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就算注定没有好下场,他作为堂堂的大汉太子,也绝不受辱!
  长安城的贵族宅邸中,李广利还在震惊中,他喃喃自语:李家,哪个李家,是我们家么?
  不是,巫蛊跟他们家有什么关系?
  是江充和太子一派的争斗,他还在乐呵呵的坐山观虎斗呢!
  【在盘点历朝历代的悲情太子时,戾太子刘据和明兴宗朱标总是榜上有名。其实,刘据的太子之位远不如朱标稳固。
  卫青晚年之时,皇后卫子夫就担心自己的儿子。霍去病英年早逝,卫青眼看着也重病不愈,朝堂上已经没有卫家外表了。而自己在后宫也是色衰爱弛,太子才刚及冠,皇帝却春秋鼎盛
  因此她让自己的弟弟卫青去探一探皇帝的心意。
  汉武帝不以为意,直接跟卫青说: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不得不劳民。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汉武帝的目光从来不是在后宫佳丽与个人情爱上,他绝不会拿储位开玩笑。】
  想起自己年轻时的好兄弟、好战友,已经须发皆白的刘彻流露出追忆往昔之情。
  那时的他,是多么的意气风发!
  如何能是现在这副破败样子可比的。
  竟然神仙都显灵了,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免受疾病困扰,永保长生么?
  如果天幕能够进行问答,一定会告诉他:不要痴心妄想了。
  椒房殿前,刘据问卫子夫:母亲竟真的问过?
  卫子夫点点头:是啊,那时候你刚及冠,很多事没有说与你听。
  刘据抿抿嘴唇,默然不语。
  那么,他们一家子,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呢?
  【所以他知道皇后担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那就是眼看着太子长大及冠,开始涉及政事。而太子这个位置天然就侵犯了一部分皇权,更何况围绕在太子身边的大多是军功贵族与儒家文人,与汉武帝身边那些疯狗一样的酷吏泾渭分明。
  这也很好理解。这些军功贵族大多是卫霍的部下出身,而文人又很期望太子是个儒家样式的明君。可那些酷吏大多是汉武帝从寒门提拔上来的,那些贵族与豪强的人头就是他们的进阶之梯,他们自然不会左右逢源,而是选择紧紧抱住自己恩主的大腿。皇帝在一天,才有他们的功名利禄。
  可这些汇聚在一起,就有一个看上去致命的大问题:太子和皇帝政见不和!
  卫子夫夹在丈夫与儿子之间,自然感受的比旁人更清晰一些,所以她才会害怕。】
  卫子夫自嘲的笑笑。
  那时候是夹在父子之间,现在是连丈夫的面都见不到了。
  可悲,可叹。
  【而汉武帝的话,就是直白的告诉他们,这些事他心中有数。他之所以大刀阔斧折腾天下人,是因为汉家制度草创,四周又有强敌。所以他要苦一苦这一两代人,为后代立模版,为万世开太平。这样太子即位之后,就可以像文景一般休养生息、安定天下,沿着他用尸山血海踏出来的路,安安稳稳的当一个明君。】
  刘彻点点头。
  不错,他是说过这样的话,而且他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
  至于现在嘛
  不知为何,自从他这两年身衰力竭之后,总是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这种恐惧之情不知是从何处滋生的,可就是萦绕在他周围,久久不散。这种恐惧甚至有时会让他半夜惊醒,夜不能寐。
  他喜欢年轻漂亮的美人,总觉得看见她们花朵一般的年纪,活泼开朗,好似自己也跟着年轻了起来,心里多了一丝慰藉,他喜欢这种蓬勃的生命力,犹如朝阳一般。而不是像他现在,暮气沉沉。
  可每当他看见年富力强的太子,那样生机勃勃、孔武有力,却总是让他觉得恐惧。
  好似身衰力竭的自己不再能掌握这个庞大的帝国,不再能体会自己打下来的江山。
  这一切,都要交到太子手里。
  他知道,这是必然发生的事情,他也在尽心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可,那时他薨逝后的事情,在他活着的时候,在他行动迟缓,脑子不灵光的时候,他看见那样的太子,就会感到这股子恐惧又找上他来了。
  所以,他不愿意见太子。
  他情愿不见。
  【说实话,up看这段的时候,是真切的感受到了拳拳爱子之心的。
  但是,咱就是说,汉武帝,他,真的,心里有数吗?】
  【答案就是人的想法靠不住。
  公元前106年的汉武帝可能想的挺好的。但是十几年后,已经垂垂老矣的汉武帝,心思显然有了变化。】
  是啊,人都是会变得。
  刘据想起以前。自己的父亲也是抱过他,爱抚过他的。
  在他刚接触政事的时候,也是用心教导他的。
  是从什么开始,他的处境越发艰难起来呢?
