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石公主是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的女儿,太子刘据的亲姐姐。
你一个常年行走江湖的大侠咋能知道这些皇室八卦?】
汉武帝想起半年前的事情,心里有那么一丝愧疚。
他面色平静,继续聆听,想看看神仙对此时的看法。
【但是,汉武帝信了。
他不仅逮捕了公孙贺父子,连卫子夫还在世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以及卫青袭爵的长子卫伉一起抓了。
最后这些年通通被杀。
他甚至连证实都没去证实一下。】
刘彻眉头动了一下。
因为不需要去证实,他就是故意的。
毕竟杀了两个自己的亲生女儿,还是亲自看着长大,以前也备受他疼爱的公主,他当然有那么一些不舍。
可当时为了平衡朝廷的局势,他觉得自己不得不这样做。
【不是汉武帝真的老糊涂到这种程度,他就是故意的!
他的诏书里说的很清楚:故丞相贺倚旧故乘高势而为邪,兴美田以利子弟宾客,不顾元元,无益边谷,货赂上流,朕忍之久矣。终不自革,乃以边为援,使内郡自省作车,又令耕者自转,以困农烦扰畜者,重马伤枆,武备衰减;下吏妄赋,百姓流亡;又诈为诏书,以奸传朱安世。
公孙贺的所作所为是倚旧故乘高势,高势是谁?自然是太子与卫氏外戚。正是倚靠他们,公孙贺才胡作非为、兼并土地、兴利弟子、不顾黎民死活,导致吏治败坏、百姓流离失所。
这个锅可太大了,公孙贺一个人怎么可能背得起。
所以,这是一个信号,一个皇帝对太子集团不满的信号。】
【唯一的疑问就是,汉武帝只是想打压卫氏外戚,防止他死后卫子夫成为太后跟新皇帝夺权,还是想直接换个太子呢?
这个争论延续至今,因为汉武帝之后的所作所为有些迷惑,因此两派一直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刘据本是在低头缅怀自己的两个姐姐和表兄,听到这句话豁然抬头。
他也想知道!
哪怕父皇给他说句心里话呢!
然而想看这里,他又嘲笑起自己的幼稚。
父皇这一生虽然推崇儒学,重用董仲舒统一学术思想,将儒学钦定为官方学派,可刘据清楚的知道,那是因为董仲舒的公羊儒学派,适合当时的政局。
当时的朝廷,对于匈奴的政策一直是被动防守,用和亲和送钱的方式来换取和平。朝臣们觉得这样挺好的,何必再大动干戈,破坏好不容易得到休养生息的民间百姓呢?
但父皇乾纲独断,就是要打,要狠狠地打击匈奴。
为此,他翻出了公羊儒大复仇的观点,想要利用君子之仇,九世犹然可报也的理念,打着报高皇帝白登之围之仇的旗号,来筹备对匈奴的反击。
才把儒学抬到了这样的高度。
可刘据清楚的知道,父皇的心里,其实世更认同法家的治国观念的,只不过因暴秦的缘故,不能拿出来公开说而已。
可这些年随着父皇君威积重,已经不在乎了,把酷吏摆在了明面上。
法家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什么?
法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所以,父皇现在,是注定不会给他交底的了。
【我先说我的观点,仅代表up本人哈,有不同意见可以评论区交流。
我认为,汉武帝只是想打压一下太子集团,并不是真的想换太子。甚至他剪除太子集团的势力都不是怕卫子夫成为干预朝政的掌权太后,单纯只是玩弄帝王心术,搞派系制衡而已。
结果,玩脱了,然后逼不得已自己善后。
刘小猪,你活该啊!】
刘彻怔在那里,似乎不可置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他
神仙是在说他活该?
果然是来骂他的!
他真的没打算换太子啊喂!当时身为一个皇帝,平衡朝堂势力不是应该做的事情么?他总不可能看着太子一派势力过大吧?
那样的话
想到这里,刘彻觉得那股如影随形的恐惧又包裹了过来。
压得他身心俱疲,出不上来气。
【其实我很理解换太子一派的观点。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汉武帝把钩弋夫人和她儿子刘弗陵的地位抬得太高了,而且最后确实是刘弗陵继承大统。】
甘泉宫中,离刘彻不远处的一处宫室。
刚过二八年华的赵婕妤,已经有了一个三岁的儿子。
她此刻正抱着自己的儿子,看他睡的香甜。
听到这句话,周围的宫娥都在恭喜她。
娘娘真是好福气!
