叽叽喳喳的开始挑花灯。
看到一个好看的,发现和兴建手里的撞款了;然后再挑,细看又和招弟手里的有点像;又看到一个亮眼的,和小菊手里兴强第一个买的一模一样。
挑了好几个,笑了不知道几场,最后谈晓兰干脆拿了个没什么造型的圆灯,普通到就像家里平时用的灯笼一样。
谈晓兰提在手里,在各种造型的花灯面前,这个普通灯笼,倒成了与众不同的。
谈晓兰喊何氏:“母亲,付账了。”
何氏应着,过来问老板价格。
摊位老板报了个比平日贵了两文钱的价格,何氏难得大方的没有砍价,直接付了账。
谈晓兰就提着自己的灯笼,带着提着各种款式花灯的弟弟妹妹们逛街看灯,遇到卖小吃还有小玩意的,问谁喜欢,就喊何氏来付账。
一路吃吃玩玩,欢欢喜喜的逛完了灯市。
……
何氏以为自己说话不当的事就这样过去了,却没想到过了几天,全家人都在老太太屋里说话时,丈夫突然宣布给兰儿买了个院子。
何氏惊讶的忍不住站了起来,她看向丈夫,她以为那天丈夫只是说说就算了。
对上丈夫平静到近乎无情的眼神,何氏突然就想到了曾经他一再提醒过自己的话。
何氏垂下了头,彻底不敢说话了。
谈思立收回了看向妻子的眼神,没搬到州府之前,何氏确实做到了她自己曾经承诺过的,不过从搬到州府,特别是年后给了家里五百两的家用后,何氏心里就多了些想法。
谈思立对妻子虽无爱情,却有责任,日常对她也不苛刻,她若没有生出一些小心思,谈思立今天买的院子,就不止有兰儿自己一个人的,还会有小菊的。
兴强和兴壮看到母亲的反应,都羞的满面通红,小菊和兴建看到他们那样也不敢说话了。
屋里落针可闻。
老太太看几个孩子,两个孙子明显就是知道了他们娘的想法啊!
老太太恨不得现在就指着何氏大骂一场,可是看看三个孙子,最终还是忍下了。
谈思立看几个儿子如此,心里倒是欣慰了一些。
谈晓兰心里叹气,主动打破沉默,说:“爹爹不是说给我和小菊一起置办么,小菊的呢?”
谈思立:“只有这一处合适的,就先给你买了,再遇到合适的就给小菊买。”
谈思立说完,又温声问次女:“爹爹先给姐姐买了,小菊再等一段时间好不好?”
谈晓菊赶紧道:“本就应该先给姐姐买,我没关系的。”
谈思立满意的点了点头,声音依然温和的对几个儿子说:“你们都是好孩子,懂得长幼有序的道理,爹爹就放心了。”
兴强和兴壮赶紧站起来,躬身应道:“孩儿谨记父亲教诲。”
谈思立说了声:“好”
然后对谈晓兰说:“带着弟弟妹妹们出去吧。”
看着孩子们都走远了,谈思立才对老太太说:“我看兴强的性子也稳了,辛苦您多出去几趟,看谁家的姑娘合适,咱们也好早点聘来做长媳。”
从刚才就尽量降低自己存在感的何氏,在听到丈夫说要给儿子相看的时候,也顾不得躲了,直接道:“我看林家的宝音就挺好的,要不,咱们把宝音聘来做媳妇吧!”
老太太却觉得:“宝音是好,不过性子太跳脱了,做长媳是不是不太合适。”
何氏听老太太反对,心里就急了,林家门第高,为长子去求亲人家都不一定能看上自家,若是下面的兴壮,人家更不可能答应。
何氏不知道该怎么说服婆婆,只能哀求的看向丈夫。
谈思立敲打妻子归敲打,却也不会让她余生不顺,人家的姑娘嫁到自家,还是和婆婆相处的时候多,若是不先去林家求亲,以后不管谁家姑娘嫁过来,都要受气的。
妻子对小菊不好,自己可以关起门来教育她,她对兰儿有了其他小心思,自己可以守着全家下她的面子,唯独她对儿媳妇不好,只要做的不过分,自己就不能多加干涉。
不管是为了妻子,还是为了儿子,甚至于为了嫁到自家来的姑娘,谈思立都得答应她先考虑林宝音。
谈思立先用眼神示意妻子放心,然后对老太太说:“林家姑娘的性子再跳脱,自小受的教育和小门户家的姑娘就不同,做事上面绝对差不了。
咱们觉得人家姑娘性子跳脱,人家还不一定能看得上咱家。
林家是培州大族,如果兴强能娶到林家的姑娘,以后无论是否能入仕,往后的人生都不会过得艰难。”
老太太反对何氏想要林宝音做儿媳妇,首先想到的是姑娘的性子,听儿子说到林家的家势,就迅速的明白了过来。
自家也不是什么大家族,长孙媳妇性子跳脱点有什么要紧的,若是能娶到培州望族的姑娘,孙子以后的人生就算稳了!
