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不管咱们厂能不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盈利,其实,一个学校跟三个学校,都没什么区别。”
  挣钱多的时候,一万块和三万块,对百味来说,真的就是小钱。
  挣钱少、甚至濒临破产的时候,省出来的这两万块钱,也绝对没法儿让百味起死回生。
  当然,后面的这种假设,听起来不太吉利,刘东就没有把话说透。
  “那就尽快找这三个学校的人,约到一起,聊聊这事儿吧!但是,一定要确保,拿到奖学金的,是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拿到助学金的,也必须是家里确实困难的学生,否则,我们百味有权利随时撤回这笔钱!”
  梁万上辈子读大学的时候,就碰见过拿国家助学金的人、一年里换了两台苹果手机这样的情况。
  上辈子的事情已经没法儿改变,可这一回,梁万还是希望,设立奖助学金的事情,能从一开始,就划出一条底线来。
  第142章
  ◎更新◎
  果不其然,百味方便面厂分别在市一中、食品厂附小、纺织厂附中设立奖助学金的事情,在安城引起了一阵轰动!
  国家是在1986年开始实行义务教育的,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一个家庭想要送孩子去读书,就必须先攒够书本费和学杂费。
  这对孩子少的家庭来说,问题不大;可对于那些生了五六个家庭的孩子来说,负担不可谓不沉重。
  而现在,如果他们的孩子能够得到百味的奖助学金,不管有多少钱,对整个家庭而言,无疑都是得到了一丝喘息机会的。
  当然,督促孩子开学以后必须好好学习、把成绩提上去、拿到百味的奖助学金,这只是一部分家长。
  更多的人,关注的倒不是他们家孩子能不能争气、拿到奖助学金,而是——
  天爷啊!谁能想到,去学校读书,还能有钱拿呢?
  甭管多少钱,也甭管百味方便面厂为什么要设立这个奖助学金,至少,人家是实打实地办事儿了!
  于是,在安城,百味方便面厂早已趋于平稳的销量,突然迎来了一阵儿疯涨!
  大家的想法其实并不难猜,自己家的孩子不一定能在这件事情中受益,可总有亲戚家、朋友家的小孩儿在这三所学校里吧?
  反正是要买吃的,买什么不是买呢?支持下百味方便面厂的生意,权当是他们也变相地替安城中小学生拿奖助学金,略尽绵薄之力了!
  梁万、刘东和卢海风决定设立奖助学金的时候,就已经对外界的反应有所预料,所以,当安城日报的记者找过来时,三人并没有打磕绊,立刻就应下了采访的事情。
  只不过,这一次,代表百味方便面厂接受采访、出现在报纸上的人,变成了刘东!
  别误会,可不是刘东和卢海风专门找梁万表达了不满,事实上,这个建议还是梁万最先提出来的呢。
  “百味是咱们三个人的心血,每个人都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像上报纸这样光荣的事情,当然也得咱们仨轮流着来了!”
  梁万并不希望自己每次都出现在报纸上、掩盖住他们俩的光芒。
  相比之下,他更希望的是,他们仨都能被外面的人看到,而不是说,在别人看来,刘东和卢海风都是他的“小弟”。
  “对了,还有件事,咱们百味现在风头正盛,虽然说这两年严打,但习惯了小偷小摸、不劳而获的人,肯定只是暂时把自个儿的心思给藏起来了。”
  “百味方便面厂能赚钱,指不定就有人因为奖助学金的事儿盯上咱们厂、铤而走险一回呢,总之,绝不能把安全的希望寄托在那些人都能做到清醒理智上面。”
  “所以,这段时间,让保卫科的人辛苦下,三班倒,在厂里巡逻的时间也不要一成不变,免得被人摸了底、找到可趁之机。”
  “再者,每周一,财务科两个人去银行存钱的时候,叫上两个保卫科的人一块儿跟着去,免得发生什么意外,还有服装店那边儿,也是一样的,安全最重要,马虎不得!”
  至于他们仨的家里,梁万其实不是很担心。
  一来,韩家院墙上扎着密密麻麻的啤酒瓶碎片,而且,他们家的院子虽然是平房,但若想通过各家的房顶落到他们家的院子里、而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有练家子,才有可能做到了。
  可是,像这样有点儿真本事在身上的人,又怎么会去做这种小偷小摸的事情呢?
