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点了点头。
  这是杨黛想做的事情,既然想做,那就去试试。
  正月二十,是个周日,食品厂的工地尚未开工,杨黛也休息。
  夫妻两个结伴去了钱颖家里。
  钱颖开门看到是两个人主动登门拜访,脸上的表情惊讶,热情地将人迎进家门,口中喊着高书记的名字,让他放下手中的报纸迎客。
  钱颖是有意想和夫妻两个交好的,她深刻明白,如果当初拖拉机侧翻在半路上,杨黛没有伸出援助之手的话,她根本活不下来。
  但最初她住院,后来身体不好不能出门,再加上高书记当时被工作缠身,夫妻两个没什么长辈帮衬,根本找不出时间,也找不出精力专门去给杨黛道谢。
  等两人去的时候,时间其实已经有点晚了。
  钱颖便想着,在日后的走动中将这份情谊补回来。
  但偏偏丈夫的身份特殊,而且空降到这里,并没有多少根基,即便外人看着排场很大,但其实就连交朋友都小心翼翼,生怕惹来麻烦。
  机会一次又一次错失,钱颖眼睁睁看着杨黛和韩霖的态度转变,却也做不了什么。
  如今两人主动登门,钱颖当然欢迎至极。
  杨黛来之前已经想好了,并不准备在这里久留,而是将自己想说的事情说完就走。
  “我之前在首都,看到很多文章都在呼吁保护文物,我想着那么一个墓穴,里面说不定也有不少需要的文史资料。”
  之前不知道的时候,杨黛可以什么都不做,但如今既然已经发现,她就希望这座墓穴能够得到抢救性挖掘。
  墓穴内部的情况谁也不清楚,但是抢救性挖掘之后,里面的东西说不定还能保留下来,但若是就这么放置不管,里面的东西肯定也会逐渐随风飘散。
  高书记听完杨黛说得话后,沉默片刻。
  “你说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但是能否请来相关的工作人员来检测和抢救,我也只能说尽力而为,这件事我们肯定还是要开会讨论的。”
  高书记并没有给出太明确地答复,但这样的答复对杨黛而言已经足够了。
  至少高书记是支持抢救的,至于最终结果就只能看高书记和其他领导层的博弈结果,不是杨黛所能干涉的。
  而从高书记的家里出来不久,两人竟然就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推着自行车在原地转圈的胡平。
  “想什么呢?”韩霖拍了拍胡平的肩膀,终于让胡平回神。
  胡平看看韩霖,又看看杨黛,张张嘴又闭上。
  “想说什么尽管说。”韩霖再次看向胡平。
  但胡平还是什么都没说。
  最终还是韩霖问:“这次考虑好了?决定去?”
  胡平抬起头,一双眼睛泛着光,使劲点头。
  “这次可不能再变了,要是考虑好了,现在就去打电话。”
  胡平点头,伸出三只手指举过眉毛,“我这次肯定不会再变了。”
  自从杨黛和胡平说了这件事后,胡平便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
  毕竟胡家对于这件事也处于两种意见中。
  一部分人认为,胡平留在县城里,能够过得轻松,没有必要非去大城市。
  另外一部分认为,胡家的情况在县城里就是这样了,如果胡平决定走政治路线,或者进厂子争取当管理层,胡家都能通过自家的人脉,尽可能帮助胡平。
  但显然这胡平并不想选这样的两条路,所以胡家后续的人脉资源并不会用在胡平身上。
  所以与其在家里继续混日子,不干正经事,倒不如趁此机会,去大城市闯一闯,而且这个岗位,虽然最开始,只是个临时工,但也确实是个香饽饽。
  胡平对于是否要出去这件事,本来就摇摆不定,而每天给他洗脑的家里人也都不同,声音自然也不同。
  因此胡平自己的想法也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
  韩霖知道
  胡平还没考虑好,真正定下心,但是今天胡平脸上的表情变了。
  所以韩霖才会这么问。
  “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胡平说得铿锵有力,连走路的背影都看起来挺拔许多,让韩霖和杨黛失笑不已。
  过完年后,天气一天天转暖,杨黛逐渐从厚重的冬装变成较为轻薄的春装。
  食品厂的家属楼拔地而起,只剩下最后的收尾,厂里的房管科已经在不停开会,选择最终的分房名单了。
  而韩霖也已经离开了食品厂的工地,他如今正在机械厂学校认真学习。
