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文斋 > 综合其它 > 我与太子举案齐眉 > 第146章
  明蕴之抿唇笑了笑。
  有手炉,有厚厚的靴子和大氅,哪里就冷着她了。
  但她不是矫情之人,裴彧都吩咐了此事,她便也随着徐公公去了侧殿隔间。此处果真燃着暖融融的炭火,还一早备上了她爱喝的茶和糕点,仿佛就等着她来似的。
  “这都是陛下为娘娘准备的,”徐公公自然为他的主子邀功:“陛下说,娘娘若是想陛下了,随时来此处都好。”
  明蕴之这几日忙着国丧,哪里有空来寻裴彧,裴彧处理朝政也忙,细细算来,好似有两日都没瞧见彼此的身影了。
  她坐在软榻上,道:“本宫在此等着陛下。”
  正说着,便听得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开口:“陛下三思啊!”
  徐公公脸色变了变,退了出去。
  “且不说皇后娘娘的出身,娘娘多年无嗣,于国本无益,我大周,如何能没有中宫嫡子继承大统?”
  裴彧声音淡淡,却清晰地传了过来:“朕才刚登基,爱卿便急着想朕驾崩之后的事了?”
  “……陛下明鉴,臣绝无此意啊!”
  帝王的声音分明含着些笑意,却寒凉得让人头皮发麻。
  他早已有了不怒自威的气度。
  明蕴之默不作声地听着,看了看自己的肚子。
  裴彧从伤愈之后,已经不服药有几月了。
  这几月之间,裴彧丝毫没有节制的意思,一得空便缠着她。明蕴之想到前世的那个孩儿,心里也酸楚,太医每隔几日便来把脉,却始终没有音讯。
  她也不禁怀疑,是不是这几年太过折腾,孩子不愿托生在她的腹中?
  还没等她自个儿愁完,男人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裴彧:“皇后无嗣,与她无关,是朕的原因。也就是皇后大度,能容朕之过。”
  这话一出,原本还想争辩的大臣立时哑了,面面相觑,不可置信地低下头,一眼都不敢看向那龙椅上的帝王。
  他们脑海中顿时浮想联翩,不、不会是……
  怎会如此!这话若是旁人说,他们是一万个不相信,能上阵杀敌,抗击北凉镇压叛军的皇帝陛下,那么龙精虎猛之人,怎会……怎会!
  但是一联想,仿佛又没错。东宫这么多年都没有子嗣的消息,太子殿下也丝毫不急。前年太后娘娘送来的孺人,没多久又被秘密送走,天晓得是不是知晓了什么机密!
  不说康王,和王妃感情好的肃王也有几个姬妾,便是专一到出了名的齐王,如今孩子都两个月了。
  “这,这……”
  刚还中气十足的大臣磕磕巴巴,道:“便是如此……也,也不该……”
  他哑了声儿,有人接替道:“便是如此,陛下后宫之中也不可一人独大。我朝刚历经倭寇与反贼作乱,举国不宁,此时,更该广选秀女,充实后宫,以安朝臣之心。”
  “臣以为,柴大将军嫡女秀外慧中,素有贤名,其父随陛下多年征战,乃是我大周之功臣。柴氏女为后,更为适宜!”
  “李太傅幼女才思敏捷,声名在外,亦胜之明氏女远矣!”
  “陛下初登基,如何能摒弃老臣之助力,单打独斗呢?”
  明蕴之在裴彧方才开口之时,齿关就紧咬着。
  ……虽说事实的确是他口中所述,但这意思说出来,也太容易被人曲解了。
  好歹一介帝王,万人之上,怎能如此败坏自己的名声……若是传出去,那还得了?天下人该以怎样的眼光瞧他?
  至于朝臣口中所说的几个娘子,她也听闻过其声名,不少也见过接触过,的确都是贤德之人。
  虽说裴彧答应过她,但此时心里,还是不由自主地升起了一点酸意来。那几人说得没错,朝中动荡,不管选了哪个大臣的女儿,于裴彧而言都是助力。
  她双手握着手炉,忐忑地听裴彧的回答。
  裴彧冷哼一声。
  “安朝臣之心?朕倒想问问,如此这般胡闹胁迫,朝臣安的是什么心!”
  他大掌一拍,重重落在摆满奏折的长桌上。几个大臣跪了一地,听他训斥。
  “在你们眼中,朕的皇位,是需要借立后纳妃之事拉拢朝臣,才能坐稳的?”
