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那位让李修远魂牵梦萦、紧张至此的哥儿,明日终可得见真容了。
  第124章 像你的哥儿
  当晚的饭桌上, 烛光摇曳。
  李修远仔细地将一块清蒸鱼肉剔了刺,放进顾笙碗里,开口道:“阿笙, 今日散学时, 有两位同窗约了明日休沐来家里坐坐。
  “得知你有了身孕,想恭贺我们,也……想见见你。”
  顾笙正小口喝着汤, 闻言眼睛倏地一亮,脸上瞬间有了光彩:“当真?好啊!”
  连日来的孕吐让他眉宇间总带着几分恹恹。
  此刻这抹惊喜的笑容却像拨开乌云的阳光, 分外明亮。
  “太好了!家里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他放下汤匙, 立刻转向侍立一旁的左云,“左云,你明早去东市, 挑最新鲜的河虾买两斤, 再买只肥嫩的鸭子。”
  “果脯蜜饯也多备些……对了, 看看有没有好的鸽子和香茅草!”
  他语速轻快,显然是真高兴。
  李修远看着他神采奕奕的模样, 心里那点担心同窗打扰他休息的顾虑也消散了大半。
  “慢点说,别急,良子那边, 店铺要不要歇业半日?”
  “良子不用管,”顾笙摆摆手,笑意盈盈, “铺子里够他忙的, 明天让他安心顾好生意就行。”
  “家里有左云和赵阿婆,还有……我们呢。”他朝李修远眨眨眼,带着点俏皮。
  “对了, 清羽他们呢?有通知了吗?”
  “已经和明轩说了。”
  翌日上午,阳光正好。
  李修远在书房刚摊开书卷,就听见院门被叩响。
  开门一看,竟是林清羽和赵明轩。
  “明轩?你们怎么这么早?”李修远有些意外。
  林清羽一身清爽的月白衣衫,手里还提着一篮子水灵灵的果子。
  “想着你们今日有客,阿笙身子又不便,早点过来看看有什么能搭把手的。”
  他身后的赵明轩爽朗一笑,已经熟门熟路地往里走:“可不是,有什么活计需要帮忙的?”
  顾笙听见动静,从里屋迎出来,脸上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清羽!明轩!快进来。”
  他拉住林清羽的手,“你能来我就很高兴了,哪用你动手。”
  说着就把人往堂屋带,“正好买了新的茶点,我们去尝尝。”
  林清羽被拉着,无奈又纵容地笑:“好好好,听你的。”
  赵明轩看着被拉走的林清羽,耸耸肩,目光转向李修远,一边利落地挽起袖子:“怎么说,李兄?需要我劈柴还是挑水?”
  李修远眼底带着笑意,指了指厨房门口放着的两个装满新鲜蔬菜的竹筐:“你洗菜。”
  “啊?”赵明轩夸张地垮下脸。
  “我今天也是客人啊!李修远,你好意思让客人干这个?”
  李修远早已转身往厨房走,闻言头也不回,声音稳稳传来:“待会儿你也要吃。”
  赵明轩对着他的背影做了个无奈的表情,正要认命地去搬菜筐,一直在厨房忙碌的赵婆子闻声笑着出来了:
  “哎哟,赵老爷,您快歇着,这些粗活让老婆子来!”
  她手脚麻利地接过菜篮子。
  “赵阿婆,您别客气,叫我明轩就行。”
  赵明轩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那……我给您打下手?”
  当伍中山和杨亦斌提着贺礼,按约好的时辰来到小院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让他们有些愣怔的画面:
  只见一向在书院里清冷自持的李秀才李修远,此刻竟穿着一身半旧的深色细棉布短打,袖子高高挽起至手肘,腰间还系着条干净的围裙。
  他正站在厨房门口临时搭起的小案板前,手持菜刀。
  动作不算特别娴熟,但极其认真地将一块嫩姜切成细丝。
  而几步开外,廊檐下的阴凉处,站着一位身姿清瘦、面容秀雅的哥儿。
  他一手轻轻扶着腰,另一手正指着厨房里,声音清亮地指挥着:
  “相公,姜丝要再细一点……对,就是这样。”
  “赵阿婆,汤里那点浮沫记得撇干净……左云,鸭子片的时候皮肉不能分离,油脂也要片掉……”
  正是顾笙。
  听到院门动静,顾笙转过头来,脸上带着温煦的笑意:“客人到了!快请进。”
  他招呼完,又自然地转向李修远,“相公,同窗到了,你快去招呼。”
  李修远应了一声“就来”,放下刀,仔细洗了手,擦干,这才快步迎上前。
  面对同窗惊讶的目光,他神色如常:“中山兄,亦斌兄,快请里面坐。”
  伍中山和杨亦斌面面相觑,表情都有些空白。
  这画风……实在太奇特了!
