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穿越重生 > 新皇后,新思想 > 新皇后,新思想 第80节
  “他真的死了?”
  潘妤点头:“嗯,我刚从潘家过来。”
  崔云清捂着心口,幽幽一叹,说出两个字:“报应。”
  潘妤和曲师爷对望一眼,发现两人都不约而同松了口气,他们都怕崔云清对潘远山还有感情。
  潘妤见崔云清对潘远山恨意非凡,想来与当年兄长去世大有关联,不禁问道:
  “阿娘,兄长之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件事,在崔云清与潘远山义绝之后,潘妤曾问过一回,但崔云清不想潘妤背负太多,只是简短说了两句。
  提起早逝的孩子,崔云清周身陷入悲伤的情绪,曲东来见状,干脆放下汤碗:
  “我来说吧。”
  曲东来一直在崔家做管事,对崔云清的事自然清楚。
  他告诉潘妤,当年她的兄长,也就是崔云清和潘远山的第一个孩子,潘家的嫡长子潘京,在崔氏带着小女儿久居汝阳的第四年,就被一同玩耍的孩童们起哄着爬高取物,最终从阁楼摔下死了。
  “是我的疏忽,不该将京儿留在盛京,该将他一同带去汝阳的。”
  崔云清如今提起那早逝的长子,依旧泪流满面,愧疚不已。
  曲东来安慰:
  “当时你自顾不暇,潘家同意你带女郎去汝阳已是不易,又怎会同意你将郎君也一并带去呢?况且你离开前,还将崔家陪嫁过来的好些人都留给了郎君,想着郎君是他潘家的嫡长子,总不至于怠慢了……”
  潘妤唏嘘:
  “兄长去后,潘远山可有为他讨回公道?可有查明当时是意外还是有人蓄意撺掇?”
  崔云清惨笑摇头:
  “没有公道,没有真相,京儿死得悄无声息,没有任何人为他的死付出代价。”
  这跟潘妤的预想差不多,毕竟她见识过潘远山有多绝情,对他来说,儿子死了就死了,只要保住他的地位,将来可以找无数的女人继续为他生。
  “不过后来我回京中倒是听说,当日与你兄长一同赴宴的人家,或多或少都出了些乱子,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潘远山所为,直到后来才知……”
  崔云清感激的目光落在曲东来身上,潘妤立刻会意:
  “曲叔做的?”
  曲东来惭愧:“我当时人微言轻,能力有限,不能为郎君彻底报仇,只能用些小打小闹的手段,还得防着人家找到崔家头上,做得实在太少。”
  崔云清泪眼婆娑,声音微颤:“已经很好了。是你让我知道,这世上并非全是无情无义之人。”
  潘妤给崔云清递去一方干净的帕子,轻声安慰:
  “那些人家或许有错,但最恶的是潘远山,他不配为人夫、为人父,如今他死了,死在自己的儿子手中,便是老天对他的惩罚。”
  崔云清吸了吸鼻子,问:“凶手真是潘旸吗?”
  “八|九不离十,温泉庄子那边有人看到他了,他杀了潘远山之后直接出城跟平氏汇合,母子俩卷了潘家不少钱财,改头换面的跑了。”潘妤说。
  平氏母子都是聪明人,抓住了潘家最乱的时机出逃,只要官府不全力搜捕,凭潘家的人很难再找到他们。
  而官府这边,说白了就是看潘妤的意思。
  但好巧不巧,潘妤当初差点被潘远山杀了的事,平氏母子是知情的。
  他们不相信潘妤能对潘家心无芥蒂,只要潘妤不对官府下严令追查,他们就能逍遥法外。
  不得不承认,平氏母子很懂人性。
  潘妤这边也确实不会让官府严查,做做样子得了,反正她是永远不会忘记当初潘远山和佛堂八犬是如何对她无情残害的。
  别说死了一个潘远山,就算潘家那些养尊处优的老爷全都死了,潘妤也不会有任何同情。
  第74章 二婶可能有孕了。
  近来京中最大的事,莫过于潘相被庶子刺杀而亡。
  他死了不打紧,留下一大摊子的事要处理。
  魏铎加班加点,含着悲痛的心情紧急任命了新的丞相上岗,借此难得的机会,将从前握在潘远山手中的职位尽数换上自己的人。
  麻烦是麻烦了点,但胜在用的安心。
  潘远山的死没能掀起多大的伤感,倒是让朝堂出现了新的活力,颇有一点鲸落万物生的意思。
  死了一个潘远山,活了一票文武百官。
  也是他平素做人太差劲,连七七都没过,朝中就已经鲜少有人再提起他了。
  转眼间,便到了岁末天寒,宫墙内外银装素裹。
  从腊月二十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前朝封印闭衙,朝臣们可自行回去过年。
  宫中也不例外。
  以往各个朝代,年节时宫中都会举办宫宴庆贺。
