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古代爱情 > 一碗毒酒送我走?重生让你输成狗 > 一碗毒酒送我走?重生让你输成狗 第98节
  太子歇了一会,补了箭继续上场,池鸿渊正好跑回他面前,扬声道:“殿下先等一等,看臣弟示范,射箭除去苦练之外,还需要巧劲,请殿下看好。”
  池鸿渊抓紧缰绳,策马向射箭场上跑去,他骑在战马上,紧跟着马跑动时的的律动变换身体跨在马鞍上的起坐高度,他的核心力量本就强,在马跑得飞快时,他上半身极稳。
  太子知道池鸿渊是出生入死的战士,但到底还没有亲眼看见他骑马时的身姿。
  看着马场上一人一马疾驰,太子头一回觉得,人高马大这一形容词,能用得如此贴切。
  绕着射箭场跑了一圈之后,池鸿渊抽箭上弦,踩着马镫呈扎马步的姿势,瞄准箭靶放箭。
  他将弓弦拉满,箭射出去时力道强劲,带着可以让人听见的破空之声,正中靶心!
  太子看得聚精会神,在箭射中靶心时高呼出声:“好!好!八弟,你会不会,也去射一箭给我看看!”
  太子激动地面颊微红,用手肘推了推池鸿启,后者连连摇头:“我哪里能比得上九弟。”
  虽说池鸿启确实比不上池鸿渊的骑射,但这不过是客套话,没成想太子想了一会,煞有介事地点点头:“确实是,你就和我一块在这看着吧。”
  池鸿启:“……”
  第210章 池鸿渊:那个人想害的是我,但没想到阴差阳错害了太子
  箭囊里的箭空了之后,池鸿渊才将马的速度减下来,慢悠悠走下场来。
  黑马不愧是战马,与池鸿渊配合起来相得益彰,太子走上前去摸了摸黑马的脖子,看向池鸿渊的眼睛都是发亮的:“看九弟骑马真是过瘾,这马也给我骑骑?我还没骑过战马。”
  池鸿渊翻身下马,把缰绳递给太子:“这匹马在校场长大,平时配合将士训练,倒不认主,性格也温顺,不过殿下还未与它接触过,就先慢走一圈熟悉熟悉。”
  太子咧嘴一笑,接过缰绳,上马的动作毫不拖泥带水,看了池鸿渊与池鸿启一眼,就轻拍马腹,让马带着他在场上先走一走。
  “今日太阳不烈,吹着风骑马着实畅快,不过就是追不上九弟你,一个时辰,九弟现在才歇呢。”池鸿启看着太子骑马的身影,感慨地摇摇头。
  “我不过是在战场上历练久了,不然我未必比得过殿下与皇兄。”池鸿渊淡声道。
  两人双手环胸看着太子和马玩得不亦乐乎,看得出,太子很喜欢骑马。
  “我忽然记起来,小的时候孙太傅在学堂上问几位皇子,日后都想做些什么,九弟猜猜殿下是怎么说的?”池鸿启想起小时候的趣事,眼里的笑意深了几分。
  那个时候池鸿渊已经被扔到冷宫,所以许多事他不知道,男人神色平静:“什么?”