  二来,他们家所在的那条巷子,以及纺织厂家属院,基本都是当了二十来年的老邻居,陌生人只要一露面,就会被大妈们逮住、盘问得清清楚楚。
  这也正是梁万明明已经有能力、买个更大的院子、让一家人住得更宽敞一些、最终却没有行动的原因,毕竟,这几年,安城确实没有那么太平。
  三来,晚上,街道办和纺织厂家属院都有安排人巡逻,虽然不是每天都有,但这对于有点儿小心思的人来说,多少也是一种威慑。
  “行,我知道了!”卢海风应下了这个活儿,又说:
  “现在,算上科长,保卫科也就十五个人,既然要三班倒巡逻,那是不是能从非生产部门临时调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同志到保卫科,先应付这一阵儿,然后,咱们抓紧时间再招点人呢?”
  百味方便面厂保卫科的科长程远,说起来,还是卢海风找他爸介绍的人。
  程远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原本是由部队安排到了县城的供销社、担任副主任,但是,习惯了部队直来直往作风的他,和供销社的领导们实在合不来。
  所以,卢科长找他聊了聊,没几天,他就给出了答复,来到了百味方便面厂。
  程远的身手不用怀疑,但整个保卫科,大多数还是有一把子力气的普通人,相较而言,和国营厂保卫科的“阵容”没法儿比。
  而梁万他们,固然是信任程远的,可也不能把保卫科的科长当成牛马用、什么事儿都要他走一趟吧?
  显然,保卫科扩招、加强百味的防卫力量,是势在必行的。
  “可以!嗯,这次再招十个人吧,面向整个安城招工,转业、退伍军人优先,如果有自认为力气比寻常人大的,经过测试后,也可以优先录用!”
  前两年,百味方便面厂的员工大多都是从纺织厂职工子弟里招的。
  这既是因为他们厂用的是纺织厂的地,也是因为,百味刚起步,名气小,对有真本事的人来说,吸引力不强。
  与其招来一些素质参差不齐的人,倒不如直接用职工子弟,至少这样,如果有人犯了错,他们可以和纺织厂这边及时有效沟通。
  但现在,情况可是大不相同了,放眼整个安城,少有人没听说过“百味方便面厂”,而且,百味效益好、福利好、工资高的名声,也早就传扬开来了。
  因此,比起上一次保卫科招工,梁万提高了对人员的选拔要求。
  毫无疑问,百味方便面厂保卫科招工的事情,热度一下子就盖过了他们厂在三所学校设立奖助学金的新闻。
  毕竟,不是每家的孩子都能进入这三所学校上学,也不是进了这三所学校就一定能拿到百味的奖助学金。
  可是,百味保卫科的招工,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去试试的!
  诚然,安*城现在选择摆摊儿、做点小生意的人不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生意的。
  无论什么时候,能赚到钱的,总归只有金字塔尖儿的那么一小部分人。
  所以,摒弃掉私人厂不如国营厂的工作稳定这样的陈旧观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能进入百味、拿一份高工资,已然是相当不错的一条道路了。
  忙了一天,临近下班回家的时候,梁万接到了闺女打来的电话。
  “喂!爸!”
  “小满啊,我再有半个小时就到家了,晚上想吃什么?凉皮、肉夹馍行不行?爸爸待会儿去买!”
  小满来小卖铺打电话,可不是为了这个,她小声地说:
  “爸,二姑奶奶来家里了,还带着两个表舅,太爷爷让我跟你说,今天厂里忙的话,你可以晚点儿回来!”
  “行,我知道了!没事啊,有爸在呢!你要是在家里待着觉得不自在,就先在小卖铺坐会儿!”
  挂断电话以后,梁万皱了皱眉头,老爷子人老成精,让闺女提前给他打电话说这事儿,显然,二姑来家里,算不上什么好事儿啊!
  想到这几天来厂里交报名表的人络绎不绝,梁万心里多少有了底儿。
  他倒是也不慌,反正,长辈们都是能拎得清的人,不会仗着长辈的身份向他施压,如果二姑真的想让她家俩儿子来百味上班,那就按正常的招工流程走呗!
  带着十份儿凉皮肉夹馍套餐回到家,看到他手里拎着这么多东西,韩二姑赶忙给俩儿子使了个眼色。
  徐家两个表弟意会,走过来就要接住梁万手里的东西。
  梁万也不跟他们客气,把东西交给他们以后,就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