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邈此时此刻注意力全在文檀的动作上。
他虽然爱财,但更爱才,若真能从文檀身上学到独家秘术,提高自身医术,这也是非常好的事。
文檀却越来越剑走偏锋。
若按常理,那必然是要帮百里伏清恢复神智、修复经脉,寻常方法有点安神香、封穴固本之类。
文檀此时却让卢青霜给百里伏清注入内力,与此同时又给百里伏清灌了一碗药。
那药满是草灰,气味熏人,想来也不是什么滋补汤药。
钟邈追问道:“你究竟想做什么,你这不是又给他下毒了吗。”
文檀得意洋洋。
“你们都只看到了表现,魔由心生,与其治脉,不如治心。可我们不知其走火入魔的诱因,于是我只能给他灌一剂猛药。只要用对方法,毒便是药,若是用错了,药也是毒。小子,这是我教你的第二件事。”
卢青霜没听懂二人的哑谜,他只听到了什么毒啊的。
他猛然睁开眼睛,问道:“什么毒?!你要是敢耍什么心眼,我会保证你不能活着离开!”
文檀点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卢青霜怒道:“你这究竟是什么办法?”
文檀淡然解释。
“魔由心生,心生孽障,是故精神恍惚、不能自控。我这味药能让他心如止水。”
卢青霜还是不信:“世间哪有此等灵丹妙药?”
文檀道:“世间没有,但是我有。”
钟邈却已经从气味判断出了这药究竟是何物了。
“这哪是什么灵丹妙药,这分明是忘忧散。”
他总算明白文檀说的打开思路是什么意思了,遇到障碍,此人想的不是解决而是绕开。他没办法根除百里伏清心里的孽障,于是便直接让百里伏清忘记。
忘记,便不需要根除。
卢青霜愣了一下也跟着反应过来。
“这便是价值一千两的灵药,最寻常不过的让人能短暂忘记过去的忘忧散?”
文檀辩解道:“别人的怎么能和我比,我这忘忧可不一般。”
卢青霜狐疑地盯着文檀,又低头看着眼珠子颤动着、似乎马上要醒过来的百里伏清,他问道:“哪里不一般?”
文檀道:“我可以让他忘记一件指定的事,甚至还能让他对未发生的事信以为真。”
钟邈瞪大了眼睛。
文檀道:“但假的毕竟是假的,若是有朝一日被拆穿,那起的反噬作用便会更大,那时便真的无人可以阻拦。所以我觉得,最好是给他编一个尽可能贴近现实、不易被拆穿的谎言,又或者是确保他能永远想不起来。”
钟邈看向卢青霜,这件事只能交给了解百里伏清的人才对。
卢青霜一时毫无头绪。
他道:“或许,应该骗他老家主并未死。”别说百里伏清了,就连卢青霜都始终觉得这件事与自己有关,连他都放不下。
文檀思索片刻:“这也太容易拆穿了,而且我觉得,这并不是百里伏清走火入魔的关键。”
他也算是和百里伏清朝夕相伴过一段时间,对百里伏清也有所了解:此人对“谢”字反应最大,这一趟他也是为了谢家而回来的。
他灵光一闪,想起了两个名字。
谢小九。
常盈。
文檀觉得,或许这个名字才是破局的关键。他见过两人亲密无间的样子,也见过百里伏清恨他入骨的模样。
这个名字才是他最大的障。
“你们说,百里伏清究竟是希望谢小九死还是活着?”文檀思索着问道。
他这一话,直接点醒了卢青霜。
卢青霜回答道:“百里伏清……他不在乎谢小九如何,他应该最希望的是,从来没有什么谢小九,而只有一个常盈。”
三人同时将目光投向了不住颤抖、似乎是在用力冲破阻碍的百里伏清。
……
百里尽欢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她只能这样说,也只能这样说。她必须先保全家人,才有空管其余的事情。
两位“神医”在此,想要圆谎也并不难。
于是接下来几日,百里家门紧闭,若非要进出,便都是用白布蒙着脸。不仅如此,还时常有百步盖头、浑身染血的人从偏门被抬出来。
最后是小神医钟邈作证:百里盟主感染了一种奇怪的疫病,恐有传染性,虽不致死,只是现下还未寻出治病办法。