  刘据想了想,大概就是从自己的舅舅,大将军卫青病逝之后。
  可,为什么呢?
  李广利听到这番话,想的却截然不同。
  是啊,一个垂垂老矣的雄主皇帝,一个政见不合的年轻太子,怎么会没有故事呢?
  他们李家,等得就是这个契机!
  那卫家出身还不如他家呢,一家子的奴仆,有一半是野种。他家都可以成为大汉顶级贵族,为什么李家不可以呢?
  而且他心里知道,陛下当时就是故意抬举他们兄妹几个,来平衡卫氏外戚的势力的。他的妹妹也很争气,生下了儿子。而他也按照卫青的步伐,开始从军征战。
  虽然战绩差了那么一点吧。
  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回江充的手段能有多大作用!
  【前面说过,秦汉时期的人们是很崇神信鬼的,尤其是汉武帝这几十年搞下来,更是推波助澜了这股风气。
  而崇神信鬼的副作用,就是信巫蛊。
  所谓巫蛊,就是在地下埋个小人,这小人可以是铜的、木的、布的,总之刻上名字和生辰八字埋起来,寓意是给这个人发丧。这是一种诅咒。
  虽然在我们今天看来十分可笑,威力还不如马老师的闪电五连鞭。但那时候的人是真的信,信这种诅咒能伤害到人。
  所以在当时,巫蛊之类事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十分可笑。
  刘彻先是暴怒,然后懵了一瞬间。
  什么意思,就是说巫蛊根本就是假的么?这怎么可能呢?
  倘若巫蛊是假的,那岂不是说祭祀那些神仙鬼怪都是假的?
  可刘彻抬头,想的有神仙啊!
  还是说,神仙亲自出来打假了?
  卫子夫从不信这些,毕竟她年轻时,她的前任陈皇后是怎么被厌弃,又是怎么因为巫蛊而被废,她作为亲历者是一清二楚。
  巫蛊这玩意儿要是真的,她这一路早就被诅咒死了。
  【而在巫蛊之祸前一年的政和元年,就发生过一件类似的巫蛊大案,可以说是之后巫蛊之祸的前奏了。
  事情的起因,是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
  不知道大家对公孙贺还有没有印象。他也是上林苑中央军校出身的,和卫青是同一批毕业。虽然战功不显,但是混了这么多年也是个军功贵族,而且他还娶了卫青的姐姐,自然属于卫霍-太子一系。
  在武帝朝当丞相那可是个高危职业。汉武帝启用中朝官制度,渐渐用自己的近臣取代了外朝那些原本的三公九卿官职。而他的近臣又有许多是张汤这种法家酷吏,和外朝官的冲突更甚。因此武帝一朝,丞相大多没有好下场,能病逝在任上都算善终。】
  【当初汉武帝让公孙贺当丞相,那公孙贺也是死活不愿意。可卫青去世了,在太子能独当一面之前,只有公孙贺勉强算是太子集团的话事人,汉武帝这也是对他们释放出善意安抚朝堂。公孙贺知道好歹,只能接受任命。
  战战兢兢干了将近十年,果然就出事了。】
  提起这件事,卫子夫就怒从心头起。
  可她不能在儿子面前说皇帝的是非,因此只能紧紧的将手攥成拳。
  保养得宜的指甲狠狠嵌在掌心的纹路里,她却丝毫不觉得疼痛。
  【他的儿子公孙敬声被揭发出来,挪用公款。证据都是实打实的,确实是不肖子孙,公孙贺只能跟汉武帝求情,说自己愿意将功赎罪,去追捕当时朝廷的a级逃犯,一个叫朱安世的江湖大侠。等抓捕之后,希望汉武帝能网开一面赦免他儿子。
  想的挺好,却不知正一步一步的走入陷阱之中。】
  【朱安世很顺利的就被抓捕归案了,但审讯的时候,他却言之凿凿的说:公孙敬声跟阳石公主私通!而且还在皇帝御用的驰道上埋藏木人诅咒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