  那几人跪地摇头,说着不敢。
  裴彧冷眼瞧着他们。
  此事,他从前不需要,日后也不需要。他当初选妃选了明蕴之,都不是为了明家的助力,更何况今日。
  他手中握有实权,百姓敬仰他,满大周的军队都认可他这个帝王,本就不惧几个言官。
  他能容忍这几人非议皇后这样久,已经是看在他们是三朝老臣的份上了。
  “此事,不必再议。”
  他声音沉冷:“朕无皇后,便无朕之今日。皇后之命犹如朕之性命,便是朕不做这个帝王,皇后也必须是朕的妻子。”
  “得遇吾妻,乃吾三生之幸。”
  “……陛下!”
  几个大臣当真呆滞了,连不做皇帝这话都说的出来,还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再不想认,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下。被裴彧这么斥了一通,回去还得上书称颂帝后恩爱,明氏女之善举,当为皇后。
  裴彧赶了人出去,这才知晓明蕴之来了养心殿。
  他捏了捏鼻梁,让徐公公请人过来。
  “听到了多少?”
  除了立后之事,还处理商议了些国事,时辰不早,他也生了几分疲倦。
  明蕴之一来,他便身手,将人带入了怀中。
  明蕴之坐在他腿上,扫了一眼桌上的奏折,暗道这人还真是不防备她,就这么让她坐过来,也不怕她多看多想。
  她伸手合上奏章,又抬手,按揉在裴彧的太阳穴上。
  明蕴之:“从……陛下三思开始听的。”
  她语气里含着些什么,裴彧听出来了,抬眸瞧她:“那是听到了不少。”
  “是啊,连陛下自个儿污蔑自个儿的话都听到了。”
  明蕴之忍不住念叨他:“这种事,何必要揽在自己头上?”
  裴彧闭眼,享受着她指尖的温柔,靠在她肩头:“朕听不得旁人说你。”
  言官难缠,年老有资历的言官更难缠,除非是死了,不然那笔杆子和舌头总在弹劾人。
  “你本就是朕心中唯一的皇后,”裴彧开口:“有且只有你一人,能坐在朕的身边。”
  他也只想在身边瞧见她。
  明蕴之抚了抚他的耳侧,男人这阵子的确累着了,疲惫了不少。这会儿靠在她身上,终于卸下了所有的防备和冷厉,像是个大狼狗般,嗅着她脖颈处的香气。
  “陛下就没动心过?”
  明蕴之故意道:“方才妾身听闻,什么柴氏女,李氏女……都是好样貌,好性情的娘子,陛下许是没见过她们,所以才觉得妾身好。若是见了,指不定就改变心意了。”
  裴彧抬手,咬她手指。
  “再说这种话,朕该要罚你了。”
  他掐了一把柳腰,正色道:“旁人兴许是好,但也有比朕更好之人来相配。这天底下,与朕最相配之人,朕已经找到了。”
  他当然知晓自己不算个如意郎君。
  “我这般性情,也只有你容得下。”
  他是有些为君者的高傲与自负的。从前为仇恨所蒙蔽,做了许多冷待之事,又未曾将她真切地放在心上,考虑她的感受,才有了前世之事。
  明蕴之被他说得软了心肠,好声好气道:“是了是了,咱们两个,便是什么锅配什么盖,天生一对,行了吧?”
  她这样的性子,若不是裴彧,t旁人谁会屈就她?
  她的敏感与多思,也只有裴彧能承接得住。
  “不过……朕很欢喜,”裴彧看向她:“方才,可是为朕拈酸吃醋了?”
  明蕴之顾左右而言他:“哪里?”
  “这里,”裴彧含住她的唇,狠狠亲了亲:“好大一股酸味儿。”
  明蕴之赶忙推开他:“这是养心殿,处理国事的地方,如何能在此放肆!”
  她当真是疏忽了裴彧的性子,这人荤素不忌,在佛寺神圣之地都能缠着她的,现今在他的地盘,更是肆无忌惮。
  眼看着那人的大掌又要摸上她的腰了,又道:“眼下,眼下还在孝期呢。”
  裴彧:“我知晓。”
  他知晓分寸,动作却不停:“总觉得许久没见你了……简直度日如年。”
  明蕴之也想念他,她早忘了今日来养心殿前打好的腹稿,那些“正事”被她全全忘却,环抱着男人,听他道:“朕思前想后,方才之言,还是有些损了朕之雄风。”
  明蕴之:“所以……?”
  裴彧:“孝期过了,也该叫天下人瞧瞧,朕到底是不是个男人。”
  -
  立后之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裴彧登基,改年号为嘉佑,立太子妃明氏为后。
  封后大典上,他亲手牵着明蕴之登上至高无上之地,将凤印交给了她。