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都市言情 > 清枝 > 清枝 第83节
  “莫大夫。”徐闻铮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若能找到,请将他带回来。”
  清泉略一颔首,眨眼便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第二日一早,清枝刚起身便铺开一张信纸,提笔蘸墨,开始给杜大娘写信。
  她凝神想了许久,可笔尖悬在纸上,迟迟未落。最终只写下一句,【杜大娘,我是清枝,你回侯府吗?】
  墨迹微干,她顿了顿,又添上一句:【若是要回,我可以派人来接你。】
  写完后,她轻轻吹了吹,又小心翼翼地折好信纸,递给身旁的桃丫。
  桃丫是管事娘子特意为清枝挑的丫头,说她虽然刚入府,但头脑灵光,又懂事守规矩,人也踏实,最适合跟着清枝。
  进院子前,管事娘子还给她改了名,叫碧荷。
  头一回见清枝时,清枝问她,“你喜欢这个名字吗?”
  桃丫一愣,以为主子嫌这名字不好,要另取一个,赶忙低下头,小声道,“若是姑娘觉得碧荷这名字不好听,您再给我取一个就成。”
  清枝却轻轻笑了,又问,“你入府前,家里叫你什么?”
  桃丫老实答道,“回姑娘的话,家里人喊我桃丫。”
  “你喜欢桃丫这个名字吗?”
  她摸不准主子的意思,只怯怯点头,“喜欢的。”
  “那你以后就叫桃丫吧。”
  于是,她的名字又改了回去。
  桃丫心里纳闷,却不敢多问,只是偷偷抬眼瞧了瞧清枝。
  这位主子眉眼温和,说话时唇角还带着浅浅的笑。她想,这一定是个极好的主子。
  此时,清枝又提起笔,蘸了墨,在信笺上缓缓写下“林小姐亲启”几个字。
  笔尖顿了顿,又接着往下写。
  清枝给林小姐的信要长一些。上回林小姐来信,不仅提了京都铺子的事,还询问了她和那个表白之人的进展,末了又絮絮说了些自己在京城的近况。
  写到“徐闻铮”三个字时,清枝的手忽然一滞。她蹙了蹙眉,索性将信纸揉作一团,扔进了旁边的废纸篓。
  当初与林小姐初识时,她哪里想得到会和徐闻铮再有牵扯?更想不到他从军归来,还会特意寻到她跟前,和她表明心意。
  清枝轻叹一声,重新铺开一张信纸。她想,这事还是当面说为好。
  她提笔写道自己已到了京都,打算去看看铺子,又问林小姐何时得闲,能否约着见一面。
  总之啰啰嗦嗦写了一堆。
  那送信的婆子刚走到林府门口,正巧碰见林小姐乘轿回府。
  林小姐接过信一看是清枝的,当即拆了,读完便笑着对婆子说道,“你回去告诉清枝,明日在西郊别院,有一场赏荷宴,邀她也来。”
  说着林小姐亲自将帖子递到了婆子手上,“请她一定要来。”
  婆子回去传了话,清枝又问了府里管事的娘子,才知林府西郊别院的荷花是京中一绝,不仅开得好,品种更是稀罕,寻常难得一见。
  翌日,天刚亮,清枝便带着桃丫和两个侍卫出了门。
  晨风微凉,马车穿过城门时,日头才将将爬上来。
  到了别院外,只见门前已停了不少华贵的马车,朱轮锦绣,帷帐重叠,一看便知是京中贵女们的车驾。
  桃丫瞅了一眼自家主子的马车,虽然大气宽敞,但装饰很少,明明单瞧着还不错的车驾,这一比较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她替清枝理了理裙子,心想今日这场赏荷宴,怕是把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姑娘们都聚齐了。
  进了园子,远远便听见荷塘那边传来阵阵笑语。
  走近一瞧,各家小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处,有的倚栏赏花,有的执扇轻笑,更有兴致高的,已在临水的小轩里抚琴作画,热闹得很。
  清枝跟着引路的嬷嬷穿过回廊,踏上临湖小楼的木阶。
  桃丫被留在荷塘边的丫鬟堆里,只能踮着脚目送自家姑娘上了二楼。
  林小姐正倚在窗边,不时往楼下瞧着,一见清枝露面,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亲热地挽住她的手臂,“你可算来了!让我好等。”
  说着就把人往自己身边的软凳上带。
  满座的小姐们霎时收了声,执扇的,端茶的都停了动作,只拿眼风悄悄打量着这个生面孔。
  那绢扇后头不知掩着多少探究的目光。
  “这是我在韶州结识的好姐妹,清枝。”