  经过集中系统性上课之后,韩霖以前的迷雾全都被拨开,学习进度简直就是一日千里。
  技术科科长曾经不止一次向旁人炫耀,说自己收了个好徒弟。
  但是杨黛却一直没能等到自己想要的消息。
  关于黄庄大队山里的那个墓穴,没有丝毫格外的消息,就仿佛从来不存在一样。
  从冬到春,从春到了初夏,杨黛没有等来墓穴抢救的消息。
  而迎来了另外一个消息。
  郑华生找她谈话,说今年食品厂工农兵的大学的推荐名额,她是其中之一。
  第85章
  “推荐去上大学?”杨黛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显得十分惊讶。
  她知道今年厂里有推荐入学的名额,但是她不觉得这件事情和自己有关系。
  毕竟她之前打听过推荐入学的条件,厂里有不少人都是符合的。
  而且她成为正式工的时间还太短太短,杨黛根本没有想过,名额能落到自己身上。
  “今年咱们厂子效益比往年好很多,上面也酌情考虑多给了我们一个名额。”郑华生说得缓慢,他其实对于推荐杨黛入学这件事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杨黛成为食品厂的正式员工时间不长,但是自从她进入食品厂之后,食品厂的文章基本都能够稳定在报纸上出现。
  这也是食品厂的一种宣传方式。
  除此之外,杨黛还负责给厂里的广播站公告。
  根据郑华生的观察,自从广播站开始播放杨黛写的文章之后,厂子里的大家工作都更加聚精会神。
  因为杨黛所选定的主题,便是采访厂子里的员工,从厂里的劳模开始。
  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被采访的主角,因此在不知不觉变好。
  杨黛短时间内给食品厂带来了很多改变,郑华生其实是不想杨黛去上学的。
  可是这年头上学的机会珍贵,况且经过领导层开会,大家都觉得杨黛应该有这个名额。
  况且单位推荐出去上学,毕业之后基本上也会回到原单位。
  “厂子决定推荐你去,不过到底要不要去,最终还是要看你自己的考虑。”郑华生将报名表递给杨黛。
  “如果有意的话,把报名表填好放到人事科就行。”
  “去上学毕竟是件大事,你回去和家里人好好商量。”
  杨黛拿着报名表走出郑华生的办公室,一张薄薄的纸,杨黛看了又看,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随身带着的包里。
  心脏砰砰直跳,杨黛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能去上学了,就这么能去上学了?
  去上学学什么专业呢?
  一瞬间杨黛想了很多,但是又有些摸不着头脑。
  她看了眼时间,骑上车子去知青办找夏子清。
  她之前就隐约猜出了夏子清可能知晓未来的事情,只是没有特意去证实。
  而且她拿到了入学的推荐名额,总归是好事一桩。
  自己遇到了好事,自然也要和好朋友分享。
  “你想去上工农兵大学?”看到杨黛手中的报名表,颤抖的声音,显得声音有些奇怪。
  “为什么突然想去工农兵大学?”夏子清脑海中闪过很多想说的话,但最终只问出来这么一句。
  上辈子,杨黛去上了工农兵大学吗?
  夏子清在心底问自己,在她的记忆中,杨黛应该是正常高考毕业的,因为同专业老师关系融洽,杨黛毕业之后,也是跟随这位老师。
  但这个时候,夏子清看着杨黛一脸雀跃问自己有关工农兵大学的事情,夏子清有些不确定了。
  事情到底是改变了。
  从食品厂的事情开始,杨黛的生活看似和上辈子差不多,但其实早已经改变了。
  “食品厂的推荐,只能去省城上大学吧?我之前听说省城的大学开设的专业并不多,你想上什么专业?”夏子清其实更想直接劝杨黛拒绝这次推荐。
  毕竟按照如今的时间线来算,杨黛今年去上工农兵大学,等到毕业的时候,高考已经恢复,新生都已经入学。
  两个时间线实在是太过接近,在未来的职场上,工农兵大学根本竞争不过正常高考的大学生。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农兵大学毕业的学生,在职业发展中必定受限。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夏子清不知道如果杨黛真的去上了工农兵大学,那么之后的职业还会不会像上辈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