  “殿下说他想养许多许多的马,想得一匹汗血宝马,然后亲自培养,殿下说自己想当马盐官,这可把孙太傅气得不轻,不过,太傅也没将这件事告诉父皇。”
  池鸿启耸肩轻笑,身为太子,没有心怀子民,而只想玩乐,被知道,定会被训斥。
  “太傅教书育人的方式,与别的太傅不大相同。”池鸿渊坦言。
  两人在场下闲聊着,忽然射箭场上传来一声马的嘶鸣和太子的惊呼声,两人神色一禀,不约而同向场上看去。
  黑马不知受了什么刺激,极为烦躁地甩动身体,想将马背上的人甩下来。
  太子极力勒住缰绳,但战马的力气极大,加上马发了狂,太子哪里能控制得住。
  他用力勒住缰绳时,马蹄起扬,整匹马前肢抬起,马身向后仰,太子松绳不及,被马甩了下来,重重摔在地上,而马也倒了下来,不偏不倚压住了太子的腿。
  池鸿睿痛呼出声,疼得晕死过去。
  池鸿渊与池鸿启赶过来时,太子已经不省人事。马场上夏风烈烈,池鸿渊跑过去,他胸腔里剧烈跳动的心脏似乎要跳出来一般。
  太子很快被送回皇宫请太医诊治,池鸿渊留了下来,亲自检查那匹战马。
  “九弟,有什么眉目么?”池鸿启在马场陪着池鸿渊,他在营房外等着人出来,见人出来皱着眉头,猜到结果不好,但还是开口问一问。
  “那匹马的膝关节有病症,短时间内骑乘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时间稍长些,马的膝关节疼起来就会发狂,殿下是初次接触战马,控制不住,所以才发生了意外。”
  池鸿渊说话时,眉头始终紧皱着,显然对调查到的结果不满意。
  “九弟是觉得有人在这件事情上做了手脚?想害殿下?”池鸿启压低声音问。
  池鸿渊摇头否认:“不,恰恰相反,那个人想害的是我,但没想到阴差阳错害了太子。”
  他去马棚那边看过,校场送过来的几匹战马,另外几匹是母马,都孕有小马,所以不能骑,只有这匹黑马可以,对方只要熟知太子或者是他的习惯,就能够在这匹马上动手脚。
  刚开始骑马时,马的膝盖还不疼,自然相安无事,但过些时辰,马的膝盖开始疼起来,人骑着马跑动的过程中,马被疼痛折磨地烦躁起来,就会开始发狂。
  池鸿渊转头看向夜幕下的马场,如果太子没有提出要骑那匹马,那么,摔下马的,就会是他。池鸿渊握紧拳头:“走,我们进宫。”
  两人赶回皇宫,听到的就是太子的腿落下终身残疾的消息,而皇帝竟然当晚就废了太子的太子之位,不过在腿伤恢复之前,池鸿睿可以留在东宫修养。
  东宫不远处的宫道上,站着两道人影,他们俩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
  “九弟,不去看看么?”池鸿启望着东宫门前的行灯,神色也轻快不到哪里去。
  “看。”池鸿渊向东宫走去,在他们来之前,皇后才刚刚离开。
  池鸿睿躺在床榻上,桌上放着废太子的圣旨,至于太子金印,已经被收回去。
  屋里弥漫着草药气味,他不让人在殿内伺候,只有寝殿外有人守着。
  尽管池鸿渊两人脚步很轻,池鸿睿还是听得很清楚:“你们俩怎么来了?夜都深了。”
  池鸿渊下意识看了一眼桌上的圣旨,池鸿睿注意到她的眼神,不以为意地摆手道:“废就废了吧,不做太子也没什么,我本来就不是这块料,指不定我就能做马盐官了。”
  池鸿睿这么说的时候,因为腿部剧烈的疼痛,脸色煞白,嘴唇更是毫无血色。
  “是我的错。”池鸿渊皱着眉,想跪下向池鸿睿请罪,对方见状抄起床头的灯台砸了过去。灯台砸在地上,发出巨响,烛火在地上滚了一圈就熄灭了。
  “别跪。”池鸿睿的声音很轻,池鸿渊盯着地面,眼睛有些发涩。
  “殿下!”殿外的侍卫听见动静立即进殿,看了看池鸿睿,又看站着的两位皇子。
  “无事,我发脾气呢,我有些乏了,天色也不早,送八弟和九弟回去。”
  池鸿睿说罢阖上眼,他喝下安神药有些时候,确实是困乏了。
  被送出东宫后,池鸿渊与池鸿启各自回府,而池鸿渊没有更衣休息,而是叫来下属,立即安排自己的计划。已经有人先动手,他不能再浪费时间。
  将所有事安排稳妥,已经是后半夜,池鸿渊看着天边泛起的微光,眸光沉得可怕。
  池鸿睿与他交好,他不是看不出那是示好,对于太子的亲近他不曾反感,在人前做出与太子关系不错的样子,只是为了给自己立一个不错的人设。
  第211章 新太子人选
  一个与太子兄友弟恭的人,怎么会去害太子?和太子走得近,只是他计划中的一步。
