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音那孩子,内子第一次见她就喜欢的不行,后来也常来常往的,和家里的孩子们都能处的来。
行不行的,东家帮忙给捎个话,我这里就感激不尽了。”
禹伯良细想一下,抛开林家曾向谈家提过亲的事,宝音如果嫁到谈家,还真比嫁到别人家强。
谈家除了底蕴不足,比起其他提亲的人家,真就不差什么。
宝音因为被娇惯的很,去提亲的人家就没有给长子提的,虽然门第都不差,但是长子和次子以后继承的东西,差的可不是一丝半点。
很多人家,其实也就门第好看,分家后,手里的产业,可比不上自己商行的总账房以后置办的产业。
更何况谈思立人品高洁,教育出来的孩子绝不会差到哪里。
禹伯良想了一遍,觉得谈家还真不错,更何况成不成的自己也做不了主,先生都说了,自己必是要把话带到的。
禹伯良应下了带话的事,管家已经把席面安排好,两人也没多饮,只喝到彼此舒服的量,谈思立就告辞了。
禹伯良回到后院,先和夫人说了谈思立托自己带话的事。
林氏的反应和禹伯良刚听到的时候一样:“我娘家绝对不会同意的!”
禹伯良:“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然后他就把谈家的优势,对夫人说了一遍。
林氏听完,心思也活络了起来,何氏对宝音的喜欢,她是一清二楚,女孩子嫁人,和婆家人相处最多的,其实就是婆婆。
很多人家还总说宝音养的太娇了,林氏却知道,谈家的姑娘娇惯的,不比自家宝音少。
林氏又好好想了想谈兴强,虽人不是顶顶出彩的儿郎,但是比起来别家的公子,也不差什么。
如果抛开自家侄子求娶晓兰不得的事,林氏越想越觉得这门亲事不错。
更何况自家侄子想娶谈家姑娘的事外人并不知道,宝音和谈家议亲也就不算什么稀罕事。
她觉得这门亲事还不错,就对丈夫说:“这件事你不用操心了,明日我回娘家一趟。”
禹伯良一口答应下来,妻子回娘家说这件事,比自己去提还要好。
……
谈晓兰把自己的院子想装的样子,细致的告诉了高昌茂,就不再去那边了。
然后就过起了在家里玩三天,出门去店里转一圈,来了新料子自己先做一套衣服。
有时候约上卢锦嫣或者其她小伙伴,逛逛街喝喝茶。
悠闲日子过了一段时间,心里也不再出现过年时候的那种别扭情绪。
正月转瞬即过,刚进入二月,晚上在爹爹书房里听完课,出来被兴强叫住了。
谈晓兰让妹妹们先回去,姐弟俩去兴强书房里说话。
谈晓兰坐下等着他说。
兴强没开口,脸却有点红了。
谈晓兰见他这幅不好意思的样子,心里一动,问:“爹爹是不是和你说相看亲事的事了?”
兴强点头。
谈晓兰一下子来了兴致,“有看好的人家了?”
少年眼神发亮,嘴唇上翘着说:“是”
不用问,任谁都看得出来,对于相看的人,他应该是及满意的。
谈晓兰满是好奇的问他:“哪一家的姑娘,我认识么?”
被连着问了几个问题,兴强也不觉得难为情了,“是姐姐的好朋友,林宝音。”
谈晓兰先是一喜,然后就想到了林家向自家求亲的事,赶紧问弟弟:“咱们家相中宝音了,林家那边怎么说?”
谈兴强:“等下次休沐的时候,就可以去提亲了。”
就说林家那边也是愿意的。
谈晓兰一下子就欢喜了起来,对弟弟说:“宝音性情大方,看似性子跳脱,其实心里什么都明白,这么好的女孩,你若是能和她定亲,一定要好好珍惜!”