  但魏铎不喜欢这种华而不实的宴会。
  大魏兵强马壮,施仁政、行简风,有那纸醉金迷办宫宴的钱,不如给边关的将士多发一套过冬的棉衣,一套保命的铠甲。
  所以魏铎决定继续延续北地风俗,从除夕开始到正月初十间,魏家众人及一些亲友齐聚皇宫,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开开心心的就把年过了。
  宴会场地设在月华殿,宾客不过百余人,崔云清、怀箴先生也在受邀之列。
  因潘远山的缘故,潘妤穿得比较素净,亲自到殿门迎接阿娘和外祖母,她们从连廊走来,身上还沾着一些雪花。
  兰乔嬷嬷早就安排好了人手,为她们解披风、扫风雪、送手炉。
  “好暖和呀。”怀箴先生赞叹。
  “这殿宇虽小些,但胜在有地龙,总要热热乎乎的吃顿年夜饭嘛。”
  为方便照顾,潘妤将两人带到离自己最近的位置。
  刚要坐下,就听见宫婢內监们行礼的声音,是太后和公主们来了。
  殿中已到了的宾客纷纷到殿门前迎候,潘妤也带着阿娘她们过去。
  太后小云氏今日穿得雍容华贵,面上带着微笑,亲切的叫众人起身免礼,见到潘妤身旁的两人,还特地走近打招呼:
  “原是崔夫人和怀箴先生,今日总算是见着了。”
  两人赶忙行礼:
  “见过太后。”
  小云氏亲自扶住两人:“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我还得谢谢你们,将皇后教养得如此聪慧得体,长临能娶到她是福气。”
  虽说知道这是客套之言,但一国太后愿意与你客套,便是最大的尊重。
  “太后谬赞。皇后娘娘尚且年轻,还需太后多多教导才是。”崔夫人也说了些场面话。
  小云氏特意命人将崔夫人的坐席安排到她身侧,说是跟崔夫人和怀箴先生一见如故,想多亲近亲近。
  潘妤看向阿娘和外祖母,生怕她们不愿,自己好出面为她们出言婉拒,但崔夫人和怀箴先生皆从容领命,对太后道了句谢就随小云氏去了。
  太后与潘妤的坐席分别在龙椅的左右两侧,崔夫人和怀箴先生被太后带走,等于坐到了潘妤的对面,距离虽不远,但潘妤还是有些失落。
  还想跟阿娘和外祖母多亲热亲热,这下变成遥遥相望了。
  “嫂嫂看什么呢?”
  魏嫣拍了下潘妤的左肩,人却从右边出现。
  自从有了准驸马以后,魏嫣都变活泼了,反倒是更年轻的魏姌,脸上的笑容渐渐少了。
  “你怎么没跟霁尘一起来?”潘妤问。
  魏嫣耸了耸肩,掩唇对潘妤轻声说:
  “他说还没正式成亲,一同赴宴名不正言不顺的。他一个假道士,居然还在意名正言顺,好笑吧?”
  潘妤失笑,没想到霁尘还是传统那一挂的。
  既然阿娘和外祖母被太后带走了,那潘妤干脆让魏嫣和魏姌与她坐在一处,两个姑娘都觉得挺好。
  “陛下什么时候来啊?我都饿了。”魏姌环顾一圈问。
  魏铎不到场,这宴席是开不起来的。
  “快了吧。内阁那边有几道紧急军情要处理,说是待会儿跟几个将军一同过来。”潘妤解释了句,将面前的点心盘子往魏姌面前推了推:“要是饿了,先吃点旁的。”
  “多谢娘娘。”
  魏姌没精打采的颔首,拿了一块点心却是不吃,抬首看到殿门走入一名腰系长鞭的娇俏少女,魏姌回首说:
  “黛丝姐姐来了,我去找她说话。”
  说完,魏姌便起身离开,潘妤看着她没什么兴致的背影,不禁悄声对魏嫣问了句:
  “她怎么了?”
  魏嫣凑近她耳旁回道:
  “姨母为她寻了门亲事,安国公世子,她不太喜欢,又不敢违背姨母的意思。”
  潘妤想起好像是有这回事,这段时间太后一直在为魏超和魏姌张罗婚事,经常问潘妤的意见,但也只是问问。
  太后看起来性情软和,但接触久了就知道,她比谁都硬,控制欲非常强烈,尤其对她亲生的一双儿女。
  每回都会问潘妤的意见,但每回都不采纳。
  潘妤对此也很无奈,后来还是魏铎给她支招,说让她干脆借着潘远山的丧事,推拒掉长乐宫的问询。
  “安国公世子……就是那个据说能扛鼎的大力士吗?”
  潘妤对这位有点印象,中秋宫宴时还见过一面,怎么说呢,是一个雄壮孔武的挺拔男子,就是……太雄壮了,那胳膊比魏姌的大腿还粗吧。
  “是他。魏姌喜欢俊俏书生,不喜武夫。”魏嫣无奈,她虽知晓妹妹的喜好,却无法左右姨母的意思。
  “我瞧着似乎也不太合适。要不让姨母再挑挑吧,婚姻是一辈子的事,现在将就了,将来或许会生出坎坷,何必呢。”
  潘妤真心希望每个姑娘都能嫁给合自己心意的人,而不是乱点鸳鸯谱,等以后再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