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余良脸通红,“现在还不想,知道你中进士后,县城里可多跑我家说的,都被我阿爷拒绝了。”
范云笑他,以后孩子怕是玩伴间最小的。
玉宁跟县尉家的女儿定亲了,学才跟春生的姐姐定亲,连爷奶家邻居的范斌,都跟县城车马行商人之女成了婚。
艾余良笑着说:“范斌现在在省城打理着账本和生意,我和玉宁过城的时候,都是在他那住一晚上歇脚。”
“本来他丈人是不想在省城开店的,但他说不会有不长眼的欺负,开起来后,不到一年就又开了两三家住店,生意可好了,不仅把家人都接去了省城,还专门给咱们留天字号和地字号的房间。”
范云听着又吃了个大瓜,那就是范斌的媳妇成婚半年就有两月身孕了。
“这也太快了吧,我都不知道。”他满脸亏了。
没去闹洞房没去看热闹,没去亲自恭喜。
艾余良解释:“信件来没几天,本来就想抽时间告知你的,这最近你忙着事,所以本打算过几天跟你说的。”
范云点头,心里叹口气,长大了干啥都没时间。
明明自己只是工作,还没孩子呢,连去参加婚礼都没空。
可是知道过的很好,再过几个月,范斌他会迎来他的孩子,陈奶奶就是四世同堂了的享福。
跟着看向外面,不知道小孩子长大些,会不会像他爹小时候那般挑事的瘦猴儿样子,想起来忍不住乐。
艾余良听了一路,车辕处坐着的墨香和墨砚也竖起耳朵听着。
没想到姑爷小时候学堂内,会这般有趣。
*
到了部门内,学才一样样说了事情。
谁找他留话记得一清二楚,衙门内口音也是如其他人差不多。
范云听着一件件事去干,上官那出来去鸿胪寺、太常寺、户部、礼部,再去皇宫门口找侍卫给小陈公公递话。*
侍卫不知道怎么变成小陈公公的人,但可信赖,入手个蜡丸。
马车内拿出来完好捏碎,看完里面一句话,惊喜的眩晕。
下值回家后,他连手没洗,拉着娘子去书房。
贴耳告诉竹西,“林妃有孕了?”
杨竹西天啊,“这可是誉王的第一个孩子,若是-------”
“嘘。”范云竖食指挡住接下来的话,自己兴奋的围着书桌转了两圈。
两位殿下有正妃侧妃之后,誉王可是拔得头筹。
范云:“誉王身边的大太监进宫通报,陛下秘密赏赐了,肯定是等稳了才会公布,小陈公公真是有心了。”
杨竹西歪着头,“感觉比你有孩子还高兴。”
范云:“哎呀,娘子,说明誉王能生,这关系国本,别开这种玩笑。”
要是个不能生的皇帝,坐上去也会被百官另找个新皇踢下去。
杨主席点点头,“不过那小陈公公连这种事都告诉你,到底你怎么和他牵上线的。”
她小小声:“我托人去查了查,这小陈公公可是刷马桶刷的干净,入了曹公公的眼,这种人可得有些戒心。”
范云:“娘子,不该说一个人的以前,英雄不问出处,我们是互相需要。”
杨竹西:“我只是提醒你一下,怕是谁的暗手,不过这样爬上来的也可能是我多想了。”
范云点点头,说知道她是好意。
杨竹西眼里盛满星光,无论何时都这般相信她,尊重她的想法。
她骤然哎呀一声,催他去洗手换下官服。
看着快步出去的他,杨竹西笑的毫无形象。
等吃饭时候,又听到了他乡下玩伴妻子怀孕的消息,她白了一眼他,俩字说道:“没门。”
范云咳咳声,“跟你分享这个好消息,才没别的意思。”
杨竹西点头,一派镇定,“春暖花开,这事不很正常,有孕是该恭喜,等我明个让下人去驿站寄些银耳、红枣等补身体的。”
范云说随娘子安排,低下头吃饭。
杨竹西看出他忍着内心羞涩,真想骂句傻瓜。
白芨可说了,男子太早沉迷女色会影响寿命的,她还想两人一起白头到老呢。
两人的孩子她是期待,但孩子与他,他更重要。
想到这,嘴角弯出甜蜜的弧度。
*
袁侍讲学士和户部被定为钦差,去岭南港口。
一搜搜粮船源源不断的直接运去邻省赈灾,粮米充足,带去了希望。
