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穿越重生 > 燕雀安知 > 第48章
  “北有山岭,东南沿海,地势和气候都不宜耕种,因此这里纺织、制茶的产业更多些。又因是航线港口,与各岛国贸易往来多,商人地位也更高些。”
  江书鸿若有所思,不必萧应婳接着解释,便自己补了上去:“这些产业不像耕种那样需要体力,女子也能做得,甚至还更灵活、更细致些;贸易更是不挑男子,全是女子能做得来的。”
  “做得好很多呢,”萧应婳又笑得露了齿,传给她一个狡黠的眼神,“男子总爱气急,动不动恨不得打起来,哪里谈得好生意?”
  “搁我身上,我也更爱买女摊主的货,说话清楚仔细,东西也干净。”
  江书鸿也笑了出来,回给她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照你这么说来,这里女子地位不低?”
  “市集码头常见老媪挑担卖鱼,茶山布满妇人采茶,退潮时许多年轻女子下滩涂拾贝。娘子们经营商铺账房、与客商周旋,人数与所得皆不逊色男子;不少人家是女子掌财政大权,离异后招夫养子也是常有的事。”
  江书鸿一颗心彻底放回了肚子里:一切都和她料想的一样顺利,甚至状况比她理想中更好一些。
  绛珠点上了烛火,每每进来添茶,见两人谈兴正浓,不敢轻易打断,只得小心翼翼退下。
  到了亥初,还不见两人有歇息的迹象,绛珠有些担心:她家主子身强体壮、明日又没有什么事情,今晚熬也就熬了;江家娘子却是风尘仆仆刚赶到的,哪能跟主子这样一起熬?
  于是硬着头皮进来提醒:“将军,时候不早了。”
  “什么时候了?”萧应婳这才发觉天色已这样晚。
  “已是亥时了。”
  “你不说我还没发现,确实不早了,”绛珠心头一喜,主子终于能放江家娘子回去休息了,“传晚膳吧,多送几样来,尤其是她爱吃的那几样。”
  绛珠心头叹了口气,也只得应声退下。走到门口,忽闻背后一声“慢着!”
  是江家娘子的声音!
  绛珠心下一阵欣慰,果然还是江家娘子冷静清醒,总能在主子胡闹时及时拉住她……
  “再拿些点心来,”江书鸿在萧应婳这里提要求并不客气,“拿冷了也能吃的,晚上饿了也不必再折腾厨房起来开灶了。”
  萧应婳连连点头:“果然还是你想得周到!”
  绛珠:“……是。”
  她就说,她们俩能玩到一处果然是有原因的。
  两人在里头一夜未眠。
  次日一早,萧应婳便吩咐将军府下人在东海三镇主城伏波城的城门、鼓楼与县衙官署等地,及沿海最繁华的定海卫码头处,贴上告示一张。
  镇海大将军持开府建牙、总领东海三镇事务的皇命而来,到此地已近一月,却未有什么大动作。
  属地上下从原有的官吏到平民百姓,连同在此地或长或短留居的海外商人,都在等她新官上任的第一番作为。
  然而将军这将近一月,只各处熟悉事务、了解民情,军队倒是每日都去,城中政务却与之前并无区别。
  众人便私下议论,将军是个只会打仗的,并不会多干预其他事。
  直到这一张告示贴出。
  伏波城多年不见如此正式的公示阵仗,于是凑热闹的、等消息的,女的男的老的少的,识字的、不识字的,家中有人从政的、从商的,尽数挤在那几张纸前。
  后面的人看不清,犹在吵吵嚷嚷道“让一让”,挤进前面又识字的,却都睁大了眼睛,惊得一时沉默了。
  因为上头的消息实在闻所未闻,叫他们不禁把眼睛揉了又揉,疑心是自己看错了。
  已有反应过来的前头的人,扯高了嗓门向后头喊道:“女人要当官啦!”
  告示上的内容很快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为广开才路、选贤举能,即日起东海三镇,无论男女,凡通晓经史、明达政事者,皆可应选官吏,以彰公平之治。今特此昭告:”
  “凡本地女子,年十六以上,通文墨、晓算术、知律例者,皆可于每期官吏选拔时报名应试,亦可经由推举上任。”
  “以《论语》《律例》及职责实务,择优录用。取中者量才授职,或任书吏、或司仓廪、或协理民政,俸禄与男子同。若有阻挠应选、诽谤生事者,依律究办!”