众人无论信或不信,都不敢冒险,尤其是他们明明亲眼看见有死人从百里家门抬出,于是从清沅城里来的人是最先走的。
紧接着是部分还关押在乐焉郡江北的谢家人闹着要走:他们不想自己没被火烧死,却反而要和仇人一起病死了。
百里尽欢大手一挥也将他们放走,总好过留在这里添乱。
等百里尽欢也将百里伏清送走的时候,混在这人群里,也并未有人察觉。
百里伏清此时顶着一张新的脸,他郑重握着阿姐的手告别,说要为家中寻回照墟剑。
百里尽欢亦是郑重,她拍了拍弟弟的肩,嘱咐道:“切莫要泄露自己的身份,也不能让其他人知晓自己的目的,青圻路远,你早去早回。药每日都要吃,至于那剑,寻得到寻不到都是一样。”
百里伏清点点头。
他玩笑道:“阿姐,你怎么说话如同变了一个人似的,我还有些不适应。”
百里尽欢哀愁的神情立刻烟消云散,她作势要踹百里伏清,后者早没踪迹。
她问身后的人,这办法究竟有没有用。若他想起来了该怎么办。
钟邈道:“他若要想起,在哪都是一样,没人能拦得住他。而在外见山见水,对他祛除魔障更有好处。”
文檀难得有失手的时候。他忘记了百里伏清虽在武力上无人能敌,并非是个普通人,但与此同时他也一个被极虫花腐蚀了心脉的人。
忘忧散和极虫花交织,又会催生不同的药力。
百里伏清现在的状况十分复杂。睁眼后,他的记忆彻底乱了。每过一段时间,他便会陷入一段老的记忆之中,刚睁眼时,他还自以为是七岁小儿,吵嚷着要出去练剑。
而这几日却猛然便跳到了出门寻家传宝剑的那段时光。
但他也并非全然忘记了现在的事,若你与他谈论起最近发生的事,他也能与你正常交谈,只是很快他便会将这一切抛之脑后。
百里尽欢命了几个人暗中保护,但没过几天,便全都跟丢了。
百里伏清似乎从这一刻开始,才真正消失于江湖,了无踪迹。
第72章
青圻入冬, 雪绵延千里。
冰天雪地里,并没有一个活物敢在外面过多停留。却只看见一男子在路上,他衣着单薄,头发半披散着, 模样是顶俊俏的, 但是饱经风霜搓磨,平添沧桑。
他总是笑意盈盈的, 到附近百姓家里讨口水喝时, 入门前, 礼貌地将浑身的雪抖落。
他说他叫李秋风。
有农户见他高大, 想留他养伤、找他当上门女婿,也好过这样漂泊着, 他要是在外面继续流浪, 必然会冻死。
他只是摇摇头说,他要找一样东西。
农户正在做饭, 屋内的灶火旺旺的,见状劝道:“无论你要找什么都找不到了,都被雪盖住了, 还是得开春来找吧!”
李秋风的思维断断续续, 他话锋一转,忽而又变了。
“不是,我是为了找一个人。”
农户道:“你要找谁, 附近没有我不认识的, 你跟我说一声, 我帮你找找。”
李秋风微微眯起眼睛,努力思考着,最后徒劳摇摇头。“不记得了。”
这话一出, 也没人起心思留他:看这样子,脑子是不好使的。
李秋风也不闲着,帮农户将柴火都劈了,换了几个干粮,便又出发了,甚至未曾想过过夜。
李秋风便这样四处漂泊着,走到哪是哪。
他不用任何武功,就这样靠双脚慢慢丈量大地,遇山便爬山,遇水就渡河,他不急也不躁。
也不知从何时起,他的目的从寻剑变成了寻人。
有时候一觉睡醒,忽而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他也并不惊慌,他知道再过一会儿他就会想起来。
就像虽然他不记得自己是要找什么人,但他迟早会想起来的。
他不觉得孤独,也不觉得害怕,每一日都抱着明日便能找见的可能,竟也过得乐盈盈的。
但青圻毕竟地广人稀,落脚的地方并不多。有几回大雪封山,他找不见一户人家,也未能找到一个山洞,再这样下去,他必定会失温不可。
可也是运气好,山穷水尽之处,他却撞见了一只受伤的野兔。
就这样一恍数日过去,李秋风听得第一大宗在城外发食物和衣物。他便也跟过去凑热闹。
他的鞋子都已经走破,若能换得一双新的,倒也是好事一桩。他排着队,登记了姓名,如愿领得了一些衣物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