赈灾力度供应下,好似之前各地的折子像场梦。
本有挑拨人心,闹上一闹的直接被百姓当场点出来。
一查是各种迷惑人心的教派和贼匪派下山的喽喽,顺藤摸瓜,还解决了多地道路平安的畅通。
有两条船顺运河抵达京城,只用了十来天。
朝堂之上,范云也被赏赐了十斗。
这拿回家,杨竹西就蒸上了,稀罕的品尝。
勋贵文武重臣后宫,自家郎君也在赏赐之内。
白芷从旁凑趣,“陛下当然得赏赐主君了,这可是主君的法子。”
杨竹西拍了下她的额头,无论是刚成婚还是来京城后,下人都是称呼的姑爷。
等朝堂上显露出本事,又在升官后,都改口主君,这些机灵鬼。
端去正堂,去书房一喊,听到哎一声说马上马上。
等到屋内,摆好饭菜,见还没出来。
嘀咕了句怎么饭好了,也不来吃。
这边范云只是想趁着多写几个字,等第二次喊第三次喊,把毛笔涮涮挂在笔架上离开。
两人品尝米饭,米粒细长些外,口味尝着并不如一年两熟和辽东那边一年一熟的香甜。
范云:“娘子,你吃惯了去壳的精米,这样的发放前会掺些沙子和小石子对百姓们来说可已经跟过年似的,能吃饱救活人就没缺点。”
杨竹西:“我知道,不过我本以为那边你说的天气比江南更炎热,我以为会更好吃。”
范云笑了,“是呀,有那么好的田地和气候,那边佛教却很奇葩,我跟你说”
杨竹西突然偏过头看着他,“你来京城没出过家乡那小地方,可怎么天下五湖四海和远海外的藩国,你都能这么了解呢,游记上可没有。”
范云本还要说,这下闭上嘴。
又是被质疑的一天,但说出是翰林院内看到的典籍,她就又信了。
范云心里有点难受,他可以什么事都说,都分享,不瞒着她。
唯独这件事,他永远不打算说出来。
杨竹西吃着饭心下美着,她怎么会不知道是哄她呢。
但她就乐意看时不时急着找理由的模样,一辈子玩不够。
饭后两人分着一份份,出门去巷子内左右邻居分享了些。
每去一家,下人一见着人就是高声领进屋。
主人家高兴又说实在没什么东西给,看的夫妻俩笑,忙说没什么。
出来后擦擦额前汗,两人手拉着手晃悠着逛了圈才回家。
范云在朝堂上跟曹公公和同僚们了解矿山的事情,竹西在家预备起波澜,养精蓄锐。
休假日,玉宁赶着回去过中秋,早上夫妻俩送到城门口。
来往百姓就见这一车车箱子,就知道定是大户人家的亲戚。
吴玉宁也没想到这次来,走的时候这么大排场。
不说吃食穿用上,未婚妻的镯子和首饰,弟妹竹西都给准备了好些匣子。
老家的亲戚朋友都盒子上贴了名字,就连手下都每人两匹布料,外加赏钱。
弄的捕快们这还没走就问,啥时候他这个做头的还带他们来。
厨娘手艺比家里吃的花样多又好吃,吃住都不花钱,还能京城玩耍,县城里的这些衙役哪过过这样的日子。
要不是头儿打定主意说走,在这不过中秋他们也愿意。
过中秋家里不就那么回事,走的时候这各个不舍的回头再回头。
吴玉宁一个眼神,讨好的笑说想家了,这回家高兴。
听这话满意的点头,骑在第一个。
其后的捕快忙跟上,这讨好头儿争取下次机会,可不能让其他人给抢了机会。
看着离去,范云揽着娘子说回家。
杨竹西捏了捏他的腮帮子,范云握着她的手放下,“真没事,等我爹娘姥姥他们来要见我瘦了才担心呢,我得把自己照顾的很好,他们才高兴。”
她笑夸这才对,上了马车后靠在他肩膀上闻着他的气味,闭上眼数着车轮的滚动声。
【作者有话说】
英雄不问出处----出自元明诗人杨基《感怀》
第82章
朝堂上前脚陛下赏赐,后脚御史台的张佥都御史就被弹劾。
郑衿笙看着同乡同书院的,满眼不可置信。
但其没给眼神,弹劾起之前的布政使张藩台,证据确凿。
范云在翰林院的队列,第一时刻就是有什么把柄被拿住了,威胁下不得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