老太太想明白了,就道:“你们都觉得好,我也就不说什么了,横竖都是为了孩子好,儿媳妇喜欢林家姑娘,思立就看着让谁给林家捎个话,不是咱们相中了就行,还要看人家愿不愿意。”
第137章
元宵节之前, 盼弟和来弟一直在熟悉州府的生活,过了元宵节,谈晓兰安排她们俩去王氏盯着的店里做学徒。
谈晓兰准备让她们先做半年时间的学徒, 看她俩表现,再根据她们俩各自的情况培养。
如果适合管理店铺,就让王氏带一带,州府那么大, 谈晓兰还想着今年在另一个区再开一家分店,就像用招弟一样, 再另聘一个大掌柜, 二掌柜是自己的表妹, 大掌柜基本上就不会生什么歪心思。
如果在理账上面有天赋, 谈晓兰会自己带着学理账, 时不时的再让爹爹提点一下, 自己几个店铺的账目, 就可以让她来管。
麦冬在远洋阁学的也差不多了, 谈晓兰也教过她理账, 以后让麦冬跟着表妹一起, 两方制衡,也可以放心了。
所以不管往哪方面陪着,都不会把她们往绣娘上面陪着, 毕竟绣娘好找,自己能信任或者说能有制衡别人身份的人,却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的。
谈晓兰把人放在店里, 暂时就不用管了。
她早就把店铺理顺, 掌柜的的都能独当一面,所以谈晓兰的日子开始悠闲起来。
闲着没事, 出城去玩还太冷,正好爹爹给买了个院子,谈晓兰就带着高顺财去看院子。
爹爹给买的是个小两进的院子,距离家里只有一刻钟的路程,在一个叫柳树胡同里,前院是一排倒座房,院子不大,从垂花门进入后院,就是宽敞舒适的二进院。
院子干干净净,也不破旧,只是里面没有家具,不过对谈晓兰来说,没有家具比有家具还要好,她准备把这个院子,按着自己的喜好来装饰。
回到家就又是写又是画,忙活了两天,拿着自己画好的图纸,带上高家父子一起,去了柳树胡同的院子里。
谈晓兰装修自己院子的时候,谈思立在商行里待了大半天,虽然还不到下职的时间,看情况也不会有什么重要的事,交代了两个副手一声,就去找禹伯良了。
禹伯良笑着把谈思立迎进客厅,说道:“你终于舍得从家里分出点时间,来我这里了,今天不管有没有事,不能走,年后这家请了那家有事了,弄的咱俩还没好好在一处聚过呢。”
谈思立也笑:“我在州府无亲无旧的,下职后不回家做什么,今日想着节也过的差不多了,东家应该也有闲暇在家里歇两天,我这不就来了。”
禹伯良就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吩咐管家:“备了上好的席面,今天我与先生好好说说话。”
对于禹伯良来说,与别人吃饭喝酒是应酬,和谈思立吃饭喝酒就是放松。
管家出去张罗席面去了,客厅里也没留其他人,谈思立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道:“我想请东家给林家五爷透个信,聘他家宝音为长媳。”
禹伯良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我大舅子想聘你闺女做儿媳妇你不愿意,转头要聘我小舅子的闺女做儿媳妇!”
禹伯良牙疼似的‘嘶’了一声:“我觉得应下来的可能性不大。”
谈思立就说:“东家,林家想聘我闺女的时候,我是因为我家兰儿与别的孩子不同,她自己主意正的很,我虽没有应下林家的亲是,却也没拦着孩子们相处呀!
我们家门第虽不高,却也算书香门第了,兴强你也是知道的,这两年也算稳重,往上不敢说,秀才总是能考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