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穿越重生 > 燕雀安知 > 第47章
  那药童哪里被诰命夫人这样客气对待过?忙不迭应下了,又坚持跪下行了个礼,才攥着荷包跑去拿药了。
  江远亭如今最重要的是养好身子,不可再忧心过度,唐湘灵好言好语地劝他在里屋歇下了,才独自回到了正堂。
  忙了一天,终于能静一静。唐湘灵这才有心思细想,圣上何以降下这雷霆之怒。
  若是朝堂或战场上的祸事,老爷和儿子不该一点消息都没有,况且母家有罪不至于牵连宫中嫔妃,女儿怎会被打入冷宫?
  又想起前几日宫中刚传来女儿小产的消息,本已递了折子,等宫里批了就能去探望,如今看来,宫中怕是有大变故。
  唐湘灵心里就有了数:江书鸿在宫中出事了。
  皇宫宫规森严,江家又得了江书鸿的暗示,一向谨慎不插手宫中之事,如今突遭贬谪,更是帮不上忙。
  做父母的也只能干着急。
  这十来天里头,江远亭和唐湘灵一筹莫展,只能等儿子奉诏回京,看皇帝如何处置他们江家。
  今日却突然一架马车停在门口,里头的女子不由人扶着,便自己跳下车来,无视了门口守着的羽林卫,就要往里走去。
  羽林卫士兵见状神色一凝,作势就要拔刀,却见后头马车上急匆匆下来个太监,正是皇上御前大太监严公公,捧着圣旨而来。
  “吏部尚书江远亭,官居三品,本应竭忠尽节,表率群臣;贵妃江氏,久侍宫闱,理当恭顺谦谨,恪守妇道。然江氏一门,恃宠而骄,目无君上,屡悖圣意,僭越妄为,实负朕恩。”
  “本应严惩,以儆效尤。然念江远亭效力社稷,曾有功劳;江氏亦侍奉多年,朕心仁厚,不忍尽绝。兹特旨:”
  江书鸿听了不由莞尔:被江书祺以兵势相逼,与自己谈了那么久的条件,怎么就成了“朕心仁厚”了?
  “削去江远亭吏部尚书一职,褫夺江书鸿贵妃封号,贬为庶人。京城江氏一门,即日离京,流徙东海三镇,永世不得回朝。”
  “望尔等悔过自新,安分度日。若再生妄念,定当严惩不贷!”
  都这会儿了还要威胁一下?江书鸿忍不住一声嗤笑。
  萧景明还是这样要面子,大约是从小养尊处优、又做了多年皇帝的缘故。
  她顾不得与那羽林军再分说,留严禄平在后头解释,自己先进去就冲向了正房那边。尽管有些年没回来了,府里的路她还是烂熟于心。
  迎面便撞上了江母江父,两人得了下人消息,险些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唐湘灵扶着江远亭匆匆赶来,在路上竟真见到了这段时间日夜担忧的女儿。
  女儿看着是瘦了些,衣饰自然也不如上次在宫中见到时华贵,然而她神采飞扬、眉眼舒展,全然不似刚遭贬谪从冷宫出来的样子。
  她见到双亲,喜色更甚,脚步快了许多,不顾自幼学的“不可高声语”的规矩,朗声大笑道:“母亲、父亲,女儿来带你们走了!”
  ……
  南下的路其实很辛苦。
  比方说行至长江,渡船时突遇风浪,浊浪滔天,船舱进水,鞋袜都被淹没浸透,叫人惊恐地难以入睡。
  到了岭南地界,又有瘴气扑面而来。起如青纱覆野,午时则浊烟翻涌,夹杂腐叶腥膻,闻之头目昏胀。有些地方的瘴疠沾肤则起红疹,更是痛痒钻心。
  流萤出去透透风的功夫,便被毒虫咬伤了脚踝,肿痛难行。幸亏她与疏雨二人通晓药理,辨识出能用的草药采了来,否则荒郊野岭的,连个大夫也寻不得。
  流萤*疏雨、银烛画屏,连同福安,江书鸿都一并带了出来。都是她的旧仆,身上带了她的烙印,在后宫就算分去做其他活计,也不会安安稳稳活下去的。
  虽说上了册子的宫人,带出宫有违规矩,但解释成是皇帝派去给公主用的,倒也说得通。
  萧景明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拒绝江书鸿,以免开罪于她、又生变故,然而对她这样连吃带拿的架势,也多少有些失语。
  江府的众多下人却是不好带着了,否则反倒拖累他们去往那苦寒之地,因此一人五两到十两银子放出府去,唯有几个最亲近的坚持跟了来。
  路途虽远,却也让江书鸿有了时间慢慢把来龙去脉讲给父母听;道虽险阻,却终究有到达的一天。
  永熙八年初春节刚过不久,江氏一家终于到了东海三镇的主城伏波城——镇海大将军萧应婳的府邸便在此处。
  萧应婳早在城门外候着了。
  许是年纪还轻的缘故,她竟比起上次见面显得又高了一指左右,面色自然晒得更黑了些,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对比很鲜明。
  她遥遥便高举了胳膊,朝将头探出马车的江书鸿用力挥手。待马车近了,江书鸿扶着父母下了车,萧应婳利落地行了个晚辈礼。
  “伯母伯父一路辛苦了,”萧应婳的姿态很亲昵自然,“晚辈已命人收拾好府邸,只等二老入住了。”
  江母江父忙连声道不可:“公主皇子皇孙,我等一介庶人,怎担得起公主的礼?”