  一时间,整个主城茶肆酒肆之间,人人议论此事。
  奔走相告之下,偏远些的城镇也很快传到了。
  东海三镇东抵黑礁群岛,再向东便是远洋商船的航线,西至落雁关,南临赤沙咀,北以莲花山脉南麓为屏,山后就是中原州府的税卡与官道。
  这片土地因地势阻隔、民风未开之故,并非朝廷下功夫治理的地方,自主权一向很高;萧应婳来时就有开府建牙、自设属官的圣旨,如今又得了江书鸿要挟萧景明拿到的承诺,理论上自然可以左右此地的官吏选拔。
  若是在中原或江南地区的辖地,尚且会被文人士子、世家望族群起反对;然而此地女子本就与男子地位无甚分别,接受起来就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甚至有几代女子掌权的家族,困惑朝廷怎么到现在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阻力自然也是有的,这里有从中原而来寻找机遇的商人,亦有部分朝廷派来的各级官员,或在茶余饭后抱怨几句,或已商议着要联名去将军府劝谏。
  还不等劝谏的人找上门去,将军府又有告示贴了出来:半月之后,就有第一批选吏的考试。
  因之前这个位置已有男吏,故这一批只许女子报名。
  风声迅速传遍了伏波城。
  “女子抛头露面,已是伤风败俗,”酒肆里中原口音的男子指点江山,“若再让她们执掌公文、审讯男犯……成何体统!”
  “放屁!”一道比他更高的女声插了进来,伴随着拍在他面前桌子上的一巴掌,“我看你这个小爷们不在家里好好操持家务,大白天在外头喝酒,才是伤风败俗!”
  “你说什么?”那男子惊得险些跳起,他刚来此地不久,还不习惯这里的女子习性,闻言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你怎能、怎能说出那样粗俗的两个字?”
  “我说放你爹的狗屁!”那女子丝毫不让,直直向前逼近,使男子不由向后退了两步。
  她约莫二十四五的年纪,身量高挑,肩背挺直,像一杆青竹。一双眸子黑亮如点漆,看人时不躲不闪。皮肤是常年在檐下、码头间走动晒出的浅麦色,嘴角有一道浅浅的疤。
  酒肆里的人大多认得她,已有人上来劝道:“阿夏姐,算了吧,跟他们这些呆头呆脑的外地男人搅缠什么道理?”
  蒲夏是附近几条街巷里闻名的人物:她家里长辈去得早,家产却不少,亲戚又恶,街坊都为这户人家惋惜,说这家的孩子们要受罪。
  却不想,彼时年仅十七八岁的蒲夏,扛着把扫帚立在家门口:“谁敢进来一步,我叫他尿着裤子回去!”
  白天在码头盯着货船卸货,夜里拨算盘对账。盐商压价,她拎着酒坛子闯进宴席,三碗烧刀子的烈酒下肚,硬把每担价抬了二十文。
  她就这样撑起了一个家,还把弟弟妹妹送进了学堂。
  “是这个道理,”闻言,她朗声一笑,居高临下的睨了那中原男子一眼,“别让我再看见你在哪里又放这种狗屁!”
  说罢扬长而去,只留给酒肆众人一句:“我蒲夏,这就要去当官了!”
  她步子大而稳,衣角生风。
  当日,江书鸿与萧应婳远远就看见第一个女子走进来:
  头发简单挽起,插一根素银簪子,耳垂空着。衣裳是靛青、深褐的棉麻料子,袖口扎紧,衣襟上沾着墨渍或鱼腥,像是查账、对货时随手一抹的痕迹。虎口有常年拨算盘磨出的薄茧,指甲剪得极短,干净利落。
  俩人对视一眼,听见那女子对登记报名的人说:“我叫蒲夏。”
  【作者有话说】
  小夏不是戏份很多的主角,只是这个时期这个地方女子的缩影。
  第43章 姐妹
  ◎我姐姐她填错了!◎
  江书鸿与萧应婳一夜未眠,为的就是敲定第一批要招录的女子官吏。
  刑狱诸事,是两人最先想到的急缺女性官吏之处。
  例如审讯女性囚犯,或是深入闺阁查证,再如验女尸、查产育命案,尤其是管理女监,男性狱卒和仵作就有诸多不便。
  原本东海三镇州府,已有狱卒八人、仵作二人,两人大手一挥,分别定下五个和一个名额。
  册库司丞要管理户籍田册,核实人口变动,女子能入户清点,可查隐户漏税,是以也需要三人。
  除了这些常规职务,此地有些不同于京城的特设部门,两人也不会放过。
  东南地区不宜耕种,大头产业是纺织与茶业,因此特设有织造局与茶课司,总管相应事务。
  因近几年才开设,故各只有六七人而已,忙起来常左支右绌,增添些人员自然是合理的。便先各给了三个位置,留出些余量,供这段时日吸取了经验后,下次再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