谈兴强见姐姐也看好,终于放下心来。
宝音是母亲看好的儿媳妇,虽然姐姐和宝音是好朋友,但是谈兴强也不敢保证,姐姐也觉得合适。
幸好,母亲喜欢,姐姐也没有因为是母亲喜欢的,就觉得不合适。
……
谈兴强和林宝音的亲是,在双方家长和他们个人都不反对的情况下,顺利的定下了。
因为和兴强定了亲,之前经常来家里的宝音,也不好意思总往谈家跑了。
谈晓兰虽然不知道自己和宴泽川最后会怎么样,但是对林润清,依然是能不遇到就尽量不遇到。
林家谈晓兰尽量不去,谈家林宝音不好意总去,所以小伙伴们再聚,多是去卢锦娴那里。
几个小伙伴里,孔心舒早就定下了亲事,今年初夏就成亲,卢锦嫣去年年底定的亲,小菊早有定亲对象,现在林宝音也定下了,只有谈晓兰和卢锦娴还没有定亲。
如果是以前,林宝音绝对是第一个问谈晓兰定亲的事,但是现在她的身份可不适合问。
卢锦嫣是知道谈晓兰喜欢的人家里不同意,所以也不问谈晓兰定亲的事。
孔心舒自来就很有边界感,在几个人中大多数都定下亲事的情况下,她不会主动去问没有定亲的人。
小菊在奶奶的教育下,早就学会了少言少祸,在家都不会随便问,出门更不会问。
唯有卢锦娴,她自己都没定亲,但是对谈晓兰为什么还不定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谈晓兰只说:“定亲不是说定就定的,缘分还没到,缘分到了,自然就定了。”
她是云淡风轻一点不着急,但是另外一个人,早就急了。
如果不是今春要考试,去年在谈思立明确表示他的问题不解决,就不会答应亲事的时候,他就去京城找燕王去了。
宴泽川从娄剑明转述燕王对自己的话,还有他对自己的态度,宴泽川决定去京城找燕王,让他想办法解决自己身份的隐患。
这个想法他并没有向父母透露,如果告诉了父母,他们绝对会拦着自己,而且认为自己是去找燕耍无赖。
其实哪里是去耍无赖,他只是去试探一下,如果燕王真像他说的那样重视自己,身份上的隐患他绝对会帮自己解决的。
如果不是,也能亲自看一下燕王在京城的情况,并且想办法接近他,得到他的重用。
只有自己对他有用了,才能得到他的权势的庇护。
第138章
今日是县试放榜的日子, 一大早榜下就等满了人,宴泽川也在不远处的茶楼上,等待结果。
茶楼上坐满了等待放榜的考生, 若是往日,大家必定会高谈阔论,只是今日谈论的声音小了很多,都担心现在招摇太过, 待会放榜后打脸。
和宴泽川坐在一块等榜的,是同书院的两个考生。
一个考生等的焦躁难耐, 忍不住说:“怎么还不放榜, 急死人了!”
另一个人就说:“章兄着急, 还是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 你看宴兄多能稳得住。”
被带入话题的宴泽川:“我紧张的这两天几乎都吃不下饭了, 李兄还在这里笑话我!”
被称为章兄的人:“你的紧张和我们不一样, 你紧张的是能不能考上魁首, 我们紧张的是能不能榜上有名。”
宴泽川叹气:“别人不知我的情况, 章兄难道还不知道么, 休学两年, 重回学堂,能考上就是万幸了,还想什么一举夺魁。”
另外两人对视一眼, 心里都道了句可惜,如果之前宴泽川没有休学,今年县试绝对有争夺魁首的实力, 可惜了, 可惜。
两人都不是专戳人痛处的,就转换了话题, 说起了今年考生中,夺魁呼声最高的人。
正说着话,就听到一直留意着下面动静的人一声大呼:“放榜了,放榜了!”
茶楼里先是一静,然后就有人往外跑。
宴泽川带着刘三来的,所以他和其他带着人的一起还在茶楼上等着。
茶楼里重新安静下来。
听着榜前时不时发出或惊喜,或痛哭的声音,茶楼的很多考生,紧张的大气不敢喘。
终于,有考生的家人跑进了茶楼,大声的喊着:“公子,中了,中了……”
一个考生一下就站了起来,其他人都向他看了过去。
那考生脸上满是惊喜的表情,然后又想到了什么,赶紧跑到楼梯口,当看到上楼梯的确实自家书童时,这才终于确定,自己考中了。
他回头看向相熟的朋友,说:“我考中了,我考中了,我考中了!”
他的声音从低喃慢慢变大,相熟的朋友们暂且放下心里的忐忑,起身恭贺。
从这一刻,好像打开了某个开关一样,陆续有人从榜前挣出人围,跑进茶楼宣告喜讯。
茶楼上开始热闹起来,宴泽川三人正向隔壁考中的道喜,章兄的家丁冲过人群跑了上来,喊着:“公子,中了,中了!”
宴泽川和李兄又对章兄恭喜,章兄的客套话还没说完,李兄的家人也跑过来报喜。
一会的时间,楼上差不多有实力的人都得到了考中的消息,章兄还在那里咧着大牙笑的时候,李兄悄悄的碰了一下他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