  “不是这么算的,”萧应婳又露出她那口白牙来,“书鸿是我的朋友,她的母亲父亲自然也是我的长辈。”
  “这里不比京城,万事都不方便,我虽派人准备了府邸,却终究时间有限,多有不周。伯母伯父若住得不舒服,可千万要让人来告诉我,就给我这个面子吧!”
  听这意思,日后江家生活的住处,萧应婳都已安排好了,事情做得妥帖,话也说得漂亮。唐湘灵却仍从中听出了不对劲。
  看起来女儿和公主确是密友,若真有需要,不应该是由女儿去与她提吗?怎么还要“让人去”?萧应婳只说如何安置自己和江远亭,却半句不提江书鸿,是有什么别的安排?
  果然萧应婳已往后接道:“只是您二位的女儿,晚辈就要借走了。”
  “我已有几个月不见书鸿,对她思念得紧,若不能天天呆在一处,心里总觉得不舍;我那府邸大得很,容得下上百个江书鸿来住呢。”
  江书鸿闻言一挑眉,也不由疑惑地朝萧应婳看去:这事她可没和自己商量过。
  萧应婳却眨眨眼,俏生生朝她一笑,继续对江母江父央道:“就让她陪我住段日子吧,很快就放她回去陪伯母伯父!”
  江书鸿心中有一句“这事你问过我答应了吗”,却给面子地没问出来。
  她也知道时间紧迫,要抓住这段日子的喘息机会,尽快发展壮大。萧应婳想必有许多事要与她商量,两人能同吃同住、同出同进,也方便一起议事。
  江书鸿没有反对的意思,江母江父自然也不愿阻挠女儿的大事,于是连声应了好,一行人又换了萧应婳府上的马车,一同进了城。
  萧应婳与江书鸿两人在一辆,江父江母在另一辆。一路上,萧应婳自觉地掀开马车的帘子,指着外头的各样事物给江书鸿看。
  这里的城墙嵌满贝壳防潮,酒肆中有水手拍桌笑骂,商贾门前的雕塑或是桌前摆着的小像,并非佛道一类,而是妈祖。风景与京城相差甚远。
  路上的女子不戴面罩、不顶帷帽,胳膊和小腿有肌肤裸露在外,行走时如男子般放声谈天说地。风土人情也大有不同。
  两人静静望着窗外,心中自有无数构想。
  :=
  【作者有话说】
  要开始特别喜欢的部分了!下一次更新是在7.31晚上11点左右,我会写写写写写然后有多少发多少[星星眼]
  第42章 新制
  ◎我们女子要去当官了◎
  江书鸿几乎没有歇息,便拉着萧应婳要去她的书房,萧应婳几次劝她先休整一天,至少小憩一会儿,却终究劝不动她。
  其实赶了这么些天的路,江书鸿确实舟车劳顿,浑身上下都有些酸痛。然而她心知肚明,这时候的自己是睡不着的。
  人在做想做的事情时,是不会感觉累的。
  “来时路上我已见了,这里的民风民俗确实比京城更开放些,”她拉着萧应婳坐定,“街上女子更多,也不遮遮掩掩,行动言语间亦无扭捏矜持之态。”
  此地距京城偏远,教化程度便低,因此也就少了许多礼教的传播和驯化。
  萧景明以为这样的蛮夷之地,民风粗俗不堪,不足为惧;她却觉得这里是一张空白的纸,未被人写满条条框框,反倒能让她恣意涂写。
  “你在这里也有些时日了,具体状况可都摸清楚了?”
  “那是自然,”萧应婳得意地微微抬起了下颚,“我可不是在这里白待的。”
  “这里远离京城,路上又有山地丘陵阻隔,朝廷对这边的控制并不强。因此朝廷虽大力推行儒学,这里的本地习俗却把礼教压了下去。”
  “单单是路程远、地形难走吗?”江书鸿还是有些疑惑。这一路虽艰险,却也不是人力不可到达,北部的历代王朝统一数百年,竟没下大功夫把这里的民风教化了吗?
  “确实不仅如此,”萧应婳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引来江书鸿一记白眼,这才心满意足地往下说了,“这里百姓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女子是要参与赚钱养家的,地位上和男子的差异就小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