  可今日看到池鸿睿摔断腿被废太子之位,并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池鸿睿被废之后,为国本考虑,圣上必须尽快册立新的太子人选。
  前朝百官,大多都已经被诸位皇子瓜分进各自阵营,太子被废,他们都开始极力举荐自己暗地里已经攀附的皇子。其中,以支持二皇子和四皇子的人最多。
  “李德全,你看看这些人,太子被废还没过几日,他们就着急着举荐新的太子人选。”
  皇帝看着桌案上堆积成山的奏折,冷声道。看皇帝神色,显然已经不悦,身为皇帝身边的红人,李德全自然知道应该如何掂量着说话。
  “陛下息怒,太子之位空悬,易人心不稳,朝臣们也是为了越国的江山社稷,二皇子与四皇子在几位皇子中确实能力尚可,不怪朝臣们争相举荐。”
  李德全说罢,低着头等皇帝再开口。在御前伺候,有眼色是一件要紧的事。
  答完了话,需要等着主子再开口,不要主子说一句,你说十句。
  皇帝不喜欢听假话,那就将话往半真半假了说,又能显心之真诚是最好不过。
  圣上的几位皇子,除去池鸿渊之外,就只有这两位皇子拿得出手。
  “你说得有理,朕这几个孩子里,二皇子与四皇子还算出色,朕不悦,是为别的。”
  皇帝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桌案,桌上递上来的奏折,多半为举荐二皇子与四皇子的,还有部分劝谏皇帝不可废太子的。
  李德全闭嘴听着,不发一言。御书房内静悄悄的,皇帝抬起眼看了他一眼,冷哼一声。
  “你倒是圆滑,知道此刻说话容易得罪朕,就惜字如金。”
  李德全眯着眼笑道:“陛下这可是折煞老奴了,身为奴才,岂可妄议皇嗣?”
  皇帝捏了捏眉心,没有再揪着李德全为难,他之所以郁闷,是因为别的缘故。
  “李德全,你觉得九皇子为人如何?”皇帝随手拿起一本奏折翻了翻就扔回桌案上。
  “九皇子当初临危受命,前往边关立下战功,乃是少年英才,更是忠心于陛下您的臣子。”
  李德全不会轻易夸赞哪位皇子,这些话,不过是从世人对池鸿渊的评价里照搬的。
  皇帝靠在龙椅上,指了指桌上的奏折:“朕也觉得阿渊这孩子品行佳,能力么,是孙太傅都颇为赞赏的,回京这一年来,阿渊的表现还算优秀不是么?”
  桌上的奏折,他都已经看过,没有一封是上奏举荐池鸿渊的,皇帝如何不费解?
  “朕觉得要论合适做储君的人选,应当有阿渊在其中,举荐的奏折里,怎会没有阿渊?”
  堆起来的奏折,皇帝越看越心烦,干脆让李德全把这些折子都搬下去。
  在早朝时,倒是还有零星的朝臣举荐池鸿渊,递来的折子里,倒是一个举荐他的都没有。
  “陛下,您也无需为大臣们的折子烦心,陛下英明,想来心里会有合适的决断。”
  李德全看着皇帝这些天为立储一事焦心,作为跟前伺候的奴才,也不好受。
  皇帝沉思片刻,摆手让李德全退下。偌大的御书房内,只有他一人独坐,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如此。进出御书房的朝臣换过好几批,只有他仍在。
  池鸿渊从边关回来也有一年时间,从此次举荐一事不难看出,他行事低调,不曾在私下结党营私拉拢朝臣,若非他是容妃之后……
  九皇子府邸。
  池鸿渊坐在廊下,阴郁看着淅淅沥沥落下的雨。
  “殿下,早些时候投到您阵营的大臣按照您的吩咐,只有几个人站出来举荐您为太子,至于上奏的折子,无人在折子上举荐您,一切都按照您的计划在往前走。”
  回话的侍从说罢,见主子沉默着没有说话,以为有哪件事做得不够好。
  “主子,不知是不是有什么事令您不满意?”在问时,侍从已将近日做的事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你们做得很好,接下来继续按照我之前说的进行就是,你退下吧。”
  池鸿渊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侍从见状也不好继续在他跟前惹他心烦,正要退下,主子反而叫住他:“等等,你去东宫帮我问问殿下的腿恢复地如何,明日我再去看他。”
  侍从退下之后,池鸿渊在廊下站了一会才回了书房。
  皇帝不知道,池鸿渊非但拉拢了不少大臣,而且成功博得了那些大臣的信任。
  早在池鸿睿没被废之前,池鸿渊就已经叮嘱过投到他阵营的官员,来日一旦发生废太子而再立储君的情况,一开始绝不要举荐他,随便出一两个做做样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