  那个在讲堂上引经据典、言辞锋锐的李秀才,在家里竟是这副模样?
  可看着李修远那自然而然,毫无勉强甚至透着点满足的神情。
  再看看那位顾夫郎虽指挥却眉目含笑、两人间流淌着说不出的默契与温情的样子,这画面又奇异地和谐。
  甚至……让人心底隐隐生出一丝羡慕。
  赵明轩已经洗了手出来,笑着替主家招呼二人:“中山兄,亦斌兄,这边请坐。”
  他引着还有些没回过神的两人往堂屋走。
  杨亦斌忍不住凑近赵明轩,压低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感叹:“赵兄,李兄和他夫郎……这感情真是……”
  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只朝厨房方向努了努嘴。
  赵明轩了然一笑,拍拍他的肩,低声道:“他们二人啊,如胶似漆,恩爱得很。”
  “修远在外头什么样你们清楚,在家嘛……反正以后你们多来几次,习惯就好。”语气里满是习以为常。
  伍中山看着李修远细心地将顾笙扶到主位旁铺了软垫的椅子上坐好,又低声问他累不累渴不渴,眼神里的羡慕几乎要溢出来。
  他喃喃道:“真好……”
  不多时,菜肴陆续上桌。
  诱人的香气弥漫开来,令人食指大动。
  李修远作为主人,正式将顾笙介绍给两位同窗:“中山兄,亦斌兄,这是顾笙。”
  顾笙落落大方地颔首微笑:“常听相公提起二位同窗,今日终于得见,荣幸之至。”
  大家寒暄几句,很快便在美食的召唤下热络起来。
  席间气氛轻松愉快,说笑声不断。
  伍中山和杨亦斌对每一道菜都赞不绝口,尤其对那盘片皮鸭赞道。
  “这鸭皮酥脆,肉嫩多汁,配上这酱料和面饼,绝了!‘京都烤鸭’果然名不虚传!”
  最后一道压轴菜被端上桌——正是顾笙特意嘱咐的香茅炒鸽。
  青翠的香茅段与嫩滑的鸽肉块交织,点缀着鲜红的辣椒丝,色彩明快。
  一股极其独特、融合了柠檬草般清新又带着辛香的浓郁气息瞬间俘获了所有人的嗅觉。
  “这道是……”杨亦斌好奇地问,筷子已经忍不住伸了过去。
  “是香茅炒鸽,”顾笙笑着解释,“香茅草有股特别的清香,用来炒鸽肉,能去腥提鲜,开胃得很,大家快尝尝。”
  李修远依言夹了一块鸽肉,入口的瞬间,眼睛便亮了起来。
  鸽肉事先炸过,外皮带着一丝焦香,内里却嫩滑无比。
  浓郁的肉香被香茅那股清新、微辛、带着柠檬般爽利气息的味道完美激发出来。
  形成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层次丰富的奇妙口感。
  既解腻又开胃,让人胃口大开。
  “唔!好吃!”伍中山也尝了一口,立刻竖起了大拇指。
  “这味道……前所未有!清新又浓烈,鸽肉还这么嫩滑,顾夫郎,您这方子绝了!”
  “确实独特!这香茅的味道太勾人了,配上鸽肉,简直是天作之合!”
  杨亦斌吃得停不下筷子,脸上满是惊喜和满足,“今日真是有口福了!”
  大家纷纷下箸,那盘香茅炒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赞叹声不绝于耳。
  顾笙看着大家吃得开心,脸上一直挂着愉悦的笑容。
  杨亦斌对片皮鸭念念不忘,又夸了几句。
  顾笙见状,便吩咐左云说:“你去店里一趟,让张良准备两只半的片皮鸭包好带回来。”
  临走时,顾笙果然让左云将打包好的片皮鸭拿出来。
  两只完整的分别给了伍中山和杨亦斌,那半只则塞给了林清羽和赵明轩。
  他笑容温婉:“一点心意,带回去尝尝。”
  “今日招待不周,多谢诸位赏光。”
  “哪里哪里,顾夫郎太客气了!”伍中山和杨亦斌连声道谢,都觉得这趟来得太值。
  不仅见识了李修远不为人知的“贤惠”一面,更品尝到了如此美味,还满载而归。
  果然应了那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送走了客人,收拾停当,已是傍晚时分。
  夕阳的余晖给小小的院落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