是呀,天上的仙女都说了,以后是小殿下继承皇位呢!
哎呀,那咱们以后侍奉的岂不是皇太后了?
瞧你说的,陛下亲赐匾额,就是看重咱们娘娘呢!
周围笑作一团,纷纷前来恭喜她。
她木然的笑笑致意,接受了她们的恭贺,内心却很是惶恐不安。
这些没脑子的女人,也不想想皇后和太子还健在,怎么就她儿子继承大统了。定然是天幕说的这件大事,让太子没有好下场。
可现在神仙已经把一切都说开了,那她们母子该是个什么结局?
这件祸事,还会发生么?
更甚至,她想到了自己以前的经历,心都提了起来,陛下若是知道了
【钩弋夫人是个很特别的女人,她全身都充满了谜团。她的出现就是第一个谜。
《汉书外戚传》是这么说的:武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
公元前96年,也就是巫蛊之祸发生的5年前,汉武帝巡游路过河间国,有术士说此地有奇女子,汉武帝于是立即下诏派人查找。
这一看就很扯。按咱们今天的角度来看,明显就是方士和本地人串通好了,用这种方式引起皇帝的兴趣,好让即将入宫的少女获得最大的筹码。
汉武帝果然派人去找,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一个年轻漂亮的赵姓女子,而且这女子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天生双手握成拳状,虽年已十多岁,但依然不能伸开。
这就勾起汉武帝这个大猪蹄子的好奇心了。
他看了一会儿,然后伸出双手把这女子的双拳轻轻一掰您猜怎么着?十多年没成功过的天生异象,就被汉武帝给治愈了。
而且这女子的手中,还躺着一枚小小的玉钩。】
神仙的语气带着戏谑,明显是有些讽刺调侃的意味。
其实刘彻也不是真信了,只不过他喜欢那些年轻靓丽的生命,更何况还是底下人挖空心思来讨好他的,他为什么不接受呢?
可当众被神仙这样一说破,他却有些恼羞成怒。
沟壑堆叠的脸上,竟然也涨的有些发红起来。
【一个天生异象的美少女,谁都不行只有皇帝能掰开她握着玉钩的双手。虽然是一看就是假的,但也是花了心思讨好皇帝的,能够直击刘小猪的点,让他愿意去宠爱。果然,赵氏进宫不久就晋升为婕妤,居住在甘泉宫中,她的宫殿被命名为钩弋宫,所以也称钩弋夫人。
两年以后,钩弋夫人怀孕。但是她的孕期特别长,别人都是十月怀胎,她是十四个月才生下来一个儿子,正是日后的汉昭帝刘弗陵。
咱就是说,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十四个月的孕期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刘弗陵出生的时候,汉武帝虚岁已经六十三了。
所以有人怀疑刘弗陵不是汉武帝亲生,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这个事情嘛,疑罪从无,咱们就不讨论了。】
这回不是恼羞成怒,而是惊惧成疑了。
毕竟,这可是事关皇家血脉的大事,怎么能够这样被糊弄过去呢?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清楚啊喂!
赵婕妤听到这里,也心下大惊,暗道不好。
虽然,确实是用了那么一点小手段,但这的的确确是陛下的血脉!现在神仙这样一说,陛下要是真的心下起了怀疑,别说继承大统了,她们母子还有没有命都两说。
【现代人觉得扯淡,但是秦汉时期的人不这么想。尤其是汉武帝,听说上古的尧帝也是怀胎十四个月降生,直接就把赵婕妤所在宫室改称尧母门。
我要是卫子夫得呕死!
尧帝是谁?上古的贤德天子,是千百年来文人士子挂在嘴边的三代盛世的缔造者。在万国争雄的乱世,他团结亲族,联合友邦,征讨四夷,统一了华夏诸族,被推举为万国联盟首领。而且主政期间,兴修水利、制定历法、推广农耕、整饬百官。是太史公笔下最理想的君王。
现在你说赵婕妤的宫门是尧母门。
什么意思?是说她生的儿子将来会跟尧帝一样雄才大略、文修武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