  林小姐笑吟吟地介绍,“她在那边开了家食肆,手艺可不得了。”
  席间响起几声客气的轻笑。
  小姐们敷衍地点了点头,绢扇轻摇间交换几个眼色,便又三三两两凑作一堆说笑去了。
  清枝也不恼,只微微颔首回礼,便自动与她们划下一道屏障。
  林小姐一见清枝,便像得了什么稀罕宝贝似的,只顾拉着她说话。
  旁边几位姑娘递来的话茬儿,她不是“嗯嗯”两声敷衍过去,就是干脆装作没听见,惹得那几位渐渐也噤了声,只管低头拨弄着手中的团扇。
  清枝瞧着不是个事儿,借着斟茶的功夫悄悄碰了碰林小姐的手肘,朝旁边使了个眼色,声音极低,“你别冷落了旁人。”
  林小姐却浑不在意,反而凑到她耳边,“这劳什子赏荷宴最没意思了,我也不爱跟她们玩儿,横竖这是我堂姐张罗的,咱们乐咱们的。”
  话音未落,一位穿着青缎马甲的嬷嬷快步走来,在林小姐耳边低语几句。
  林小姐眉头一皱,不情不愿地起身,临走前还特意拍了拍清枝的手背,“堂姐唤我呢,你且在这儿坐着,我片刻就回。”
  说罢她拎起杏色罗裙,镶着红宝石的步摇在阳光下闪了闪,人已经风风火火地下了楼。
  清枝端起茶杯,浅浅啜了一口茶,倚着雕花栏杆往下望,只见一位身着百褶纱罗裙的姑娘正与林小姐说话。
  那姑娘云鬓斜簪着一支缠丝金凤花钗,一言一行都透着贵女的风范。
  清枝暗想,想必她就是那位丞相府的千金,林照月了。
  “清枝姑娘这是刚到京城吧?”身旁忽然传来软糯的问话。
  清枝回头,见一位手执青碧团扇的小姐半掩朱唇,眼波盈盈地望过来。
  清枝微微颔首,“前日刚到。”
  那位小姐笑了笑,又问道,“来京都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清枝想了想,答道,“此番是为寻个合适的铺子,打算在京城开一间酒楼。”
  “女子开酒楼?”
  对面穿桃红夏衫的姑娘惊呼出声,又急忙用扇子掩住嘴,眼里却藏不住讶异。
  清枝正对面的小姐闻言,也加入聊天。
  她轻摇绢扇,笑道,“清枝姑娘的口音倒像是京城人士,怎会到韶州去?”
  说完她摇绢扇的动作忽地停下,一双妙目细细打量着清枝。
  清枝语气平静,“当年随主家流放去的。”
  席间霎时一静。
  小姐们交换着眼色,再开口时,那嗓音里便掺了几分刻意,“原来如此。”
  绢扇掩着的唇角微微下垂,众人默契地转过身子,将清枝晾在了一旁。
  楼下忽然传来林小姐的呼唤。
  “清枝,你快下来。”
  清枝朝着楼下的林小姐略一点头,随即起身,见众人只顾着说笑,连眼皮都没往她这儿抬一下,她索性也不再多话,转身便往楼下去了。
  清枝前脚刚走,席间的贵女们便立刻变了脸色,一个个用团扇掩住嘴角,眼里尽是轻蔑。
  “这林升月也是糊涂,怎么让她与我们同席?”
  有人先开了口,声音压得低低的,却字字刺耳。
  旁边立刻有人接话,“说是开酒楼,谁知道打的什么主意?”
  “就是,我看是来打秋风的。”
  说罢还轻嗤一声,满脸不屑。
  “一个流放过的女子,也敢在京城张罗生意?当这儿是她们韶州那等穷酸地方不成?”
  另一位撇了撇嘴,眼角余光往楼梯口瞥去,生怕人听见似的。
  “瞧她那身打扮。”又有人用绢子点了点唇,讥诮道,“衣裳料子倒还过得去,可浑身上下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
  “若不是看在林家的面子上。”
  最末座的,从头至尾没说过一句话的黄衫女子,此时更是愤愤不已,“我方才就该离席的,平白沾了晦气!”
  ……
  终于,话题转到了别处。
  靠窗坐着的那位小姐忽然轻轻“哎”了一声,摇着团扇低声说道,“你们听说了吗?昨日徐将军进宫面圣了。”
  她旁边的小姐顺着她的目光往楼下瞧,林升月和清枝已不见踪影。只有林照月还婷婷立在那儿,被一众贵族小姐簇拥着,如众星拱月般耀眼。
  靠窗的小姐不由轻叹一声,“听说是去请旨赐婚的呢。”
  “赐婚?”
  席间顿时起了小小的骚动,有人迫不及待地追问,“可知是要娶哪家的小姐?”
  “这还用问?”
  窗边的姑娘用扇子掩着唇笑了声,眼波不时往楼下瞟去。
  “除了咱们丞相府的这位嫡小姐,还能有谁配得上徐将军?”
  众人闻言,虽都点头称是,可那笑容里却藏着几分勉强。
  有人低头抿茶,有人垂眸,咬唇不语,也有人望着楼下的身影,心里似乎要冒出酸水来。
  徐闻铮刚搁下公务折子,便招来清枝院里的嬷嬷问话。一听她今日去了林府京郊别院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