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时期,突厥屡屡进犯,大夏国民不聊生,水深火热。
直至先皇时期,先皇多次亲自率兵征讨突厥,这次锐减了突厥的锋芒。
凌筝继位以来,肖国栋一直镇守边塞,和突厥也是矛盾不断,直至肖国栋率兵生擒了突厥首领,才换来这些年大夏国的安宁。
卫子瑜静静地揽着凌筝,没有说话,只用手轻轻地拍凌筝的后背以示安慰。
天色渐渐地变暗,直至夕阳最后一缕光晕坠落天际,黑暗无边无际地袭来。
原本一直有些惧怕黑暗的卫子瑜揽着凌筝想,有怀寰在,他好像也没有那么惧怕黑暗了。
第72章
肖国栋的话,凌筝已经信了几分。她急切的想要证实这件事情。
必须尽早铲除隐患,好不容易才有的国泰民安,不能因为某些人的一己之私,而置百姓的安危不顾。
天亮的时候,凌筝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卫子瑜听完凌筝的打算,久久地陷入沉默。
凌筝打算放出消息:她欲携着丽妃微服出宫视察民情。
对宁王,传出消息,皇上微服出宫到卿城查探威远侯拥兵自重一事。
对威远侯,则传出消息,皇上微服出宫到宁王封地调查宁王屯兵一事。若是宁王勾结突厥,又怎么可能不私自屯兵呢?
以宁王的谨慎,凌筝的确打算微服出宫前往卿城的方向。
皇上微服出宫并不算罕见,当年先皇也曾携着现在的太后微服出宫下江南体察民情。
而刺杀皇上,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机不可失。
凌筝并不信任威远侯,所以,会提早安排肖国栋待命,时刻准备出兵卿城,而陆晨,则是被扣押下作为人质。
凌筝向卫子瑜解释,“你放心,朕带着你,绝对不会冒险,会把宫中所有的武功高手全部带上。”
“朕也不是真的去卿城,只是去卿城的方向,若不然宁王不会轻易上钩。”
“带着你,正好春节就在宫外过,等过了春节再回来。”
卫子瑜沉默许久后才叹气道:“那便依怀寰吧。子瑜会让玉长峰继续查探上雅轩笼络的那批杀手的动向。”
“而且,让玉长峰也跟着我们,以防万一。”
……
直至凌筝携着卫子瑜微服出宫,太后才知晓这件事情。
太后震怒:“莽撞!荒唐!当年先皇携着哀家微服出宫,回宫时九死一生,自那之后,先皇再不曾微服出宫!”
“皇上是嫌她的皇位坐得太稳了吗?!”
太后气得胸口不住地起伏,“明知有危险,她还敢去!她怎么敢的!”
“若是她出了事情,她让哀家一个人怎么办?!”
刘嬷嬷跪倒在地,哀求道:“太后息怒。”
这是刘嬷嬷伴在太后身边以来第一次见太后动怒至此,皇上真真是气到太后了。
刘嬷嬷颤着声音安慰太后,“突厥是皇上心中大患,若是不能证实宁王是否与……”
太后打断刘嬷嬷,怒声道:“她是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她怀疑宁王,直接下令彻查宁王就是,宁王岂敢说‘不’?”
“哀家岂会不了解她,她和她的父皇一样,重视血脉至亲,担心若是误会,会寒了宁王的心!”
“当年先皇也是,对宁王偏宠。”
太后力竭地靠倒在椅子上,“都是哀家的错,把她保护得太好了,没有让她见识到血亲相残。”
“太上皇历经了九子夺嫡,所以对手足血脉极其冷淡,导致先皇重视兄弟手足,从而才有了今日隐患。”
当年,太后对宁王其实是起了杀心的,她不允许任何威胁到凌筝皇位的存在,可惜先皇早有防备,导致太后无从下手。
后来,凌筝继位,宁王躲在封地安分守己,太后忙于协助凌筝笼络朝堂,这才给了宁王喘息的机会。
太后对刘嬷嬷说道:“若搅乱后宫、朝堂,勾结突厥当真是宁王所为,哀家也确实小瞧了他。”
“哀家当年不想留他,只是怕筝儿身份曝光后宁王有机可乘,毕竟,他可是先皇一奶同胞的亲弟,可以名正言顺继承大统。”
太后恨恨地道:“若宁王真有这番能耐,只能说先皇也看走了眼。”
刘嬷嬷安慰太后,“太后娘娘,所以说,此事未有定论前,未必就能证实是宁王所为,皇上想要查探真相,于人之常情而言也无可厚非。”
太后合上眼眸,许久后才睁开,叹气道:“无论是否宁王,那幕后之人能布局至此,都证明此人手段非常,知道筝儿出宫,他怎么可能不伺机行动?”
