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这里有一群耕作挖渠之余,聚在树下以枝代笔,从最简单的汉字学起的壮丁。
  这里有一支正在缓慢前行,调整军容的仪仗队伍,为首的将军正在说什么自己年后要去幽州驻守,协助公孙瓒再痛打乌桓一顿,留下的这些人不许丢了他的脸面。
  再向前。
  春风浩荡,春服既成。
  身着太学生制服的年轻人结伴走过洛水的河桥,为扛着木石的劳工让开了一条道路。
  不知道是不是因那些原本高高耸立的宫阙坍圮于烈火中,沿着城郭展开的平房就显得没有先前那么低矮,甚至透着几分可爱。
  但还是有些吵闹的声音的。
  比如,沿河的民户试图据理力争,不让官差把他们的房屋推倒,但历年来洛河涨水的危害,又让朝廷不得不对此下个狠手,再把人“强行”驱赶到新的住处。
  比如洛阳的皇城终于开始重新搭建城墙,此刻正因砖石的搬运与各处人手的走动,一片顶顶咣咣的动静,看起来不像是皇宫,倒像某处集市,就连太学都不得不先在春夏二季搬运到了远处,以防受此噪音的袭扰。
  但诸葛亮还是先与诸葛瑾一并来到了太学旧址的前面,认真地观摩了一番被修复的熹平石经,又顺着那宽敞的官道,慢慢走向皇城仍不算巍峨的城墙。
  接近南面的这一段已先立了起来,填平了上方用于搭建门楼的地基,当诸葛亮抬眼上望,就见上面除了民夫,还有一身着锦衣长衫的青年与一披着将领轻甲却有些矮瘦的男人一前一后地走了过去。
  那束发青年像是察觉到了他的注视,有那么短暂的一刻,将目光从城头俯瞰了下来,对着他做出了点头致意的回应。
  诸葛亮怔愣了一下,也对着这位“监工”和他颇重排场的“打手”回以问候。
  他此刻可没想那么多,因为在这洛阳春日里,前来就学的并不只他一个。
  他转回头又向着太学方向看去时,就见那边又停下了一行车马,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先跳下了马车,把人丢在了后面,惹得同行之人疾呼道:“庞士元,你等等!”
  “……现在又不是谁跑得快谁先入学!”
  “……”
  ……
  “噗,真是一群有活力的年轻人。”刘秉忍不住笑道。
  说实话,他其实没听清楚这些人到底在说什么,只是隐约听到了一阵笑闹呼喊,见到许多初来乍到的车队中,正有一批崭新的后备之才来到了他的面前。这些人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冬日的冷肃沉闷,又怎能不让人心生欢喜呢。
  在远处的天边,也浮动了几只纸鸢,与先前战事未息时的景象截然不同。
  确实是颇有活力,颇有活力!俨然一派洛阳的新气象。
  一旁的张燕接话道:“陛下这语气,说得倒像是您不算年轻人一样。”
  刘秉答道:“我啊……我只能算半个吧。”
  当皇帝的人,哪能和寻常的年轻人一样。再说了,别人以为他这皇帝今年年方十九,却不知道他在穿越那年就过了二十岁了。沉稳一点很奇怪吗?
  经历了这此间种种,他也已用一种早前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快速成长了起来。
  刚被迫伪装皇帝的时候,他以为自己是那牵绳的纸鸢,被牵绊栓系着不得自由,也被种种情绪裹挟在风中,但现在,当他负手走在这洛阳城头的时候,已不那么想了。
  像是有所感应,自远处有一只飞鸟掠空而起。
  大地青苗的温度还未从它身体上消退,助力着它乘风而行,追光逐日,抵达更远的地方。
  刘秉仰头,望着那一点灰黑色越去越远,直到消失在了自己的视线中,脸上是张燕有些看不懂的轻快之色。
  但总之,陛下说是半个就半个,既然没发表什么额外的唏嘘感慨,那就代表着陛下的心情其实不差。
  当然,他的心情就不怎么样了!
  天杀的孔融,非要搞出那一桩事情,害得他在青州为了安顿流民,愣是从如何教人搭房子学起,还跟着他们开辟出了一片农田,作为青州黄巾临时集中管理的军屯。
  若这是寻常的时候也就算了,这点事情一回生二回熟,说出去还能叫一份大功,但问题是,去年年末,那是多大的事情。
  是陛下征讨董卓,收复关中,彻底为自己正名!
  作为陛下的元从,第一位真正的下属,他竟然没瞧见陛下誓师出征时的大场面,没亲自往董卓身上补一刀,没见证朝廷兵马进入关中的盛景,还没看到陛下改元建安的祭天敬告。
  张燕牙齿都要咬碎了。
  别人还当他记仇,是听到了什么皇甫嵩请求被调往凉州,镇守河西四郡得到了批准,于是咬牙切齿,殊不知他早已对这个名字没那么多想法了,只是在遗憾自己的错过而已。
  “注意点自己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刘秉瞥了他一眼,调侃道,“你很遗憾吗?现在不是还能看到洛阳皇宫重建,见到改元之后的第一场春闱?”
  张燕干咳了两声:“……倒也不是这个意思。”
  刘秉懒得揭穿他的死鸭子嘴硬,只是在又向前走出了几步的时候,忽然说道:“其实你也不必如此。历史总是会不断创造出新的,后面的总会比前面精彩,何况,你其实拥有一个别人都没能做到的贡献。”
  张燕连忙追问:“是什么?”
  他已做好了要听陛下单独夸奖他一句的准备,这样说来,他此前缺席的种种,确实没有那么亏。
  谁知道他等来等去,都没等到这句夸奖,只见到陛下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是什么我暂时不说,但是……”
  “若你我始终君臣相得,能得善终,那等你寿终正寝之时,我会告诉你一个秘密。”
  一个秘密?
  张燕愣了一愣,眼见陛下说完这话就已继续向前走去,连忙追赶了上去。“陛下!不是说好做事说话要直白了吗?怎么……”
  怎么一个秘密,还要加这么多限定词呢!
  这君臣相得,善始善终,他是不担心的,毕竟陛下如此脾性,绝非安定天下后就会卸磨杀驴的人,可是他不能保证后半句啊!
  什么寿终正寝之时……
  当过黄巾贼的人对自己的性格还是有点数的,他不安分!就算到了提不动刀走不动路的时候,说不定他也还是不愿意在洛阳老老实实地住下,那还谈什么寿终正寝。
  “陛下!为将者当效马伏波,马革裹尸而还呐!”
  “好吧好吧,这话不像是我张燕能说出来的,但您现在留这么大一个悬念是不是太过分了!”
  “这到底是您对我缺席大事的安慰,还是对我之前办事失利的惩罚啊?”
  “……”
  张燕真要吐血了!一想到陛下现在说得轻巧,却要让他被这句话折磨这么多年,他就直想捶地问天。
  没人告诉陛下,秘密这种东西是不能预告的吗!
  “陛下!到底是什么秘密?”
  ……
  什么秘密啊……
  刘秉耸了耸肩,继续往前走去,权当没听见张燕的追问。
  大概就是,一个不太听皇帝命令的黑山贼首领,捡到了一个从后世而来、穿着假扮皇帝衣服的人,认假为真,最终假皇帝也变成了真皇帝的故事。
  刘秉希望,这个秘密在说出来的时候,还能添上后面的一句。
  这个弄假成真的皇帝,和这个改邪归正的将军,见证了一个真正的盛世。
  (正文完)
  小贴士:找看好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www.海棠书屋.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