刘嬷嬷安慰太后,“娘娘并不知晓其中来龙去脉,奴婢想,皇上既然能做出这番决定,必然是有十足把握。”
“太后娘娘,皇上既已出宫,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保护好皇上的安危。”
“可是要把慈宁宫的武功高手全部派出保护皇上?”
太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这些人本来就是为她豢养的,全部派出吧。”
刘嬷嬷领命,看着太后忧心忡忡的模样,她忍不住再度安慰道:“娘娘莫要太忧心,既然皇上心意已决,定然是做好了万全准备。”
“但愿吧。”太后幽幽叹息。
……
凌筝非常惜命。
她此次出宫确实是做了万全之策,不仅派出豢养多年的所有武功高手,还带走了宫中大部分精锐侍卫。
倒是也不怕被“偷家”,宫中有太后和肖燕坐镇,京都有肖国栋把守。
就等着鱼来咬她这饵了。
一辆看似简朴,实则非常宽敞舒适的马车里,卫子瑜坐在凌筝对面看完手中的信后,不由得蹙起眉。
凌筝看着卫子瑜问道:“怎么了?”
卫子瑜回答道:“玉长峰说,那群杀手,尾随而来了。”
凌筝冷笑,“朕自登基以来,这是第一次出京都,这么好的机会,他当然不想放弃。”看来她的小皇叔,终究是要让她失望了。
卫子瑜似是窥到凌筝隐在眸间的失望,安慰她道:“人性最是经不起考验,怀寰不要难过。”
凌筝瞥了卫子瑜一眼,未作答。
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
令凌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群杀手突击一次刺杀她无果后,竟是迅速将目标转向卫子瑜,所有杀手全力围剿卫子瑜!
凌筝带出宫的人旨在保护凌筝,所以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凌筝身上。
杀手全力刺杀丽妃,令所有保护凌筝的侍卫陷入迟疑,他们不敢离开皇上身边留出破绽。
这种情况下,只能弃了卫子瑜。
卫子瑜预感到了死亡,刀光剑影中他看向凌筝,唇角扬起一抹温和的笑意,他不怪怀寰。
凌筝未作迟疑,执剑杀进围剿卫子瑜的杀手中,与卫子瑜并肩而立。她的侍卫旨在保护她,方才是不小心被杀手隔绝开了她和卫子瑜,只要她在卫子瑜身边,侍卫们就不必分心。
凌筝很明白,她若弃了卫子瑜,卫子瑜撑不住片刻必死,杀手本就旨在她,卫子瑜被杀后杀手定然又会全力围剿她,所以何必白白牺牲卫子瑜。
当凌筝跃至卫子瑜身边时,卫子瑜斥问:“怀寰,你为什么不走?!”
电视剧里的深情与感动并没有出现,凌筝反斥:“你闭嘴,别打扰朕杀敌!”
卫子瑜蓦地住嘴。
刀光、剑影交织,令人眼花缭乱。
凌筝握着手中的长剑,剑花飞舞。
杀手越聚越多,明显是要和凌筝他们打车轮战。
突然,一直拉锯战的杀手终于寻到破绽,提剑向凌筝刺来。
卫子瑜猛地推开凌筝。
被卫子瑜推开的凌筝回身看见闪着寒光的剑正以极快的速度刺向卫子瑜的胸口,这一剑,卫子瑜不死也得去半条命。
凌筝脑间蓦地想起方太医说的话,卫子瑜从娘胎里带来的体虚,若是受了重伤,或者重病,恐是很难捱过去。
身体的速度快于大脑。
当凌筝感受到胸口处传来刺疼时,整个人都懵了。
她居然!舍身为己!蹿到卫子瑜身前!挡剑!
“怀寰!”
耳边是卫子瑜嘶声裂肺的嘶吼。
凌筝:“……”
卫子瑜这一声嘶喊过于凄厉,颇有几分杜鹃啼血的哀绝,惊得所有人皆是一愣。
凌筝虚弱地靠倒在卫子瑜怀里。
有句老古话说得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凌筝也不知道自己触发了什么狗血剧情,她和卫子瑜被连连偷袭的杀手逮着机会一掌劈下了山崖。
所幸,万幸,山崖不高,杂草丛生。
凌筝晕过去之前,耳边全是卫子瑜“怀寰怀寰怀寰*n”的呼喊。
有肉盾护着,凌筝想,她应该不会就这么死了吧?
卫子瑜把凌筝护在怀里,半点不敢松手,天旋地转地磕碰,他也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